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 -- 风尘仆仆

共:💬356 🌺6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有个时间轴,让我们看看顺序

70年代,陈九段恋爱。80年代陈九段先得肝炎后得癌,蒙美女冠军妻子细致的照顾。病中写出《超越自我》,把这段罗曼史写的是声情并茂,感人肺腑。

后来,当官,管家的时候少了。再后来,和姐姐家的女佣有了那个,然后珠胎暗结,藏不住了,然后老婆儿子全不要了。

然后再结婚,双胞胎儿子闪电落地。

围棋界,俞斌这样的好男人太少了。

家园 男人蛮无聊的。错多对少
家园 好买卖,那两本连环画能换《乒坛群英》?

我好像记得是《乒坛群英》,封面是淡绿色,一个女运动员在打回头的样子?

那本书真好看,张燮林大战绍勒尔写的绘声绘色:“张燮林就靠在大使的肩上睡着了”,那时候的乒乓运动员,真牛。

那本书捧的最厉害的就是徐寅生,记得有这么一句:“他能够从银球飞行轨迹的微小抖动中判断球上是否有灰”。

那本书上出来的人名中最年轻的中国运动员是李景光,日本则是长谷川信彦。

那是“小球推动大球”的传奇年代。

家园 兄台厉害!记忆力强悍!

可惜那本书我没能留下。不过貌似您说的是后来的经过补充的版本。

家园 【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续二)

列位,刚下班俺就去老萨的“苏27”那里跟了个帖。一不留神把大批河友惹急了!甚至打算“批斗”俺。怕怕!这不,赶紧写了(续二)。说不定努力表现一下,能躲过被“揪斗”的厄运。嘿嘿!

郗恩庭在31届世乒赛上仅获得男单第三名,这让他十分郁闷。不仅是他本人,教练、队友也都认为他本应拿到冠军,至少也能进入决赛(假如进入决赛,大郗的对手将是日本的伊藤繁雄!窃以为伊藤根本不是大郗的对手)。

然而,世事难料。郗恩庭进入四强后,下面的对手将是来自瑞典的本格森。赛前领队找到他谈“思想”啥的。大郗却满不在乎的说:“老×,放心!你就等着看我抱杯子吧!”(这可不是我编的,而是多年以后郗恩庭在电视专访节目里自己说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局,正如大家预料的那样轻松愉快:本格森差点被郗恩庭的发球绝技给弄疯喽!比分悬殊的令人吃惊。第二局开始阶段也是如此,大概在十几比几的落后形势下,本格森突然一反常态:开始进行超常规的“胡打”(或者叫“瞎整”)手段。不管郗恩庭发什么球,本格森一概发力抢攻,毫无章法可言!好像根本不考虑那球会打到什么地方。有的球甚至直接打在郗恩庭的身上以致让大郗感到有点疼。这种毫无绅士风度的打法令郗恩庭十分不快(那时候的郗恩庭毕竟经验不足,竞技场上具有绅士风度如涅莫夫者能有几个?)。同时他也认为,本格森这是打算放弃了!他没有想到,本格森这是在用一局球的代价来适应对手的发球,同时还兼有干扰对手情绪的作用。郗恩庭确实受到了干扰(虽说他年纪不算小了,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竟然让本格森追了上来。我实在记不清最后的比分,总之郗恩庭越打越失常;本格森越打越“疯”。就这样,本格森淘汰了郗恩庭。继而在决赛中击败伊藤繁雄,为瑞典拿到了历史上第一个男单冠军(假如我记错了,请别砸我。因为凭借记忆写东西,我实在把握不大,只是努力写出我的印象。我记得在此之前好像瑞典人只拿过男双冠军)。

在参加31届大赛时,郗恩庭的打法还是比较传统的直板正胶快攻。推挡技术堪称一流!已经记不得是谁说过:河北籍选手只要是打直板的,推挡技术都非常的强悍。加上他的发球变幻莫测,转与不转的发球动作简直无法分辨!初出茅庐之时,确实也有不俗的战绩。但半决赛的失利也让他看到了今后的艰难,因为欧洲人的弧圈球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当时,中国人的传统直板快攻在对付弧圈球方面还没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事实上过了10年之后,新一代优秀的直板正胶选手才脱颖而出,代表人物是谢赛克、江嘉良、陈龙灿)。郗恩庭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压制住欧洲人的弧圈球。特别是发球优势不够显著的时候。

徐寅生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做运动员时就有“智多星”的美誉。现在他作为中国男队的主教练,每天苦思冥想的就是如何创新,如何保持中国乒乓球的技术优势。31届结束后,他与正在渐渐步入仕途的庄则栋产生了分歧:庄则栋认为,采用直板快攻的中国运动员在“快”的方面还不够(传统快攻归纳起来就是“快、准、狠、变”),还要更上一层楼。而徐寅生认为,我们的运动员已经足够快了,需要再加一个“转”字。要把中国的快攻技术扩展为“快、准、狠、变、转”。后来的一切都证明,徐寅生的论点是正确的,不愧“智多星”的称号!事实证明不把旋转吃透并掌控之,是无法与现代弧圈球相抗衡的。我想,假如让徐寅生和庄则栋单挑,徐寅生大可拍着庄则栋的肩膀说:“打球,我不行。做教练,你不行!”

