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米格的天空(一) -- 晨枫
瞎想一把,至少把进程空空导弹的挂架放上边,
也当翼刀使。。。。
英国的闪电把副油箱挂架放上边是不是有这个
作用?
放上面还是可以的。美洲虎攻击机就是把响尾蛇的发射架放在翅膀上面。
但是上表面是产生升力的关键,最好不要太多的干扰,所以一般不把挂架放在上面。挂架放在上面还有一个问题:大多数导弹是抛下后点火的,在翼上的话,一定要点火然后靠自己动力和升力飞出去,对导弹的限制比较大。
50-60年代的战斗机强调高速,但发动机动力又不足,所以拼命减小阻力,用最小面积的大后掠翼,像米格-19是55度,展向流动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要用翼刀来解决。F-15之后的战斗机的发动机推力大大超过达到二马赫的要求,限制最大速度的是气动而不是动力。由于最高速度的要求没有更高,而机动性要求很高,动力强大得多,所以翼面积大,不怕展向流动带来一点损失。机翼通常后掠角较小,像F-16只有40度,展向流动的问题相对也不那么严重。实在需要的话,可以像F-18E一样,在机翼需要翼刀的地方打孔,把下翼面的高压空气引到上翼面一点,形成一道气幕,相当于翼刀的作用,但又没有那么大的阻力。
F-18E机翼前缘拒斥外侧的一条的“疤痕”就是这个“虚拟翼刀”
英国的闪电
似乎就是英国劳斯莱斯吧。
好处是可以在有限的翼展长度内增加挂架数量,如图所示:)
香港通译劳斯莱斯,大陆译名是罗尔斯.罗伊斯,简称罗罗。
怎么新一代的越活越回去了
不少现代战斗机的机翼前缘有复合后掠,像歼-7G那样的双三角翼,前缘的这个转折也有控制展向流动的作用。
与米格-15同时投产的拉-15采用上单翼,主起落架安装在机身下。拉-15的机动性和速度稍好,米格-15的爬升率和火力稍好
拉-15受到飞行员的喜爱,但最后的决定因素是工艺性,适合大规模廉价生产的米格-15胜出
这时,拉沃奇金的拉-15也完成了生产准备。拉-15在外形上和米格-15很像,但拉-15采用上单翼,米格-15采用中单翼;拉-15的主起落架安装在机身,所以轮距较窄,米格-15的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所以轮距较宽。拉-15和米格-15同时交给空军作评估,分别由空军的头牌试飞员安提波夫和科切托夫负责。试飞结果难分高下。拉-15的机动性比米格-15稍好,操控也稍好,由于上单翼的关系,稳定性也较好;但米格-15的爬升率稍高,火力稍强,较宽的轮距使起落时的稳定性较好,适合于由不熟练飞行员在野战机场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起落。拉-15为了保证较轻的重量和优良的刚性,机翼制造时大量采用整块铣切的部件,费工费料。米格-15的工艺性要好很多。拉-15和米格-15同时投产,但很快连大手大脚的苏军也意识到,应该集中到一个型号上来。武器系统的优秀与否不完全由绝对性能决定,在很大程度上由是否能把足够数量、足够优秀的武器送上战场来决定。强调工艺性是符合当时苏联大打、早打的战略思想的。投入使用后,米格-15的工艺性的优越性充分显现了出来,很快米格-15的数量就超过了拉-15,所以最后米格-15入选,成为50年代初苏联空军及其社会主义盟军的主力战斗机,而已经服役了几百架的拉-15最终淡出了。可怜拉沃奇金,就此一蹶不振,60年拉沃奇金去世后,连设计局也被解散了。
米格-15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发现高速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性问题,在到达0.92马赫的极限速度之前,就可以出现方向失稳。在一段时间内,苏联空军只好将最大速度限制在0.88马赫。研究表明,左右机翼的制造公差达到4毫米时,加上主起落架的结构使机翼刚性不足,就可以产生这个问题。在提高工艺标准后,这个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米格-15还是加装了在0.9-0.91马赫自动打开减速板的机构,保证飞行安全。
