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古琴音乐欣赏(下) -- 九霄环珮

共:💬5 🌺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古琴音乐欣赏(下)

以上逐条讨论了古琴音乐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主观属性,即舞蹈性,状物性,叙事性,抒情性,和思想性。当你听一首乐曲有以上一种或多种主观印象时,那么你就是在知觉层面进行音乐审美。如果你只是觉得好听而说不出到底怎样好听,那么你就是在感觉层面进行音乐审美。谈到这里,一个顺势引出的问题就是,听众如何才能在音乐欣赏当中获得知觉上的审美印象呢。

所谓音乐欣赏,或者说音乐审美,实际就是由音乐这个声音序列首先经过人的听觉系统,然后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比如,当我们置身松林时,经常能听到风过松林的特殊声响,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和谐宜人的声响,这是在感觉层面;如果我们由此意识到风过松林的声音和波涛的声音给我们相似的印象时,我们就进入知觉层面的审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进一步把风过松林的声音叫作“松涛”!

本文的上部和中部谈的都是审美的结果,现在就要开始谈谈审美的过程。打个比方,前面相当于厨师把烧好的菜端上桌,下面是厨师教你怎么烧菜。厨师烹饪的第一步自然是处理原料,他必须对原料(蔬菜,肉类,佐料等)的各种性质有所了解,同样地,我们听音乐,也需要了解音乐的一些基本性质——那些不管是否被我们听到而音乐本身固有的属性,即客观属性。按照我的理解,古琴音乐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客观属性:音色,节奏,旋律,调式,和结构(曲式)。其它音乐也大体如此,但这里我们只谈古琴。

古琴的音色可以和钢琴做一个对比。钢琴的音色就象是只有一个色调的明暗变化。以红色调为例,钢琴的最高音就象极浅的红,那就是白色。钢琴的最低音就象极深的红,那就是黑色。中间的键音就是从黑到老红到正红到浅红再到白的谱系。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看出钢琴的基本音色是很单调的。当然了,钢琴还可以通过和声来丰富音色,但那也还是在同一个色调上做文章。这似乎是钢琴音色的缺点,但是辩证地说,缺点也是优点,因为钢琴可以把这个单色调制作得完美无缺——世间的事情经常都是这样。

古琴恰好是钢琴的另一面:她太丰富多彩了。前面我提到过古琴大致有三种音:丰厚宽广的散音,晶莹缥缈的泛音,和富于感情的按音。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指法进一步拓宽了古琴音色。首当其冲的就是左手的“吟猱绰注”和“上行下行退复立撞”等等,赋予琴音丰富的感情色彩,此外还有“滚拂”、“轮指”、“打圆”、 “长短锁”、发出和弦音的“撮”等富有个性的右手指法,即便是同一个高度的音,在古琴上可以有多种方式弹拨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按住不同弦的不同位置来弹出相同的音高,这时候虽然音高相同,但音色有差异。更微妙的,即使当你用手指甲弹拨同一根弦的时候,从内往外拨和从外往内拨也有音色上的差异,但这些过于微妙的东西听众不一定需要听出区别来。

古琴的音色丰富多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特性是琴音自弹拨的一瞬间达到音量的最高值以后时刻在衰减。音量的衰减和音色的丰富是对立的,因为再美妙的声音,听不清楚那有什么用呢。所以,听琴曲的时候一定要很专注地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微妙之处。我这里说的微妙不只是一些装饰音,连许多构成旋律主干的滑音都经常是衰减到不易辨别的。如果三心二意地听古琴,大概只能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当当”声了。

任何音乐都是有节奏的,琴曲也不例外,但是,许多琴曲的节奏并非那么明显。关于琴曲的节奏,目前我的认识很不够深,不过可以简单说说我的体会。首先,因为琴谱不传节奏,而节奏要么是靠师傅口传心授,要么是靠自己打谱,这个历史传统造成各人演奏的同一首琴曲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节奏特性。其次,我发现有的琴家对节奏更重视一些,特别是在音乐学院里培养过的琴家,当然,老一辈的琴家也有具有严格节奏意识的。再次,我们一般所说的节奏是在西洋音乐的理论框架下定义的。简单地说,西洋乐理中,一个曲子分为许多小节,每个小节持续的时间相同,其中有重拍有弱拍,而且通常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为重拍。这样严格的音乐行进规律自然产生了鲜明的节奏感。古琴没有这样的节拍概念,相对应的是所谓“句读(音逗)”的概念,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作曲和作文的相似性。所以,当你听一个琴曲时如果对辨别节拍有一定困难,不妨从“句读”的角度去体会节奏。在这种情况下,听琴曲就类似于听演讲,你都是一句一句地接受和理解音频信息的。

