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阿拉伯诗人传奇——蒙昧时代》序言:那是怎样的时代 -- 江城孤舟
在阿拉伯语中,“文学”与“教养”可以用同一个词来表达,事实上它的原始含义是蒙昧时代的“邀请赴宴”,然后由此衍生出“待客礼节”之意,再发展出“教养”“品德”的词义。那么什么样的人在古代阿拉伯人心目中算是有品德的呢?是文人吗?
的确是,而且对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来说,文人一般来说只指诗人,因为除了诗歌以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别的文学形式。
但是,那时的诗人,绝对不是今天我们心目中想象的文质彬彬、带着眼镜,手无缚鸡之力,作品无换银子之能的文学青年的形象。他们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假设时光机器的存在,让时间倒退数千年,化身为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民众之一员,再来观察他们身处的环境与创作的背景。
近3000年前,阿拉伯人的先祖,闪族一支的原型已经在今日的也门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门是阿拉伯半岛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福地,气候温润,土壤肥沃,而且雨水丰沛,尤其在4-5月间,几乎是每日一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慷慨的将水份赐给这片土地,但又总是下几个小时就适可而止,不会暴雨成灾。在这里,闪族先民们盖起著名的马里卜大坝,后来还建立了很有影响力的赛伯邑王国,《圣经》中的示巴女王就是指这里的一位统治者。
然而盛极必衰,也门文明终究还是衰落了,马里卜大坝也倒塌了。阿拉伯人的先祖被迫成批离开故乡,向北方的浩瀚沙海中去寻找生活。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到了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前,他们已经在整个阿拉伯半岛站稳脚跟,而这段历史时期,就统称为“蒙昧时代”。
“蒙昧”,阿拉伯语叫“贾希利叶”,在中国人听来不是一个好的词组,所以现在国内在提到这一时代的文学时,都喜欢用音译法叫“贾希利叶(时代)文学”,而且阿拉伯人的自认“蒙昧”也不是我们所通常说的那种意思,他们自己说的“蒙昧”更多是指没有受到伊斯兰教开化而言的。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到全世界范围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当时的阿拉伯人的确落后到了可以用“蒙昧”称之的地步。
公元6世纪时,中国已经快要结束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进入辉煌的隋唐大一统帝国时期,西欧刚刚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但东欧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的拜占庭帝国依然在维护着罗马的荣光,并与波斯萨珊王朝在中东争霸,开展着谁也吃不掉谁的拉锯战,印度的笈多王朝虽已经开始解体,但一样将大乘佛教、印度教以及一系列盛世造就的文明成果遗传后世。相形之下,阿拉伯人仍然在文明的边缘徘徊。
当时的阿拉伯人基本上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定居在阿拉伯半岛边缘的城邦国家以及半岛内的部分绿洲上,称为“哈达拉人”,即定居者的意思,但这类居民人数并不多,而占阿拉伯人口大部的,则是沙漠中的游牧民,即我们熟知的贝督因人。“贝督因”的本义就是逐水草而居。
阿拉伯半岛中的沙漠地带是地球上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白天烈日当头,酷热如焚,夜间又温度骤降,反差极大,时有狂风扑面,黄沙遍地,四处荒凉,水无涓滴。在这里生活的游牧民,若非已经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与坚强的精神,简直无法生存。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讲求什么文化。虽然他们的祖先与生活在四周的兄弟们的文化水平都很发达,但他们无缘享受。
生活的环境影响人的一切,连思维的工具——语言都饱受影响。学过阿拉伯语的人都知道,阿拉伯语是一门发音非常浑厚的语言,与汉语这种唇音、齿间音较多的语言完全不同,它含有大量的顶音、喉音,这是因为在漠漠瀚海中,往往百里无人烟,游牧民散落分布,漂游不定,没有雄浑的语音互相呼喊,则彼此无法联络。而阿拉伯语有着出奇繁杂的语法结构,性数格势皆繁,便有人开玩笑说这是由于阿拉伯游牧民思维简单兼在沙漠里闲着无聊,只有在语言上做手脚,以消磨时光。而蒙昧时代贝督因人的词汇可以精确到给骆驼的每颗牙齿都起上一个专有的名词,但很可能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半岛外花花世界的新鲜事物的那些词汇。在阿拉伯语中竟然有400个单词能够用来表示“灾难”,足见当时他们的生活苦到了何等地步。
