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纪念西西河开流四周】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一) -- 老马丁
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眼里,不爱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英国国王居沃基们(企业董事长兼法人代表)眼里,不怯战和不私肥的舰长才是好舰长。在风帆战舰时代,海上缺医少药的,海军将士们病死的概率远大于战死的概率。出了港,哪里的大海不埋人?为啥领导们还要担心舰长们怯战呢?
主要原因是,由于风帆战舰的舰体结构,舰长们以及舰队司令(admirals)是舰上最脆弱,生命最被威胁的人,他们战死的概率远大于病死的概率(苦谁也不能苦领导吧)。领导们的战斗位置在Quaterdeck,这是船的上後甲板,从船中间到船尾。在那里领导们能看到敌人, 自己的舰队,和大部分自己的战舰,并发出战斗指令。但是quaterdeck毫无掩盖,不仅直接处在敌人的加农炮火下,而且还能被敌舰上甲板上和旗桅杆上的火枪手打到。特别是领导们一个个身着戎装人模狗样的,远看特好认,火枪手不打他们难道还打他们身边一身破烂端茶送水的苦哈哈?
相比之下,低级军官和水手们一个个在甲板下面忙忙碌碌,虽然辛苦,但是躲得好好的。据史料记载,军事法庭审判怯战时,大部分涉案人员不是低级军官和水手,而是舰队司令和舰长们。从1720到1750年,被提拔的443个舰长中有8.5%被军事法庭审判或叱责而结束了军事生涯,战死的舰长只有4%。(当然舰长最大的死因的是自然灾害,占18.5%)。
【危险的Quaterdeck】
以勇猛著称的英国海军军神Nelson就是这样最终上得山来遇到了虎。在决定性的Trafalgar海战中,他就是被法国人一颗子弹干掉的(好枪法呀)。而在该海战中,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法国军舰在一旁袖手旁观,法国焉能不败?
【Trafalgar海战 双方舰队列阵】
【Trafalgar海战的油画】
【在伦敦的Nelson纪念碑】
再谈谈私肥。我的朋友承认,大部分英国海军军官本质是好样的,他们忠于职守,明白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完成任务会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当一个舰长一个人带一艘战舰晃荡在大洋上时,逃避血腥战斗和用战利品私肥自己的双重诱惑前后夹击,他焉能不举手投降?
在海上获取战利品的途径主要有二。一,缴获敌国商船。但是海军规定,不能在有军事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去干这事。二,俘虏敌国战舰。英国海军会按市场价向舰长买过来,并付舰长每人5块的人头费,人头数则按开战时敌舰上的人数算(这样哪怕击沉敌舰,舰长们也不会两手空空)。俘虏敌国战舰还有助于提高舰长的声望(在船帮上画颗星?),以后能放到一个油水大的岗位去更好的建功立业。
俘虏敌国战舰也不是个轻松活。俘虏敌舰最多的往往不是一二三级的主力战舰,它们太慢了,反倒是护卫舰经常能俘虏敌舰。它们速度快,而且长期处于舰队外围(做炮灰?),一跑起来主力舰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要是主力战舰的舰长我会很郁闷:好么!打炮半天可白打了,都便宜那几艘护卫舰了。这样,打赢了不一定撵得上。撵得上不一定是自己的舰撵上的;就算自己撵得上可能俘虏船上啥也没有,就是个壳子;打仗是要死人的,死的很有可能是领导;大伙儿吃饭的家伙(战舰)还有可能被打坏。诸如此类种种考虑,让舰长们有很多理由去怯战。
很自然的,舰长们最不愿意干的活就是打海盗了。第一,海盗船上穷的叮当响,除了几十条光膀子汉子啥也没有(为啥?得给抢来的人、货腾地方呀),第二,真要撵上了,那帮光膀子的不怕你穿衣服的要跟你玩命。所以舰长们接到打海盗的指令都是走走过场,赶走就行了。这下知道为啥加勒比海盗这么猖狂了吧,电影还续了两次。大英帝国海军还真犯不着真刀真枪的去对付Jack船长!
