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共:💬453 🌺2240 🌵2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些据点没有正面的战略价值

比如“逐点固守”,这四个字的背后是敢于守土的忠臣义士“逐点被杀”。作战都要流血,然而这样流血的意义不明。

如果无价值,就直接放弃,不要浪费力量,转进到底。

如果有价值,就不要放弃,不要吝啬力量,死磕到底。

明朝当时的问题是无力死磕,又不肯承认现实后撤练兵。

用决策学的话说就是被沉没成本拖住了脚。

家园 问题在于丢掉了这些地方就等于丢掉辽东

丢掉辽东则辽西也危险,且满清可以从辽西绕过山海关防线经蒙古从宣大方向进攻(当然,那时明朝还觉得蒙古比满清威胁更大且两者是死敌不会联手)。若此时明朝首都在南京也就罢了,关键是明廷的政治枢纽直隶直接跟辽西接壤,等于是我自己把痛脚伸出去让别人踩,谈何安全可言?就算有毛文龙割据镇江府,也顶多只是个后方威胁,并不能真的把满清怎么样,满清一样可以一小步分兵力牵制他们然后从容不迫的从西边进兵南下。当然明朝还有个选择是迁都,可仅仅为了一个后金就迁都?未免政治成本太高了点……

家园 量力而行,既然不能野战,又何必贪心

有本事,占着财物就是本钱,没本事,占着财物就是祸害。何况辽西也不是什么富庶地方。与其花费物资去占着,不如省下资金,为胜利做打算。兵贵胜,不贵舍不得。

而且,本身后金就没有巩固辽西的行动,是明朝自己在那大举修建城堡。投资那么多却只是防御,反而挤占了野战军的经费,得不偿失。丢了也就丢了。

至于说敌军绕道,敌军第一次绕道就是辽西在的时候绕道的。所以辽西起不到牵制作用。你所考虑的,辽西做不到。

剩下银子去组建野战军,建立牵制部队,才是正经。

明朝在这一年花五六百万两银子,两年的钱都够打万历三大征了,不划算。

没说迁都的事。

至于说东江的牵制作用。辽西虽大,却无野战能力;东江虽小,却可以游击侵扰。这是第一。后金西进,辽西自己都要警备,而后金也可以随时打击辽西军。所以辽西没有什么牵制力。东江虽弱,却在形势上具备牵制能力。这是第二。

打仗就是为了胜利,布局辽西,意义不明。

辽东本来就丢了,问题是如何夺回来。

目标是夺回辽东。

那么夺回聊得需要什么呢?夺回辽东需要的野战军。在辽西修乌龟壳只会挤占野战军的资源。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事情。

你不舍得丢弃辽西。然而没有野战军就保不住辽西。没有野战军又想保住辽西,有些人说可以修筑城堡。然而修筑城堡、驻扎军队、安置民众、开展屯垦,投资十倍于组建野战军。最后吸血吸垮了明朝。

因为吝啬于辽西一地,于是不但失去辽东,也失去辽西,还失去华夏。

家园 后金对直隶的威胁如何解决呢?

固然后金在辽西没有建立基地的打算,可那是按照明军的作战方式来思考的,后金军队的机动力远胜明军,根本不需要辽西的前出基地,绕道蒙古很快就可以到达直隶北大门,到时候怎么办呢?在机动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机动力弱的一方前出基地要更加重要。后金只要花比明朝少得多的代价就可以既守住自身弱点(东江方向),又可以威胁到对方(辽西,宣大)。明朝怎么破?若依我们之前的讨论,前期就不应放弃辽东,这首先还不是老熊的问题,而在于李成梁这个家伙的愚蠢行为,主动放弃六堡。否则仅凭辽东本身的资源就可以守住辽东同时威胁建州,哪里会到后面那样一发不可收拾。明廷在李家尾大不掉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李如松嗝屁之后就马上着手),以其他将领进行更换了。

家园 辽东时代太早了

第一,绕道蒙古很快就可以到达直隶北大门,本来就是宁锦防线建立以后的事。事实是这个防线起不到组织后金绕道的作用。不但如此,相反,这个防线牵制了明军自己。

怎么牵制得呢?

