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英雄故事两则 -- aokrayd

共:💬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英雄故事两则

庆贺新年,为本站作贡献。

我并没读过吕氏春秋,但在读林鹏先生的<蒙斋读书记>中看到了这两则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吕氏春秋 长利> 之式夷之义

式夷违齐适鲁,天寒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郊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以焉能与国士之衣哉!”式夷叹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这个故事很能看出士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自信,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如诸子百家中的大人物才敢有此救天下于水火的信心和责任感,现在知道了其实他们代表着整个群体,此种态度是很常见的。另一点则是有原则,不能救国却也可救弟子,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则所谓救天下也是空话。这个弟子的角色也极有意思,虽然不能牺牲自己,却也不埋没了老师的名声,其实也还是有勇气有良心的人。

<吕氏春秋> 之 士节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撩,捆 蒲苇,织芭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求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候。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 :”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 晏子见疑于君,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齐君闻之大骇,乘驷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已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这一篇故事读来真是令人感慨不已。从士节这个标题来看,当年的作者即极有意味。此则故事实则含着对士的要求。一是经济上的独立,北郭骚自己养活自己,不企求富贵,一是政治上的独立,不去依附于权贵,对政治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再一则则是责任感,养老母是尽作子的责任,为晏子死则是尽对国的责任,此点较之于田横五百壮士意义更为深远。从文中亦可看出春秋时代的风气,北郭骚请粟则晏子立即就给,北郭骚为国而死,则其友为其而死,齐君则是闻之大骇。明清之际士的这种节操是难以多见了,而如明祖乾隆之流呗忠臣亦是谤君,则较之于春秋战国时之齐君却也是等而下之了。

家园 令人向往的年代。从文二看,士的精神,连晏子的仆人都颇有心得

还不只是士大夫本身了。

春秋战国,一直有两个特点让我觉得惊讶不已,一个是“士”的精神,一个是“辩论”的风范。

这第一个故事中,固然是因为救一人要胜过不救人的士的精神,也是因为“式夷”本人因为道理上无法辩过他的弟子而坦然认输的结果。当然,他的认输是因为他有一套准则,而这个准则显然要比生命来的重要。

这第二个故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因为别人的信任,晏子可以毫不犹豫送钱送粮给一个原先根本不认识的人,而“北郭子”也会仅仅因为晏子的赠送(实际上,对他而言就是信任和赏识了),而用生命的代价来维护。

对他们来说,还能有什么比“真理”更重要?

家园 感动!绝非吹捧。愿西西河以此为精神越办越好。
家园 谢谢你的好文章。令人思考!
家园 顶!
家园 推荐:蒙斋读书记

谢谢支持,若大家能找到蒙斋读书记,不妨一读,书中对这两则故事的发挥实在比我这么简单地说两句要强得多。我看这位林鹏先生也是一个英雄。少年时就扛枪去打日本人,以后双随军转战南北,可最终却是一个大书法家,而又以古史用功甚勤。我看其对论语的解释实在是高明得很,而与吕氏春秋上的解释由为精到。

家园 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一段段贴出来?
家园 帖整本书很难,我尽力介绍梗概吧。

这本书属于一从书:当代学者文史从谈。网上可能 有地方能买得到。我尽力介绍些梗概再加点自己的感想吧。只是不知道帖在这儿合适吗?是不是更该帖到文史百家或西氏春秋去?

家园 西氏或者文化都可以,西氏可能好一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