除了怯战和私肥,舰长们还有些别的小毛病。比方说,舰长们经常夹带违禁货物(海军走私有些年头呀)。他们还不太乐意出航。呆在港口多惬意,美女美酒加咖啡。数据显示,码头越舒服,趴港时间越长。在北欧码头,平均每个海军雇员37%的时间在趴港,在地中海,这个数据是57%。
实际上英国海军怯战和私肥的现象是比较少的,这就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较高的战斗力。直肠子会说,这不应该是军纪的功劳吗?为了严肃军纪,对怯战和私肥的惩罚应该无比严厉:水手要鞭打,军官要过庭。虽然英国海军的军纪严厉程度也还行,但是还赶不上其他国家海军。从军纪上看,这就无法解释英国海军为啥比别人强。这也难怪,监管难,严肃军纪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的朋友再次强调他的结论:原因就在于英国海军特有的激励制度和间接监管办法。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花特拉法尔加!法国人一天到晚被英国佬堵在港口里,不败才怪呢
上接(四)怯战和私肥
英国海军将士们关饷时和我在深圳打工的小舅一样:工资加奖金。工资没啥提的,按月发定数嘛,但是给的很高。那时候,一个在岗的(要强调这一点)舰队司令可能一年挣3000英镑工资(在那时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牛顿被任命为位高钱多的皇家货币局局长,年薪也才500磅)。咱们再说说奖金。奖金根据战利品而发。前面在(二)里提过,战利品是把双刃剑。为了有效的控制战利品的负面作用,海军部是这样规定战利品分配的。舰长,作为缴获战利品的直接当事人,分四分之一。舰队司令,作为舰长的上一级领导,领导有方,得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剩下的由其他将士瓜分。即使这样,一般而言,舰长们抓只商船就可以吃喝一辈子了。,有些司令靠战利品积累了30万英镑。
工资加奖金的诱惑如此之高,高到有本事能干舰长司令的人才都被吸引来了。海军呢,也来者不拒。你有能力干舰长?行,get on board。有人会说位子不够呀,帝国海军全盛时期也就那千把艘船。对,位子是不够:1715年,大约有70艘战舰在海上服役,这70艘战舰只需要70个舰长,而同期有188个舰长正候着缺呢。到1812年英国海军有1017艘舰船,但是同期养着1531个舰长,司令,指挥官。粥多僧少呀。
英国海军成功的秘密在这里。那些上不了岗的舰长和司令们全部拿50%的待岗工资,时间长度不限,这样就形成一个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才们不干活没关系,海军也没活给你干,反正开半薪给养着。有的舰长待岗一辈子,50%的工资拿到退休,宝贵的青春都交待在无尽的等待中了。这样下去,告老还乡都没法儿和父老乡亲交待:哟!海军上退下来了?干沉了几艘敌舰呀?噢,二大伯,是这样的,俺一直在码头工作呢(扛大麻袋?),嘿嘿,没出过海……这帮坐冷板凳的看着海上的同僚们吃香的喝辣的,就能没点想法?他们可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些缺呢。结果呢?在岗的舰长们不好好干?想好好干的多得是。没了张屠户,还有李屠夫和王屠子。鉴于此,在岗的舰长们吃肉喝汤是不假,但是都战战兢兢的端起饭碗呢,生怕犯点小错一不留神给砸没了。只有保住饭碗才有可能去缴获一艘商船。但是想保住饭碗就得听指挥,不犯错误(舰长的错误如何会被上级知道,(九)会解释)。积极性就这样调动出来了。
此外,英国海军和陆军的军官任命方式是不同的。在英国陆军包括其他欧洲国家陆军里,当个指挥官(take commissions)是要自己放血的。上岗费因职位而定,因地点而定。油水多的地方自然贵,印度的上尉就比阿富汗的贵。一个好地方的上校的上岗费大约是40000磅。怪不得这帮孙子来到圆明园大抢特抢,抢个不亦乐乎,回本作用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严酷的说,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带来收益的位子自然有人争(这说白了就是一种寻租行为),价高者得,应该,但是这钱是进了英国国库。同时,实缺的收益是补缺者向外“奋斗”赚取战利品得到的。从印度到香港到北京,这帮孙子积极性真是高。这里我想起清代有类似的官员任命制度,实缺和候补官员。但是,该制度从未激励实缺的爱岗敬业做好官,也从未鼓励候补的努力学习再就业,看来是补缺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清代补缺也是价高者得,但是买缺者付的租却进了大官和权贵的腰包,腐败呀;缺的收益是搜刮自己的老百姓得到的,黑暗啊。国家焉能不亡?
