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即使没有文革,中国经济也不会提前进入第二世界 -- 葡萄

共:💬1730 🌺11319 🌵6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6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现实的说,你追求的模式就是印度模式。

不管是你赞叹的蒋的金融才能,还是从美苏争霸中获得获得左右逢源好处的滋润。还是作为从建国起就作为世界第七工业强国的硬实力。印度从建国起步的时候,人均GDP就是新中国成立时候的一倍。此外,印度无论从各个方面讲。你在今天对中国所诉求的一切印度几乎都具备了。甚至在你眼中如此不堪的建国三十年里,印度每次遇到内外危机,都有来自美国和苏联的援助。甚至在印度遇到罕见旱灾的时候,仅仅美国当年给印度援助就超过2000万吨小麦。为什么印度人均水平在70年代末居然被中国追平了。请告诉我,你所追求的模式,帮助了印度什么。不管你怎么看印度,在世界这个班级里,印度是世界第七,不是倒数第一。不管你什么观点,也不管你用什么颜色的字体标注你的观点,讨论请回到事实。

至于你对比苏联,我不明白你说的在沙俄基础上崛起对抗欧洲指的是什么。很现实的告诉你,1949年的中国,是个农业国。是一个钢铁产量只有沙皇覆灭时代钢铁产量十分之一的农业国。是一个最大工业为面粉加工,纺织与火柴生产的国家。我也曾经很现实的告诉过你,你追求的蒋的民国模式是不能实现工业化的。同样我也很实际的告诉你,你实际在追求的印度模式,也已经在印度证明,不能为我们中国实现工业化。

同样,你提到了大跃进。你说:我个人对太祖只有一句话:1957年大跃进之后,在大丰之年里却遭饿死的那些冤魂,就足以决定,春秋之笔写他老人家的“本记”不可能是伟光正的,最最起码,是汉武而非文景,唐玄而非太宗。

 1958年9月19日到28日,刘少奇到江苏视察,在常熟县和平人民公社参观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少奇同志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1958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公社是1958年秋成立的,刮起一股共产风。内容有几条。一是穷富拉平(已纠正,还有余波)。二是积累太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碗、筷等无偿归公共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地归公社(有些是正当的归公社)有些是不得不借用,有些是不应当归社而归社的,有的没作价,这样以来,共产风就刮遍全国,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看我们的历史,我们只是无偿剥夺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此外,我们曾经侵犯了地主一部分多余的生活资料。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并非侵占帝、官、封的劳动成果,而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收回来,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因为他们过去是同盟者,又拥护改造,还要利用他们工作等等。既然如此,我们为何可以无偿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过去没有对基层干部讲清楚,动不动就要共产。

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 ( 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

既然你也说细节是魔鬼:那么我告诉你,大跃进那时候主持一线工作的已经不是毛泽东是刘少奇。而你是否和一些人那样认为,中国在1957年后不存在三年自然灾害。那没关系,当时根据丰收数字敲定粮食出口的是周恩来。还有你一定很想说,鼓吹亩产万斤粮的事情吧。很现实,当时负责人民日报的是陆定一,而陆定一的上级就是邓小平。你还可以很当然的说,毛如何如何。但是,不管你什么观点和结论,并用什么颜色标注,不管你用什么做选择。请回到事实。

关键词(Tags): #经济(说了就走)通宝推:Wjwu,
家园 不信很正常,人是非常健忘的的

再大的苦,几年就忘了。现在谁还记得旧社会的事?于是常凯申就黄金十年了,抓壮丁就成了自愿投军了,地主们就成了善人了,穷苦人就成了刁民了。

忘了还不够,怕人再想起来,于是包身工就撤出小学课本了。

家园 没有文革,中国的发展也不会一马平川

路线之争不会少,只是不会那么激进,官僚体制会比今天还庞大?