为了研究更高速度下的飞行问题,米格特意改装了一架米格-15,称之为米格-15LL(LL为letayushchye laboratorii,意为飞行研究),在试飞中达到0.97-0.985的高速。但试飞也暴露了高速飞行时可能发生滚转失稳的问题,无助力机械操纵在高速时也太过沉重。其他苏联设计局也在向音速冲刺,拉沃奇金的拉-176研究机在浅俯冲中于48年12月23日成为苏联第一个冲破音障的飞机,米格-15LL在49年10月18日也达到了1.01马赫的速度。米格-15LL的经验使以后的米格采用液压助力的操纵,并增加了腹鳍以增加方向安定性。
在朝鲜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米格-15的可怕的身影曾使美军胆战心惊,直到F-86服役才重新找回信心
米格-15和F-86这一对老冤家,现在倒是时常在航展上同台献艺
什么时候中国也应该弄几架F-86来,在中国的航展上让米格-15也追F-86一回
米格-15进气口的“鼻中隔”将进气一分为二,从座舱两侧绕过去,座舱底下的空间正好用作前起落架和航炮
相比于更先进的米格-17、-19、-21,西方似乎对米格-15情有独钟,民间收集了不少退役的米格-15作用“成年人的玩具”
共军装备的米格-15称为歼-2,早已退役,在不少地方作为儿童游乐场的装饰,在拉萨布达拉宫门前也摆了一架
米格-15一诞生,就遇上了朝鲜战争。刚上朝鲜战场的米格-15对美军的F-80、F-84等平直翼喷气战斗机占有很大的速度优势,对依然在服役的二战水平的螺旋桨战斗机更是可怕。1950年11月8日,四架F-80和7架米格-15打上了遭遇战,速度和火力占优的米格-15干脆利落地抢占高度,然后一个殷麦曼倒转,从太阳的方向俯冲而下,打下了一架F-80。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喷气式战斗机之间的空战,以米格-15完胜告终。一时间,美国空军被打得一筹莫展,一直到更先进的F-86“佩刀”式战斗机加盟,才扭转颓局。F-86和米格-15的优劣是世界上争论了几十年的话题,一般认为F-86的水平机动性较好,米格15的垂直机动性较好;米格-15的加速较快,但容易进入不稳定区;F-86的速度较快,液压操纵也使飞机的实际机动性较好。米格-15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火力强大,其一门37炮加两门23炮的火力是F-86的六挺12.7毫米机枪所难以比拟的。吸取米格-9的教训后,米格-15的机炮安装在进气口下稍后的地方,容易整体装卸,便于维修,便于装弹,而且开炮时的炮口烟不会进入进气口。但米格-15的37炮和23炮的弹道特性很不相同,23炮的弹道平直,37炮的弹道弯曲。瞄准同一点时,在一定的距离上,23炮可以打高,而37炮会打低。有时目瞪口呆的美军飞行员会发现自己夹在打高的23炮弹和打低的37炮弹之间,这时只能祈祷上帝了,胡乱机动可能反而自找没趣。米格-15的37炮只有45发炮弹,几个点射就打光了。为了扬长避短,米格-15通常会抢占高空,然后高速俯冲攻击,然后迅速脱离;F-86则力求躲过米格-15的第一板斧,然后在中低空缠斗。但最后的交换比和飞行员的技能之差的关系远大于飞机性能之差。在优秀的飞行员手里,米格-15和F-86可以打出一样的战绩来。有人把米格-15的成就贬为多亏了英国的“尼恩”发动机。没有“尼恩”发动机就没有米格-15,这是事实。苏联的自主发动机技术或许最终会赶上“尼恩”,但会需要一段时间。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航空技术在激烈动荡中发展的时候,谁也说不上来没有“尼恩”的苏联航空技术会走向何方。然而,有了好的发动机不等于就有了一架好的战斗机,英国怎么没有用“尼恩”研制出一架和米格-15同样出色的战斗机呢?
在朝鲜战争中一炮打响的米格-15可能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战斗机了。尽管苏联战斗机在二战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在西方眼里,苏联依然只是一个二流国家,至少在先进的航空领域里无法和高贵的西方相提并论。米格-15在鸭绿江上空使美国空军在横扫欧洲后第一次遇到真正的挑战,使西方第一次认识到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从此,米格从二战前夕的一个小字辈一跃成为苏联的战斗机之王,米格的名字和最先进的苏联战斗机连在了一起,直到90年代苏-27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