一,占用大量资源,兵力,挤占了野战军。实际历史上,明军驻防所需兵力甚至超越了理论所需要的野战军数量,耗资也远超万历三大征。于是牵制了自己。

二,兵力分散配置各堡垒,缺乏快速集结能力,也就没有应急能力。从而失去牵制敌人的能力,结果变成了牵制了自己的兵力。这是对自己的第二重牵制。

三,驻防兵力一旦由分散而集中,则各堡垒就会空虚,失去防御,建设成果就会资敌。建设投资,从物资到人员都变成了敌人的。这又是牵制了自己的力量。这是第三重牵制。

四,驻防兵力如果集中于一两城市,则无力保卫各地建设,于是建设区域限制于驻防城市周围,无力供应大军。于是大军就需要大量后勤支援。于是又牵制了自己的后勤。这是第四重牵制。

五,明军是因为不能野战才驻防的。驻防需要大量后勤,后勤运输必须要野战军保护。没有野战军又要输送物资,等于资敌。这是对自己后勤的又一重牵制。

六,因为没有野战能力,前置的驻防军就无法保障与后方的联系,变成了孤军。易于被敌人围点打援,蓟镇一旦出援,则京师空虚,便于后金入关。于是又牵制了自己。

七,因为驻军远在辽西,回防京师路线较远,不如屯兵山海关回防迅速,这又是对自己的一重牵制,

八,辽西驻军回防京师时,其后方处于两方前线,不像东江军出击时后方在身后,因此辽西军必须担心后金中途转兵打击辽西,无法全心全意支援。这由是对自己的一虫牵制。

综合这八重牵制,辽西军的反制能力可以认为基本没有。

那么如果退守山海关呢?

这八条就全部消失了。这个时候不但蓟镇不需要抽空京师支援辽西,山海关还有大量的额外守军可以机动增援京师。京师防御大幅度增强。后金即便绕道蒙古,也没有什么意义。

至于你说的后金一面防御东江一面西进——你不觉得他们防御东江时就被牵制了一部分兵力了?而且他们有后顾之忧,也就无法坚决攻击京师。

同时,明军从辽西后撤,后金两面作战的作战距离就拉长了。这有利于延长后金的补给线,增加东江的打击时间,降低后金的骚扰频率和力度。

明军的战略,三方布置是最佳战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三方布置的实际意义是进攻。看起来放弃了辽西,实际攻击目标是整个辽镇。

而所谓的宁锦防线不过就是一个幼稚的顶牛战术。孙承宗用自己家族的命为自己的错误赎罪,其实根本赎不清。

家园 不建立宁锦防线,后金从北边绕道的路线只会更近啊

就算考虑蒙古早期还能对后金有点威胁,后金取道辽西再转直隶北部进军的路线也会使其更少受到蒙古侧击。此外,后金对东江用不着花太大力气防御,至少代价没有明军那么大。

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明朝对辽东李家应该及早加以处理和牵制,还是那句话,李如松死后就应该有点动作了

家园 基地没变

辽西和东江两棵树,不如山海关和东江两棵树更加遥远。

辽西无法成为后金的出发基地。因为在明军主力尚在、国力尚强的时候,后金根本无力同时防御辽西辽东。

备多力分,明对辽西的控制只是坑他们自己。蓟镇、辽西的整个防线是东西拉长的条状,最利于敌人切割。这种一字长蛇阵就是专业坑自己的。

家园 辽西为啥不好守啊

实际上皇太极后来的战略就是在辽西筑城屯田,本来大臣们认为在广宁屯田更保险,皇太极看穿了明军的虚弱,直接在锦州眼皮子底下的义县屯田,然后以义县为基地封锁锦州(义县对锦州很重要,辽沈战役也是先打下义县再打的锦州),明军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派洪承畴援锦,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还是在明军占有锦州的情况下,如果明军主动放弃宁远锦州,长期退出辽西,后金最简单的对策就是在锦州筑城防守,在广宁义县屯田,明军怎么从山海关进攻辽西啊,是走辽西走廊正面进攻锦州,还是绕远走山路,哪条路对明军都不妙啊。。。

家园 史实不敢说,但文字写得太好了,流畅得一趟糊涂!!!
家园 没有野战能力

清兵可以屯田的缘由就是可以野战。

就好像解放军可以大踏步进退一样,他们能够野战。而对面的菜鸟必须打阵地战,结果无法离开城市和交通线。

明军就是因为不能野战才无法反击的。筑城,特别是在辽西筑城,无法形成攻势。而防守又是孤城,需要救兵。不能野战就没有救兵。没有救兵就是死城。

所以,辽西比鸡肋还可怕。

家园 但你不占辽西就被后金占了

成了后金的前进基地了,当时辽河一带都是沼泽,东北农业区就辽东辽西两块,打算把辽西白给后金吗。。。

家园 以后金的人口和建设能力,一开始就获得辽西,只会摊薄力量

怎么会白送给后金,人口撤出就可以了。给他们一块白地。

然后节余的力量用来编练兵马。也就是三到五年,就足够建立一支野战军去打击后金了。

所以后金实际领有辽西的时间也就是三五年的事。这个时间他们弄不到足够的人口去建设辽西。而且,控制辽西还要挤占他们的资源。历史上明军慢悠悠修城的时候后进压根就没来争夺辽西,因为他超越了他们的控制能力。