如果您是一位那个时代阿拉伯沙漠中的诗人的话,那么除了要忍受这艰苦的生活外,骑马射箭、舞刀弄枪也得是您的基本功。有时候您得用这武器去打猎,否则全家都可能挨饿,当然,更多时候您得使用武力去消灭敌人。阿拉伯人在蒙昧时代,除了游牧与经商谋生外,为了生存,抢劫他人或者被别人抢劫,都是家常便饭,而且无论是个人还是部落,都并不以此为耻,反引以为荣。为防被抢,经过阿拉伯的商队往往雇佣保镖兼向导,您也可以揽下这任务赚钱,不管如何,尚武是必然的社会风气。
不仅如此,当部落需要您的时候,您还得出征,这是身为部落成员的义务。“部落的成员间有着牢不可破的团结,为了他们的弟兄,不论对错,都要施以援手,即使是最低贱的人,也该为他出力。他们一贯齐心合力对待除他们以外的人。
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犯下罪行,那么全部落都需替他承担;如果一人获得战利品,那也属于全部落,最好的部分得归部落头领所有……这就是游牧人的归属观,并非是民族主义的,而是部族主义的,这种与部落相联,受其保护,也对其尽保护义务的思想,就被称为宗派主义。”
因此阿拉伯部落之间常常爆发冲突,起因可以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比如白苏斯之战,起因是因为一个部落的酋长弟弟射杀了另一部落名为白苏斯的老太婆的一只骆驼,便引发了绵延40年的战争。又比如赛马之役,由于两部落在赛马会上出现争执,爆发战争,这场仗又打了40年。有个词组叫“阿拉伯人的日子”,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时期,这里的“日子”不是别的意思,就是指战争。而整个蒙昧时代,流传至今的足足有上千个“日子”!
虽然看起来很悲惨,但如果从现代的角度来分析,这漫长的战争是由于半岛环境恶劣,为争取诸如绿洲、水源等基本但匮乏的生存资源所必需的。如果您生在那个年代,没得说,锻炼武艺吧!据说阿拉伯豪杰的榜样,诗人安泰来,90岁还上马作战呢。
阿拉伯人道德的最高典范被称为“豪侠”,也是诗人与文学常歌颂的题材,可是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很难确定,但可以将其描述为勇敢与慷慨两大方面。勇敢,明显是指为保卫其部落,不惜性命,出劲厮杀;慷慨,是指宰杀家畜,款待宾朋,救济贫弱,还必须多予少取。正所谓“战争时奋勇杀敌,战后不与人争利”。
阿拉伯人以待客慷慨为荣,对远方来的客人,管吃管住管招待,怕旅客在夜间找不到路,往往还会点起篝火指引自己住所的方位。这是沙漠生活的需要。你今天帮助了别人,后天可能就需要别人来救你。蒙昧时代的诗人,慷慨的典范哈贴姆,在客人路过他这里时,杀驼待客,吃不完的当客人的干粮,当客人离去时又让他随便挑驼群中最好的带走。而蒙昧时代末期的诗人侯特艾,写了一首诗,其中的主人翁,一位游牧民自己一无所有,仍坚持努力待客,其子让父亲杀掉自己,让客人饱餐。幸好主人翁最后猎到一匹野驴,才没有发生悲剧。
当然这以上都是男诗人干的活,我好像有点大男子主义了,不过由于整个蒙昧时代只有一位女诗人,所以我还是自动把女同胞们忽略掉。这是沙漠的环境所逼迫的,别无选择。
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诞生的诗人,自然是要受尊崇的。不过,也许文学才能是天生的,但诗歌本身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鲁迅说中国诗歌可能出自于劳动号子,即“杭育杭育派”,而阿拉伯诗歌也大致相差不离。它可能来自于古代占卜的带韵律的曲子,也可能来自于驼夫赶驼的歌谣与号子,而这种号子可能又来自于骆驼有规律的步伐。还有一种说法,说驼夫的号子是由于某人在赶驼时不慎摔伤了手,痛的高喊:“呀,我的手!呀,我的手!”(Yeeyedi,Yeeyedi),而其他人觉得这种调子很有节奏感,遂发展成为最初的节拍。不管如何,阿拉伯人的诗歌都应该是从劳动中生成的。
不过这些始终也只是传说而已,很难实证了。我们说中国古诗是起源于劳动歌谣,有上古时代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二言古诗《弹歌》,即“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为证。然而存留到今天的阿拉伯古诗,最早也只是公元6世纪早期的,再古老的已经湮没无传了。但再看看这些6世纪的古诗,其结构已经很完整,也已经非常讲求韵律,也出现了长诗,所以它们不可能是阿拉伯诗歌的雏形,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发展与规范后的产物。然而,可惜的是,更古老的已经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那是因为蒙昧时代的诗歌传播方式是贝督因人口耳相传的缘故。我国古代很早就设有专门机构去采集民间歌谣,这才能诞生《诗经》。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文字。而阿拉伯社会当时有无文字呢?
