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陈天华与绝命书---100年后的纪念 -- 草纹
幼年时,在岳麓山的那些松针覆盖,枯根崎岖的山中,溪畔,麻石路上游玩。我常常会看到很多青苔布满的墓碑,静静地立在孤寂的树林中。我知道他们有些是烈士,有些是英雄。我知道他们的名字,可以用手指扳着算,蔡锷,黄兴……陈天华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幼年的心里单纯的是对他们的崇拜。
少年时,爱的是风花雪夜,雅致的词章。陈天华文集一直放在书架上,一如林中他布满青苔的墓碑,肃穆让人崇敬。我看到,但从来没有打开过。有一天,我无意打开了,出乎我的意料,文字一如评书一般平实易懂,而字里行间是一个焦虑激越的生命。
苦呀!苦呀!苦呀!我们同胞辛苦所积的银钱产业,一齐要被洋人夺去;我们同胞恩爱的妻儿老小,活活要被洋人拆散;男男女女们,父子兄弟们,夫妻儿女 们,都要受那洋人的斩杀奸淫。我们同胞的生路,将从此停止;我们同胞的后代,将永远断绝。枪林炮雨,是我们同胞的送终场;黑牢暗狱,是我们同胞的安身所。 大好江山,变做了犬羊的世界;神明贵种,沦落为最下的奴才。唉!好不伤心呀!
---警世钟
看着陈天华一唱三叹的叙述,自己也仿佛回到当年那个绝望的年代。何其有幸,中国终于走到今天,不再是鱼肉,也不再是奴才。留学日本中的陈天华终于是留下绝命书,投海自尽了。如此易感而焦虑的生命,如此的血性男儿,终在现实面前绝望了吧。当年我如是想。
后来我的岁月在异国的土地上的忙碌中流逝,陈天华存在记忆中的某处,直到一天,突然想起,想起他投海在东京湾,死在异地,我心里突然刺痛起来。想了解他多一点,找到了他的遗书---绝命书。
当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充满歧视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留学生外出需登记,给家中写信需登记,只能住外国人宿舍。而面对该规则,一派主张抗议回国,一派主张忍辱学成归国,留日学生中的分裂激烈,而陈天华是沉默的。留学生间的异见进而被日方《朝日新闻》讥讽为放纵卑劣,中国人缺乏团结力。那么陈天华是为了抗议这种歧视和侮辱而投海的么?
“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他心痛自己的族人和国家被侮辱,但他是期望以己之死震撼同胞,在同胞的记忆里留下一道深深的血痕,戒除让人指为放纵卑劣的言行举止。“近来青年误解自由,以不服从规则、违抗尊长为能,以爱国自饰,而先牺牲一切私德。此之结果,不言可想。”在临死前夜,他静静的写了3千余字的遗书。一个赴死之人,还有如此多的牵挂于尘世,实在他也是不愿离去的吧。不愿离去,为何选择离去。
“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陈天华已感到无能为力,他写过警世钟,猛回头,他和黄兴,宋教仁筹划过起义,他一腔热血絮絮叨叨的期待唤醒民众。而此时,面对自己一起留学的同胞面对侮辱事件的分裂,面对可能亡国的命运。他觉得继续能做的却只有己死,才能最为有效震撼周围的同胞团结而奋发图强,而发奋图强的民族才不会灭亡。而遗文最后是他留给那些面对该事件,不想承担责任,而欲辞职了事的留学生总会干事们的话:
干事诸君鉴:闻诸君有欲辞职者,不解所谓。事实已如此,诸君不力为维持,保全国体,不重辱留学界耶?如日俄交战,倘日本政府因国民之暴动,而即散机关,坐视国家之灭,可乎!否乎!今之问题,何以异是?愿诸君思之。
死而少言,陈天华的死带来了什么呢?读了他的遗书,众人泪如雨下。最后为了抗议该事件,那一次留日学生中2000余人弃学回国,其中就有秋瑾,徐锡麟,留下的有杨度,胡汉民,鲁迅…… 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湖南和另外一位留日归国的湖南籍同盟会员---在上海办教育,终投黄浦江以死抗议社会黑暗的姚宏业在长沙公葬于岳麓山。
而后,秋瑾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平静就义,徐锡麟当刺客失败,从容赴死,被剜心而食,当年的汪精卫也成为刺客而入狱,黄花岗72烈士慨然赴死……他们的悲壮的流血终于开始振醒国人,鲁迅成了文坛的刺客,用犀利的笔刀来解析国民陋根性……
而今天我们没有失去家园,我们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我们有了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力量,虽然眼前面对的还有无数的问题,但与当年陈天华那个静静写遗书的夜晚已经有天壤之别……
陈天华姚宏业的墓
我查找陈天华的投海地点---大森海岸。原来竟是这样一个常常能看到的站名,京滨东北线的一站。而1905年12月他的悄悄没入的海岸,已经不再有海水,而是陆地,大森海岸已经被填,上面有了高楼大厦的灯火通明。
冬日我走出大森站,眼前是车水马龙,行走匆匆的人群,繁华的灯火。
大森站
往大森海岸去的标牌
在大森的土地上,冷冷的北风中,我轻轻唤他的名字,没有回音。他的灵魂终是回去了吧,回到那个青山白水间的故乡了,安详的看着自己的家园微笑,这个以己身为火把照亮黑暗的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是我上一次看到陈天华的名字。是社科院陆建德的《思想背后的利益——文化政治评论集》中的文章,名为《<革命军>的风格》,也提到《绝命书》。实在让人唏嘘。另外此书中谈《苏报》案、《劝学篇》的文章也很可读。
虽然去大森拍了片片,早想动笔,但太忙,有点累就懒了。
那个时代人们的焦虑和血性是我们难以体会的......
我猜我明白你关于鲁迅的回帖的意思了,刚看你那个帖还真有些“错愕”。
可惜现在工作忙得要死,等折腾过了这段,就这个问题和怎么看待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成功与失败”再搅和搅和。
现在岳麓山周围是长沙的大学园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云集于此。
鲁迅也不是一开始那么犀利的,我想是很多人的血让他终于沸腾,成了后来的刺客。刺客自然不会那么儒雅,但那是焦虑所致。
自然是用来办教育了。
诸多烈士安眠此地山中,也是可以含笑了。
写的好啊。无以为报,鲜花一朵。
那票价肉痛的,nn滴,。其实山上啥都木有,远木有当时下河街的小龙虾对俺有吸引力。
好像还有一个将军墓? 抗日阵亡的?
(借一句)中华壮志承前辈,国欲复兴系我身....
是否就是认为革命军基本为口号和想法的堆积,而非事实陈述和逻辑推理?
印象中依稀记得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