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忆南洋风情 - 和颜子一篇 -- fumachu

共:💬20 🌺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回忆南洋风情 - 和颜子一篇

广告

那晚一个人在宾馆房间看电视,节目中间插放广告。广告开始时是片黎明前的黑色加红色,慢慢的黑色退去,可以分辨出哪儿是映着朝霞红色的天,哪儿是红色的岩红色的土,与此同时远处传来很有震撼力的嗵嗵嗵的声音,由远及近,最后镜头一转,一大队徒手的军人排着密集的队形从眼前跑过,同时几个大字在频幕闪过,“Join The Army”。广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估计是在澳洲星军训练地拍摄的。

第一次去新加坡出差时,某晚坐地铁(市中心段在地下,出了市中心转到地上)出去玩。上了车厢摆出乘地铁固定动作,手拉吊环,眼睛平视,就看到两幅挺有意思的海军广告。一个图面是快艇快速前进并转弯中, 艇后激起一片高高的浪花,广告语是“Operate something more exciting than the fax machine!", 另一个是一群水手在悉尼大桥和伦敦大钟前合影, 广告语是"Who say you can not sail the world? Join The Navy!" 我觉得这两个广告都挺酷的, 以至于十年后我还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广告词.

新加坡和瑞士一样, 男丁全要服兵役, 海外有台岛和澳洲两处训练基地, 新加坡本岛空间狭小, 但也有些掩在树丛中的军营. 这些军营的特点是走读制, 我们公司新加坡分部在宏茂桥"省", 我五点多钟下班坐地铁进城时, 常可看见若干个小兵哥挺没精神地坐在车厢里, 腿懒懒地伸出老远, 脚上硕大的军靴与瘦小的身材很不符比例.

某次与新加坡同行一起做项目时, 组里有个刚进来半年的大学生, 小伙子忙前忙后一幅很着急要进步的样子, 我还看见他上司的桌上有他过年时送的类似奖杯之类的东西, 上面有挺露骨的马屁语, 我当时还想, 要有人送我这东西我可不好意思摆出来给人看. 有次跟小伙子一起吃午饭, 他抱怨说大家都当我大学刚毕业, 其实我和组里某某mm是大学同班, 人家现在是骨干, 级别高工资高, 我在给人打下手, 都是两年服役给害的, 在新加坡做男人真是不划算.

代沟

我频繁去新加坡出差的那段时间是九十年代中期. 在公司内部和供应商那边接触的骨干很多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做小领导的有好几个是新加坡大学毕业. 有次闲聊时某位年轻经理说他不喜欢现在新加坡人的浮躁与不务实, 他说自己新大班上同学现在做本行技术的不到三分之一, 其余都去银行贸易公司等处赚大钱. 我不知近十年情况如何, 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来, 现在搞实业搞技术的该是马华主打, 大陆移民助攻, 星国本土看热闹了吧.

有个电路板供应商的年轻经理跟我工作往来较多, 有次一起吃晚饭喝酒, 两人喝得高兴话也多了些.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很让他不解, 一点没有自己这代人的扎实苦干劲头. 他讲十几岁的少女们崇尚西方垃圾文化, 觉得华人不够帅, 偏要去码头附近酒吧找白人免费被嫖, 那些人好些是海员(好像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中国水手满天下), 野兽般摧花破玉, 弄得警察出面报纸出面, 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以下几节目录

英语

星华与马华

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待“星华与马华”

是讲两地的华人么?

家园 应该是吧

感觉新加坡华人和马来亚华人挺不一样的

家园 这个好啊

Who say you can not sail the world? Join The Navy! -- 当海军环游世界为啥不去?

家园 老大继续啊! 花催
家园 现在基本上技术骨干的为之已经被大陆移民占据了

少量马华,本土技术骨干几乎见不到。要不然就是去做Manager,要不然就去做金融。大部分公司,特别是government linked公司,Manager成灾。

家园 马华,特别是独中生,还是挺中国化的

新加坡华人,特别是新一代华人,还是叫他们新加坡人比较合适,简称坡哥,坡妹。

家园 花等下文

原来是老坡友了

家园 【原创】回忆南洋风情(续)

英语

常去新加坡出差的那段时间是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国内发展的还没现在这么好,每次到新加坡总是感觉很好,又干净又繁华。最喜欢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书城,至今想起“双语书店”四个字招牌都觉得亲切,每次都沉甸甸拎一大箱书回来,有两次为此胳膊疼了好几天。

另一个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新加坡岸边的歌舞升平了。新加坡弹丸之地,河却有好些条,大多又短又窄,据说暴雨过后水流还是很湍急的,不过平时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这些河中最有名的就是市中心附近的新加坡河了。凉爽的傍晚走在灯光闪烁的河边,路不宽只允许步行,左边是一家家餐馆酒吧,右边的河边也是同一商家的地盘,都用栅栏围起来卖酒座,里面有歌手现场演唱,有的商家则气势大些,干脆放一条大船在河边。咱不是有钱人,舍不得花高价买杯啤酒进去看歌手长的什么样,端着杯可乐在外面慢慢走过听百家歌享受气氛咱就挺满意的。步行街上的行人总是很多,黄的,白的,还有稍微黑些的,记得当时曾注意过若干对白人中年女子挽着二十几岁的健美亚男悠闲逛街,现在想想小伙子们很可能是从事特殊职业的。

这里华人虽是绝对多数,但一句中文都听不到。想听中文得离开市中心区,我常住的宏茂桥附近商业区是中文一统天下,还时不时能听见上海话。南洋同事们曾跟我讲过,自己的父辈很多英文很差,就福建话讲得好,而自己的小孩则只会讲英文与南洋版华语,祖孙两代间有严重语言隔阂,就得靠三四十岁这代人在中间翻译沟通。

提到英语,希望颜子等朋友见谅, 我就得讲讲难听的南洋口音了。有些特点是中英混用留下遗迹,比较容易想得通,比如“Have to work overtime la",那个“了”就是中文语气词。但有些怪怪的语调和只要是元音就是重读的特点,我很好奇是怎么形成的,比如读everybody一词,南洋读法会有四个重音,E'veRI'BO'DY',很想听听语言学方面专家的解释.