回答是,有,而且还是拼音文字。阿拉伯最早的文字是南方也门采用的希木叶尔文字,那是从一切拼音文字的始祖——腓尼基文字那里借鉴演化而来的,后来又发展成阿拉美文字,从它诞生出几个重要的文字支系,即希伯莱方体字、古波斯字母、印度字母,以及后来终于演化为古阿拉伯字母的奈伯特字母。
下面是现代阿拉伯字母的图示,共有28个。奈伯特字母作为它的雏形,与其表示的是相同的音,然而却有一点可怕之处,就是所有字母上面都没有标上点!
各位啊,看看上面那图有多少字母是只能靠一点或两点相互区别的!如果您不能理解奈伯特字母的可畏之处的话,就请假设在英语里“o,p,b,d,q”的写法都没有区分,相互混同,能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么?而阿拉伯语中不带点的话,就会有14个字母无法相互区别!我们今天学习阿拉伯语的人一想起这个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古人要利用这种文字表意,那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虽然有了文字,可这却是一门只有极其聪明者才能利用它书写和阅读的技术,据传直到伊斯兰教兴起前,整个阿拉伯半岛上只有17个人能够阅读并书写这种文字,所以有了文字也基本等于没有,起不到多少传播与保存文化的作用。
那么,假设您是那个时代的诗人,有了大作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您要了解阿拉伯游牧民的秉性,他们为了躲避酷热,是昼伏夜出的,而漫漫长夜,游牧又不费多少气力,如何消遣?只有在游牧之余,相互交谈了,至今夜谈依然是阿拉伯人最喜欢的事情之一。阿拉伯人非常健谈,今天依然如此,他们有个谚语叫做“希腊人的脑子,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将这三者并列为人类最灵巧的杰作。而对没什么文化的贝督因人来说,自然是琅琅上口的东西更方便记熟并向别人转述。所以,蒙昧时代的文艺,除了诗歌外,只有些押韵的格言与短小的演讲辞还能留到今天,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要使您的作品能流传下去,您应该先尽可能的使诗作读起来顺口,这就促进了阿拉伯诗歌的格律。
其次,如果您是作诗的“腕儿”,您应该找一位“传诗人”,他是那个时代初步找到了作诗感觉,但还没有熟悉此道的文学青年,会跟着您这个师傅,向您学习作诗技巧,并负责把您的每一首诗背熟后,再向他路上遇到的其他人转述。这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很多大诗人在没成名前都当过“传诗人”。您也不要小瞧阿拉伯人的记忆力,先知穆罕默德年轻时听过一位基督教主教传教的演讲,到了晚年还能全文背诵出来,而《古兰经》在最早降临时,穆罕默德身边的众多圣门弟子都是能把整篇背的滚瓜烂熟的。
不过,是人就会有失误,记忆力再好,也比不上烂笔头保险。我们今天看到的蒙昧时代阿拉伯古诗,许多都有几个版本,各版本在部分词句上有出入,乃至多上几句、少掉几句的,数不胜数。这既可能有后人的伪作混入,也有可能就是在长期的口耳相传中出了问题。
还有第三种途径,蒙昧时代阿拉伯半岛的贝督因人规定,每年有三个月是禁月,不得打仗。而在太阴历十一月初一,著名的欧卡兹集市就会在麦加东南方向的奈赫莱和塔伊夫之间开市,20天后移至麦加较近的麦杰乃,10天后移至麦加最近的佐麦加兹,在那里设市8天,届时为朝觐月的初八,即表示朝觐仪式正式开始,大家再一起去朝觐卡尔白(天房)。
