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看来巴基斯坦的小龙是04标准的 -- 晨枫
美军一撤,越南的军力在东南亚可以说是独大,再加上中国反对它的地区霸权,跟中国翻脸是必然的事。现在它不搞霸权了与中国的关系就改善了。
巴基斯坦旁的印度可没法撤走,就是印度不与它作对它也没法搞霸权,顶多是与中国关系不那么密切,翻脸是不可能。
印象国内几个牛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仔细看看...记得国内有一张杨伟和04机的合影,可惜我找不到,否则更能说明问题.
再看看国内给10做的DSI模型效果图...
F35和F16的DSI...
个人认为04的进气道是混合式的,可以称为带有DSI特征的可调进气道,也可以称为带有可调特征的DSI进气道.04进气口附近有蜂巢状的壁板,个人意见是吸除部分附面层和多余气流,这个照片不清晰,上边我提到的那个照片(很可惜,我努力找了,没有,只能期待巴基斯坦装备之后拍摄更多细节照片了)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DSI外侧进气口壁板应为尖型,如16和35以及10的图片,而不是04的外侧进气口壁板那样的直线,那样可以分离外侧进气口壁板附近的附面层,使它进不到进气道内.
而且那个鼓包一般用复合材料,普通金属材料因为精度要求很高而造成加工困难的原因被放弃.而04的鼓包很明显用的是航空铝材,为什么给巴基斯坦的飞机上弄成这样?是技术保密还是成本的考虑?
所以个人意见04的是不是第一架真正量产的DSI飞机还难说.
看过你说的照片。不过不知道现在这个样子具体好处在哪里?按道理说这么用肯定有好处才这样的。
是不是一定要像F-35那样有一个尖角才算呢?DSI全称为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take,也就是说不用边界层分离板的超音速进气道,04做到了,就应该算。至于如何使04的DSI更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对比一下01的进气道吧。
一是01架次的小龙不是成飞的最终产品,只是为了某些原因,先造个能飞的,比如说,小巴空军领导想搞政绩工程?钓住小巴政府,为项目争取时间?吓唬老美让它早点卖16?等等等等。这样dsi很可能是小龙改进计划的一部分。
二是01架次就是成飞的最终产品。只是小巴对性能不满意或者出现暗疾,抓了dsi的研究成果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这样,倾向认为小龙抬头能力不足,所以在机头附近减重。思路类似给mki插一对前翼(雪豹那个重啊,电扫只有55°,还要机械补偿)
第二种可能不像,要增加抬头力矩,最直接的办法是加大边条,取消分离板减重的效果有限。巴基斯坦对JF-17的性能不满是肯定的,用过F-16后,对JF-17的要求自然是“达到或者超过”F-16,在价钱上受不了了才降低要求,但总是不甘心的。
还有就是,对性能的要求和经费也密切相关,01看起来像便宜第一,尽可能提高性能。04么似乎有点性能便宜兼顾的意思,技术发展自然那个使得提高性能成本下降,不过不知道小巴的经费是不是这两年充足点了
“01看起来像便宜第一,尽可能提高性能。04么似乎有点性能便宜兼顾的意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巴基斯坦没有急于投产01的原因。
给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军工市场竞争很大的帮助。这方面成飞的经验的确要比沈飞强啊
我说的不清楚,误导您了.
尖角等等都是特征而已,DSI全称为Diverterless Supersonic Intake,字面意思是不用边界层分离板的超音速进气道,这点我承认.
但是DSI和常规可调进气道的区别在于,常规可调进气道不仅有壁板调节进气口,进而调节进气量,同时有放气门辅助调节以及用蜂巢状壁板和吸除装置吸除附面层,2代机最为明显,比如F-4,MIG-23,J-8的进气道,有的放气门用一个活门,有的用蜂巢状壁板和吸除装置,有的二者都用,仔细观察这些飞机的进气道特写就能明显的看出来.进气道不仅包括能看到的外面的东西,还包括安装在飞机内部的壁板调节装置,放气门调节装置和附面层吸除装置.
