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满清是不是中国? -- 任爱杰

共:💬197 🌺15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要用华夏族这个概念. 汉族算华夏族的一员, 整个华夏族怎么

可以算汉族? 并不是"你要愿意,改成华夏族也可以"的.

家园 汉族是华夏族的统称

华夏族是在形成汉族这个统一的称呼出现前的叫法。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诸夏,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秦汉国家统一的条件下, 才形成了汉族这个统一的称呼。汉族可以看成是书同文,车同轨的华夏族。

家园 没声音了嘛最近,顺便转个温相的东西给你看看野猪皮的"丰功伟绩"

也好看看我到底怎么"因为努尔哈赤野蛮所以才用侮辱性的语言"了, 野猪皮需不需要人来给他"抹黑""侮辱".

文引自此链接

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83795

作者:温相

阎崇年这些人早年撰写《努尔哈赤传》的时候还没有如今这么昏聩,也还提点“奴酋”的劣迹,可是到了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居然给底下的观众感动的就剩下歌功颂德的本事了。好像这么一个努尔哈赤不出,真的到了“如苍生何”的地步了。

努尔哈赤进占辽东以后,大肆屠杀汉人,高度执行种族歧视政策,后来史书说范文程老儿最初到了奴酋手下时还被这位罕王给夸奖了一番,其实老罕根本就没把老范放在眼里,用也不用,倒是后来皇太极对待老范有了进一步的推举。这还是所谓的名门之后,那些个所谓的草民在奴酋的眼里简直就是形如废纸,要杀就杀、要剐就剐。

公元1623年,复州的老百姓受不了这些混帐建州女真的凌辱进行大规模的逃跑,奴酋马上就杀气腾腾的布置大规模的屠杀任务,抚顺降将李永芳提出来要考察考察再说,实际上李永芳深一层的话没有说出来,那意思就是你老东西杀人太多,缓和一下不行吗?这下子惹恼了奴酋。

李永芳当年是努尔哈赤的恩主,老努恨不得叫李永芳“二大爷”,后来李永芳归顺,努尔哈赤一看好啊,成了自己的部下了,立马就把人家里李永芳的辈份降成了三孙子,老努让儿子阿巴泰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孙女许给李永芳,李永芳从“李大哥”变成了孙姑爷,连三孙子还不如。

就这样,对这位孙姑爷的话,老努还不满意,一顿大骂,老努还吹牛说:“我兴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满清的开国的两位皇帝后来先后败给宁远的一介书生袁崇焕,老努还差点死在城底下,好在努尔哈赤的名字的涵义就是“猪皮”,脸也跟猪皮一样厚成,再加上嘴大,还不是说啥是啥?老努还威胁李永芳说:“我虽然不能治你的罪,可我心中十分愤恨。”这是《满文老档》的“太祖怒责李永芳”里面的话,老努的语言水准都快赶上死在海外的神经病诗人顾城了,还“心中十分愤恨”。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统治辽东时期,一共先后屠杀汉人无辜群众76300多人,还不包括为奴生不如死的那批。后来名扬满清的汉奸耿仲明早年就偷偷的逃跑过,清初北党的首领宁完我一直就是萨哈廉家里的奴才包衣。这些人的心酸历史后来成为激励他们报销满清的“动力”,就是不知道今天玩命称颂努尔哈赤等人的“伟绩丰功”的新奴才们的动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家园 我本周第一次上西西河,却好笑地发现你三天留了三条消息

被我说中难受了?我一条消息回复你吧。

你非常没有逻辑。皇太极、阿巴亥是音译,没有褒贬,你之前混淆了音译与意译,这里又在遮掩你的心虚,明明是为了贬低努尔哈赤才用“奴”来替代努,何必攀咬别人纠缠呢?你若在考试中写这个字,老师当然会说你写了错别字,你若用野猪皮来代替,自然会得零分,并且得补补文明礼貌课程。

同样的,你若喊李二狗为李狗,他介意与否自然得等你喊好后做分晓,你是吃巴掌还是吃白眼也不是你的选择,所以在你行动之前还是不要替李二狗下结论,说他不介意了。

出于人道主义,我建议你不要满族面前这么称呼他们的先祖,正常人可以接受事实,但不会接受侮辱。你那样的称呼只能说明你自己素质低下而已,如果你因此吃了拳头,那也是活该,挑衅在先,除非重伤,不然只能自己吃进。

至于明朝典籍如何称呼努尔哈赤,给他多少别称,与你今天正常地约定俗成地称呼他没有没有。古代史书里对外族、外族首领的蔑称多的是,有华夷之别有关、与讨厌恐惧有关,今天沿用的有几个?今天能沿用吗?这又回到前面了。古代人如何称呼与现代人故意蔑称是两回事,何必扯古人的虎皮呢?你有这个力气给自己没素质的行为做辩护,倒是没力气改正自己的不文明,真是好笑。很像一个人在大街上吐口水,被人制止或指责却硬着脖子说,自己老祖宗也是这么吐的。

正常称呼努尔哈赤并不会让他的残忍减轻几分,你也不必扯温相的东西了,知道他杀戮的人多的是,肆意称呼他的没素质的人却不多,别又犯了自以为掌握惊天秘密的笑话,无知的人只有你。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关系的希特勒,大家尚且能够正常称呼他,对于兄弟民族的先祖努尔哈赤,你又为何执意错误呢?