而在此期间,就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欧卡兹赛诗会。各路来自各个部落的英雄好汉们纷纷登场,将自己的诗作大声向赶集的众多群众们诵读出来,再由各部落的民众推选出优胜作品。各部落在此竞争非常激烈,在战争时没有分出胜负的,就让自己部落的诗人到赛诗会上作诗给自己部落长脸,同时讽刺攻击敌对的部落。而优胜作中最佳的作品,就是阿拉伯文学史上必须提到的《悬诗》。
《悬诗》,阿拉伯语称作“穆阿莱葛特”(“被悬挂起来的”),乃是蒙昧时代一组优胜长诗的总称,其数量有说七篇,也有说十篇的,但一般还是《七悬诗》最广为人所知。
《悬诗》的名称是什么意思?最常见的说法是欧卡兹赛诗会上获胜的诗会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天房的墙上供人鉴赏,所以叫“悬诗”。但是也有不少人,包括我,就对这种说法有质疑,首先当时阿拉伯人懂得文字的就没几个人,挂到墙上给谁看?其次,赛诗会上每年都会有一首优胜作,如果每年都把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的话,欧卡兹集市办了上百年,为什么到今天被称为“悬诗”的只有7到10首?也就是说只有它们能流传下来?
现代较合理的看法是现在的《七悬诗》或《十悬诗》是由后世的阿拔斯王朝诗人收集的,所以“悬诗”的意思是指这些诗“悬”在人们的心里,一直没有被人忘记,还有种说法说这组诗又被叫做“项圈诗”,一首首如同一串明珠挂起来,所以才叫“悬诗”。20世纪埃及著名学者塔哈·侯赛因提出一个论点,认为这《悬诗》都是后代阿拔斯诗人的伪作,结果就像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一样,当时就遭到无数传统学者的批驳,今天不赞成此说的人依然占大多数。
的确,字句可以伪造,韵律可以模仿,但是《悬诗》属于蒙昧时代的那一种蛮荒但纯朴的感觉是假托不起来的,那种独特的感情与表达方式也是后代人学不像的。《悬诗》是这个时代的最高作品,是阿拉伯诗歌的第一个高峰。
而能写出诸如《悬诗》这样优胜作的诗人,会得到整个部落的尊崇。在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看来,锋利的宝剑、杰出的口才、优秀的诗人、大片的畜群,这都是一个部落的无价之宝。诗人的地位与作用,请见希提《阿拉伯通史》里的描述:
“阿拉比亚人称诗人为“沙仪尔”(shā‘ir,本义是感觉者),因为诗人有一种一般人所没有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他自己的魔鬼(shay-■ān)所昭示他的。诗人与不可见的势力之间有同盟的关系,故诗人能凭他的诅咒而使敌人遭殃。因此,讽刺诗(hijā’)是阿拉伯诗法中一种很古的体裁。
诗人的职责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各种任务。在战争的时候,他的舌头和战士的勇气有同样的功效。在和平的时候,他的如火如荼的群众演说,可能危及公共秩序,他的诗歌能唤醒整个部族,使他们行动起来,正如在一个现代的政治运动中,一个煽动民众的演说家所发表的演说一样。那个时代的诗人,相当于现代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官,有人用极贵重的礼物去巴结他,希拉和加萨尼两个宫廷里的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诗歌,由听众背记下来,凭着口耳相传,流行很广,成为一种无价的宣传工具。他同时又是舆论的铸造者和代言人。君主和族长们,为避免诗人的讽刺,给予他津贴,这种办法在古典文学中被称为“割舌头”(Qa■‘ al-lisān) 。
诗人不但是本部族的预言者、指导者、演说家和代言人,而且是本部族的史学家和科学家——一个部族所能有的科学家。贝杜因人是以诗歌去衡量人的聪明才智的。据《乐府诗集》的记载,有一个咏诗的人曾歌咏说:
‘谁敢与我的部族抗衡?