真正的DSI是由复合材料制造的,外形和做工都非常精密的一段进气道.它包含整个进气口附近的蒙皮和进气口附近的飞机受力框(或者靠近进气口的受力框上的一部分),代价很高.因为普通材料精度难以达到要求,贸然使用可能造成发动机震喘.而在进气道处又存在巨大压力,复合材料中间的很少一部分能堪此任,成本高昂.总结一下就是:DSI是用一块一定形状的复合材料(包括进气口附近的飞机受力框的一部分),替代了常规可调进气道口安装的蒙皮,受力框(或者受力框的一部分).壁板调节装置,放气门调节装置和附面层吸除装置等等所有进气口附近涉及气流调节的复杂装置.
04有可能是出于成本,重量,技术等等考虑做的一个变通和妥协.运用了DSI的成果,但是也明显的可以看出,由于各个方面的限制,导致它仍然使用重量大的航空铝材,而且存在加工精度不高(铆钉铆上的蒙皮和复合材料一次成型比较)可能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的缺陷.为避免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在进气道内侧保留了附面层吸除装置,所以在下称之为混合式进气道.
这个进气道虽然没有F-35那么好,但是减重作用明显,同时让边条大了一些,改善了可控仰角,增大了机身油箱(进气道的简化使机身油箱增加240升),而且成本(相对复合材料DSI)很低,技术水平稍有欠缺的巴基斯坦维护也方便.
个人认为这个混合式进气道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首创,可以说很聪明的解决了成本和效益的矛盾,没有顺着美国人的思路一竿子到底导致飞机成本居高不下,飞机也很先进,由衷的赞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真正的DSI是由复合材料制造的,外形和做工都非常精密的一段进气道.它包含整个进气口附近的蒙皮和进气口附近的飞机受力框(或者靠近进气口的受力框上的一部分),代价很高.
因为普通材料精度难以达到要求,贸然使用可能造成发动机震喘.在进气道处又存在巨大压力,复合材料中间的很少一部分能堪此任,成本高昂.
04有可能是出于成本,重量,技术等等考虑做的一个变通和妥协.运用了DSI的成果,但是也明显的可以看出,由于各个方面的限制,导致它仍然使用重量大的航空铝材,而且存在加工精度不高(铆钉铆上的蒙皮和复合材料一次成型比较)可能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的缺陷.为避免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在进气道内侧保留了附面层吸除装置(所以在下称之为混合式进气道).
这个进气道虽然没有F-35那么好,但是减重作用明显,同时让边条大了一些,改善了可控仰角,而且成本(相对复合材料DSI)很低,技术水平稍有欠缺的巴基斯坦维护也方便.
个人认为这个混合式进气道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首创,可以说很聪明的解决了成本和效益的矛盾,没有顺着美国人的思路一竿子到底导致飞机成本居高不下,飞机也很先进,由衷的赞叹!
