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32年2月5日空战的一点史料与评论-萨苏兄请看 -- wage

共:💬20 🌺12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32年2月5日空战的一点史料与评论-萨苏兄请看

最近萨苏与陈郢客因为如何评价鲁迅大起争端,我原以为萨苏兄在日本发现了些可以与前苏联密档媲美的爆炸性新闻呢。仔细看下来才知道不过是针对《申报;自由谈》上“航空救国三愿”做的批评链接出处。我有些失望,这暴料太薄弱了,还不如当年窃明中给袁督师整的材料结实呢。必须承认,萨苏兄文笔很好,比如这段“当时从外国回来参加抗战的朱达先,是新婚几天就血洒长天的黄毓铨,是用丝巾堵住胸部弹洞奋战的赵甫明,是冒死登机的独臂将军石邦藩。这些空军的将士,看到这段话又是怎样的感觉?”可是萨苏兄也许不知道,就在朱达先,黄毓铨等血洒长天的同日(1932年2月5日),何应钦急忙从南京发来一密电,指示中国空军不得扩大作战范围,并要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将南京政府的消极抵抗态度转告给各国驻沪领事。密电全文如下:

特急!上海吴市长、真茹蒋总指挥、蔡军长:口密。我原配属十九路军在江西剿匪(红军)之航空队,因见日机连日轰炸我闸北、吴世一带无抵抗之市民,侵害我国领空之主权,迫不得已,起作正当防卫。但除对日机加以抵抗外,即对日海军,决不抛掷炸弹。请铁城兄设法通知英、美、法、意等国领事,转告外侨,切勿惊惶恐惧为盼。何应钦。歌末。

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事实:空军主力当时正参与内战,而政府方面的态度是绝不支持积极抵抗。不必再多说什么了。夜月空山兄说的很好“空军的勇士们血洒长空,抗日卫国肯定是不容怀疑的,可看完全过程为什么就觉得让人堵得慌呢?鲁迅所指责所不满的,到底是空军,还是那个南京政府呢?”链接出处。看完航空救国三愿,我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鲁迅先生主要针对的不是空军勇士,而是“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抗”当道诸公。萨苏说“其中内战中损失的很少,而出动于内战也基本没有危险”。这话莫名其妙让我想起了美国人安全的在伊拉克与阿富汗上空自由飞翔,下面血肉横飞的场面...打住。国民党空军内战中损失的很少不等于他造成的伤害就很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28抗战时地面的主力十九路军后来在要求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中最后覆灭,其中原来共同作战的中央空军也出力甚大。可见军队不过是政权手中一把利刃,以之抵抗外辱则为英雄,可是要屠杀人民也逃不过骂名。大约与鲁迅发表文章同时,国民党政府购买的20架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菲亚特 B.R.3 轰炸机在杭州笕桥装配完成。记得萨苏有专文介绍过他的后续型号菲亚特BR-20重型轰炸机,应该也有了解。但当时卖国的塘沽协定签字,这些飞机没有用于对付日本军队,而是首先被派往江西等地轰炸瑞金,即使在红军撤出瑞金后很久,国民党还在轰炸瑞金。可见伤亡的必定还有群众。这在当时报纸上也是宣传很多,我们也同样可以推断鲁迅先生看到了。那么作为左翼的旗手,鲁迅喊出“莫杀人民”并不为过。

天涯有网友说:“鲁迅先生对空军的指责确实过分,我想这主要是鲁迅先生没有军事方面的常识造成的,毕竟他不是熟悉军事的人物。”这才是持平之论。洒苏兄以“国民党当时作了很多飞行表演”就证明鲁迅已经有军事常识,实在有些自说自话了。

中国空军史料中说:“日本和我国几乎是同时发展航空事业,最初也是完全依靠进口的飞机或获准制造的外国飞机。后来,日本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工业,自制飞机,而中国当时有不少航空人才,也研制了飞机,但因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列强长期的种种掠夺,内有地方军阀势力的割据,各地军阀表面上宣传其目的是为了保卫祖国,实则是发展自己私人的武装力量,作为内战的工具。这样的空军,根本无法抵御外侮。”国家的落后与当权者的无能不是某些英雄人物的悲壮可以掩盖的。让鲁迅无法认同航空救国的,这应该是根本原因之一。萨苏这篇文章有些意气,所以硬伤不少,我在给萨苏回复中有不少历史材料链接出处,这里就不多噜苏了。

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确实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褒贬的有所增减。但是提供历史真实是每个爱史者的责任。否则我们何必写那么多文章为周公与袁督师辩白呢?如果萨苏还有其他资料,请不要藏私,与大家分享。担心河友幼小的心灵不能承受偶像破灭的伤害是大可不必的。以我为列,追看“窃明“一年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对袁督师的看法。即便有确证说鲁迅“窥浴”,内山先生是间谍,鲁迅文字的深沉与穿透力不减分毫。有感而发,话语也许有过苛之处,请不同立场的河友宽让则个。