它有众多的人民,
还有杰出的骑士和诗人。’
人口多,武力强,才智高,这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诗人作为本部族的史学家和科学家,他精通本部族的宗谱、民间传说,他晓得他们的造诣和功绩,他熟悉他们的权利、他们的牧场和边疆。他还明了与本部族相竞争的各部族所有的心理上的弱点、历史上的失败,他的工作是揭露这些缺点,并且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渲染,用来嘲笑他们。 ”
蒙昧时代的历史上,前面提到的白苏斯之战期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争斗的两个部落暂停厮杀,向希拉国王争讼,结果两位《悬诗》诗人作为各自部落的代表,展开了一场诗歌大战。泰格里卜部落的诗人,也是这部落的首领年轻气盛,在自己的诗作中夸赞本部落,攻击敌对部落,非常犀利,但却没有歌颂国王,而对方巴克尔部落的诗人,则一面驳斥,一面对国王唱赞歌,最后国王做出了有利于巴克尔部落的判决。
对一个致力于诗歌的诗人而言,阿拉伯的蒙昧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它提供给诗人无上尊贵的地位,又交给他们至关重大的任务。诗人在那个时代面对的是恶劣无比的自然环境,但也锻炼出了独特的思维与情操。
与其他许多游牧民族不同,阿拉伯民族是不盛行史诗的,《悬诗》全部都是情感诗,是诗人个人感情的宣泄,它们初看结构散乱,彼此间没有逻辑。但在其杰出的作品中很容易就能觉察到诗人灵魂在那一瞬间的闪光。
他们的写作手法既可以称得上成熟,也可称仍需发展。除了有共同的起兴格式(下一篇会详述)外,贾希利叶时代的阿拉伯诗人作为游牧民,其修辞方式一般着眼于外观的刻画,取材于他们周围的景致与现象。
比如说他们的喻体,经常是沙漠中野生或家养的各种动物或植物,如盖斯把姑娘的双眼比喻成如同生仔以后的羚羊那样温柔,安泰来把驼黑色的毛比喻成乌鸦,两人都把苦楚的滋味比作吃苦西瓜等。他们的本体,也基本都是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某些虚幻的情感或理念。他们没有非常离谱夸张的联想,盖斯曾用骆驼来借喻黑夜,以用绳索锁住星星来隐喻黑夜消逝之慢,以也门布商的衣料来比喻下雨后缤纷的草原,安泰来则用打火镰时的声响来比喻蝇类嗡嗡的叫声,将剑光比喻成闪电等,大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与情景。他们还没有后世诗人那种肆意放纵的想象力,也不使用夸张怪诞的喻体。比如阿拔斯时期的艾布·努瓦斯会将酒比喻为爱人,要向它提亲,又把酒比喻为灵魂,要将它啜饮,这样的比喻,他们想不到。比如“我明日尚未饮酒,昨日就已经先醉”这样的夸张手法,还有像穆太奈比的诗句比喻:
“你让敌人尸横遍野,宛如婚礼上向新娘抛洒银币”
这样本体与喻体相似点不明显,整体上显得较为奇特的比喻,他们也不会使用。同样,他们使用的许多与蒙昧时代联系过于紧密的比喻,后世已经不再效仿,但正因此才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真实感与鲜明的时代特性。
和阿拉伯人一样,许多古代民族都是重视诗歌的,我们的先秦“六艺”与盛唐就不说了,想想欧洲的吟游诗人,再想想日本《源氏物语》的那个时代,男性贵族与女性共寝后,第二天是要写信寄诗去慰问的,而女方也要回信寄诗作答复。那对现代诗人来说,是怎样可望而不可及的辉煌时代啊!
