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集结号》:细节的感想 -- 梦秋
给了民兵以后为了统一后勤
把这些武器的口径都给统一了
捷克式 玛克辛 之类的都改成7。62了
还为他们专门配了新的射表
现在留下来的原装未动的捷克式恐怕很少了
要是狼牙山五壮士是被上级领导有意识的指引上了一条绝路的话
那么 不但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大打折扣
他们的上级领导又该是个什么形象?
(其实 这倒是符合一贯的西方看法 更是符合现在的小资们的看法)
看《苹果》才知道“小弟弟”也不可靠。
赞美战斗中的友谊有《战火中的青春》1959年、《独立大队》1964年。
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和学不学好莱坞没什么关系。蹩脚就是蹩脚,再把摄影机震来震去也是蹩脚。
除了死扣细节之外,还有什么?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我的文章里的确有偏颇之处。难得您提醒。您可别学我。
我没有在文章当中说这部电影在探讨什么人性问题,这部电影不是拿来反思战争或者展现所谓“人性”的。中国人打了几千年的战争,比任何国家都更能理解战争的意义。
所谓赞美战斗中的友谊,我说的是连长和那阵亡的47个人之间的友谊。对于团长为什么没吹集合号(那个“集结号”确实别扭),我也认为有问题。因为我的确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我宁可弱弱地解释说,团长的部署临时发生了调整,没有来得及也无法告知谷子地。这个是个pg决定nd的问题,继续讨论下去恐怕没有意义。
就此打住。
直接导致了这部片子的主旨的定位不明:这是一群被所有人都抛弃的人!搞到最后,需要煽情的时候,冯导发现需要直接面对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有些事情,属于布袋和尚-说不得。
我不质疑冯导煽情的本事,看《天下无贼》,几乎是含着泪出来的。但是这部《集结号》,背景的太过生硬,直接导致只能够给影片一个模糊的主旨。
我还是拿98年的SPR(拯救大兵瑞恩)来比,我不比特技、战争场面等,我们从整个故事来说:
1。大前提:
SPR-国家不会忘却家庭对战争做的贡献,所以派一个小分队深入战区把一个列兵‘捞出来’,让他回家。
集结号-所有人把那46个人抛弃了:团长一开始就决定需要这只部队做牺牲,但是不告诉他们,而是给了一个虚幻的‘集结号’的幌子。团长的警卫最后说了:‘是战争就有人要牺牲!’潜台词是:无论生死,需要做牺牲的都是你!
2. 找人的难度
SPR-小分队要在几乎是撒了豆子一样的诺曼底找一个不知是否还活着的列兵。
集结号-虽说部队被整编,但是团长在阻击战后并未牺牲,还是当团长,不管怎么说也是相当于校级的军官。怎么谷子地找个老部队就那么麻烦?
3.军队(国家)对战士的态度
SPR-花八个人救一个人也是有意义。
集结号-参谋在战场上走了一圈,谁都没看见,就完事大吉了,所有狙击人员列为‘失踪’。
4.国家对参战家庭的态度
SPR-家庭已经为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了,最有一个儿子一定要让他平安回家。
集结号-不说军队根本去不调查失踪人员的具体下落,列为失踪的家庭比烈士家庭少分500斤谷子。
5.战士之间的兄弟情谊
SPR-小分队一早就在讨论执行这个‘混蛋’命令的意义,但他们真正找到瑞恩,看到瑞恩不愿独自离开自己的连队,他们受到感动也投入到狙击德军的队伍中。
集结号-只看到谷子地一个人在苦寻,对于团长来说,那些都是应该牺牲的。
6.为何而战
SPR-为执行命令、为不让更多人伤亡(打机枪阵地)、为愿意和兄弟共生死的精神(最后的狙击战)。
集结号-为一个根本不会吹响的集结号。
还有一些,也就不再方便说了。从影片上看,SPR因为大前提的光明磊落(说冠冕堂皇也行),整个片子拍起来顺畅,对战争、对人性的挖掘也比较充分;而集结号,因为现实情况的制肘,该深挖的不敢挖,该宣扬的也就多少缺了些底气。
主旨的不明确往往是导演的问题:98年还有一部同是战争题材的影片《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和SPR一同在奥斯卡上比拼,惨败而归。我认为主要就是导演问题,SPR和细红线同属反战类型的影片,对士兵的人性刻画都很深,但看SPR有一种油然的敬佩之情,看《细红线》恨不能亲手把那些兵排排队枪毙。美军的士兵都是志愿当兵,SPR那些人是到欧洲去帮别人打仗,而细红线可是打把炸弹扔到自己头上的日本呀。你个导演把一堆人性呀、厌战呀、军官就是混蛋之类的越战末期的东西往里面生套,有再多明星助阵还不是一样没用?
当然斯皮尔伯格也是太厉害了,最近重看《兄弟连》,最后的花絮中,所有E连的老兵,包括温特斯,都说:自己不是英雄,而死去才是英雄,看得让人鼻子发酸;而06年那部《父辈的旗帜》,也是想说死去的是英雄,但怎么看都想把导演打一顿。想想连伊斯特伍德那个老头都比不上斯皮尔伯格,冯导暂时比不上也就没什么了。
SPR可以说是一部反战的影片:它在歌颂了美国主旋律的同时,也第一次把战争的残酷摆在了世人面前,至少我在看完后觉得:人类应该远离战争。
集结号也可以说做成了一部反战的影片:如格格巫所说,这个组织也太不可靠了,那我为何作战呢?
“为何而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其实还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何而死”。
第二点其实更多的是技术层面问题。第三点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
上级只是通过“有意识的指引”让九连陷入了“违不违令”的困境,而不是必须死的“绝路”。九连不是没得选,他们只是选择了坚持和赴死,这不英雄吗?
狼牙山五壮士要是被上级领导有意识的指引山崖的话,他们的英雄形象是要打折扣,那是因为这个故事就没有了他们自觉选择坚持和赴死的情节了(在贪生投降不是一种选择的前提下),这样也就和九连的故事没有可类比性了。
为何而战,为何而死,军队的动员可不是吃白饭的。至于楼上说“在特殊年代,在战争环境,个人被组织牺牲是很平常的事。”这也看怎么个牺牲法。集结号里用给人感觉“哄骗”的方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躲在这里通知一下~^^
预祝梦秋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