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谈漠北之战卫青对李广的使用: -- flyingcatgm

共:💬37 🌺15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谈谈漠北之战卫青对李广的使用:

卫李这段公案流传了两千多年,本人上网近十年,回忆一下,在JC,SC,新浪等地亲眼目睹或亲身参加的大规模讨论,辩论,论战就不下十起。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在这里总结一下。

首先,关于阴受上诫之说的可靠性:所谓”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我是持疑问的,因为这一战汉军的作战对象相当明确,霍去病打击单于,卫青打击左贤王,出发前得知最新情报后立即针对性地变更部署(可惜这份最新情报是错的),也就是说,在汉武的作战计划中,隶属于卫青的李广根本没有对上单于的可能,他“诫”个什么?

其次,从战前局势看卫青有没有故意不让李广参战的可能:前面说过,由于情报错误,导致汉军的作战对象完全出乎预料,“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的霍去病军对上的是左贤王部,而相对较弱的卫青军对上的却是匈奴最强大,且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单于部。在这种情况下,一向谨慎的卫青还会故意将李广,赵食期所带领的右,前两军置于无用之地(李,赵合军兵力不详,个人估计多则两万少则一万,至少至少五千)?他什么时候变成傻大胆了!

再次,从作战部署看卫青计划的合理性: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在汉匈两军战力相等的局面下,兵行异道的李广军如果能在战斗开始一段时间后及时参入,以他走的道路来看多半是处于侧击或夹击单于的位置上,以李广的身手,率领一支奇兵突然杀出,那战局将是怎样的改变!漠北一战两军厮杀一昼夜,在战局惨烈且胶着的时刻,我相信卫青期盼李广军的心情是和滑铁卢战役期盼格鲁西的拿破仑一样的。而且两个人一样都没等来援军。若要辩护李广军 “道少回远,水草少,势不屯行”,废话,没困难要你将军干什么的,卫青正面苦战单于是不是困难?若说是“军亡导,或失道”,那把向导搞丢了是谁的责任?要说这个“亡”是“无”的通假,这么大的军队岂有不配向导的道理?开玩笑说,如果真有汉武帝的那个“上诫”的话,卫青八成在想,既然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那就我来“当单于”,李广负责“往单于背后捅刀子”就行了,他没有想到李广“数奇”起来“背后捅刀子”也捅不着。

再再次,从担任迂回任务的可能人选来看卫青选择李广的必要性:一来李广担任前将军不是说他就只能当先锋,卫青此前的征战也有“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并军”的纪录,难道卫青也存心要和赵信一个降胡过不去不成?二来太史公以为卫青出于私心而“欲使(公孙)敖与俱当单于”而选择李广,那么我要问,难道卫青出于公心就非派公孙敖迂回?公孙敖匹夫耳,勇武不及李广,军心不及李广,惨败,迷路的恶性纪录比李广还多,其他的将军,公孙贺平庸之辈,曹襄默默无名,担任迂回这一重任的除了李广还有谁——至少他最勇猛,最得军心,久在北方作战,这之前还从没有迷过路!卫青是应该优先考虑增大计划成功的概率,还是应该优先考虑让李广立功?而且,如果成功,李广立的功岂不是更大么。

可惜,老将军这次迷路了,卫青派人调查经过,这是他的职责本分。老将军的人生理想破灭了,自杀了,这是他的个人悲剧.

在我看来,后人批评卫青不让李广立功,就如同批评毛泽东让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是为了镀金一样,都是犯了马后炮的错误,我们现在知道漠北之战汉军会胜,我们现在知道抗美援朝志愿军会胜,但当时的卫青不知道,当时的毛泽东不知道,他们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增加胜利的可能性。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通宝推:笑任平生,jent,okcgb,
家园 花顶
家园 说得好,花

当时卫青的作战兵力是5万骑兵,当他得知对面是单于主力的时候,故意扔下一支军队不用确实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据以前的情况推测,这支偏师的兵力应在五千左右,占总兵力的一成,是有可能对战局有重大影响的。

况且真的怕李广立功的话,应该把他留在中军,原因有二:一,前面是单于主力,不管是李广还是公孙敖,都不可能靠前军的兵力取胜,所以更换前军指挥官没有意义;二,苏建那一次就是偏师遭遇了匈奴主力,这意味着偏师有可能与敌人意外遭遇,遇到主力就倒霉,但遇到的不是主力的话有可能就有战果。假如主力扑空反而偏师遭遇战有斩获,岂不是卫青以下均无功,反而李广有功?压制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放在自己的手掌里,而不是把老虎放出去,卫青会不知道?

