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简析比较香港上市中资股——众人拾柴 -- 老拙
老拙的分析非常到位.不过由于只能根据公开资料进行分析,另外可能不太熟悉国内制药企业的缘故,有些结论可能过于乐观.碰巧我从一位朋友处知道了一点内幕,不敢藏拙.如有得罪,敬请包涵.
1.关于武夷药业的现金问题.
实际上这不是武夷药业独有的现象,不敢说整个制药企业都这样,但至少一大部分药企现金流都不错,特别是刚上市或增发圈过钱的药企,都手握一大把现金.象2877,神威药业更猛,手握15亿多现金,可是营业额才4亿6千万(07年中报).再看它去年中报,现金14亿6千万,营业额4亿1千万.也就是说这14亿现金一年里跟本没花,对公司业绩基本没什么贡献.
回到武夷药业,因为刚上市所以手里有9亿多现金,那么对比2877,我很怀疑这9亿现金能对今后业绩的增长有什么大的贡献.也许只能说明"公司具有很强的收购兼并能力".另外公司所宣称"正洽購中藥產品及西藥產品兩家公司",这些都还要打个问号.国内药企兼并收购其实主要是冲着药品许可的批文,所以具体情况如何还不得而知.
当然公司手持大笔现金,总比负债一大堆强很多,不过要是将这个作为价值投资的一个卖点的话,还需慎重,这与东方电机这样的公司手持大笔现金有很大的区别!
2.财务报表需慎重
河友"虎虎虎"对武夷药业的财务提出了疑问.
1889的财务审计是四大之一所做.据我所了解,对其需小心.不可太过乐观!
总之,综合我了解的情况,对1889,短炒或许可以,要循价值投资方法进行长期投资的话还需慎重.
关于资产回报率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觉得制药行业的回报率高是常见的,特别是小企业,我见过一个原料药厂,当时是中国某一品种唯一有FDA认证的厂家,投资几百万,就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利润1500万。我觉得药厂的风险在于,他的某个优势品种被很多企业模仿,利润就会大幅下滑,武夷产品比较多,这个风险较小。至于,他的现金,药厂如果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品种,就是印钞机,直至专利过期,或有同类的药品批文出现(这个在中国比较常见)。现金是用来药物开发和购买药号的,以及添置新的生产线的。国内大型企业所以有很多资产,是因为要做很多其他工作,如研发等。只是生产,像我见过几家华北和北京的外国药厂,资产都是不多的。武夷研发不在自己这里。因此没有包袱。我正找他的产品,还没有找到好地介绍。
关于武夷的风险我再分析一下:根据我对其上市公告的理解,武夷是一个销售能力和新药开发平衡发展的企业,所以他自称是垂直综合药业集团。就是说他的销售网络和能力不错,同时也注重新药的开发和改进,武夷的新药不是国外概念的重磅药物,但是也是有一定改进和竞争对手较少的产品。我觉得这是符合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正确思路。很多业内人士肯定都知道。关键在于执行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武夷是比较令人放心的。因为执行力不是能轻易模仿来的,也不会突然消失。除非团队闹分裂,这个我们可以关注。而且执行的如何,以往的财务数据可以是一个不错的说明。我觉得武夷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附:
武夷药业主要为垂直综合药业集团, 从事制造、推广及销售西药及中药产品, 包括现代中药注剂。目前该公司共有24种产品, 其中19种属西药, 生产设施位于福建省建阳及福州, 计划在07-10年投入资本开支4.0亿人民币, 用作扩充生产设备及收购新生产线。
武夷药业是次上市集资所得, 其中50%用于福州第二期厂房扩产, 以及建阳收购生产线的资本开支, 16%用作提升销售及分销网络; 约14%用作研发新药物, 包括开发治疗心血管、传染病及癌症等新药; 约13%用作偿还股东贷款; ?下则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武夷制药2006年获得过兰馨亚洲的风险投资
中报业绩0.30元,股价才4.2元,好象是太钢不锈的供应商.能否帮我看下是否符合你的选股标准.
最近我出差了,回来跟着你建仓了武夷药业(1.37元)和中国石化(8.7元),光大控股涨上去了,见你说要卖了光大买武夷,就没敢追高.还剩下40%仓位,等你的意见了,谢谢
这个问题不搞清,不敢开户。似乎我知道只有本人去香港办理但是带钱进出海关可能会有麻烦而且这办法太费事费力。
2007年09月20日11:59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
光大集团重组进入冲刺状态,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定位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0165.HK,下称"光大控股")的新角色?