再者,你这样的侮辱别人的先祖,对于说明他们杀戮重这个事实毫无帮助,只会让人转移了焦点,变成无意义的混战,并且,我汉族先祖并非毫无破绽,即便没有破绽也会因为你这种没有理智的行为平白被人侮辱,这样的赔本买卖奉劝你三思。只为了网上泄泄愤,过过嘴瘾,却毫不考虑后果,做了损人不利己的事,经人点破还执迷不悟,不是傻子就是无间。

好了,言多无益,道理说得很明白了,我也不会回你了,西西河是个好地方,我得加紧看看大虾们写了点什么以提高素质,不能浪费时间降低了素质。也建议你别回我,你也挺累的,劳你费心这么三四五六天。

家园 怕你看不见,都在下面呢

哦,这与自治区、自治县有什么关系?看到这里,我倒真觉得你是真的无聊。

家园 人民立场

就有一个谁是人民的问题。谁来决定哪些是人民哪些不是?

家园 您的这几个帖子, 有关的历史内容不论, 主要是有些逻辑的欠缺
家园 您是指关于汉族跟华夏族的关系的这个逻辑吧

这个说来话长,打字慢没办法。这样说吧,以前的汉人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汉人,而更接近于现在意义上的中国人。

汉族远古先民可能来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所以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而形成为共同族体。西周时,才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但到春秋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有,但文化是首要因素。而且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例如:杞为夏后,因他们与东夷杂处而行夷礼,就被看作东夷;吴国公族出自周室,因随越人习俗,被视为蛮夷;楚国王族的先人,西周初受封于荆蛮之区,春秋初楚王自称蛮夷率先称王,诸侯称他们为荆蛮;后来楚王争霸中原时,以维护华夏礼制自居,又被尊为华夏;秦的祖先本是东夷,而兴起于渭水上游与戎、狄杂处,习俗多与戎、狄相同,后定居渭河中下游,从事农耕,成为周朝大夫。平王东迁之后,受封为诸侯,在西周镐京地区立国,春秋时期,一般把它看作西戎。至战国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逐渐与华夏融化,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直到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诸夏,书同文,车同轨后,被统称为汉族。

从华夏汉族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来,华夏汉族的民族观念一直是"华夷之辨"。古人讲:"变夷为夏" ,古人认为你只要接受了中原文化,接受了华夏文明就是中国人,而不管你种族和血统。 这实质上是文明人群和野蛮人群的区分,是文化文明人群的区分。确切的说古代中国是一个不分血缘、种族的民族综合体。这比称为汉族更能反映其内涵实质。古人认为"其人而忠信也,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 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由此可知所谓"夷夏之辨",实际上就是道德之辨,也就是文明和野蛮之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大汉族主义",只有“大文明大义”。

而由于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让国家承担了更多的文明成分以及文化的因素。现代汉族不再以文化为唯一特征,是包括血缘和其他认同的。定义标准是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一样的,在这种定义下主张民族一律平等跟以前的华夏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但前提条件应该是以华夏汉文明为主体。

因此,如果说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我勉强可以接受,因为中国在这里更多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如果说满清政权是一个中国政权,我认为是不对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楼主在偷换概念

中国 vs. 蛮夷

中国 vs. 外国

这里面两个"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就好比 "中国 vs. 台湾", 在中国人和台独分子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含义一样.中国人眼中这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台湾是指代台湾省/地区,台独分子眼中这是两个独立个体的关系,台湾指代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级政治实体.

洪院长在讲非典,曹操也在讲非典.

家园 按照您的说法,《窃明》作者是台独分子

您说

就好比 "中国 vs. 台湾", 在中国人和台独分子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含义一样.中国人眼中这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台湾是指代台湾省/地区,台独分子眼中这是两个独立个体的关系,台湾指代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级政治实体.

呵呵,本人一贯认为“这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台湾是指代台湾省/地区”。但是《窃明》的作者之流却是把满清看作外国,使“两个独立个体的关系”,把满清看作“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级政治实体”的。如此看来,《窃明》的作者之流是台独无疑!

家园 至少现在的辽宁省一代当时是确实是属于大明的

这些地方确实没有府县的设置,曾经有过,但后来撤销了。但是老百姓却是大明的子民。据一个例子,范文程,他家在沈阳呆了好几代,肯定属于辽东籍。他的曾祖做到兵部尚书,可见不是外国人。他年轻时候,入了沈阳县学。可见在当时的沈阳,和明代的其他领土是没有区别的。

家园 恰恰相反

我并未因为"被我说中难受", 倒是比较开心

毕竟你现在也明白"奴尔哈赤"的满语意思和野猪皮的"丰功伟绩"并且不能再假装自己不知道了

家园 立场还应该由现实的政治利益判定

比如就不能把中国国内战争的屠杀平民和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除非在单纯的人道主义立场上。

如果在单纯的人道主义立场上,那中国所有曾经强大过的民族,都是不干净的,单把自己打扮得很纯洁,更是无聊。

家园 没错

“不管汉人满人当权, 都是一家私产, 都是压迫, 所以只要是个好皇帝就行了”——这就是当时多数人的选择。

清朝入关,多数人的选择就是默认或者服从,反抗的就是少数。

清朝的历史定位,和反抗者的道德评价是两回事,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就和肯定屈原和肯定秦的统一历史功绩一点不矛盾一样。

  • -- 系统屏蔽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