关于旋律,需要衔接上面古琴音量衰减的话题,因为这个衰减导致辨认琴曲旋律的困难。如果一张古琴制作优良,那么这个衰减可能不是特别严重,同时如果琴曲旋律清晰形象、琴师演奏高超、而且录音质量良好的话,琴曲的旋律也并非不可捉摸。否则,有可能即使非常专注地倾听,对于初步接触古琴的爱好者来说也未必能够真正辨认出旋律。那么除了更专注地倾听,有没有什么弥补的办法呢?我这里提一条建议供大家参考。如果一个琴曲被改编成其它器乐并且能够基本保持原来的音乐特性,那么这个改编的器乐是非常值得参考的。比如,张维良曾经把“平沙落雁”和“秋江夜泊”改编成洞箫曲,而洞箫声音是很健壮的,不存在什么衰减问题,所以洞箫能够非常鲜明地表现乐曲旋律。如果你本来听“平沙落雁”和“秋江夜泊”的古琴演绎还有点疙疙瘩瘩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那么听了张维良的洞箫之后,回过头来再听古琴恐怕就豁然开朗了。再比如成公亮的“文王操”被他同时谱成管弦乐作为一个纪录片(记不清是否标题就是“孔子”)的主题曲,这个版本成公亮的个人网站上也有,对于充分理解古琴演奏的“文王操”也是大有帮助的。

调式又是什么概念呢?这个概念中国和西方都有。调式的概念我从前不理解,现在想来也是当然而然的。乐曲需要调式的原理大概可以套用演讲。由于每个人的嗓门不同以及演讲的受众和话题不同,演讲的“调门”也会不同。有的“调门”高一点,有的语气激越一点,有的“调门”低一点,有的语气委婉一点。

从作曲的角度看,“调式”这个概念里最重要的就是“主音”。“主音”就是一首乐曲里的最稳定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声音阶的第一个音。主音有多高决定了 “调式”里的调号。在你听乐曲的时候,你能体会到非主音有向主音靠拢的倾向,也能察觉主音在乐曲中反复地在重要位置出现,比如绝大多数乐曲都是结束在主音或主和弦上。主音高低可以用一个物理参数来表达,但音乐界通行的是用一个字母系列来表示,比如你看到“1=C"意思就是主音“1(唱哆)”为用“C”这个字母表示的音(说开来要论及钢琴键盘,不扯远了)。

西洋乐调式理论里还有大调和小调的概念,大调就是以“1(哆)”为主音来展开音阶,小调就是以“6(啦)”为主音展开音阶。非正式地说,主音相当于演讲的整体调门(是高调还是低调,现在流行要低调:-)),大调相当于激越的演讲,小调相当于委婉的演讲。

古琴曲(除了“幽兰”)一般都是用五声音阶来作曲,也有调号,记号用的是“宫商角徵羽”那一套体系。琴曲都是有调式的,但听不出来也没有关系,要是能听出主音那就更好。另外,某些琴曲是会变调的,但听不出来也关系不大。但是,要想在音乐欣赏上更进一步,调式这个东西早晚是要触及的。总的来讲,古琴低调,委婉,平和。

最后说说曲式。曲式就是音乐的结构。文学界有个俗话说“三流读者看故事,二流读者看人物,一流读者看结构。”音乐欣赏也是有类似的观念。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把握需要审美者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从而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和综合。在我们进行中西音乐比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西作曲家都注重结构,但侧重点不同。

