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如果重打马岛战争…… -- 晨枫
马岛战争过去25年了。有人说,这是旧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而同期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才代表了新时代的作战思想。不管怎么说,阿根廷在马岛还是试了一下。如果英阿双方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武器装备情况不变,但阿根廷方面换一个作战思想,战争结局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阿根廷突然袭击拿下马岛和南乔治亚岛,完全出于英国的意料之外,岛上少量的英军基本上没有抵抗就投降了。英国立刻行动起来,对阿根廷宣战,并组建舰队和远征军前往南大西洋,准备用武力收复马岛。但是阿根廷在拿下马岛到英军打到门前的这一个月时间里,竟然无所作为,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马岛上的斯坦利机场可以容纳战斗机,战后英国在那里部署了鬼怪式和狂风式战斗机,说明那里同样可以部署幻影III和A-4“天鹰”一级的战斗机。如果需要临时加强、加长跑道,赶建弹药、油料和指挥设施,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如果阿根廷在岛上部署30-40架幻影III、A-4和超军旗一级的战斗机,战斗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封锁或许可以照旧,“征服者”号核潜艇还会照样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但在大陆和岛上两方面空中掩护的接应下,海上交通或许不至于完全切断,孤零零的核潜艇也不大好拿海军护航下的大型船队下手而不暴露自己。更重要的是,英国舰队将不能无所顾忌地逼近马岛,如何解除马岛的空中武装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在英国舰队逼近之前,英国皇家空军的“火神”轰炸机已经对斯坦利机场进行了轰炸,轰炸的效果见仁见智,但这是在斯坦利机场基本上是无防卫的情况下进行的。只要不怕困难,在斯坦利机场紧急进驻几架幻影III,“火神”还要这样靠常规重力炸弹轰炸机场跑道就要三思了。面对现代战斗机的拦截,这将是自杀性的攻击。即使侥幸投弹成功,命中率也将大大下降。
如果不能解除马岛的空中武装,英国舰队将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海鹞”式战斗机将作为主要制空武器,但“海鹞”式的航程不够,需要将航母驶进岛上战斗机的攻击半径。由于幻影III、A-4和超军旗的航程超过“海鹞”很多,航母将暴露于阿根廷空中打击相当长一段距离后,才能对斯坦利机场形成打击,这是十分危险的。阿根廷或许没有足够的空舰导弹,但后来的战斗表明,即使用重力炸弹,阿根廷空军依然可以对英国舰队造成重大的伤害。注意:这些空对舰战斗基本上都发生在马岛登陆阶段,紧贴马岛水域。换句话说,在阿根廷战斗机航程的边缘。如果从马岛出发,航程就有很大的富裕,载弹量、机动性和留空时间上都会有大得多的余地。
阿根廷空军在英国舰队离马岛几海里时,给英国舰队造成重大损害。如果这个打击范围从离马岛两百海里就开始呢?谁知道英国舰队还要承受多少损失,甚至难以预料英国舰队是否还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继续完成使命。当然,事后诸葛亮是容易的。阿根廷是不是有足够的海上搜索能力,阿根廷空军是不是有足够的异地部署能力,这些都是未知数。阿根廷或许不想把高价值的战斗机部署在马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事实上,阿根廷空军损失的飞机远远多于30-40架。尽管“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被核潜艇击沉的,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要阿根廷海军继续在马岛周围巡逻和拦截英国舰队也是不现实的。阿根廷最大的战略错误是希望英国默认既成事实,当英国决心以武力收复马岛时,又不积极准备而是无所作为。守株待兔、无所作为的后果是已经记载于历史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正经会搞战术或战役的,只有中\美\俄\德几个国家而已
南美某国(好象是玻利维亚)自称社会主义的一个派别大选得胜。
一位反叛将军(据说背后有CIA)带了一个营还是一个团向首都进攻。
新政府组织了一万三千多人防守,主要是工人,人数远远多于叛军。
结果是新政府被打败,叛军成了正统。
不是阿连德,在那之前。
当时已经有了战术空地/地地导弹了吧?英国没有美国有,借起来(按美国当时的态度)应该不是问题。
所以,阿国有限的战机运上岛,差不多意味着把全部空军放到案板上让人家先剁一遍。。。仗就更没法打了;还不如从相对安全的大陆基地起飞作战的好----因为阿国判断只要自己不扩大战争,英国当不至于直接攻击阿国本土。。。(阿国这个菘蛋,没打就先留了后路。)。。。从战术上讲,阿军并无大错;从战略上讲,阿国完全寄希望于侥幸,寄希望于敌手的软弱。
问题全部的关键,在于阿国本就没有全面死战的决心;所以,胜负当铁娘子在国会咆哮的时候就决定了。
晨枫老大,老夫把您挖的坑给填了,恳请息怒。
当年加尔铁里就是因为穷疯了,为转移矛盾才开打的。没钱买武器,还能让军人拚刺刀不成。
即使今日再打,还是玩一个字:钱。
但是阿根廷两者均欠缺。
现代飞机不维护怎么行。
英国人把马岛一围,那些上岛的飞机燃料耗尽,不就照样没戏?
tg现在最有经验的军头应该是廖锡龙了,人当总后勤部部长,应该是某种考虑吧。
彭德怀打朝鲜战争靠两个麻子:高岗和洪学智。
我觉得英阿之争,阿根廷的唯一优势是在家门口,可以以拖待变。
英国特混舰队远道而来,必须速战速决。
只要阿根廷能够拖上一年两年,英军恐怕耗不起。
阿根廷的全部希望是英国人不出兵。如鳕鱼兄所说。
英国人耗得起,如今还在马岛驻军呢。
英国没有宣战! 战事一直局限在一个局部冲突的水平,战场局限在马岛及周围海域。英在忍受到阿陆基飞机攻击时,一直没有攻击阿的本土机场。战争性质类似与中国的珍宝岛和中印边境反击战。只是一个收复领土的有限战争。
只要“英国决心以武力收复马岛”,马岛战争的结局基本上就只取决与英国的决心。首先政治上,英国占有压倒优势,阿根廷几乎没有得到国际任何实质上的援助。而美国和整个北约都暗中支持英国。
民心上,英国当时正值经济不振,帝国衰落,需要一场胜利的战争来提升国民士气。当时英国议会以前所未有的全票通过出兵的决议就表明了英国政府的决心。而且大量商船响应征召加入现役也表明了英国人民的决心。反观阿根廷,加尔铁里利用了本国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国内也一边倒支持马岛战争。看似双方均民心可用,但是战争失败,加尔铁里就下台说明了阿根廷国内有的只是热心、热情而没有决心和信心。人民愿意为胜利庆祝而不愿意为失败买单。一场战役的失败对阿根廷就是战争的失败。而回头再看看英国在历史上的表现,只要英国下了足够的决心,英国是从来不缺乏韧性的。即使第一次失败了,英国还可以组织第二次、第三次马岛战争。国力上英国是瘦死的世界帝国还是比阿根廷强的。即使第一次失败后无法立刻组织第二次,英国可以凭借其海军封锁阿根廷,国内慢慢组织,半年后再来一战。
这是小狗和病狮的战争,虽然小狗可以趁狮子生病咬它一口,但是只要狮子决定战斗下去,即使拖着病躯,胜利的一定还是狮子。
这样的“人民”太多了...
英国人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其民族的凝聚力和坚忍程度绝非阿米哥们可比... 这个其实也是国家力量的源泉之一...
即使是再打上一百次马岛,结局还是一样... 这个跟战术操作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