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请不要以外行的目光指责英雄——谈崔评《集结号》 -- 票姚校尉
1、对于历史上的PLA,我肯定比你,也比崔教授要了解。
2、请问PLA有几个富农子弟?
3、那时有想投国民投了共军的,也有想投共军结果投了国军的,机遇而已。况且军人气概冲天,却要挨棍子的部队,你喜不喜欢?
4、编剧声称“不谈”,但不等于影片没有表现。至于从哪看出是牺牲,请你弄明白什么叫“牺牲”再来和我辩。
5、教授自己的文章中对国民党兵的感叹,你自己去文章中找吧,这也要我教吗?
6、我对她的确不了解,所以我只评其文,至于“党棍”一词也不是对她的人,是对她这种为PLA喊冤的方式。
7、至于她对影片的评价对不对,我已经在主帖中发表看法了,此处不再重复。
[QUOTE][/QUOTE]很多人不看好《集结号》,不是因为它没有描写高大全,而是因为他没有一部好的影片所应具备的合乎逻辑和现实的神,这个神也不是靠喊喊口号、来电血腥场面能喊出来的。《集结号》和《夜袭》基本是一路货,糟蹋了好题材,骗骗票房而已。俺就搞不懂了,现在的编剧、导演怎么都成这样了呢?钱砸了不老少,片子一部比一部烂。大概是脱离真实的大众生活太久了。
说《集结号》中有军事上的硬伤,咱不是专家,也觉得不能说没有可能。所谓说它“没有一部好的影片所应具备的合乎逻辑和现实的神”我就有点儿奇怪了。好的影片和好的艺术作品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说这个片子在主题上学习好莱坞我承认,《小兵张嘎》这样的片子是经典我也不反对,可是咱也不能只有《小兵张嘎》,没有一些好莱坞式的人性关怀吧。说这片子立意很高也许未必如此,不过片子的后半部分至少专注了时代和生活中一些无奈和荒谬以及人们对在无奈中的坚持和对荒谬的抗争,我觉得就是以前的中国战争电影中从来没有表现过的,原著我没看过,仅仅从《官司》这个名字猜这个主题八九不离十。从意识形态上,《鬼子来了》批判的人也不少,不过这不影响很多的观众对他的认同。关键是,人们可以有不喜欢的理由;但也要尊重作者和喜欢的观众的判断,不要因为一些意识形态或者固有范式而作否定,否则这世界不是太单调了?
团长是说清楚的,听到号声才可以撤退;换言之,团长认为还不能撤退,当然就不会命令吹号。
除非真的像一些人指责《集结号》的,团长从布置任务的时候就没打算吹号--欺骗;
但至少从现有版本的电影里看不出这一点--如果仔细看的话;
其实关于团长的欺骗问题,影片中根本就没有给出任何说得过去的线索,只不过是有人非要强加在团长的头上而已。不这样不足以提供一个用以批判的靶子。而且就算是团长一开始就打算放弃九连其实也不为过——他的职责是一个团,而不是一个连。关于军人的牺牲,不懂军事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的,说了也没啥用。就象那些参加军训的大学生,甚至在十年之后还在切齿痛恨教官对他们的“刁难”。
实际上影片一开始就讲明了双方的身份,这一身份就已经提供了各自是为什么而战的这一背景。如果不用眼睛看这一背景,只因为双方都没有喊革命口号就视为一体,那把共军换成日军是不是也一样让人感到很英雄哦?
不过《夜袭》很烂我倒是同意——真不知导演有没有请军事顾问
一个人知道要死,于是勇于赴死就是英雄,一个人不知道到死,结果战斗到死就成了炮灰?
且不说团长到底存不存在欺骗行为,仅仅因为九连官兵是在不知道自己要死的情况牺牲的,就要否认他们不惜生命而履行职责的业绩吗?
