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搅的就是这趟浑水:中医是不是科学? -- 晨枫

共:💬219 🌺2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谓对症下药

            同病不同证,同症不同病,这在中医中是正常的,就像同样是感冒,中医认为有风热、有风寒对应的方子肯定不同,这也是中药方剂中常有加减味的情况,所以你的说法是不能作为例子用的。

    • 家园 患者关心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广义的中医是否是科学

      而是具体的某种治疗方法或具体的某个药物配方是否能治疗自己的病。

      患者怎样预先评估某种特定的治疗方法能有多大概率可以治疗自己的病。

      这跟中医西医无关。如果可以向患者证明,某个医生,治疗某种特定疾病的

      治愈概率,那么无论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可以为人民服务。

      • 家园 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统计上看,西医抓老鼠有一套。

        比如急性阑尾炎,五行学说怎么下手?西医的顶峰就是动刀子,妇女难产也就是一刀解决。传统中医对付上述两种急诊就是等死。

        • 家园 具体验证哪只猫能治病需要必要手段和验证方法

          不是黑猫白猫,而是具体哪一只黑猫和哪一只白猫。

          开发中的西药有多少?数以万计。药用植物有多少?数以万计。

          历史上的验方汤头歌有多少?数以万计。

          在这数以万计的合成分子和药用植物组合中,找出哪种分子或哪种植物组合

          可以具体治疗哪种病,或者按中医说法,哪类病人的哪类症状?

          西医采用大规模双盲临床试验的方法,筛选区分出数以万计的合成分子中

          哪种分子能治疗哪种疾病,治疗的概率是多少,副作用的概率是多少。

          中医如何验证数以万计的植物组合,哪种配方能治疗哪类型的病人的病症?或者哪个医生能确定人体是哪种类型的,适用于哪种植物配方?

          数万种植物,数十万中医,如何验证哪个中医会治病?哪种植物配方最适合?

    • 家园 中医和科学的关系

      中医是科学。

      中医科学的发展要对自己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向现代医疗学习。

      在现代医疗发展之前,中医一直发展推动的,从不排斥接受外来的东西(清朝时使用金鸡纳霜,还有主动接种天花)。

      没有中医的作用,中国不会在清朝中叶人口达到2亿人。

      说说我了解的中医科学的不足:

      1.中医在基础理论到现在还没有突破,以前还有人吹嘘破解《黄帝内经》,是很大的突破,依我看是胡扯。

      2.中医里面包含中药,不能分开割裂。两个互为依存。

      3.中医有个特点是父子相传的,为了防止他人偷学,诊疗和药方中藏有私货,或者秘而不宣,私心重,这也是要留意的。这些京虎子的帖子里提过。

      4.在我看来中医诊疗和现代医疗有差距在以下方面,模块化,标准化,准确率。

      中医流程:一人打天下,老中医一人包看百病,望,闻,问,切,根据病人个体病情的不同,季节,男女老少区别(把还有病人当做个体看待多些)除了药箱针灸还有红线(不是红绳哈),没啥设备,中医和中医之间个体差别也很大,没法替代。没有模块没有标准,谈不上准确治愈率。

      现代医疗:先问询,然后看医生闻讯,开化验单,结果反馈,确诊,治疗方案讨论确认,进行治疗,化验各项指标,调整,好出院,不好(回家扛着,或者太平间)结束。(把每个病人当做群体看待多些,标准化流水作业,)有全套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共性多可以互相替代。模块化,标准化,有治愈率。

      现在看来中西医的现状,拿物理学来做比方。

      现代医疗:牛顿来了留点东西,爱因斯坦来了留点东西,霍金来了留点东西,嚯嚯,迅猛发展。

      中医现状是牛顿没事躺在苹果树下,估计是在想:为啥还没有被苹果砸呢。

      昨天晚上写的太晚了,没修改就匆匆发了,看看词不达意,自己理解都费尽。

      抱歉。

      • 家园 中医的综合性很强,要科学的解释起来,

        需要包含的东东太多、太深入。

        具体说,比如数味中药的方剂,本身是个很复杂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分子种类非常多。很多中药是讲究配伍的,那么其中数种、或者数十种、数千种分子成分的药理作用就需要分析。而且中药是讲究激活人体的系统的,那么,这么数百千种分子的直接人体生化反应要分析,更要分析由此激活的人体的数万千种连锁反应,而且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段来分析。。。

        这远远超出了现代人体科学、医药科学的手段所及。

        现代生化,分析某一种分子的直接人体作用不是问题,分析多种的联合作用,就有难度;分析多种、长期、动态的作用,就很难上加难了;分析一种对人体系统的激活作用,有一定程度,但最大的问题是,对人体本身的全部生化循环,人类认识还只是一小部分,所以,未知的部分就不好说的。

        中医有很强的综合性,辨证施治,哲学的意味很浓,学习中医要很好的灵性,这也是古代往往大学者也是大医生的缘故。

        要真正全部完全的把中医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急不来,因为需要多个学科的深入发展。另外,其实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人体超复杂系统的多样、多系统、长期、动态的分析,涉及的数据量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绝对是不行的。 俺看,要远远超过天气预报的计算量。

    • 家园 【讨论】“金花清感方”

      振兴中医还是糟蹋中医?

      实验设计, 数据处理?

      院士的过往历史对成果可性度的影响?

      挂羊头卖狗肉还是挂狗头卖羊肉, 或者是双肉合壁,抑或苍蝇也是肉?

      部长敢否发文金花取代答非? 或者特色性双剑合用?