现在,徐寅生为了32届世乒赛,要打郗恩庭的主意了。徐寅生提出,郗恩庭把原来的正胶胶皮换成反胶胶皮!让一个运动员放弃原有的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是很困难的事情。况且成年人不像少年选手有较强的可塑性。再加上两年一次世乒赛,时间够吗?这一切都让郗恩庭感到莫大的压力!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在徐寅生的坚持下,郗恩庭换了胶皮。虽说不能算是从头练起,但依然是困难重重。以致练到后来,大郗甚至打算改回正胶。此时,距离32届已经不到一年了。徐寅生以少有的严厉对郗恩庭发出了“最后通牒”:改回去可以,但是就不要去打32届了!(我猜他大概他会这样讲:“侬勿想打反胶?好哦呀,南斯拉夫侬就勿要去咯!”呆鹅兄,这算勿算哈岗八岗哉?)没办法,大郗硬着头皮继续练下去。历尽磨难,终于修成正果!三大神功相辅相成:发球、推挡、弧圈球。这就要下山去找回两年前的“场子”了!

顺便再说一下胶皮,其实早在60年代初期,从事乒乓球器材研发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就已经制作出了反贴胶皮。只不过性能还不是很理想。大概是在60年,一批反贴胶皮(好像是上海生产的)被送到了集训队,请国手们试用(我猜,那主要是给横板削球手和陪练队员们用的)。大概是因为制作模具时有点疏忽,使那批胶皮的颗粒尺寸过长!按说这都是些不合格品,如果不是急需,人家厂方也不会跑到专业队去丢人现眼。然而,正是这批不合格的胶皮出人意料的成全了另一位大师———张燮林。当时,小张同学拿着一块胶皮翻来覆去的捣鼓。随后突发奇想:将这块胶皮反其道而用之:颗粒朝上的贴在自己的球板上!经过试打,效果那是相当滴好哇!于是,中国人的一项秘密武器诞生了———长胶胶皮!这种胶皮很难制造旋转,但是同时它也不会明显的改变来球的旋转。即所谓的“反旋转”。您的弧圈球很转么?得,俺给您削回去,让它在您那里变成强烈的下旋球!拉球……下网!……您的球不转?也好,俺还是给您削回去,仍然不转。然后您一定会误以为这球很转,拉球……出界!……。好了,小张同学拿着它削遍了整个世界!搞得外国选手们云里雾里的摸不着头脑。为了保密,张燮林还为它搞了一个“替身”———除了胶皮不同(但颜色相同),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的另一块球拍。每当外国人提出观摩一下他的球拍时,他就把“替身”拿出来。吼吼,刚才我还指责本格森缺乏“绅士风度”,可是这小张同学的做法是不是也有点……那个……那个啥。

到了郗恩庭时代就没问题了,天津橡胶研究所开发出来的“729”反贴胶皮在性能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国手们的需要。现在就看中国选手在萨拉热窝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待续)

关键词(Tags): #乒乓球#国手
家园 尚书大人英明!
家园 本来想跟郗恩庭,等你下一次到32届再说。

31届对中国观众的震撼,不如说是比赛场地“爱知县体育馆”。一个县就有这么强悍的体育馆?吓得新华社赶紧解释: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这才体现了“东风压倒西风”。

家园 我看的是原版本,文革以后没有重版过。

因为当时徐寅生的《为革命打乒乓球》投了个好机,所以徐寅生最吃香也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贺龙看了徐寅生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说“那毛主席去参加世界比赛肯定是冠军”,后来是一条罪状。

家园 对对对!

是这样,我们当时也在纳闷:这“县”咋这么牛。现在想想挺好玩的。

家园 关于李景光

景光,曾是六、七十年代中国知名的乒乓球国手。在1971年春天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以他和庄则栋、李富荣、郗恩庭、梁戈亮组成的中国男队战胜了东道主日本队,赢得了团体冠军的殊荣,使中国男队继1961年、1963年、1965年之后,第四次荣获世界团体冠军。当时在与日本队的决赛中,“打疯了的”李景光没有给日本选手伊藤任何机会,以21∶3、21∶6奠定胜局,为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前世界冠军生前患精神分裂症已有20多年,没有老伴儿及子女,此前一直是由其姐姐照顾的。

2000.6.16晨李景光在北京游乐园附近一居民楼六楼坠下,砸落在一辆停靠在楼边的车上,事发20分钟后抢救无效身亡。

家园 难怪前几年打听李景光是得到的回答是“不是太好,别问了”。

太可惜了,乒乓队从李景光梁戈亮以后就没有人敢自称帅哥。江嘉良和他们比根本就是小偷乱,就蔡振华还行。李景光32届敲掉约翰森,那场比赛到现在还记得,他是个大个子,又不像现在的王励勤是根芦柴棒。

