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史记随笔 -- 淡淡微风
呵呵,算起来,这篇文章是罪魁祸首了,就是在写它的过程中硬盘突然完蛋——所以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搞文字因果就是重,这不,报应现前!
本来还是想摘录原文,看来这样做不但对看的人不合适,对我的电脑也不合适,所以重写就换个办法,还是“夹叙夹议”吧,我写着省心,大家看着也轻松。
“史记”此书,用不着我来吹嘘,只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史学成分以外,很象一本故事集或者小说,无他,细节太传神了,说那不是艺术创作,反正我不信。
个人感觉,司马大师写“史记”的小毛病,除了特别推崇孔老夫子有事没事儿就让他露露脸发表个人宣言,就是喜欢夹带私货,老把自己的想法藏在情节和描述里。
恰好看到一个例子,秦始皇传位的过程,很有戏剧效果,可以多角度解读,今天就说说这段儿。
这段儿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个偶发事件,往大里说,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程,因为“二千年皆秦政也”。如果没有这件事儿的发生,方兴未艾的大秦帝国,绝对不至于那么快就分崩离析,以大秦帝国的超级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以他们酷爱扩张与征服的天性,解决帝国周遭的问题是早晚的事,下面的麻烦就是:征服匈奴可能提前百年,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可能提前两千年,没有了楚汉争霸,没有了三国两晋,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五胡乱华。以秦始皇的大力改革,“书同文”政策延续两代人以后,“域内混同”,很多民族就不会有崛起的机会,中国大地上后来一直循环不已的那些大混战,是不是就会变一种方式,而不总是自我毁灭再休养生息重新来过,以至于永远在一个发展水平上徘徊,是值得期待的。那么,以秦朝对技术近乎自虐的疯狂追求,会不会发展出科技的萌芽,也是未知之事。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放弃畅想,回到历史真实。
秦始皇死在了巡游的路上,然后,大秦帝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了三个人手上:赵高,李斯,胡亥。其中,真正推动了历史车轮运转方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赵高,另外两个,是被赵高“裹胁”了。
他们三个人在事件前后的表现,与后来面对历史结局和个人命运结局时的表现,相映成趣。
这个事件成败的关键人物,是李斯。因为,如果没有他的配合,根本不可能成功。
让我们看看李斯。
赵高心有定计,先说服了胡亥,再来劝说李斯:“一切尽在掌握,下任皇帝就由咱俩说了算了,怎么处理?”
李斯开始大义凛然:“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
由此看出,李斯还是很有政策水平的,而且非常清醒明智,不愧为秦始皇看中的首辅。
可惜,终于顶不住赵高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反复劝说,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然后李斯就积极投入了他的新角色,参与策划了整个抢班夺权的行动。
当然,他们成功了,胡亥做了皇帝,李斯依然是丞相。
可惜,时间很短。
李斯的结局: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到了这步田地,还想着牵狗追兔子,李斯同志还是很幽默很有气度的嘛!
当然,从决策学的角度来说,李斯的做法不能说是错,因为他“两利相权取其重”,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保住了大秦宰相的位子,一直到赵高安排妥当,把他除掉为止。可惜,他只是计其长而未计其短,忘了另外一面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和赵高这样的阴谋家共事,可比与公子扶苏大将蒙恬危险多了,以李斯的资历和能力,与后者共事,即使不能保住丞相的宝座,副相或者安度晚年还是问题不大的。可惜他高估了自己对事态的控制能力,低估了赵高的控制能力——那倒不能怪他,他玩儿了一辈子都是赢,你让他怎么相信自己会输——终至丧身失命一败涂地,后来临刑前的感慨,不过是冷酷现实边角处的一点儿作料罢了。
以李斯之能,辅始皇而有天下,差不多是张良加萧何的能力和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秦始皇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就统一天下,尚未可知——以李斯之能,在关系到国家和自己前途的历史关头,却还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以至于如此结局,如之奈何——危机处理何其难也!