2001年2月,为了减小风险、加快进度,巴基斯坦同意中国的建议,将01号原型机定为航电简化结构构型,主要用于验证飞机的基本飞行性能和电传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
2003年8月25日,超7战斗机实现首飞:带着黄色防锈漆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了15分钟,最大高度达到300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500公里/时。按照世界流行的首飞方式,飞机没有收起落架;而且由于是出口型号,中国首次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新型战斗机的首飞,正式宣布FC-1战斗机项目,并将其命名为"枭龙"-一种在当地神话传说中十分凶狠的动物。超7战斗机的首飞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首飞获得成功,一周后飞机又进行了一次试飞。9月30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部长伊克巴尔、空军司令萨达特和总参谋长艾哈迈德联袂前往成都,这里为他们举行了一个正式的首飞仪式。飞机采用巴基斯坦惯用的蓝灰色涂装,并漆上了巴基斯坦空军标志,在飞机尾部按照巴基斯坦对飞机的命名,涂上了"JF-17"字样。这是空军刚刚为该机赋予的正式编号,17的编号标志着该机将是F-16以后的战斗机,寓意不言而喻。这一次与其说是试飞,还不如说是表演:JF-17在空中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机动,加力起飞,滑跑距离不长,大约500米左右;飞机离开地面后就拉到约50°爬升角急速上升,而先前垫场表演的J-7MG爬升角只有28°左右。这显示该机的推重比很大、爬升能力很强。在爬升尽头飞机做了一个很迅速的半滚接一个270°转向,然后倒飞,做了一个殷麦曼、一个定点4角绕场;然后是一个小跃升接小半径盘旋,改平后作了一个负筋斗,然后作了加速爬升,小半径盘旋4周兼下降高度,然后通场;一个方筋斗以后连续两次滚转接8字盘旋,然后加速离开,在远端转弯、降落。整个表演过程动作一气呵成,飞机没有任何不良姿态和飞行轨迹,可以明显看出与先前表演的J-7战斗机的差异。飞行动作异常激烈,表演时最大过载接近7G,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刚刚试飞的飞机;飞机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好,看上去轻巧灵活、加速迅猛,很多性能区域都是第一次飞。显然中国人对该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自信,精彩的表演完全征服了所有人,甚至有巴基斯坦飞行员急于亲自尝试。巴基斯坦空军欣然宣布正式赋予该机编号JF-17,表示这是将取代F-16的新一代战斗机,并命名为"雷电"。
中国人为了保障计划的成功煞费苦心-由于超7战斗机是全新设计,而且为了机动性指标采用电传控制系统和放宽静安定度设计,为了避免首架原型机因电传系统的不可测性出现坠毁,他们采用了很多保守的、降低性能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又不能影响飞机本身的性能。超7计划无疑是非常脆弱的,任何重大的事故和挫折都会直接导致计划彻底终结。中国方面的做法事先照会过我们,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同意了01的保守设计仅用于基本性能测试和控制系统测试,03用于真正的性能包线试飞。试飞证明我们的选择无比正确,特别是精彩的、表演式的正式首飞,让巴基斯坦政府对该机充满了信心。相关新闻的播放还在巴基斯坦民间获得巨大反响,政府支持率获得非常不错的提升。但他们都不知道,其实如此精彩的飞机还是一个绑着锁链的战士,一旦解脱锁链的限制,他将更加出色。
01架JF-17其实是一架静安定飞机,工厂往机上装了足够重的铅块,有数百公斤之多。这些铅块有些是代替没有安装的电子设备,有些则用于调整飞机重心:飞机重心往前调了一部分,这样会让其变得很稳定。此外,在机翼中段还增加了两片翼刀,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并推迟机翼出现的气流分离,还能削弱边条的作用、让飞机在大迎角受到的扰动力矩变小。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对飞机灵活性的一种破坏,不过精心选择参数的调整,即使这种经过削弱的飞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迟钝的地方。
01首飞的时候,03架已经在开始总装了。这一架将一点一点取消在01上的保守保险措施,展现飞机的设计原貌。2004年4月9日,03号机首飞。03的飞行任务比