      • 家园 钟南山收回质疑认可中药:“中药治甲流我很服气”

          “看到北京两个治疗H1N1中药的研究(数据),我很服气。”昨天,在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立10周年的学科发展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钟南山首次表示,认可中药治疗甲流的功效。

          钟南山坦言,此前,他一直对中药纳入卫生部甲流诊疗方案,表示疑虑。

          

        钟南山所指让他“服气”的中药,就是此前在北京宣布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金花清感方”。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王辰介绍,通过200余人参与的临床对照观察,发现“金花清感方”可以明显的缩短甲流患者的发热时间,不用药对照组患者发热时间平均为26小时,“金花清感方”组缩短为平均16小时。同时,使用“金花清感方”的患者,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痊愈和改善率为95.1%;不用药的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9.3%。

        “中药治甲流,我很服气。”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昨天说。钟院士这句话是针对此前自己曾对中药治甲流持怀疑态度,但经过临床研究,现在证明有两个中药群对治疗甲流确有效果。

          钟南山院士昨天在京参加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立10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报告会,并作了题为《如何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专题报告。在讲到循证医学时,钟南山说,在甲流出现早期,有人曾提出过中药治甲流有效,并制定了一个指南,“当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要有证据啊,患者不能吃指南啊”。但现在,经过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有两个中药群对治疗甲流病毒有效果,这使得钟院士的态度发生转变。“中药治甲流,我服气,”他说,“我现在推荐中药治甲流。”

          今年6月份,也就是甲流疫情早期,医学界对中药治甲流是否有效产生争议。钟南山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判断中药有没有效果,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对于两个甲流病例,一个使用中药,一个不用中药,从而对比观察中药真正的疗效,在没有做具体对比观察的情况下,妄自断言中药有没有效果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让种八角的农民高兴完了再让种金银花

        的农民高兴一下有什么不好?不是增加GDP吗。

        这里面其实就是利益博弈,别去扯什么谁的屁股更干净了。你去看一下摆渡百科里的达非栏目,你如果仔细看完还对它那么有信心的话,我确认你是制药厂派来的。

    • 家园 严格的说,中医与“科学”无关

      “科学”,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指的是特定的一个概念、或特定的一个范畴,即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判定方式——有充分的逻辑性、可以重复实现和独立验证的,并可以以现有的经认定是“科学”的客观知识加以推导和解释的。“科学”是起源于西方哲学和西方思维方式的。

      而中医完全是另外一套体系。按照现代人的认识,它更多的是基于哲学的和经验的,中医的起源和最早的体系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这样建立,现代人没有谁知道,所以它是不符合“科学”的标准的。

      科学和中医,是通往真理这一终极目标的两条不同的路,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不同的方法,都不是真理本身。就好象汉语和英语,都可以表达一种语义(一个事物、一份情感、一种内涵...),但表达的方式完全不同。

      没必要一定要用是否“科学”来衡量中医,那是西方思维自大的表现,或者说是一些东方人自卑的表现。“科学”不是真理本身,而且离真正地、完全地揭示真理还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人类自身、还是人类之外的自然界,现代科学还有很多东西解释不了)。

      唯一应该用来衡量中医的是它是否能有效地治疗疾病,能否能使病患转危为安,能够保障人类的健康,这才是衡量中医能否指向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和实践结果都表明,中医是有效的,中国人几千年来都用中医来治病愈人,中国人持久不衰、人丁越来越兴旺,就是最好的例证。

      • 家园 医学是技术,不是科学

        凡是称作科学的学科,必须能够产生定理。否则只能是技术。

        科学和技术都要能够做到可重复,这点没有不同。

        中国人持久不衰、人丁越来越兴旺,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个人丁兴旺是由中医医疗网络造成的婴儿死亡率下降还是老年预计寿命提高,或者还是通过高生育率来达到的?你有统计数据支持前者而不是后者?

    • 家园 关键在于弄清楚阴阳五行的科学性或者说系统概念

      用系统论来研究中医这个应该早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钱学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中医的思想

      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怎么样科学的概括阴阳五行呢

      显然只能从系统观出发,而不是从元素观出发,五行是五种比象的系统而不是五种元素,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催生出来的原子元素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东方的集体主义传统使得东方的文化中的概念更具有系统性的内涵

      如果说到五行的系统,那么接着就要搞清楚生、克、比等等在系统论中的含义。

      其实我认为那个的理论难度并不复杂,现在公认的系统定义是

      系统具有两个特征

      A 具有系统目标

      B,为了达成目标而系统内部存在着联系

      我认为金木水土火的分类与系统的内部联系的不同有关

      即,金的系统指的是系统内部联系像金属那样紧密的系统(比方说军队那样的组织就严密得像是金属内部原子之间的严密的组织,因此军队属金)

      木的系统指的是系统内部的联系像木那样的有序,成长但是不如金那样的组织的严密性的系统

      火的系统指系统内部的彼此联系非常频繁的发生的系统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人应用五行理论不仅研究人体,也研究春夏秋冬交替,研究政治,研究人事关系等等(充分的体现在易经思维中),如果用元素论来观察五行的话,显然是不够的

      用系统论语言对金木水土火的系统进行定义并不难,问题是要能够找得到现实中的应用

      比方说,湍流的发展,湍流是内部拥有各种尺度的漩涡,各种漩涡之间进行着不断的相互作用的一种流动状态的流体,湍流内部的各种尺度的漩涡的发展至少在宏观上体现出了一定的有序的特征,或者叫做拟序结构,是否可以认为湍流内部的漩涡实际上构成为一个系统,而不同的五行属性的湍流彼此之间存在着理论所预言的生克状态吗?如果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那么显然这将是湍流理论的一大突破,并且也将大大的推动五行系统论的发展

    • 家园 模糊控制理论,混沌学有谁读的比较明白了,以前应该属

      人工智能范畴,现在是不是开始往别的学科扩散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