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中国制造的变化 -- 葡萄
评估板就直接带了。汽车内支持CANBAUS的产品,那已经是一个工业了,要大规模研发才行。
其实这些研发难度并不高,其难度远远小于华为中兴搞的那些大系统。我过去因为搞过几天CANBUS,经常接到底特律一带的厂商(主要是西门子?)来打扰,我都没多大兴趣。这东东也就比单片机复杂一点,国内太容易赶上了。
我去年回国看了一趟,国内这方面提高是很快的。大学里好一点的研究生做的项目用到的技术水平和俺三四年前在50M的STARTUP已经差不多了。新技术方面,国外这三年都在修修补补,没啥大进步。
国内研究的人也很多,估计不出几年工夫,中国又要全面发飚了,然后就等着看鬼子哇哇乱叫吧。
4月是计划54000, 出口单现在已经有11000了。
只有大众的所有代工车间(37大众、17大众)都加起来的话,才能暂时比这个大。当然, 代工车间是不出口的。
记者近日从奇瑞汽车、菲亚特汽车和南汽集团分别获得证实,三方目前正在就南京菲亚特未来命运进行秘密谈判。目前已经浮出水面的一个方案是菲亚特汽车将出售南京菲亚特部分股份予奇瑞。奇瑞参与重组南京菲亚特。
如果该方案最终能够成行,这将是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第一次参与重组合资汽车企业。
“其实这个想法提出已经一年多了,但是真正开始谈判也就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一奇瑞汽车高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另一奇瑞内部人士表示,此前内部曾经有消息称,奇瑞汽车目前已经组织了一个管理团队奔赴南京菲亚特,对南京菲亚特目前的经营状态进行评估。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人士表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尹同耀新闻,尹同耀说吧)本月初曾经在内部宣示,目前正在考虑收购一家合资的轿车企业。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两个企业之间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安徽、江苏两地政府的经济合作,甚至牵涉到国家对于汽车产业的战略布局。”南汽集团一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上述人士表示,这一谈判将会旷日持久,很有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有最终结果。
据悉,目前最积极促成这一合作的是菲亚特汽车。一菲亚特汽车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多年的亏损以及和合作伙伴南汽长久的积怨,菲亚特汽车目前急于从南京菲亚特抽身而出。
与此同时,菲亚特汽车将振兴中国市场的希望寄托在奇瑞的身上。菲亚特此前已和奇瑞签定了每年至少采购10万辆发动机的合作备忘录。目前双方正在洽谈由奇瑞代工生产阿尔法罗密欧。
南汽则希望将阿尔法罗密欧放到南京菲亚特生产,以此振兴目前衰微不振的南京菲亚特,由于对南汽的能力缺乏信心,南汽的想法未能获得菲亚特的同意。菲亚特认为南京菲亚特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菲亚特这个品牌,而不是引进其他品牌的车型。
双方的龃龉导致南京菲亚特2007年度的董事会一直未能召开。
如果奇瑞入股南京菲亚特,同时将奇瑞和菲亚特拟议中的代工阿尔法罗密欧计划放到重组后的南京菲亚特生产,将有可能是一个三方都满意的结果:南汽达成了在南京菲亚特生产阿尔法罗密欧的心愿;奇瑞则获得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以及获得代工生产阿尔法罗密欧的协议;菲亚特则从南京菲亚特中抽身而出,同时获得一个目前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的合作伙伴。(记者胡旭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Federation)近日宣布,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实现7.47亿美元贸易顺差,结束了多年贸易赤字的历史。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蔡惟慈副会长介绍说,2006年中国机械产品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840亿美元,出口同比增幅达到36.3个百分点,是进口增长幅度(19.6%)的近两倍。
蔡惟慈指出:“机械工业的贸易顺差来之不易,是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转折点。”
他介绍说,2005年机械工业贸易逆差为139亿美元,而2003年和2004年的贸易逆差均超过300亿美元。
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导致了此前中国机械工业出现贸易逆差。
2006年,中国政府将主要机械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给机械工业带来的压力。
蔡惟慈担心,政府会采取鼓励机械进口以遏制外汇储备增长的措施,他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原材料的进口数量。
他指出:“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中国的机械工业的产品质量已得到提升。”
蔡惟慈表示,由于很大一部分出口产品为中低端产品,而进口产品大部分为高端产品,中国的机械工业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是在进口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顺差的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3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1599.9亿美元,增长10.4%。其中,出口834.3亿美元,增长6.9%;进口765.6亿美元,增长14.5%,高出同期出口增速7.6个百分点,当月贸易顺差68.7亿美元,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百亿美元以下,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势头明显收敛。今年1季度贸易顺差规模低于去年的第3、4季度的规模。
统计显示,1-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457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3%,其中出口2520.9亿美元,增长27.8%;进口2056.5亿美元,增长18.2%。
--------------------------
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难道前两月的大幅顺差都是热钱?还是我们3月买了什么东西.
我们还以为中国产品势不可挡呢!
并做些前景预判?
只能说是无良记者,不是无知就是无耻。
不是日韩不想来中国建船厂,而是中国不允许他们来建,国家产业政策就不欢迎他们来建船厂。在船舶领域,鼓励外商投资的是船舶配套设备工业。造船本身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而且对整个国家的工业有拉动作用。非常适合中国的这样的国家。日本韩国在经济腾飞阶段,造船业都功不可没,现在轮到中国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造船业已经和日韩正面对抗了,演出一场三国演义。这是国家间的竞争不是某几个船厂间的竞争。
中国对日韩的优势说到底还是人工,造船的劳动密集是技术工人的劳动密集,越南、印尼这样的国家根本干不了。既然中国造船不缺资金、也不缺订单,技术上有差距但靠自己也能解决。那为什么还要让日韩通过在中国建厂来减低成本呢?白白便宜自己的竞争对手?
上面那点是说白了就是地方利益。为啥建分段厂?因为如果是建大型船厂地方批不了,往上报根本批不下来。所以要想办法绕过去,现在又得陇望蜀了。
如果让日韩资本来利用中国廉价技术劳力建船厂,那真是以血饲狼。
偏偏很多地方还就想这么干!
赶在出口税调整前抢先出口.
能说个详细么?
看到你在天涯的帖子里有知识产权的论述,感到这是过去改革摸索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可能会带动更广泛的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