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人讲英语(一) CNN 对邓亚萍的访谈 -- pxpxpx
这个系列看到现在,以前从来没有激动过,可能不仅是马云的英语,还有他的性格,精神。
说来惭愧,以前不知马云何人。看了标题,首先想到的是乒乓球运动员,但再想想,那好象是马琳。等视频里马云上台,远远看去,小个子,其貌不扬,心里有点看不起。
可是他一张口,立刻被他吸引住了,一口气听完。
一边看,一边老是想着前几集的周大使。我敢说,现在就把马云摁到驻美大使的位子上,他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然后成为一位好大使,能极大的改善中国形象并为我们赢得很多朋友,老美崇尚的,就是马云这类人。周大使恰恰缺乏马云的那种个人魅力,对语言的驾驭。周可能是个老实人,好人,可惜老实人当不好大使。记者问什么,周答什么,跟着别人走,对一些不好回答的也总是从正面想怎么回答。马云则是那类天生的领袖人物,他总能翻上来,引领众人,而不是让别人牵着走,你看他对现场气氛的掌控,虽然是不自觉的,就可以看出来。他与记者的交流,一次次带出高潮,而周大使的整场访谈,没有任何闪光火花,很沉闷。
说到马云的英语,开始听,心想他的英语一定有专家训练过。在美国大公司工作的一些中国人常常会由公司买单上英语培训班,专业的语言教练一对一的练。后面马云说他的英语是自学的,那简直不得了,自学能学到这种地步,真能让李阳疯狂,俞敏洪关门。相信他说的是真话,马云就是马云,不能以常理度之。他的发音还没达到母语水平,但正如PX兄所说,听得很舒服,让你感觉好似他就是在说他的母语,关键是他的自信,他的那种感染力。他的“WELL”也运用的恰到好出,不象一般人,有事没事老是插一些YOU KNOW,云云。除此之外,马云没有什么口头语,吐字很清晰,不拖泥带水,不象很多中国人说英语时让人听起来好象漏气一样老是嘶嘶的。又要说周大使了,周对对话的节奏掌握不好,老是象踩别人脚后根一样,话音还没落地,他就Yeah,yeah的上去了,显得不自信,好象老是要讨好对方。马云这点也很好,很从容,收放自如。
这不仅仅是听英语,几乎是一种艺术享受。马云不仅完全掌握了英语,而且文化上已融进去了。他甚至不需再改进发音了,他把英语说得如此有魅力,他的发音可以自成一家,阿里巴巴英语。PX说的,英语好的人,中文里很少夹杂英语,太同意了!
最后再要竖大拇哥,马云,高,实在是高!
或者说为何失败...
一直在寻找... 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能不苦闷...
原来对马云没有了解,看了这段视频觉得真的是很厉害。
美国人韩琼
韩琼的父亲是韩丁,姑姑是寒春。
她自己生在中国,直到71年她年过二十后才离开中国去美国。
她当时几乎不会说英语。
她的英文名字叫Carma Hinton,是下面这句话使我放心将她包括在<国人讲英语>这个系列里面:
Chinese is her (Carma Hinton) first language and culture.
96年的时候,韩琼做了个纪录片,叫<天安门>,为此,Charlie Rose对她和另外两个嘉宾做了一次专访。
听韩琼讲英语,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异样,可又一时说不清楚为什么,过了一会,才发现那个时常在她言谈里出现的"哦"十分的汉语化,还有就是在情绪急躁的时候,她的发音会出现一些非常细微的差错(Min 06:10)。
而如果单单的听她讲中文的话,你根本就找不着任何的破绽。
看来将任何语言讲到母语的程度,难度还是相当相当大的。
不过,节目中李录的口语倒是给人印象十分的深刻,96年的时候,李录在美国也就只呆了7年吧,但是从他的用词(如坚持用Event而不用Incident),讲话的逻辑,以及发音等等,我感觉他的口语水平高出常人很多,在这个系列里,我觉得也只有王健的口语才能与他相比较,难怪这个人后来能给老巴和BYD牵线呀,还是很有些能力的。
大家还是看下面的访谈吧。
A conversation about Tiananmen Square (with Li Lu, Carma Hinton)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台湾女孩歌唱得很好,唱前的对话染上了米国广告的恶习.
韩琼确实可以看成是中国人,她的发音有很多我们说英文的特点,比如drama这个词里的d和r与后面元音的结合,韩琼发的与纯老美发的不一样,而与老中的发音特征相符合。还有,一个单词里各音节的节奏与长度,比如procedure,她的发音似乎太短促,几乎听不清。
李录的英语很棒,他们这些人(包括柴玲等)一定在来美后有人专门指导练英语。
西河里目前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应该不少,即便在国内的朋友,对英语和口语感兴趣的也应该不少。
以你在这方面的学识,相信大家都会从中受益的。
就是用 Event 而非 Incident。
我接触的人大概1/4是美国人,其他大部分是世界人民,包括一小部分英澳加新,不过似乎大家用的都是 Event 为主。
也许是职业习惯使然?
欣赏这样的外交官。
个人认为:
Event可以指有历史影响的大事件。
Incident有些泛泛,与Event想比较,指不太重要的事情,有时也指有不良影响/结果的事情。
所以,个人以为,64既然是历史事件,用Event要比Incident好一些。
详细的解释一般的同/反义字典里应该有的。
[Flash=500,4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4MzcxMTEy/v.swf[/Flash]
有人开玩笑地评论说,在这段视频里,科比只是马云秀英语的一个道具,呵呵。
都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直到快“出国”才学的“外语”。现在两个人的英语都已是native speaker 水平。寒琼这段视频你要是闭上眼睛能想象出来是一个中年的大陆女士形象。很好玩。
px兄的这个系列很好玩。这些人里让我最吃惊的就是邓亚萍,别人好也是应该的,而她的这种好法让人出乎意料,也更加佩服。
他们都是韩琼姑姑寒春的孩子。
老大阳和平当年去美国的时候,连飞机都下错了(估计是联航),现他在国内教书。
他们的妹妹出国的时候已经是80年了,当时小姑娘也是不会讲英语的,到美国过海关的时候,那边的工作人员发现她的箱子里有很多手纸(听朋友讲美国手纸要50美分一卷,吓的),甚至还有治感冒的药水,加上小姑娘标准的洋妞长相却不会说英文,一问三不知的,也可以说是奇人怪事了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寒春的三个孩子都念的是美国不错的学校,估计费用也是不老少,那个年代,不知道是中国使的劲还是美国帮的忙。
不论怎样,都挺让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