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狼兄说的有理--也劝萨苏不要讨论这个话题 -- 瀚海拾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橡树村兄身临其境的向大家介绍非洲的仇杀,苦难,极度堕落的"民主", 我一直由衷的尊敬
西方这几年来一直攻击我国在于非洲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不顾道义一味攫取资源和财富,虽然他们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但我认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确实不在乎,不仅是政府不在乎,企业不在乎,连人民都不在乎
虽然被西方媒体利用此事大肆攻击中国并不公平,但这样的现实却无疑是可悲的
终于找到改革后,下降的教育数字了。
不然某村不得说我乱造数据到死。
哈哈哈哈
其实我是想表达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那么快提高识字率是通过什么样的投入与方式方法做到的.这些方式方法在今天是不是还行的通.其中里面最直接的一个问题是,靠什么样的教育模式能提供那么庞大的师资来源来到达1980年的识字率水平.
还要能让教育的产品能够成长的环境。
十年文革,就是打了十年基础。从教育,到工业人才的培育基础。
打基础是在文革前,文革厉害的时候学校停学,工厂停工,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师,技术官僚被打成右派,走资派的不知凡几,破坏作用算都算不过来,哪里来的培育基础。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考虑文革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是思考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彻底改变中国的时代.
我们在文革乃至建国三十年中的得失成败是什么,今天很多人重新开始评价文革这个现象本身说明了什么.我记得一个网友说我们要理性的思考,什么是理性,我看就要从这些问题里寻找答案.
尽管很多人以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一个文革,但是今天更多人的人从我们的生存现状去回顾那一段历史.这不仅仅各自是角度的分歧,更是对我们自身对自身现状与未来的一种基于我们各自所知道的历史的评估.
这里,我不禁想起睿智\干练如邓公为什么没有在有生之年建造一座文革博物馆,我想那远不是什么留待后人任评说那样的洒脱.
文革碎了很多有志青年的大学梦,但据统计,中国普通民众识字率在文革结束时已经远远超过的印度,我想,这里面一定有母亲的辛劳。我想,以后乡村中小学恐怕很难听到像母亲她们这一代的老师讲课了。
因为文革,父辈们才有了真正的农民朋友,因为,他们是农民中的一员,虽然干的农活是很少的,但是,农民叔叔们不用仰视他们。我不会有真正的农民朋友了,我的孩子也不会有了,这是好是坏,谁知道呢?
而没有文革,小末的父母也很难有更大的成就,他们在退休的时候也就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员,只不过在城里呆得时间更长一些,更安逸些罢了。
建国初期,二十年也好,三十年也好,的确需要损失个人的经济利益来实现更长远的国家利益。没有那个时候个人的牺牲,很多方面中国是做不到的。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际环境变化,随着国家财富的积累,上面那一套做法就出问题了。所以改变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我是指个人的感觉,绝对没深度的。
您要是有很系统地分析,能摆出来就好了。
而且也向一些当事人去求证,可惜这里说出来绝对要被拍砖头的.左边的要拍右边的也要拍,呵呵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不会做.更何况有的资料今天说我自己都有麻烦.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我们这样的讨论不断的继续在继续.在历史的螺旋上升中我们就可能或者可以对文革与一个时代做一个理性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这个也许不是你我现在能做到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后人的智慧.
给您送花!
同意您的意见:
那些台湾人说的很对,钱学森、邓嫁先等不是我们培养的,他们也不是KMD当年培养的,全部是在西方或者苏联工业世界中培养孤,并在那里实践成长起来的中国人。
这些人从海外工业世界回到中国,一个农业社会的中国,并没有一个真正丰厚的工业土壤让他们成长,只能将他们嫁接到国家干部这个从旧社会接手的科举体制的变种。
56年苏联援助我们各项工业援助,他真正融合进入了我们这个农业国家了吗?60年代中苏交恶,反映了这个工业体系的脆弱。没有苏联,他就没有了根系。
只有文革,才真正让工业在中国生根发芽,真正是我们自己培养的科研队伍才开始成长,所以文革十年才有那么多的科研成果。虽然这期间摧毁了旧式的教育体系。
文革中教育受到冲击的决不只是大学。清萍的帖子说的是她父母毕业后下乡的事,可是文革对教育的破坏远超过大学生下乡带来的那一些些好处。文革厉害的时候,武斗盛行,学生带头冲击学校,学校被迫停课,而且那种情况谁有心思学习?逍遥派也只能窝在家里。清萍的父母当时是大学毕业生,下放当老师了。我的父母当时还在念初中,高中。我母亲初三没有念完学校就停课了,我父亲当时高一没念完。直到前几年还能听见事业心强好胜的他们叨唠:“当时没赶上好时候,文化课没有念完,现在工作了觉得差好多阿...评职称的时候差好多阿...和现在的年轻人比差好多阿...”。甚至我现在还记得我读初中时问父亲数学题父亲咳嗦两声把题拿走说想想的眼神。直到这两年快退休了才不见唠叨。母亲可是常在我小时候唠叨说父亲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啊。他们下乡到了农场干什么呢?母亲先是酿酒,后是喂猪。父亲还好,先是开拖拉机,后来笔头子不错,当了个干事。他们没有为“普及农村教育”做过什么,自己却是那时候被破坏的基础教育的受害者。他们对那时候的农场生活有感情,对当时和他们共同劳动的知青,农民,指导员有感情,还领着我去他们劳动过的农场作过客,带回了一只野山鸡和野猪腿。不过,很清楚地,不光是他们,包括那些一同下乡的叔叔伯伯阿姨们,绝对的对自己在文革中被耽误的文化教育抱憾终生。说什么十年文革为教育打基础,对我来说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提到的情况确实存在。我母亲姐弟俩就是老三届一员,我舅舅属于下乡最长的一批人。不过,中国农民多还是城里人多?清萍只是说明了一个现实,就是知识分子下乡和知青下乡,客观上对相当多的偏僻山村的扫盲起到积极作用。
文革时,一代下乡的城里人是被牺牲了,但如果客观上他们的下乡使更多的农民扫盲,对国家政权来说,还是值得的。这是现实,很冷酷。
你父母不代表所有中国人,当年的下乡知青(包括我母亲姐弟俩)也代表不了所有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