古典的西洋音乐让人感觉他们对结构本身具有狂热。换句话说,他们的审美取向一定程度上着力于形式,而作曲通常是由一个“动机”触发,在套用一个形式的过程中展开。这个作曲的形式起到模板的作用,决定了乐曲的结构,在西洋乐理上被名为“曲式”,类似与八股文的结构规范一样。西洋音乐重视曲式的原因是为了调动和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加深听众对乐曲的印象!有两个主要办法:一个叫对比,一个叫有变奏的重复(单纯重复是枯燥的)。把对比和重复结合在一起就诞生了西洋音乐的一个典型曲式: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由三部分组成: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呈示部里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主题,设置两个主题的目的在于对比。发展部是呈示部两个主题的发展或新主题,相当于把一个话题扯远。再现部是针对呈示部中两个主题的有变化的重复,把扯远的话题再拉回来。奏鸣曲式运用广泛,比如古典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通常采用奏鸣曲式。

中国古典音乐,就古琴来说,结构固然重要,但作曲家采用什么结构完全是服务于内容的需要。并没有什么在音乐界取得共识的某种曲式被广泛效仿。尽管八股文这种结构套路在科举考试中占据统治地位,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却自由得多。首先在段落的数量上面没有限制,完全根据内容的需要。段落之间的变化关系也是因曲而异,当然在原理上也是对比,变奏这一类的办法在引导乐曲的行进。

西洋音乐对曲式规定得很严格,比如奏鸣曲式就该三个部分,呈示部分就该是由主题段落,连接段落,副题段落,和结束段落构成。而主题和副题就得是产生对比关系的。除了有限的灵活性,既然是奏鸣曲式,那么就该按照这个办法来作曲。西方人过去不搞什么“平沙落雁”或是“梅花三弄”,他们创作的对象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标题也是按照类型加号码来办,没有诗,没有文学背景,没有哲人语录等等意境上的东西。后来他们也发展了,也有了交响诗这样诗化的道路。

主观属性也好,客观属性也好,听众对音乐的审美的落实到底还是归结于“听”!听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感觉常常连锁地产生知觉。古琴音乐的一个特点在于不怕你多听,就怕你不听。这不象流行音乐,我的感觉听个两三遍就不行了,厌烦!这还算好的,有的简直不能听,听着起鸡皮疙瘩的时候是内在的生理系统提示 “此音勿听”!琴曲为什么耐听,除了作品本身的高雅之外,我前面提到的古琴音量上的衰减性也有重要作用。这种衰减就象国画的留白,让你在审美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保留一份自由,而音乐中的微妙让你每次都能产生新的感受。

除了多听,专注地听,其实也还有一些手段可以对古琴音乐欣赏起到辅助作用。我在前面鼓励大家尽可能观看视频,重点关注琴师手指的运动。如果你有机会现场聆听琴师的演奏,一定不要错过。你坐在琴师身边听琴和你听录音那个区别太大了。大型音乐会坐的老远地听扩音喇叭和听录音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古琴音乐会意思不大。古琴自古以来就是弹给自己听或者几个朋友聚会的时候玩一玩的。除了看视频,听现场,我在前面还提到借助聆听其它器乐的改编来启发对琴曲的理解。此外,我能想到的就是音乐之外的功夫了。

不是有句话叫“作诗功夫在诗外”吗。不管是作曲还是欣赏,我觉得对待音乐也有类似的道理。其它艺术也是一样。司马迁饱览九州山水文章得以雄浑俊秀。齐白石五进五出以造化为师,终于自成一派。音乐之外的功夫,我认为重要的就是造化,文章,和绘画。造化就是自然山水,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如果到一出地方,急匆匆地就为了照个相,那可就浪费了。中国的旅游胜地虽然人多了点,但是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山水造化本身,仔细品位其中的美妙,不光是把美景照进相机里,更重要的是存在自己的脑海里,有空的时候调出来回味反刍。文章绘画里面的道理和音乐都有极大的共通之处,介绍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类的书籍很少,但是古文鉴赏,诗词鉴赏,还有国画鉴赏之类的书籍可就丰富了。

关键词(Tags): #国乐#古琴元宝推荐:范适安,张七公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献上鲜花,受教了

通过这个系列长了不少知识。

家园 对,难得这么全面的了解古琴
家园 受教受教

长揖谢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