今天的诗人不能光回忆过去的荣誉,过去的早已一去不复返,更不能自居社会的良心而鄙视远离人民,那些这么想的诗人,你们忘记了你们的先祖最初是服务民众,然后才能被捧上神坛的。以一段本人写的抒情文字作结:
他们问:请你和我们谈谈何为诗人。
你说:诗人是那些用一滴墨水诞生出女神的人。
但女神可以诞生于工匠的汗水,也可以生在战士的血水中,还曾从情人的泪水中现身,诗人怎能自诩高贵呢?
诗人不是任何人的良知,但诗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诗人是孤悬在八千米雪峰上的一盏油灯,虽历经艰险,也不能忘记汲取智慧的酥油,否则即使内涵深如沧海,光芒也终究会燃尽。诗人是在波涛汹涌的海畔之灯塔的守夜者,要孤独地用灵魂写下文字,来迎接最平凡的第一千零一个黎明。他的心要比一万个太阳还炽热,在世人眼中才能像浩荡银河中的伶仃一星;他的眼光要比圆润的满月还澄澈通明,才能将这世间的悲欢离合冷冷看清。
可现在是一个诗人的作品比他自身朽坏的更快的年代啊。因此,如果你见到了一名哭泣的诗人,就请用轻轻的一吻为他拭去脸颊上的泪花吧。请让你热切的感情变成古旧的钥匙,打开他久闭的心房。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大家好!为了兑现诺言,我终于开始写作《阿拉伯诗人传奇》了。但是阿拉伯诗歌有1500年的历史,诗人辈出,以我的微薄能力,如何去一一描述?只能挑选其中几人去讲述,仍不免挂一漏万,如何是好?幸亏前一阵河里某人放话,说我的文字“显然是有去向的”,我的爱好是“与生银子挂钩”的,所以我的立场等同于CNN,写出来的东西可信度那就不用提了。虽然我并没有像他说的那种“拿铅字换银子”的能力,也没有这个欲望,不过这也算是为我解套了,反正写的再烂,只要事实清楚,不胡编乱造,想证明自己不是CNN还不容易?那么,我就姑妄写之,请朋友您自己留心吧,如文中有疏忽之处,还望各位见谅并指正。这不会是个短期内能完成的系列,更新速度也不会很快,因此请各位有兴趣的朋友耐心等待。
谈起写作这个的由头,那是在某年冬天回家的火车上,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中文专业的研究者,精通古汉语,我对他是很佩服的。可是这位老兄竟然说:与中国古代诗词相比,其他各国的诗歌都不值一提。我既想说莎士比亚、但丁、雪莱、歌德、聂鲁达、纪伯伦,也想说《罗摩衍那》《万叶集》《列王记》,可是以上种种杰作,终究胜不过个人的偏见。我后来只对他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诗歌固然在古代是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是今天呢?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诗歌潮过去了以后,中国的诗歌怎么样了呢?诗人在国人的心目中,又是个怎样的形象呢?相形之下,阿拉伯人对诗歌依然有着狂热的爱好,大学里经常举行各种赛诗会,诸如穆罕默德·达尔维什等现代大诗人的诗集,还常常能登上畅销书榜的首位,现代中国有哪位诗人能做到这一点?
我作为也写点诗的人,在提出这个问题后,也一样要反思。阿拉伯是怎样形成了尊崇诗歌的环境的?我们又是怎样失去了这种环境?
希望大家看到这系列以后也能有所反思,有所裨益,则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又补:因为8000字的主贴字数限制,我忍痛删掉了部分小细节与文字表达,希望网站以后能适当放宽一下标准,谢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钦佩您的好文
一点点建议,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段落之间能否加上空行?这样视觉效果好一些。此外,较长的文章分成几篇帖子可能会更吸引人,也利于读者休息。
您若是忍痛删掉了部分小细节与文字表达就太可惜了,还是建议您能把全文分成若干帖子比较好,比如河里晨枫,橡树村等的系列科普帖子,不需要每个帖子必须是对应一个章节。
此外,在线阅读,时间长了比较疲劳,让读者休息一下也蛮好。
呵~~
這樣的詩人寫出來的文字,字裏行間都飽含着活力
为了一个8000字就砍内容太不值得了
清者自清,何必挂怀,,,别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