《集结号》中发生的这种事情毕竟是很极端的情况下才有的,不足以作为战争的普遍现象而论。实际上一个连哪怕打得只剩下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都要把这个人留下来,作为种子,重新组建这个连的。所以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这种事的发生是符合逻辑的,不存在硬伤,但在实际战斗中是极少发生的,所以不足以用它来推导军队的指挥组织。这就好象电影上我们常看到上级指挥员说“办不到XXX,我枪毙了你”,而实际上是极少的。
其他的么,根据各自的需要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觉得影片在这个地方表现了军人特有的谈话方式,看起来平淡,实际上没有商量余地。或许影片表达的并不到位,并不生动,但是有那个味道在里面。
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彼此已经心照不宣,知道这一去是什么样的结果。谷连长抄起那半条好烟,敬礼接受任务,那一刻起,他很清楚的知道团长命令里面的压力。
不知道校尉注意到那个情节了吗?九连四十来人,赶着大车拉着弹药连夜上阵地,谷连长招呼着他们前进。过桥的时候,连长回头看了一眼,他在看什么?前方黝黑的夜色,这一小支部队的希望如同那星星点点的火把,渺小却存在,只有去争取。一个基层指挥员带自己的部队走去完成那个不知道是否能完成的任务,最后的眼神----坚定而凄凉。
如果校尉某天带自己的人也接受了一个这样的任务,上级话已经点透,任务异常艰巨,相信校尉也会毫不迟疑的前进,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一点在平民看起来是冤了,有些傻,没有价值。而对于军人来说首先是执行命令,不问对错,不问委屈还是有无什么价值和意义。
一个军人看一部影片,他看到了自己关注的,他喜欢,他能体会到片中人物的心境,那么他就投入了他部分的感情(甚至有他超越了影片编剧的水平而获得的感悟——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个对那个教授非常不客气的话:那个教授没有看到很多正确的方面,只是片面的,极端的,甚至你说是幼稚的别有用心的。但是她的想法也能代表一些看法,比如有人就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感觉冤了——牺牲牺牲为什么要我牺牲。教授千错万错,也应该有评论的权利,也有发言的权利,我们不能过激。
某人说错了,我们说他是贻笑大方,而不是说活该乱棍打死。不管这个人为个人私利故意这样说,为哗众取宠这样说,还是什么别的目的。我们总是要捍卫他发言的权利。
您在军旅中生活了十几年,了解这支军队的历史和背景,为身为军人骄傲。但很多观众并不了解。他们看了电影后得出的结论可能和您的相反。这是崔评《集结号》的目的。评价的好坏就是见人见智的问题了。所以,鲨鱼兄才会那么说。
《集结号》里的很多东西不太真实。对怎么带兵您比我清楚得多。一个连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上级、同袍居然一点都没有感觉,死去的士兵也没有同乡朋友去关心。这样的队伍,能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吗?团长的内疚好像也有点莫名其妙,不符合常理。内疚的话,就应该好好地安顿后事。战争状态下,对伤员的救护和对死者的安抚对稳定军心是最重要的。TG应该说做得并不差。《集结号》中的那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上过战场的人应该最清楚。好象我看到的老兵对《集结号》的评价基本上都觉得不真实,有些甚至感到愤怒,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基于一个不真实的背景来谈人性,说服力就差了许多。我没有全面否定《集结号》的意思。但只讲人性,竭力表现战争的残酷,却模糊了事实,正是现在《集结号》模仿的一些好莱坞的影片的弊病所在,老萨评《硫磺岛书信》说的就是这个问题。链接出处
对于现在国内的很多大导演,我是比较失望的。好象就学会的花钱、炒做、追求大场面、唯美的镜头和音响效果,却失去了根本的东西:内涵。相比之下,电视剧倒要好一些。学好莱坞,应该学他们对技术和创新的疯狂追求和独特视角的挖掘,而不仅仅是他们所要表现的人性。对人性这东西,如果本身没有很好的体会其真正内涵的话,还是不要学的好,免得邯郸学步。中国有深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也有很多很好的表现题材,也有很多真实的人性与现实的冲突。中国电影如果要走向世界,不能只是简单的嫁接西方的东西,而是要挖掘本身文化的精华。如果《集结号》这个题材,不采用集结号这个主题,而采用追寻战友遗体的主题,同样可以很好地表现人性的冲突和战争的残酷,但效果可能会更成功一些。
是导演编剧让连长觉得冤了、傻了。才引发的争议。说实话,对于军人,就是下一道死命令,死守,也不会有任何疑问。有疑问的是,团长有这个必要去欺骗他们吗?对这支军队来讲,我觉得,没这个必要。而且,这根本不是这支军队的风格和作风。
拯救大兵,兄弟连,TOP GUN,CRIMSON TIDE,BRAVEHEART,GETTYSBURG,LOR,天上地下水里古代现代奇幻全齐了,你要讲战友情兄弟义哥倆好那是一个不少,而且装备好CG强情节丰满考证严密逻辑完整.
咱为啥要看集结号? 为的就是看中国特色么!
兄弟你是军人出身,一看是描写PLA的就满足了,有联想没联想的就把电影给丰满了.
可俺要是跟老外吹牛,这就是当年打得你们满地找牙的志愿军, 老外一看笑了,当俺们人傻?开头这整个儿一美国特种大队么!
咱中国电影,能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
BTW,你要是认为当年投共投国只是机遇问题,看来你对自己的军队历史还不了解,所以你这样看待集结号也很正常
为什么在烈士陵园里谷子地和那个司号员发那么大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