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记忆中的足球—题记 -- 乃力

共:💬79 🌺10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怎么能忘了呢?

古利特、维亚利、拉瓦内利、佐拉、科林斯曼、博格坎普、迪马特奥、迪卡尼奥、德塞利、卡博尼

只不过我让他姓科学的科了。其实严格来说,他不应该在上面这个名单里的,因为当时他的竞技状态和在足坛的地位还在往上走,不象其他人有走下坡路的趋势。

和克林斯曼同时到热刺的还有罗马尼亚的世界杯英雄杜米特雷斯库。当时热刺球迷几乎万人空巷迎接两个人的到来。一个赛季后,前者成了足球先生,后者呢?可惜了!

家园 【原创】记忆中的足球(六) 看德甲

德甲的比赛在中央5台看了不少,但比起英超和意甲,每次谈起足球,总很难想到德甲。也许是德国足球有点儿枯燥吧。这次,是看NBA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场景在的脑海中莫名其妙地经过几次转折,最后竟然折射到了战车磷磷的德甲赛场。

前一段时间看NBA的季后赛,火箭被淘汰后,这球看得就越来越没意思了。对比赛本身已经不那么在意,更侧重于看看花絮。霍里撞飞纳十,小斯迪奥被禁赛这样的好戏自然不会错过,对NBA来说,公正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娱乐大众。不过这类事件毕竟不常发生,看球的时候对别的事情就更留意一些。一次太阳暂停时,忽然注意到了主教练德安东尼在战术板上很写意地画来画去。虽然看不清他画得什么,但顺着笔的走势,再联想到太阳的战术,我猜无非是两翼齐飞,中路跟进什么的,关键的关键是大家要随时准备接应纳十。

当时就想到几个球类运动的比较。篮球和足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运动,但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球星战术。关键时刻还是要靠球星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它们都是天然的“造星运动”。相比之下,橄榄球对球星的依赖就小很多。与此相对应的,蓝球和足球的战术给球员的自由发挥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橄榄球的战术则可以说是量化的战术。橄榄球进攻一方简直就是一部自动控制的机器,在开球的一瞬间开始按预定程序运转。每个队员不过是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怎么想到德甲了呢?都知道德国足球强调整体性,有“德国战车”的美誉。战车也是一架机器,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足球是不同于其它国家足球的一项运动。看德国队或者德甲的比赛,总感觉队员踢得很机械,仿佛是古代士兵们在列阵冲锋。现在想一想,也许在德国球队的战术中,也有大量的量化成分,象橄榄球那样。当然,也许是我想当然了,德国足球的风格还是德国人的天性使然。

啰嗦了半天,终于开始想到一些具体的德甲的事情了。不过,我首先想到的却是黄建翔。大概是95年的时候,中央5台开始在每周六转播德甲比赛,也是按照意甲转播的3人组解说模式,由黄建翔担任主持人,配一个德国问题专家(于大川)和一个足球专家(李维淼)。当时的感觉是德甲不如意甲好看,但德甲解说3人组比意甲的那个要好。李维淼虽然不如张路那么能侃(我一个以前的同事和张路是北京四中的同学,他说张路从小就这样),但感觉更能说到点子上,毕竟实战经验丰富一些。于大川和张慧德差不多,在那个信息不是很发达的时代,他们为球迷提供的很多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两个解说组最大的差距是主持人。意甲当时是谁主持?韩老师韩乔生是也。黄建翔此前主持足球之夜和解说一些大赛已经声名鹊起,敬业,懂球,有激情(但还没有灵魂附体)。虽然总体上属于激情派,但他解说德甲却拿捏得恰到好处。沉稳内敛,虽然也适时地释放一下激情,但很理性,很和德甲的气氛。

现在回想一下,当时意甲的解说也还不错。略显糊涂的韩老师、淳朴但有些啰嗦的张慧德,配上百精百灵有时信口开河的张路,倒也是和意大利风情相得益彰。德甲这边呢,黄建翔精明强干、于大川话不多但铿镪有力,李维淼稍有木衲但中规中矩。可见当时中央台体育部的负责人还是挺会选材和搭配的。

离开中央台以后,不知道现在黄建翔怎么样了。希望他能象西西河的大腕门一样能保持平常心。保持球迷本色,球迷就不会忘了他。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德甲球员,南非出生的德国后裔邓迪。在卡尔斯鲁鄂踢球时,邓迪一度是德甲的顶级射手。当时德国国家队的锋线正面临人员老化,进球乏力的困境。一时间,让邓迪进国家队的呼声甚嚣尘上(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有看好过这个球员),把他抛入了舆论的旋涡之中。当时他还是南非人,于是德国媒体和体育界都呼吁德国政府尽快给邓迪德国国籍。同时,南非足球也正处于上升期,希望邓迪能加入南非国家队,为国效力。最后邓迪表态,热爱两个国家,但他更想参加世界杯,最终选择了德国队。熟料,人算不如天算。在此之后,邓迪竞技状态大跳水,仅短暂地为德国队踢了几场非正式比赛,便被国家队抛弃,并没有实现他参加世界杯的梦想。反倒是南非在随后的98世界杯上登场亮相。当时看报纸,据说是邓迪因失恋而没法集中精力踢球。这算什么嘛?一点儿都不象个德国球员!有点儿象中国球员。后来邓迪在德甲难以立足,只好流浪海外,记得曾在英超效力。