他算计别人的时候,一定想不到自己的下场是这样,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会被别人同样的算计——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另外,当年他用计除掉了韩非,与后来赵高除掉他的计策,何其相似,也算是历史循环因果之一种吧。
再看看二世胡亥。
赵高觉得有机可乘,就劝说胡亥篡权,胡亥回答:“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
——多好的孩子啊!也是一样的“一腔浩然气,千秋尚凛然”。可惜后来还是架不住赵高的蛊惑和权力的魔障。
做了皇帝以后,胡亥感叹人生:“夫人生居世闲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
——这是艺术家和哲学家的思维水平啊,很有悟性,可他的工作岗位是皇帝,人不能尽其材,那就麻烦了。
赵高又挑拨二世与兄弟、秦始皇旧臣之间的矛盾,于是“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胡亥的结局很有意思,很令我迷惑当初秦始皇喜欢他的原因。
到了赵高要除掉他的时候,他还有侥幸之心,想见见赵高,结果自然是被拒绝。
他又讨价还价:“吾原得一郡为王”,然后“原为万户侯”,然后“原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唉,这不还是个孩子嘛!——当初他宰自己兄弟和老同志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刀子割到人家身上也疼呢!当初没给别人留后路,如今自己自然也没有路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轮到赵高。
赵高多牛的人物,秦始皇一辈子也没看明白他,他能把二世哄的面捏的似的,李斯那么厉害的人,到他手里,想怎么忽悠怎么忽悠,后来小小一个伎俩就玩儿死了他。
其实赵高才是中国历史时最牛的太监,蒙住了秦始皇,骗死了李斯,玩儿倒了大秦帝国,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一流的——中国有那么多人才都是太监,证明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机制还是很成功的:)
赵高把李斯整死以后,自己做了丞相,大权在握,真正的“不可一世”。为了测试一下自己的牛B程度和篡位指数,就找了头鹿到皇帝面前说是马,结果大部分朝臣都不敢说话或者承认那是马,把二世弄的还以为自己神经出了问题——这游戏玩儿的,水平可不一般。不过,后世类似的玩法可是屡试屡爽,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于古有之,于今犹甚。
让我们看看这么牛的赵高是怎么结局的。
杀了二世以后,赵高想立子婴为王,“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结果子婴有自己的小算盘:跟赵高混没什么好下场,早晚死在他手里,不如先下手为强,“今使我斋见庙,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果不其然,“子婴遂刺杀高於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区区一个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子婴,玩儿了一个小小的心眼儿,就把他玩儿死了。真是“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啊!
把一代雄主千古名相都玩弄于掌股之上的赵高,一定想不到自己会阴沟里翻船死的这么不明不白莫名其妙。在他被杀的一瞬间,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不如老老实实做个太监算了,至少也能颐养天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既有业因,必有业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们也怪不得别人。
三位大人物,当初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执掌天下无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结局却都这么窝囊,怎么说都有点儿没劲儿。不过历史往往如此,看似宏大的史诗,常常只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儿,貌似英雄的人物,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无论人或者事,都象李斯自己说的老鼠问题,“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他们仨不过是发了一封信,藏了一封信,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上,就改变了历史进程,比当年的“一封信,八分钱,少说让你小子恶心半年”牛多了。
不过,作为一个故事,秦国五百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就这么在一个意外和偶然里分崩离析轰然倒塌——就象我的硬盘:)——还是很令人感慨的。
补充“史记”里的另外一个因果故事。
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原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齧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一念之仁,一饭之恩,换自己一条命,换家族后世的兴旺发达,这买卖,值啊!
我这人记性不好, 去年看的书,今年就不记得指鹿为马的那坏蛋的名字了。 LZ这样幽默的写法我想我不会再忘记了。花谢之。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少读史记,确为其文采打动,可是后来又看了左传,战国策,觉得这3部书有些地方的行文,语气,惊人的相似!只是换了个别字而已!(明显引用的地方不算)
可否兄台或诸位谁有空,聊聊这3部书的成文先后及是否也有俺类似的感觉?
另: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最后一句曾是我的口头禅,前段时间又重读此全段,唉,文章写的的确漂亮,可真实性,嘻嘻。
本人只是业余读书,这个问题只能感觉和猜测,而没有考证,还是让对此有专门研究的朋友来回答比较合适。
左传成书肯定比史记要早,战国策尽管结集比较晚,但是零散的篇章形成比史记早,对于先秦的历史,太史公不可能一一实地考察,借鉴已有的篇章是比较合理的,就我记忆而言,荆轲刺秦王就是借鉴战国策的名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