历史没有如果,中国不一定就走向勃列日涅夫式的苏联,苏联缺人多矿,

中国多人缺矿,tg不会走军工重工路线,至于刘上台会不会清洗如何

清洗,刘在党内没有毛的地位,我认为不会。

没有文革,其余出现的斗争形式对中国经济的伤害要小很多,至少不会

这么激进,稳定才能发展

家园 恩,即使没有共产党。

只要是中国想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社会动荡难以避免。当年民主的巴西,不过是拒绝美国控制巴西矿产资源的要求,巴西民选政府就被军政府替代。而后,巴西政府至今都没有从沉重的债务负担里回复过来。今天很多人都把巴西以及拉的贫困归结在血汗工厂不能产业升级上。这个只说多对了一半。另外我们国家所谓学者始终不肯明说的就是,巴西在今天一半以上(55%)的财政开支用于偿还对外债务的本息。呵呵,高达25%的利率的本息。

而从中共的历史来看,伴随着无数背叛的血洗,土共在求存之路上始终不断的在清洗自身。而这样路线斗争的清洗,在文革不过是一种惯性的延续。所以才有文革后,所谓党内斗争不可株连家人,不能肉身毁灭的潜规则才得以成为共识。

家园 去读读桃园经验吧

越没根基,抓权才洗的越狠。

家园 改革开放离不开和平下的大环境,

这是根本,不然无从谈起。怎么获得?与天斗,与人斗,与地斗,斗出两弹一星,斗出中美建交,支援亚非拉,得到被抬着送进安理会五强的硕果,至今还再收益。文革是新中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没有文革,主席就不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人,既有高瞻远瞩的思想,还有脚踏实际的行动来实践。另外,中苏关系知道89年才恢复正常,那时苏联已经快天鹅绝唱鸟,而六七十年代可正是苏联实力上升与鼎盛时期,如果那时想发展,想想看代价是什么。

家园 主席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
家园 其实这里有个很明显的问题

你赞成的谁,他所诉求的模式,在印度1947年建国的时候都确立了。他所诉求的,外部条件,印度也都获得了。为什么作为1947年就成为世界第七大工业国,人数GDP为中国人均一倍的印度。今天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眼睛里的劣等生。

我不是要和印度比什么,不过在和一些人的诉求里问问为什么?

家园 只是机关算尽,还是被主席的一个手指头打倒。
家园 文革前的官僚体制比现在更甚

我经常听父母说些他们小时侯的故事。只有一个感觉,那时候的TG官员太腐败了。这个腐败不是贪污受贿,而是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获得异于普通百姓的特权。这种特权被合法化。TG的中高级干部以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勃列日涅夫式的苏联指的是政治体制僵化,而不是什么军工重工路线。

苏联之亡是亡于政治体制的僵化,而不是军工重工路线。

刘没有毛的地位,那刘如何当一把手?如果军队、老干部不听刘的话,刘怎么办?

家园 算了一些人不喜欢读历史

只要有一个适当的理由就可以了。

家园 人家还以为彭书记一直是发自内心的喊毛主席万岁呢。
家园 是啊,其实当年肃反比文革凶多了

还有TG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斗争。只是这些历史都被有意识的封存,为的就是保护那些台上的人。

家园 竞优还是竞次,根本就是个转移论题核心的伪命题。

竞优还是竞次,至少也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谁都知道拿中国去跟刚果津巴布韦比纯粹是在闹笑话,同样,你把一个有着两千年自耕农传统并且落后挨打了两百年的多民族人口大国中国去直接跟那些只相当于中国一两个省份的小国比也实在说不上什么客观。所以所谓的竞优还是竞次,根本就是个转移论题核心的伪命题而已,谁都知道人得往高处走,目标得朝前看是个根本就不需要论证的结论。

中国还不如韩国日本,于是你就可以得到结论说前面的路都是走错了的?拉了几千斤重担的马车掉个头的功夫别人两条腿的都跑出若干条街去了,于是你就能说这马车掉头根本就是个错误,车夫太差了,弄得四条腿的还跑不过两条腿的。这又哪里有半点客观的影子呢。

目标可以很远大,但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没有学会走就先想着跑的肯定要摔跤,印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我们的教训难道是在竞次吗?

家园 呵呵,读史使人明智,您或许缺了一些积淀

恕我直言,您的发言其实恰恰缺了一些对文革前历史特别是党史的了解。因此葡萄的数次几乎直白的陈述您都未有意识。

许多现在充斥报刊杂志的叙事,都仅仅是一部分历史而已。穷一人之力固然无法观测所有历史细节,但比月刊或日报,《读者》或者《知音》了解的更多一些,还是能做到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