刚开始看德甲的时候,正赶上多特蒙德两连冠,当时有一代名帅希斯菲尔德。在他的带领下,多特蒙德在97年击败尤文夺得冠军杯。最著名的球员则是萨默尔(也是老萨);贝肯鲍尔、马特乌斯在德国国家队的继承人。

后来几年的德甲,联赛冠军不一定是最引人瞩目的,大家都理所当然认为是拜仁慕尼黑,只有在拜仁不是冠军的时候才成为问题。贯穿90年代末到世纪初,关于德甲有几个热门话题。

热门话题之一是勒沃库森什么时候能得一次冠军,不管什么比赛都行。在经过不懈努力之后,终于在2002年,在德甲、德国杯和冠军联赛三项赛事中都获得了亚军,结束了一段不朽的奋斗历程。在这段时间里,球队的焦点人物是天才教练瘾君子道森和锋线常青树基尔斯腾。道森一度被认为是德国国家队主教练的不二人选,未几,吸毒事件暴光,身败名裂,只好远走土耳其费那巴赫。基尔斯腾作为前锋,身材略显矮小粗壮,但进球效率极高,而且常年保持很好的状态,一直到35岁还有很多人呼吁让他进国家队。实际上,即使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也没正八儿经地为国家队踢过球。对基尔斯腾一直很喜欢,一个原因是从于大川那听来的一个小故事。说是他每到比赛之前,就要把胡子留起来,但不是蓄须名志,而是要用其凶恶的面目震慑对方守门员。但我一直觉得他一脸大胡子还挺可爱的。

更大的一个话题就是凯泽斯劳腾神话了。98年升班马夺冠,确实了不起。现在看来,凯泽斯劳腾神话也许只是雷哈格尔神话剧中的一幕。记得当年雷哈格尔在离开不莱梅之后,曾经对媒体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为不莱梅所做的一切,只有在我离开之后人们才能感觉到”,言外之意,离了我,不莱梅就得完蛋。其人之狂可见一斑。不过,他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毕竟那些冠军奖杯放在那里呢。但难免有人还是觉得他有些狂妄,毕竟不莱梅当时还是强队。结果,当不莱梅2004再次夺冠的时候,已经是10年弹指一挥间。而当不莱梅的人们以为终于可以忘记雷哈格尔的时候,他却马上在希腊国家队再次上演神话。

德甲永恒的话题非拜仁慕尼黑莫属。拜仁大概是中国球迷最熟悉的德甲球队了。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和特拉帕托尼的是非恩怨,颇有些类似于后来NBA湖人队科比、奥尼尔和菲尔杰克逊之间的上演的肥皂剧。后来焦点转移到卡恩和埃芬博格身上,一个狮子,一个老虎,场上场下都是名不虚传。在拜仁球员里,我最欣赏的还是埃芬博格。他在球场上那阵势,和坎通纳相差仿佛,更刚猛一些,少了一些轻灵。大概这也是德法的差异之一吧。埃芬博格94年因下流手势被赶出世界杯,但反倒因此提高了在球迷心中的地位。当他率拜仁终于夺得2001冠军杯的时候,我也松了一口气:这头老虎总算功德圆满了。

对那时候的中国球迷来说,谈到德甲,就必然会想到杨晨和法兰克福。当时盼着看法兰克福的比赛和现在盼着看火箭的比赛是差不多的心情。杨晨也不负众望,在法兰克福第一年就进8个球成为球队的最佳射手。记得有一场对沃尔夫斯堡(这个队挺有意思,当时的主教练叫沃尔夫,于大川说是“狼”教练执教“群狼”),正好中央5台直播,杨晨竟然进了两个球。一时间,全国球迷奔走相告:中国足球有希望了!可惜,第二个赛季,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和教练马加特关系恶化(我想可能主要是因为语言问题造成的误解),杨晨状态下降,只进了4个球。不过两年12个进球在当时德甲前锋榜上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有时候最佳射手也就一赛季进10几个球)。当年,法兰克福也降级了。一直认为杨晨身体素质没的说,但踢球缺少灵气。不过在我心中,他是中国足球近10年来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职业球员之一。而且,作为第一个在欧洲最高级别联赛踢球的中国球员,他在中国足球历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实际上直到今天,杨晨在欧洲赛场的成绩仍然是中国球员中最好的之一。可以相比的现在只有孙继海,毕竟他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邵佳一和郑智有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说着说着,就又说到了中国足球,真是无可奈何。

关键词(Tags): #足球#回忆#德国
家园 德甲登陆央视稍晚于意甲

大概是九十年代的前一两年吧!由于在校,条件所限,只看了十几场,感觉不如意甲,关键是活儿糙了点。当时最喜欢的球星是法兰克福的加纳射手叶博亚,他的轻灵算得上德甲的亮色。后来杨晨到法兰克福,倒是提起精神看了完整的一个赛季,印象最深的是斯图加特三星:巴拉科夫、艾尔伯和伯比奇。再后来,就不看了。

家园 斯图加特刚拿了这个赛季的冠军

当年是德甲有斯图加特,英超有纽卡斯尔。也都算是特色足球吧。博比奇那几年是射手榜常客,但一到了国家队,没了巴拉科夫,马上就不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