在光大金融控股和光大实业双线重组框架下,光大控股归属问题,引起业界关注,本报对该问题曾进行多次报道。
而光大集团重组亦赋予了光大控股极大想象空间。6月20日,唐双宁由银监会副主席调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时,光大控股当日收盘15.98港元,到8月8日光大集团重组方案获批,光大控股股价已达17.96港元,此后更是一路飞涨。9月18日,该股最高狂飙至28.45港元,创下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当日的4.94港元,涨幅高达576%。
9月18日晚,履新光大集团董事长尚不足3个月的唐双宁,出现在香港四季酒店光大控股十周年庆祝酒会上,春风满面。
在等待电梯的间隙,唐双宁向本报记者表示:"光大控股今后可以成为整个光大集团金融控股的主要运作平台。"
这样的正面回答尚属首次。
当晚,尽管遭遇媒体"围追堵截",唐双宁仍显得兴致颇高,当被问及从银监会副主席调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的感受时,唐以对联作答:在机关,昂首挺胸做公仆,否则没有权威;到企业,猫腰低头做主人,否则没有钱赚。横批:大致如此。
唐双宁笑称,这是不久前他在看望光大集团名誉董事长王光英时,回应王关于"机关与企业的不同感受"时所作。
等待蜕变?
有趣的是,目前包括光大集团、光大控股在内的管理层,都统一将光控称为集团"在香港的金融旗舰",是集团"在境外的主要金融载体"。
而唐双宁在当晚的闭门酒会上也明确表示,目前,光大集团主要致力于境内的改革重组,而在港企业则通过"三不原则"(机构不动、业务不变、员工不减),力求平稳运行。
这一说法与酒会之前唐双宁对本报所言一致。
光大集团重组第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面对本报提问,唐双宁感叹:"我就两条腿,我倒希望能有十条腿,四处都要迈,都要做",但目前,"我考虑最多的还是光大银行,因为光大银行是光大集团资产的主要部分,现在首要是把光大银行打造好"。
至于汇金注资后的持股比例以及光大控股所持光大银行最终股权比例的敏感问题,唐双宁则一概未答。
唐双宁在酒会上透露,在境内改革重组成功之后,集团将"根据香港当地法律和有利于巩固境内企业改革成功、有利于光大在港企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的原则,研究制定光大香港方面的具体工作方案"。
唐双宁强调,光大控股作为光大集团在港金融旗舰,随着集团改革重组以及旗下光大银行、光大证券重组上市,"光大控股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此前有关光大控股持有的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股权归属问题,也曾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唐双宁这次到港,则高调表明,"光大集团将一如既往,支持光大控股继续持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的股份。"
此外,光大集团还表示,将支持光大控股继续专注金融服务业,加强与两家联营公司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
微妙的距离
光大控股行政总裁陈爽在18日晚的酒会上也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光大控股将集中发展包括直接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及策略投资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
这是否意味着光大控股即将面临转型?因为这一说法与唐双宁对本报所称,"光大控股可以成为光大集团金融控股的主要运作平台"的说法,之间显然尚有不小的距离。
事实上,截止到目前,从股权结构上看,光大控股俨然已经具备初步的金融控股框架。
目前,光大集团持有光大控股54.79%的股权,属绝对控股,而光大控股旗下,则已经涵盖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外汇期货、资产管理、直接投资、财富管理等多个金融领域。尤其重要的是,光大控股目前持有光大银行21.39%、光大证券39.31%的股权(附光大控股股权结构图)。
而光大集团目前的经营范围,则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实业。在目前的重组框架下,光大实业将自成一体,而相比之下,光大控股尚未涉足的金融领域仅有保险等少数行业。若如唐双宁所言,光大控股今后可以成为整合集团金融控股的主要平台的话,则光大控股的壮大之路显然还会继续。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业绩下降就不看了。
06年每股业绩下降42%,07年中期增长5倍,可见其业绩与镍价浮动紧密相关。二季度以来国际镍价持续下降,下半年业绩很难把握。根据欧大师的要求,业绩不是连续几个季度上升的股票,通常应当谨慎。
[光大控股]现价下仍然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政委的实盘主要是因为光大所占比例很大,达到65%;而武夷所占比例很小,仅6%左右;所以我建议他减持光大、增持武夷,并非[光大控股]股价太高。
按昨日收盘价,[光大控股]中报动态市盈率仅12.6倍,低于很多一线国企股,完全可以在下跌中买入。
有中国特色的公仆呀
权威从昂首挺胸来,可悲!
无关股市
http://irdoc.quamnet.com/irpdf/tc/2889/200709170501_2007_Interim_C.pdf
它好象由一个普通的特钢生产企业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吉恩镍业的矿业公司.
一张卡里面有2个账户,一深圳一香港,资金可以自由来往。详见连接:http://hk.cmbchina.com/common/intro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