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深夜一点,看完藏书 -- 蝴蝶兰
首先还得谢谢月色mm啊,还是你贴出土豆的越剧视频之后,才发现还有这么个好地方,连续这几周晚上都贡献给土豆看戏去了,连西西河都上的少了。
刚刚看完了毛威涛的藏书,恩,虽然新戏,原则上应该和地主一样,新人原创,照例送花的,不过这本我不怎么喜欢——这唱腔太难学了吧?听戏的时候,兴头上自然而然的哼两句才是尽兴,可这本戏,反正我很少有碰到可以接的上的调儿,服装也怪怪的,有些别扭。
同样的新戏,我还是比较喜欢浣花溪,还有昆曲的班昭,我都看的很喜欢的,哪怕是月色不那么喜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还可以接受。大概视觉听觉效果真的很影响最终感受?后面这三本都是看电视的,今晚的藏书是土豆上看的,恩,看来要抽一个晚上来看看土豆上的浣花溪是什么效果了。
说起来越剧算是最有革新意识的剧种了,不但这样的连台大戏新本子层出不穷,就是经典戏目也时有变化的,我都不记得这几天看了多少个版本的孟丽君了,从这点上来说,作为越剧迷真是幸福哇。
以下是八卦(其实这个帖子都是八卦),今天还看了吴凤花的专集,居然阿花都有些美人迟暮的感觉,妆容显老态了啊。
链接,我看的藏书:
[FLASH]http://www.tudou.com/v/DXnalO98xPs[/FLASH]
连续可以看的哪一种视频没有不会贴,好在相关链接里面都有下面几场的,我就偷懒不贴了。
阿花:
顺便广告两句,这里的断桥大量学习婺剧元素,呵呵,虽然我自己都不大明白婺剧,不过不妨碍我骄傲一把吧。
前面那一段凤非凤,花非花,我也很喜欢,嘿嘿,不知道算不算偏爱啊。
[FLASH]http://www.tudou.com/v/3Z6tlaZMyi8[/FLASH]
后面还有好几折,其中庵堂认母我比较喜欢。
我很喜欢吴凤花的唱腔,想比茅威涛,更加行云流水绵藏针。
婺剧我最喜欢《僧尼会》,别的剧种我觉得怎么学也没那味道。
顺便说一句,你可以自己把贴子转梨花去啊。
看来发完后还得看看出来什么样子。
僧尼会也是从小就熟的剧目,不过倒不知道就是婺剧呢。
而且,我一直认为戏好看不好看和菜好吃不好吃一样,并非真的是自家的最好,很大程度是因为习惯势力强大,加之自觉不自觉的敝帚自珍
吴凤花的剧目土豆上很多呢,我比较喜欢她的文戏。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尤其是生水这两个字的调,总觉得那里听过的,非常好听极其妥贴。
凤非凤这一段虽然一样,后面的是不一样的,这个合集是传统篇,上一个是创新篇。
[FLASH]http://www.tudou.com/v/u5IcYfd3K-k[/FLASH]
第一折就是 梁祝.回十八 很好听
女小生我还比较喜欢钱惠丽,觉得这两位真的是用心唱戏的,真的是传承了前辈衣钵。
比如第二折里面和阿花配戏的小旦,就没有这种入戏的感觉,只是唱戏而已,差太多了。自己的魂也不在家,要让听戏的神魂颠倒那简直痴梦了。
尝试了一下,就是下载速度有点问题,这个戏讲什么,亮点在哪里哩?
所以想要把哪个贴子转梨花来,只要点贴子里的“工具”,里面就可以转贴了。
在梨花公版是不能直接发贴的,跟贴可以。私版可以直接发,我也一样。
天一阁是明清两代著名的藏书楼。
天一阁的故事百度肯定可以得到答案,我写写浙江明间传说吧。不知道和月色mm从小听到是不是不一样。
天一阁是明代某一代的兵部尚书范某人创立的,藏书楼最怕火,所以取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以防祝融光临。
这位创始人范先生为了保全书楼,定了许多不近人情的家规。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前人藏书,后人卖书的轮回。对于书,是只进不出,只买不卖。对于人,家规就更多了。其中有一条,就是分家不分书。据说给他儿子们分家之时,一份是藏书楼,一份是黄金万两,为的就是选出真正可靠的藏书人。藏书楼门禁森严,据说有多道关卡,钥匙分别由各房掌管,所以要上楼看书等于要各房都同意。还听过一个故事,说后代有一位姑娘为了藏书楼嫁到范家,结果因为范家女不上楼家规,终身没能登楼读书,郁郁而终。这个故事剧本里有体现,不过和我从小听到的倒是不大一样。
可以看出来宁波天一阁在乡野之间,名声是非常好的。
这出戏讲的是明末清初的时候,范家为了收集珍贵图书,保护藏书楼,罄尽家财,不惜性命的故事。描写了几个人物,有范家后人范阁主,内当家,为书楼而嫁的女子,同样也不同样的别家藏书人。按戏里说法,都是与书有缘,为书而生的人。
这出戏我喜欢开头的曲子。整出戏我倒不是很喜欢,曲调太低了,老是得竖着耳朵听,太吃力。也没有我听了之后非常动心的段子。而且,我觉得我看过的其他越剧故事,以情动人是自然而然流露的,这个故事的以情动人,总给我一种声嘶力竭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