01多了4倍以上,测试紧张而且频繁。两架原型机交替进行飞行,飞机可靠性再次得到验证。尽管试飞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没有任何一件是危及飞机安全的。最重大的一次事故是飞机在空中停电,机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传控制系统都失灵了。所幸我们设计的飞机依然保留了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一样安全返回了机场,发生故障的同时也展示了该机强大的可靠性。
两架原型机的相继顺利首飞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为巴基斯坦在政治和外交上取得了意外的收获。JF-17战斗机是巴基斯坦投资研制的,如果能够销售出去巴基斯坦将获得50%的利益,并在本国生产这种飞机。2004年6月7日,按照进度,巴基斯坦空军和中航技公司签订了JF-17航电系统研制合同。这部分工作仍然由前期表现出色的成都飞机设计所担任。6月15日,中航技公司和巴基斯坦空军以及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签订了JF-17战斗机在巴生产的合同和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生产线改造合同。这表示JF-17战斗机将如期由巴基斯坦自己生产、组装。能生产如此先进的战斗机,和以往巴基斯坦只能大修战斗机相比,绝对是航空工业的一次巨大飞跃。
01和03号原型机只是飞行性能的验证机,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原设计的一些缺陷并在最后全状态飞机中一一改进。01号机试飞以后,巴基斯坦空军专家组提出最好能让飞机空重降低。以01和03的状态来看,飞机还是较重,正常起飞的推重比只有0.91,和以F-16为代表的三代机还有一定差距;作战推重比只有1.09,亦和F-16有一定差距,仅比"幻影"2000、F/A-18略好。另外,5000磅燃油要求是针对F404发动机的油耗考虑的,RD-93推力较大、油耗也较高,这将导致JF-17的航程比预计的要低;要达到要求的航程,就必须增加燃油。此外,空军希望如果有可能,飞机最大速度最好还是能够达到1.8-2.0马赫的水平;原来确定的1.6马赫速度稍低,对未来超视距空战不利。还有,航电系统设计比早期规划增加了不少装备,重量和体积都有所上升,04号机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另外,在01和03号的试飞中发现飞机控制余度有很大余地,原设计的带锯齿边条涡流发生的效果和强度都较低,对飞机性能增益不是很理想。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美国人突然愿意交还巴基斯坦十几年前订购的F-16战斗机,并且同意将更先进的52批次F-16C/D型卖给巴基斯坦,并销售一系列配套武器,其中便有我们梦寐以求的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面对竞争,我们都感到JF-17需要进一步提升性能,才能在美国人倾销的压力下存活。一旦巴基斯坦空军采购过多的F-16,JF-17的资金必然会被削减,装备数量也将减少,原来研制飞机的目的就根本达不到了。现在我们面临一个矛盾:03号机的布局和状态已经非常成功,空军的飞行员也尝试着飞过它了。尤尔.哈克和拉希德.哈比比上校是空军的飞行尖子,他们在成都试飞中心驻扎了一段时间,并亲自驾驶03号机完成了不少试飞工作。他们认为这已经是一种很灵活、很成熟的飞机,我们也可以直接生产并装备该机,虽然其性能还略有瑕疵,不如F-16那么强大。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该机进行持续改进。04号本来只是打算作为担任航电和武器试验的飞机,气动外形变化对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要进行较大的改进,04号机的计划必然拖延和超支,并且至少还需要一架飞机才能完成所有试飞工作。几经挣扎,政府还是批准了对04号机进行性能改进的计划。
承担JF-17设计的总设计师杨伟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人,他带领的中国专家组决定在04号全状态飞机上采用一些早期被排除的、比较激进的设计,其中最大的项目就是对机翼修型和边条的改进。JF-17的机翼部分是原来参加过"佩刀"2项目的设计组设计的,后来在米格设计局的建议下将边条增大并改成前缘锯齿形,较为保守。杨伟总设计师则倾向于在04号机上采用尖拱型大边条。空气动力学实验表明,这种边条的涡升力最理想。大边条可以进一步降低高速阻力并增加机内空间,可以开辟成为燃料存储点。