我们不要的地盘,不代表敌人就可以占领。敌人也要考虑控制能力。老蒋打解放区就是因为不懂得掌握自己的力量极限,去占地才越打越少。

辽西的形势是这样的:

第一,不占辽西是因为于我无益。

第二,彼占辽西亦于彼无益。

战略必须根据实际态势选择。

萨尔浒之后,特别是天启之后,崇祯初年的明金战争基本态势,是明军主力无野战攻击能力。

以这个态势为基准,那么明军就只能选择战略防御姿态。至多搭配一些小规模进攻战术。

缺乏野战进攻能力,就只能后撤防御,不听说前进防御。后撤,可以缩小防线,加密防御密度。

那么在这个时候,收缩防线,就要放弃辽西。

放弃辽西的意义在于收缩防线、充实蓟镇。蓟镇充实,后金就不可能对京师发起具有实际意义的攻击,更不要说越过京师攻击河北山东。

蓟镇防御越充实,则后金攻击难度越大。即便他们获得辽西,也解决不了他们的兵源问题。因为明朝可以撤出辽民。攻击力不足,即使获得辽西也没用。由于明朝的海上优势,后金获得辽西还要面对海陆两面的夹击,届时双方攻守易位,后金就被动了。

辽西是一个条状地带,后金如果企图将此地作为基地,那么他们也将面对漫长的防御线。同样的线,圆形保护的面积才最大,条状保护的面积是很小的。因此防御辽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却只能获得很差的保护。

在需要后撤防御的时候,在缺乏厚实腹地的辽西进行大规模堡垒建设就显得不合时宜。孙子兵法说:“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明朝最后就是输在辽西驻军筑城上。我查过万历三大征的数字,八年三战,一共花了一千一百多万。而辽西防线一年仅不完全统计就花了五六百万。而且后金一来,明军因为无力野战就要撤离,堡垒被后金摧毁。

此外,辽西无法作为前进基地。

辽西既无法作为明的前进基地,也无法作为后金的前进基地。

后金在不巩固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大量资源移出辽东放到靠近明朝的辽西前线。所以他们的实际出发地还是辽河一带。

也就是明朝,因为吝惜于一地的得失,在自己处于军事弱势的情况下投入巨量资源到敌前。

历史上有一个和辽西略微近似的地方。三国汉中。曹操说汉中是鸡肋。其实,汉中险要,远过辽西。辽西的意义,本质上只有一个不舍得丢掉。汉中比辽西重要得多,易于打击敌人,也易于防御,得之可以破刘备,守之则有重险。然而曹操还是觉得鸡肋,果断放弃。

曹操就是在主次矛盾上做了取舍。他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立即与刘备长期争夺汉中,比如关中疲弊乏粮,朝中不可久空,身体逐渐老迈,果断决定暂时放弃。然后他设置了陈仓防线,后撤防御,作为控制手段。结果,蜀汉始终没有能够越过这一防线。

辽西的防御效果还不如汉中。

辽西在地理上是一个突出部,突出部是易于遭到敌军打击的弱点。

这里是西南东北走向的带状地形。蒙古一旦动摇,就在北面出现一个漫长的防御线。

如果后金想要,给他们就是。明朝要的不是辽西,是整个后金。

李牧击败匈奴的时候,努力训练军队,最后决战之前,还故意让匈奴掠走数千人,最后才倾全力与匈奴大战,重创匈奴。一般人只注意李牧的胜利,谁注意过那被掳去的数千人呢?慈不掌兵,如有益于胜利,则辽西、藏南皆可弃。如无补于国,虽锡金、蒙古有意,亦可不问。

孙子兵法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注意这几个字:

“爱民,可烦也。”

这是覆军杀将的用兵之灾。

爱,在古代有吝惜的意思。

正是因为热爱国家,所以才不能够吝惜辽西。

家园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局部

为什么知兵的熊与王,都主张放弃锦州,而守山海关?

兵者,打的是钱,为什么主张攻的都是东林党官僚?因为东林党能在战争中捞钱啊,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后来看,放弃辽东,守山海关,然后以东江游击杀伤女真人口,十几年,女真人,就灭族了。

结果主守锦州,天天给女真人送补给,国内农民没吃的都造反了,还在给送补给,崇祯有他哥哥一半的智慧,明朝都不会灭亡。

通宝推:盲人摸象,
家园 毛不存在你说的问题

如果毛存在你说的问题,袁黑子杀不了毛,一个想自立的军阀被人在自己地盘光明正大的杀了,这是笑话。

家园 你查下,什么是八王议政

皇太极是怎么除掉阿敏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