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我们对待英雄或者争议历史人物的方式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以后还能不能出英雄,出多少英雄,对历史人物的求全责备,从现实意义上说起的就是一个负面作用,以后遇到事情还有谁敢出头?
我真正担心的其实是这个问题。
评论袁崇焕的功过,之前在天涯见过,在上班族也见过。
再者,袁某的作为确实有可褒贬之处。
而且一时的褒贬并不会影响长期地位。孔夫子被褒贬多少年了?
我觉得捧多高,那么就要有准备跌多重。
跌多重云云,你以为死人真的会在乎?重要的在于我们自己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不是理性,客观,而从某些“黑”的言论里看来没有。这方面做得好不好,关系到以后我们中能不能产生英雄,产生多少英雄。如果您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此,我也没办法
不知道逝去的30万南京百姓和官兵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
如果您说的是“万世师表”这一类,那确实和我的价值观世界观很不一样。
您一再强调,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不是理性,客观,那请问理性客观有什么标准?对历史史料质疑难道不在理性客观范围之内?前30年那样按照官样文章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就是理性客观了?完全按照历史文字记载来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就是理性客观?有些文字未必反映的是史实吧,基于某些集团利益而作的流传千古的文字也不少见,比如《五人墓碑记》。
唐生智守南京城守住没守住且不说,临战自己先走抛下官兵不管,撤退工作乱七八糟,疏散更是根本没做,这跟袁有啥可比性?
至于具体到“英雄到底是个什么标准?”“怎样去评价历史人物?”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在于某些人讨论的态度就不对,动不动“奸臣”“吹牛官员”的帽子扣过去,动动舌头多容易啊。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我同意,研究历史的方法必须多方比照,正因为如此,盲信宣传要不得,做“恍然大悟派”搞逆反心理就要得了?那些网上鼓噪的,别说去古战场真正瞧过,有几个哪怕是借助google地图看过的?
你看看某些人(我就不点名了,这帖子里就有)评论的帖子(比如”……不过是吹牛的官员……“”……大捷都是吹出来的……“,这还算好的了,以前还有骂得更狠的),那就是现成的例子。态度都不端正谈什么其他?
但若历史文字记载都不去详细了解,仅从自己的逻辑推理之类出发企图得出定论,更有甚者看了部小说就妄论历史,这样做就对了?讨论“哪种方法更烂”我觉得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与其你说“历史文字记载未必可靠”,还不如讨论讨论“有何方法可以与历史文字记载综合考察研究历史”的好。
毛割据边陲,有点不听话是很正常的,而且他无论军中年龄,资历都比袁强,自然不会把这个进士出身的文官放在眼里。毛在辽东对满清是有牵制作用的,但也仅仅是牵制作用,而在袁反攻满清的计划中,他的部队和地盘落入了其眼里,那么毛自然成了眼中钉。
窃以为袁最大的问题就是其性格,太急进,办事过于“直”,他要统领辽东所有力量,使用自己的战略去对付满清,那么对于不听节制且占用其资源的人就只用一种态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若他真的天才到顶,那么领导也就放任之了,但他又没那么牛,所以领导才会对其算账。而且他在政治智慧上也是有点欠缺的,其急进的做法多少就跟他当年轻率许下的”五年平辽“有关,不应该跟领导这么说话,此外,按当年明月的说法,其实己巳之变之后他倒还未必是死罪,皇帝其实不太想杀他,不幸后来卷入了党争,由于其与钱龙锡的关系(边将结交近臣绝对是大罪)才被判死,这恐怕部分也说明了他平时某些言行可能不太谨慎。
当那时人真的都是傻子么?此外反间计是假的只能说明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冤死”而已,清朝是不是想借这件事抹黑明朝根本不能从总体上说明袁死得到底冤不冤,到底可不可惜,请注意一下逻辑关系,谢谢。你第一段的论述,什么满桂抗命出击到底有何根据?宁远大捷本来就是守城战,拿满桂抗命出击可以否定袁的守城之功?这两者有必然联系吗?
你说明史不可靠,有道理,研究历史本来就不能只看孤证,还要结合不同史料多方比照,并结合地理,军事,政治等知识进行分析。袁的功绩里也许有水分,但你第一段对袁的功绩全盘否定,请问根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