英国海军在使用待岗名单补缺时,不收补缺者任何上岗费。待岗名单上点兵点将点到你了,走马上任吧, that's it。补缺时也考虑资历问题,但是更多的是看重能力,能力放在那儿,单子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补缺。同时,任何实缺舰长都有可能因为错误下课被待岗,甚至掉脑袋。 那么海军职位的“租”到哪里去了?经济学上的话是这租通过待岗名单的等待散掉了。客观上这造成了浪费(谁也没拿到一分钱,补缺的人还白等一段时间)但是主观上它形成了整体最优 (后备人才库带来了竞争,约束了在岗的舰长们)。
下篇介绍间接监管的规程和机制。换句话说,凭啥让某些舰长下课?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个体制现在国人也没有学到皮毛。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Copenhagen_%281807%29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这个寻租理论应用得好啊,值得在国内大力推广。下一步讲的应该是纪委和组织部的内容了哦
6朵的时候说什么呢?费思量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Trafalgar took place off the Spanish shore...
Nile was several years earlier than Trafalgar.
And the sharpshooting of the French is not coming from nowhere: when they are blocked in port, the soldiers had nothing to do, so the officers, who used to be revolutionary land force commanders, found it very natural to order them to practice marksmanship. Anyway, its effect is impressive...
俺露馅了。强烈要求总统写一篇Trafalgar海战的文章!
在大伙都努力为西西河成立四周年创造的时候,总统能置身事外吗?
前面提过,风帆战舰时代的舰长们和中国农民一样,靠天吃饭。说具体点,靠风。如果风向不对,舰长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战斗而搀和不进去。这样,上级领导、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无法把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挫折与因为怯战或不胜任导致的失败区分开。而且大家也知道,那时候,大海上娱乐基本靠手,通讯基本靠吼(哦错了,靠旗语),通讯质量取决于距离和天气。即使距离天气都还行,水手们还经常打错,看错信号。您能区分有意看错和无意看错吗?不能。
此外,海上目标都是浮着的,打不赢自然起锚跑路,没人愿意留在原地给您当靶子。这意味着大量的海上猫追老鼠游戏,可能追个十天半月的互相还放不上一炮。经典例子是英国海军军神Nelson1805年3月在土伦港封锁西班牙法国联合舰队。结果一个不留神,给他们跑了。Nelson那个恼呀,追!先往东,去埃及,没碰到,再横跨大西洋,直插加勒比,还是没碰到。Nelson一个回马枪又直奔欧洲而去,最后在Trafalgar总算逮住Villeneuve 的西法联合舰队,全歼。Nelson前后在海上晃悠足足八个月,这也是他最后的八个月(他在那场战斗中阵亡)。八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海军部怎样监管?
战舰战斗编队规范
1652年。萝卜头布雷克(Robert Blake)司令率领的英国海军被荷兰人打败了。萝卜头是他自己便秘怪马桶,生意不好怨柜台,说失败的原因是手下的舰长们乱冲乱杀,坏了自家阵脚。不过那时候海战也是象骑兵作战一样,个头差不多的战舰捉对厮杀。萝卜头的抱怨上级领导还听进去了,马上找专家制定了战舰战斗规范。
这战舰战斗规范倒也简单,比如,作战时大伙儿一起抢站上风口;司令喊一二三,大伙儿一起冲;不许偷懒,死命发炮;平时不要靠近敌人码头;未经许可,不得上别人的船等等。这些规范中,两条是和间接监管有关的:一,作战时排成一条线 (form a line of battle)二, 抢占上风口(capture the weather gauge)。
作战一条线。作战时排成一条线好理解,但是考虑天气,风向和敌人的初始位置,执行难。不过各司令都有各司令的招。顺便说一句,这条军规其他国家海军抄得挺快,所以常见的海战就是双方各排一条线,见面后互相边前进边拍砖,直到两条线一头一尾对齐了,再下锚,开炮对轰,轰到某一边撑不住为止。在三次英何大海战中,这样的战斗经常持续好几天。让人郁闷的是双方常常平分秋色,0比0的比分常常让决策者们苦恼。
战术分析上看,排成一条线不是个正确的战术。经济学术语叫做不是纳什均衡(换句话说,不是一个应该发生的结果)。但是为啥各国海军还纷纷采用呢?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能把枯燥无味的管理机制问题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好文彩呀。求
版主给加精吧。
老马加油,每章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