当时我们最崇拜李景光的小撂,个大腿长手又长,拍子就在裤裆位置,想学又没有那么大个子,很气愤,呵呵。

家园 乒坛元老刁文元回忆李景光

怀念战友——李景光

作者:刁文元

除夕晚去影院看了电影“集结号”。回家路上,看到街角偏僻处有许多人在烧冥纸,每到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还是习惯用这种方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热闹的鞭炮声中,或明或暗的堆堆火光和火堆边婆娑的身影,也不禁让我追思起故去的亲人和朋友。联想到“集结号”的场景,忽然就想起了景光。

景光不幸坠楼已有些年头了,大家现在还都经常念起他。他的病始于73年的一次大赛。一场意料之外的失败,使他长期过于紧张而劳累的身心突然崩溃。当时只有圈内少数人知晓根底。

景光是唐山人,1.82米个,嘴大眼小,身板壮实,一式的寸头,从外表看就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他是个左撇子,手长脚长,打球反应快,手感好,是当时公认的乒乓奇才。

景光还特聪敏,他是队内的模仿秀高手,会惟妙惟肖地表演多种人物和方言。那时训练之余,我们一帮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自娱自乐,琴棋书画,各显神通,现时就叫才艺展示吧。

景光人憨厚,在圈内的人缘有口皆碑,不管哪路“人马”都念他好。71年他任男队队长直到生病退役,我和他在国家队相处十几年,没见他和谁红过脸。有次他老家河北的朋友送一箱大雪花梨,说是以前慈禧的贡品,一斤一个。我们都嚷嚷着去他那尝鲜,他说:“我爱吃这梨核的酸味”,大伙就一股脑把梨中间切给他,他还是憨憨的笑笑。

95年天津世乒赛,我俩常一起看球。一次,景光问我:“天津这馆多大”,我说:“一万三”。景光又问:“人满了吗?”我答:“没有。”他摇摇头说:“想当初,你我在首都馆比赛,一万八(观众),座无虚席。你侧身跑正手后反手大力抽杀,得分,全场无声,但观众嘬牙花子声此起彼伏。不像现在,乱吵吵……”我说:“今非昔比,鸟飞人换……当初亚非赛上,我俩双打对一非洲哥们,比赛一开始你接发球五板5:0,我站在旁边没事干,直冷的慌。”他咧大嘴笑了。

回想71年名古屋世乒赛团体决赛,景光打伊藤(上届世界单打冠军)21:6 ,21:3,创造决赛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悬殊比分。那时景光是中国队的一号主力,头等功臣。因为处于文革时期,对他的宣传和待遇上总不尽人意,私下我们都替他抱不平,但景光不做声,只是苦笑。

厮人已逝,音容相貌尚留心中。过年了,以此文悼念他。

愿他在天国能够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笑!

家园 刁文元是安徽的吧?

公道在人心,就是不宣传,经过过70年代的中国人也都知道李景光这个名字。

家园 刁文元很棒的

我记得刁文元是“五项球类运动会”的男单冠军(也不知记错没有)。32届若是让刁文元上而不用梁戈亮,估计不会输给瑞典。几乎可以肯定男团冠军还是中国的。

家园 老刁自己开博喱

个人简介

刁文元 1942年 安徽明光市人(生于五河县)

57年进省队,60年入选国家集训队,62年调入国家队当陪练,64年正式调入,先后三进三出国家队。

72年在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上,首获男子单打和双打(与李景光)两项冠军。后在73年全国锦标赛、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上再获单打亚军和季军,创我国至今保持的大龄成绩之最。这期间还在亚锦赛、亚非友好邀请赛上获得团体和双打冠军。

作为中国乒乓球代表队成员参加了31届、32届、33届三届世乒赛,32届世乒赛作为主力获男团亚军。在争夺前四名关键一仗对匈牙利的比赛中独得3分,是32届一场比赛唯一得3分的中国选手。

72年、73年被国际乒联公布为排名第七、第四的世界优秀选手。

76年退役,离皖被解放军铁道兵收编任教练(团级),78年铁道兵全军运动会获冠。

78年--81年任意大利国家队总教练,使意队首次进入世界前16名。

82年--86年任北京男队主教练,二次夺得全国锦标赛男团冠军,85年全运会夺得一金一铜。

84年受国家体委委派任团长和男队主教练参加在波兰的第四届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获6金1银。

87年--2007年任圣马力诺国家队总教练期间,多次夺得意大利全国赛事冠军和欧洲八小国奥运会多枚金牌。

04年参加在横滨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上,和德国的耐保尔夺得了双打冠军,这也是中国人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创中国老年夺冠之最。

刁文元现任海南医学院和安微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并在安师大成立了刁文元乒乓球俱乐.......

http://blog.sina.com.cn/u/1342099497

老刁的博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