关键词(Tags): #抗日(马克沁)#空军(马克沁)通宝推:我爱老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上花!
家园 深有此信

即便有确证说鲁迅“窥浴”,内山先生是间谍,鲁迅文字的深沉与穿透力不减分毫。

家园 花顶
家园 持平之论,花

这大概可以回答我前面的“中国轰炸机到哪儿去了”的问题了

家园 花,摆事实讲道理

鲁迅频频用反语,讥讽的风格,不仅为当初反对派们所诟,竟然到了今天亦常受同等待遇。

无独有偶,看陈学昭的回忆录,她也是好反语的才女,结果后来被整吃了许多苦头。

然而我一直以为,鲁迅语出惊人,还在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念。

2008年代的真实中国,那么样的发展年代,大家依然牢骚能说上一大堆,更何况1930年代的中国?

向来对抗战中流血牺牲的同胞报以莫大的敬意,然而先如今正面抗战的论述,越来越富含民族感情,而少了对历史的理性回眸。究竟是写历史,还是写感想?

我反复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其中老兵们多次提及这个仗没法打,九死一生。但是影片并没有列举原因究竟是何导致了两军的差距那么那么的大,而要三军如此用命。

这些原因,俺多少知道一些。

家中的一位直系长辈,黄埔N期毕业,意气风发时节作为国军骑兵在中央军某师任职投入抗战全程,目睹军中的种种问题,亦是长叹,这个仗没法打! 这些问题,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又被抓了把柄愧对于英雄的血。但是就这么多问题上,如何批评这支军队,可能都不为过,毕竟,即使是混蛋,也是我们自己的混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DEL
家园 最后一句很好,这也是对南京保卫战中日两方批评的根本出发点的不同

对国民党无能的批评是“我们自己的混蛋”,并不是给日本人推脱。而对日本人暴行的谴责则是敌我矛盾,跟前者并不冲突。

家园 因花得宝~

自从看到老萨对鲁迅一个欺世盗名的结论后就知道这个话题会持续不断,默默地看了大家那么多争辩,得出一个结论:要理解一段历史,哪怕从其中一个小小的事件,从一个人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去尽量准确地解析其背后所包含的那么多的或真实或推测或假设的信息,真的很考功力。

不知道河里有哪位高人能像《万历十五年》那样写一写七八十年前的某一年?写一写那个内患外忧的年代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让我这样的历史盲以相对简单的方式接受近现代史的教育呢。。。期待中。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有个高人叫陈存仁

写了两本书,银元时代生活史,和 抗战时代生活史,可以一读。不过角度是从其自身出发。

家园 谢谢,一定找来读读,生活史读起来比较阶级斗争间谍斗争好理解!
家园 花。补充一点《申报》《新闻报》社长史量才的资料。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被军统特务暗杀。随后戴笠接到毛宗亮的密电:“一部二十四史,已在杭州购得。”

当日幸存者沈丽娟后来悲痛地说,“史公是中国道路协会副会长,沪杭公路他带头捐款修筑,他出资修筑杭州到上海方向70公里路段,没想到会死在自己出资修筑的公路上。”

次日,上海各家报纸均有报道,《申报》更是以醒目大标题刊出《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及遗像,舆论为之哗然。章太炎先生亲自为之写了墓志铭:“暴得大名不详,清议之权,自匹夫尸之,常足以贾祸”。

史量才之死,有四种说法:一是史同情共产党;二是史得日人支持策划上海独立(这两种是国民党的说法);三是《申报》在9.18之后为获读者支持,屡屡犯禁,反对“安内攘外”;四是史领衔的上海临时参议会屡次不予国民政府合作,要求审查600万元政府复兴公债【因一· 二八事变后,闸北、江湾、吴淞、真如一带,所有市政建设差不多完全被毁,市政府鉴于上海为全国文化商业的中心,想法恢复,在1932年十月决定发行复兴公债六百万元,利息七厘,以本市码头捐作抵押,期限二十年,用抽签法分期偿还,到1952年十月底本息完全偿清】,斥责政府发行2000万元的水利公债等。其死后,国民党迅速夺取了中交两行,并吞并了中国通商、四明、中国实业三行。徐铸成在《报海旧闻·谈老申报》中说“上海是老蒋‘发祥之地’,又是宁国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和外贸中心,……史量才掌握地方协会,俨然超凌于‘党部’之外,又身居金融、文化、舆论之重镇,而蒋无法驾驭或羁縻。这大概是‘必欲置之死地’的根本原因吧。