美丽槟城

小文的题目是南洋风情, 那就不能只讲新加坡了. 马来西亚我只去过一次, 一个地方, 美丽的槟城(槟榔屿). 印象非常好, 美伦美奂的地方.

大学刚毕业工作不久时, 有同事去马来西亚工厂培训, 回来后对马来西亚的生活称赞不已, 说那里房子和车都不贵, 做工程师几年下来都有汽车洋房, 很让人羡慕.

我去槟城的那次是培训听课, 日程挺松的. 住在贵都酒店, 群山环绕郁郁葱葱, 客人少环境优雅. 后来有次跟人提起贵都酒店, 人家告诉我说那里闹鬼, 据说二战时日寇曾在附近的山上杀戮过不少无辜百姓, 到现在都冤魂不散. 还讲了些鬼故事的细节, 因为不信到现在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某天下午去城区著名大排挡吃饭, 路上正赶上放学时间, 有个女子中文中学(槟华女中?)的校车一辆接一辆驶过, 好像一共有几十辆, 让我比较惊诧学校的规模. 后来路过校区, 发现学校很有气势, 看到中华文化在这里如此发扬光大, 大家都感觉挺好的.

其他点滴

本来想写星华与马华的比较的, 仔细想想没什么新意, 好些要说的大家也都说了.甭管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 华人都是聪明肯干, 我跟南洋同事接触这么多, 一共只遇见过一个马来族的工程师, 要去深究身边环境中的种族歧视的话, 可能没谁有他那么感觉不好了吧. 新加坡华人是自己国家的主人, 而且国家治理的也比邻国好一大截, 人家有些自豪感也挺自然, 上海人北京人还有瞧不起外地的呢.

马来西亚对华人绝对是二等公民看待, 入学, 参军, 开公司, 华文教育等方面限制多多. 这方面的问题偶尔想想也就罢了, 太执迷会把自己气出病的. 想想就是在中土大唐, 各方面的不公平待遇也是很多的, (以下具体例子略去...)

点滴之一, 换外币,存新元

九十年代时人民币远没现在那么坚挺, 大家去国外出差, 刚开始时是省生活费存美元, 后来国内工资高了大家也熟系新加坡情况了, 就每次带来人民币换美元. 新加坡街头的Money Change点很多, 都是印裔或马来人开的, 兑换率要比银行划算很多. 刚开始时一厚沓人民币递进去, 心里还真有些打鼓, 不过人家的确是童叟无欺, 我自己还有身边同事们从未遇到过什么不愉快.

九十年代开始直到九七年时, 新加坡经济发展很快, 新元兑美元汇率稳步上升, 不少同事把美元换成新元存在银行. 九七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 新元汇率好像一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 让存新元的同事叫苦不迭.

点滴之二, 点滴之三, 以后想起来点什么值得写的时候再补充吧.

关键词(Tags): #南洋(当生)#新加坡(当生)#马来西亚(当生)
家园 您讲的歌舞升平的新加坡河畔

是克拉码头吧?关于Singlish,我觉得他们的口音主要受闽南话语音语调的影响,不管什么词,重音一律在后面且成升调。老河友风雨声曾经解过南洋行,里面一段Singlish对话lz听着是否似曾相识啊:

> > > "Wah, you lily can sing well!" (really)

> > > "Look! My Versachee belt, valley nice hor?" (very)

> > > "Wah! Ah Beng's girlflan is valley gorges leh!" (gorgeous)

> > > "Why, you not happy, ah? Want to coral, is it?" (quarrel)

> > > "You lily want to coral reef me ah?" (with)

> > > "Wah...you finish old lady ah." (already)

> > > "Sow me, sow me your new ting." (show)

> > > tar "We go Orchard Load leh." (road)

还有广式英语,以港人居多,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自我介绍:

嗨,我海(我是)利狗敌爬门哪(英语)~~

猜猜他是哪个部门滴?

家园 我一个朋友和我讲过

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

哥们在新加坡留学的时候学的。

这种发音好像有点像印度英语?

估计加上语调就知道区别了。

家园 这个不算singalish吧

印象中在中国也很流行。

家园 抛开口音不说,新加坡人的英语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书面用语,比如写个通知啥的,用词还是比较地道。

至于口音,我接触的英美土著大都认为Singalish的发音比较好玩,但理解上不会有什么问题。相比之下,印度口音更难听懂。

家园 印度口音习惯了也就好了

我经常吹牛的一次,是组里面来了一个印度加尔各达附近的博士后,我去飞机场接的。这家伙口音超怪,一开始比较难交流,然后一路上胡侃了一个小时,基本上适应口音了。

带他见系里秘书去办手续,秘书是苏格兰人,浓郁的苏格兰口音。两个人根本交流不了!

于是我留在那里做翻译。

英语翻英语呀!

家园 呵呵,苏格兰口音也是够呛

但如果他真心诚意希望你能听懂他说的话,还是能够听懂的。

无论印度,新加坡,苏格兰,等等地方,因为官方语言的原因,英语的底子还是不错的,只是口音问题。

而别的地方的人,包括中国学生,往往就是词不达意的问题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