从卫青的为人来看,并不是飞扬跋扈或者玩弄权术的那种人,对上对下做得都很周到。如果他有意闲置李广,何必大胜之后还要认真调查李广失期的原因平添是非?卫青调查李广迷路应该是真的对这位老将军没像他期望的那样及时出现在战场上很不满。

家园 胜利无可替代,所以胜利者不受谴责

司马迁及受司马迁影响的对卫青霍去病的指责毫无道理。

司马迁与刘野猪,李氏家族有强烈的个人恩怨,根本无法客观地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家园 事实求是的分析,送花
家园 有理
家园 司马迁的描述很公正了,对李广并没有隐恶扬善
家园 司马迁的描述不过是貌似公正
家园 您指的是什么客观描述?

涉及事实记叙的方面:“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涉及人物评价的方面:“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我是看不出这样的记载有多少倾向性。还请指教。

仅仅因为跟某人有恩怨就认为他写这个人以及与这个人有关联的其他人就“一定”有多少倾向性,这个跟当年的“莫须有”“意欲”有何分别?如果司马迁真的是睚眦必报的人,那么不光刘彻,卫霍,还有公孙敖路博德之类不都会被来点刀笔工夫?如此之秽史还会为后人称道?

家园 有道理!漠北大战前胜负未卜之时,卫青不可能仅仅为了

有道理!漠北大战前胜负未卜之时,卫青不可能仅仅为了不让李广立功而做如此冒险的分兵动作。即使卫青和李广确有不睦,卫青也不可能把堵住李广立功机会放在自己的生死存亡和一世威名之前。

家园 放马后炮容易阿。。。

打牌时经常看到争得面红耳赤,因为知道牌局结果后后悔没出“对”牌。

在我看来,后人批评卫青不让李广立功,就如同批评毛泽东让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是为了镀金一样,都是犯了马后炮的错误,

家园 如果你把搂主的文章读懂了,就不会这么问了
家园 “有一点倾向性”跟“根本无法客观描述”是一样的吗?

我没否认他会有点倾向性,可谁没有倾向性?班固没有倾向性?因为某些地方有点倾向性就全盘否定其客观性?“根本无法”是完全否定,不是部分否定,如果我学的语文没错的话

家园 你的部分论证似乎是基于电视剧,而不是史实

1.大多数人并不否认卫青总的来说是个厚道人,反驳卫青用人不当,其实是立一个虚幻的靶子,用攻击这个靶子证明李广并没有受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不公正对待李广的是汉武帝,攻击这个虚幻的靶子并不能说明汉武帝不是用人唯亲.

2.关于阴受上诫之说的可靠性的说法,似乎是基于电视剧,而不是基于史实.

关于阴受上诫之说的可靠性:所谓”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我是持疑问的,因为这一战汉军的作战对象相当明确,霍去病打击单于,卫青打击左贤王,出发前得知最新情报后立即针对性地变更部署(可惜这份最新情报是错的),也就是说,在汉武的作战计划中,隶属于卫青的李广根本没有对上单于的可能,他“诫”个什么?

霍去病打击单于,卫青打击左贤王,这种说法电视剧里是这样,正史上似乎没有.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後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

所以霍去病军打左贤王部,而卫青军打匈奴最强大的单于说法并不成立,汉武帝乃更令,是让卫青霍去病一起去打匈奴单于。而且,毋令当单于的命令也可以在更令时给卫青。

家园 我的观点和电视剧没有关系。

直接来源于2001年在日本读的一本《改变世界的七场战争》,其中就选择了汉武征匈奴之战。电视剧上映的时候,我正忙项目忙得焦头烂额,压根没看过几眼。至于日本人为什么会和编剧们想到一块儿去。。。那本书不至于会被翻译到中国来供编剧们参考吧?

从这次战役的示意地图来看,卫,霍两军呈离轴前进,没有配合的可能。而之前的几次征讨“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的左贤王部受打击相对颇小(尤其比起满地找呀的右贤王),分出一支军团对其打击是很合理的。

反驳卫青用人不当也就是直接反驳所谓“卫青为执行汉武的命令而将李广置于无用武之地”的说法,因为卫青派给李广的是起重要作用的位置。我不觉得这是立个虚幻的靶子。

对于汉武帝的用人,或许可以说他对后来的李广利有用人唯亲的嫌疑(就是他也是在执行成功征讨大宛这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后才得以封侯的)。但是对卫,霍,李三将的使用看不出他有这个毛病。

从李广之前三次征讨匈奴的结果来看,对他的处理是合情合理的,若以封不封侯来看的话,李广的哥哥,儿子都得到封侯,而李陵更由于“有广之风”而受汉武重视,他们又有什么比李广更和皇帝“亲”的地方?

说实话,汉武时是西汉第二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如这怎么可能是汉武“任人唯亲”的结果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