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东方直布罗陀”的累累白骨——血战松山(一) -- 风中的羌笛
总体来说一句话 不是日军太强横 而是国军太无能
还要分散到若干的山头上 平均一个阵地能有多少守备者可想而知
然后这样的部队还发起若干次的反击
最不可思议的是 这样的反击居然还能屡屡得手 真让人无话可说
从后来的好多纪录片来看 日本的所谓坚固工事根本没有钢筋水泥之类的高档玩意
就是些土木工事加上5挺重机枪 二十来轻机枪
这点兵力火力防护力就让国军如此吃瘪
要是让国军去虎头或者折钵山那还不得哭了
不过当时 只有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有类似的做法.
而蛙跳成型应该比较晚 稍微早一点的是太平洋上的跳岛作战.
不过跳岛作战实际上是被逼的.
第一是关于十八集团军的士气的. 我感觉十八集团军(太长了.还是叫tg吧以后)哪,士气也不是天生就高滴.
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实在是太穷了! 没法子只好自己造点不是很好用滴东西凑合用.每次打仗看到黄军东西好啊,就拼命的去抢,抢到啦士气自然就高啦! 第二个就是,抢不到的呢,就会想呀,别人都抢到啦我抢不到,太丢脸啦,我下次一定也要抢到! 士气也就高啦!
第二个是关于委员长害怕没了实力跟tg争地盘. 其实这个是他自己搞错了. 因为他不明白一个道理,争地盘首先靠的是能力而不是表面实力啦.
tg跟黄军争了八年地盘了(还不算前面那几年),地盘越争越大,那争地盘的能力当然是大大滴. 委员长总不跟黄军争,结果越搞地盘越小,那能力自然小小滴. 你想啊,黄军争不过tg,委员长争不过黄军...........
那委员长怎么可能争得过tg嘞? 结果后来果然是这样,委员长人多枪多坦克飞机大炮都比tg多滴多,结果都被tg给抢走啦~
可怜滴委员长啊,满身珠光宝气尼,活活被穷得要饭滴tg给抢劫了....
嗯 如果仅从战争技术层面的角度,而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呢,差不多就是这样. 当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tg值得大书特书的部分跟kmt不值得大书特书的部分差不多一样多.
当然,这里面大书特书的原则是指的纯战争角度,也就是俗话说仗打的漂亮不漂亮,这个原则而言.
那要是非从死人多不多,丢东西多不多,投降的多不多,投降以后被杀的多不多的角度来看呢,就不在这个原则之内了--那已经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畴了.
中国再面临同样残酷的大战,一样要人有人。
况且还有原子弹呢。
就像《战场上的蒲公英》里描写的那样,碰到无能的高层把人命不当回事的浪费,让中华民族流失了太多的鲜血。一声叹息。
当时在芒市日军有无线电窃听装置,搞得光头很恼火。还以为是重庆有人泄露了呢。
解放军也不是没有“滑铁卢”。难道也能说共产党腐败?
其目的是合围正面敌军,而不是将其甩在后面不管。
这样的军队即使武器差点,战斗力却不能小看;反过来看国军,感觉就很怪,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