高速性能方面,原来的进气道设计比较强调亚音速性能,但高速能力较差。现在中国专家组准备在04号机上采用最新研究的、刚刚出现在美国F-35战斗机上的进气道技术-BUMP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这会让04号机看上去更加先进和时髦,同时还能节约上百公斤的重量、降低飞行阻力。进气道的改进允许机头截面形状更丰满,不再需要格鲁曼设计的内倾,机内空间也得到改善。各种新技术在01、03号机的成功下相继大胆采用,我们预计到新机的出现会引起新一轮轰动;但这样的改进需要延迟全状态飞机的交付时间,而且需要制造更多的飞机才能完成试飞。F-16的回归让JF-17的时间表不那么急迫了,时间的拖延我们可以承受,经费超支则只能通过拖延时间、用更多年度财政拨款来支付。和前两架原型机进展迅速相比,04号全状态飞机会出来得很晚。
2005年3月,经过最后修改的04号机设计完成,图纸分发到生产线,开始生产,这比最初的预计晚了9个月。2004年5月,穆沙拉夫总统亲自为完成改进的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生产线主持了JF-17战斗机的生产启动仪式。工厂开始为JF-17战斗机的批量生产和组装做准备。2006年4月28日,04号全状态飞机终于首飞,这标志着JF-17项目开发接近尾声。6月10日,总统穆沙拉夫亲自前往成都试飞基地,视察全状态飞机。因天气原因,飞机没能进行空中表演。总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生产线,并进入飞机座舱感受。在航电电子系统实验室,他还亲自在1:1真实航电模拟器上感受了飞机的操纵。这一新闻在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有播放,其超现代的信息化座舱可以和目前任何一种先进战斗机媲美,这让整个西方世界都感到震惊。
04号机航电产生的轰动效应我们在很早以前就猜想到了。JF-17在历次航展,包括中国国内的珠海航展上都只是展示了早期的01、03号机上所采用的座舱环境设计,在宽视场平显下仅有两个5.25寸多功能显示器,其余空间被少量仪表占用。这种布局类似于巴基斯坦的F-16战斗机,以如今的观点来看还是有些过于简单和落后了。中国设计师们也知道这一点,因此04号机上真正采用的是最新设计出来的全玻璃座舱:3个巨大的彩色有源LCD多功能显示器占据了整个仪表盘,没有一个以前看到过的仪表,整个座舱布局完全依赖于先进的MMC任务管理计算机。目前,仅有少量第三代战斗机的最新现代化改进型号才采用了面积如此之大的显示器,JF-17仪表台的显示面积甚至大于美国最新、最先进的F-35战斗机。有了这种高自动化的座舱设计,飞行员可以自行调整显示设置,将最需要用的放在自己最习惯的位置;大显示器也带来字体和符号显示的变大,更易于飞行员快速浏览。战术信息和设备信息不再是直接显示出来,而是将这些参数和其他参数经过处理以后才投放出来,大大简化了信息的显示方式和飞行员的工作量。由此将使JF-17的作战性能产生不可估量的飞跃。
04号机并不是JF-17战斗机的终结,计划中还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和变化,还会有一架样机加入到试飞中;也许还会有后继的其他改型出现,飞机将完成最后的武器系统挂载试验。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2007年数架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空军服役的时间表了。可以这样说,从现在开始,JF-17计划实际上已经成功。2008年还会有巴基斯坦国内自己生产的JF-17交付。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成立了一个对外公管关小组,向一些关系密切的国家推荐这种战斗机。巴基斯坦不仅将能生产战斗机,还将出口战斗机。JF-17将会以比F-16便宜得多的价格提供毫不逊色的作战能力,将吸引许多和巴基斯坦类似的不富裕国家。按照乐观的估计,巴基斯坦的飞机最终产量将会超过600架,它将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从J-7M到最后的JF-17,巴基斯坦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历经23年,终于获得成功。这需要感谢一切为这项计划工作和奔波的人们。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第三世界小国能像巴基斯坦这样独立支持研发一种先进战斗机,巴基斯坦做到了!巴基斯坦期盼过、幻想过,也失望过、伤心过。当巴基斯坦空军的"雷电"战机成功飞翔在蓝天之上时,这一切都足幸福和甜蜜的。中国有句成语怎么说的呢…对…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