1922年《申报》日销5万份,1932年日销过15万份;1921年《新闻报》日销5万份。

9·18之后,《申报》的立场开始改变,由保守变为激进。

1·28事变之后,为19路军捐款7万美金;并在《申报》上为之疾呼。

1932年《申报》连发了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鲜明反对内战。

1932年,上海警备司令部奉令禁止上海外的国统区邮递《申报》达35天。

1932年《申报·自由谈》栏目改版亦要归功于史量才;鲁迅的时政文章多发表于《自由谈》。

史量才还聘请李公朴(40年代和闻一多先后被暗杀)等主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事业,相继举办了“申报业余补习学校”,“申报妇女补习学校”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以低廉的学费和免费借阅图书的条件为工人、店员和失学青年提供学习方便,团结培养大批青年走向进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为新闻工作者创办了一所“申报新闻函授学校”,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知识水平。这所学校连同上述两校一馆这就是著名的“申报三校一馆”。1935年,史量才遇难一周年时,人们为纪念他卓越的贡献将这三所学校和一个图书馆改名为“量才三校一馆”。

————————————

这亦是抗战史的一部分。为达成一致抗日的共识,亦有不少牺牲者的。他们和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同样是今天我们纪念的英雄。编辑部分资料,斯为祭祀。

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史量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赞。说了我想说却说不出来的。
家园 【翻译】一个关于“支那”解释的资料

是回北宸MM的,放到这里。

这是google到的日本共产党的网页上的一个问答,蓝字是我的试译。我们可以看出支那一词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带侮辱意思的。而鲁迅所在年代,还未正式宣战,他文中这个称呼应该是在混用时期。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对同时代其他人的作品做做比较看看。

外链出处

〈問い〉 東京都知事になった石原慎太郎氏が中国を「シナ」と呼んだことについて、「差別的だ」という批判がでました。このことばは、なぜ差別的なのでしょう。(和歌山・一読者)

和歌山县的一个读者问: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称中国为シナ,被批评为歧视。为什么这个词带歧视意思呢?

解释:这个读者在这里问的シナ是支那的发音的片假名,现代日本人喜欢用片假名,一是英文等外来语都用片假名,二则如拼音一般简单,汉字比较难,一般书籍中才会比较多的被用。

 〈答え〉 「シナ(支那)」ということばは、中国古代の王朝の一つ「秦(シン)」が語源といわれ、英語の「チャイナ」も同じ出所だとされています。日本にも、仏典を通じてこの名称が伝えられ、江戸時代にしだいに普及し、明治時代にも引き継がれました。

回答:シナ(支那)这个词,据说语源来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秦(シン),和英文的チャイナ(即China)出处相同。在日本,这个名称经佛经传来,在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清代)渐渐普及,明治时期也沿用下来。

 このように、「シナ」は、外国人が中国を呼ぶ用語として、それなりの歴史的根拠をもっています。しかし、問題は、それが、戦前・戦中、日本の中国侵略と結びついて、中国にたいする侮蔑(ぶべつ)語として使用されたことであり、中国国民はこの呼称を拒否しています。当時、日本政府は、「中華民国(中国)」というその時期の正式国号を無視し、ことさら「シナ」、「シナ人」などと呼んで、中国と中国人をさげすむ態度をとりました。これは、中国侵略戦争のさい唱えられた「膺懲(ようちょう)支那」(「支那を懲罰せよ」)などというスローガンに端的に示されています。

这样,支那作为外国人称呼中国的用语,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但是问题是在战前,战中,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相连,作为对中国的蔑称被使用过,中国国民拒绝这个称呼。当时日本政府无视那个时期的正式国号中华民国,而特别称其支那,支那人,这直接表现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用的口号“惩罚支那”中。

 戦後は、侵略戦争への反省を重要な柱とする憲法が施行され、中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以降、正式名称=「中華人民共和国」)との関係でも、日本は「戦争を通じて中国国民に重大な損害を与えたことについての責任を痛感し、深く反省する」(七二年の日中共同声明)ことを確認しています。

战后,作为反省侵略战争的重要一环的宪法被实行,和中国(1949年10月以后,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也通过“痛感到由战争带给中国国民重大的损失的责任,深刻反省”(72年的中日共同声明)作了确认。

 こうした歴史の真実を直視すれば、中国を「シナ」と呼ぶことは、単に時代錯誤というだけでなく、過去の侵略戦争への無反省がその根底にあることは明らかでしょう。

直视这样的历史真实,称中国支那,不仅仅是时代错误,而且明显有对过去侵略战争无反省的根基。

中国の当局やマスコミは今いっせいに石原氏の一連の発言を批判しています。三月十二日の新華社(中国の国営通信社)電は、「戦時中日本が中国を侮辱するために使った『支那』」を口にしている石原氏は「大日本帝国の思想を持った」人物である、と指摘しました。(平)

〔1999・4・29(木)〕 

中国当局,大众媒体现在一起在批判石原的一系列发言。3月12日新华社(中国国营通讯社)消息指责说,“口中说着战时日本侮辱中国用的支那的石原是持大日本帝国思想的人物”。 (平) 1999年4月29日(周四)

家园 这两本书我都看过

有趣,可读,陈氏颇能干,但看得出极畏惧TG。此外,陈氏也很会规划人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