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方市场蓝光一统天下了,中国也必须走蓝光的路吗? -- 晨枫
中国没有索尼、东芝这样的大企业,没有办法持续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和必要的信心。要靠“盗版商”们自发的选择?恐怕很难“规范”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成本是唯一的因素。。。
PS,请教一下东芝最近在忙什么?他怎么不在机械和电子高端领域好好干活,怎么也忙活起消费类电子产品了?
如果政府这个时候搞什么和“世界接轨”跟进蓝光,就全砸了。
其实两种技术我们都做不了主,贸然改制代价太大。还是保留现在的HD好一些。我们有市场不怕别人不来!政府的决定是好的!
现在网上两种格式的片源都很多,如果将来CHD播放机普及之后,将BD的片子破解后按照CHD格式重新刻录,应该是很容易的事,而且可以充分考虑特定观众需求,对原有内容进行增删改……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QUOTE][/QUOTE]
东芝投降的第二天,索尼就把芯片厂卖给东芝了。去年十月份索尼就发了声明,说和东芝达成了基本共识。
我看HD DVD这个事情,东芝自己是都不想干了,不然就成了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有没有数据关于dvd这块每年引进版的能带来多少收益
否则市场就一定会是蓝光的 消费者毕竟不瞎啊
蓝光已在中国市场胜利。 不好意思,旧闻,今天偶在补看看一份2月初的经济刊物时看到的。
原因是价格档次高,比如一月份已经在中国开始贩卖的sony的蓝光约5000元,为DVD机的10倍。而中国厂商将主要把商品出口美国,国内市场暂时不大。
那就由不得别人欺诈了。
对于蓝光,不能简单的看成以前的VCD或DVD,相关公司的商业利益也远远不止于光盘这一点。
从消费者的层面,当年的DVD在全球完成了视频纪录媒体从磁带到光盘的转变。但是整个视频系统的本质还是传统的N或P制的模拟彩色信号系统。DVD在存储方面用数码信号代替了传统的模拟信号,然后播出信号也转到DVB了,但是显示器仍然是模拟式的。到了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为基础的高清电视系统,才可以认为是全面数字化了的。
目前的S在高清电视的所有相关产品上都有巨大的利益,从唱片公司到蓝光光盘,到高清电视机,到相关的游戏机,摄像机和照相机,只要市场发育了,S都是获利最大的,所以S全力以赴推广这些相关产品就是必然的。
其他支持蓝光系统的厂商,基本上也都是当年开发DVD系统的原班人马,但是没有一家的介入程度像S这么深,通常硬件厂商没有内容,电影公司不做机器,因此本质上大家更加乐意于先在DVD产品上继续获利,而对投入巨资推广蓝光系统兴趣较小。
相应的,HD-DVD的团队几乎都是在DVD生意里连水都没喝上一口的,看着眼红,就准备自己也来捞一票。相对来说,HD团队的技术积累很薄弱,HD大量继承DVD的技术特性,有很多不得已的地方。电影公司和软件公司出于避免一家独大的想法,最开始当然两边骑墙。而作为团队核心的T,几年战斗下来,发现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并不合算,于是放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对于蓝光团队,敌人没了,那么原来被敌我斗争掩盖的内部矛盾就表面化了。尤其像P这样的投机分子,自然就会希望做少投入(最好不投入)多产出的生意。因此今后一段时间蓝光的推广力度如何还是有疑问的。
对于中国,由于我们的居住环境的限制,在视频上享受高清电视信号是可能的,但是音频部分就不见得讲究得起来。技术上来说,在普通的DVD9里面也是可以放进130分钟左右的高清的节目的,只是音频没有杜比5.1之类的高档货,而是标准立体声。但是对于中国市场这个很有可能是一个方向。
自从爱迪生发明商业化的录音和播放设备以来,这个行当就一直是风起云涌,英雄和狗熊并起,西施与无盐同座,歌舞升平的表面之下又是复杂的商业利益和艰深的技术开发,实在是大坑一个。
别的介质,硬盘,flash,或者direct stream,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