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此次全球华人大示威看“文化民族主义”的尴尬处境(二) -- 镭射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之间是同一个国家的两个政权的更迭。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指涵盖或者大体涵盖960万平方公里的这片国土的政权,失掉了这个地位,这个政权就算终结了。
台湾的割据在法律上只能视作一种国家内部独立承担权责的政治实体,但绝对不是国家。既然已经不是国家了,那么还不是“亡国”了吗?
甚至中国国民党的右派也已经亡了,因为他们只能局限于台湾,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全国性的党派了。老蒋虽然不怎么样,但他至少是以全国的领袖自居的,他想与老毛争的是整个中国而不是一个台湾,但是现在小马们又争的是什么呢?他们的眼界还剩多大?
李敖曾经把台湾比作南越,是很有道理的。
台湾和西汉时期的南越很相似:汉人为主,统治者都是汉人,内战的产物,有道统之争。台湾带走很多文物,加上大陆改革文字,因此,似乎台湾这方占据了保护国家礼器礼仪的制高点,但形势并非如此。
大陆中xuanbu拍施琅,为这个贰臣正名,满清也把他堪称贰臣,是在是愚蠢之极。
历史上与台湾有关事件:
东吴孙权派卫温去找檀洲,结果航线错误,只好抓当地人回来交差。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真正移民的还是明朝郑成功政权。
如果抬高施琅,势必将现在的政权等同于是满清政权,让人引起不愉快的联想,如果抬郑成功呢,哪么台湾方面是荷兰人?显然不是。
再比较一下:
唐朝:
周围的突厥、吐蕃等政权,并非汉人政权,也非内战产物。
宋朝的辽、西夏、金也是如此。
能找到的例子只有南越政权这么一个。
这样说来,大家还是一家人。既然这样,事情总可以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华侨在海外的存在。这是历史上的强大政权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由于现在对明朝在东南亚的历史解释非常混乱,而且土工解决华侨问题的手段非常差,以印尼为例,已经形成系统化的屠杀周期,30年为一周期。此次奥运国旗事件由两个代表性的标志:
1、意识形态淡化,民族认同上升。
2、随着国内出国移民的增长,来源地远非南方沿海地区,北方内地的都有,过去海外华人受到的侮辱屠杀已经是感同深受,土工的海外护侨工作显得非常不看
3、年轻人的成长。
如果以80年出生计算,40岁成为社会中坚,哪么10多年之后,这些人的执政方针将令人欣慰!
因此,本质是国内的民众终于认识到和西方之间归根结底是争夺生存空间的竞争,这从河内朋友对生育的态度可以看出来。而且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和苏联不同的是,中国是采用西方的手段,和西方竞争。而西方是不可能再把中国当成日本一样,再多一个日本,无非是多条狗而已,但中国的块头,决定了他们养不起。养不起,结果幺么是把中国宰掉,要么是看着中国崛起。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中国崛起。西方有中世纪,因此近代才突然发飙。伊斯兰世界,最后还扩张了一下子,将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印度、印尼等地绿化了。中国呢,什么都没得到。
现在只不过是拿回自己应该有的东西而已。西方没有聪明人吗?有,但形势比人强。欧洲已经开始被绿化,美国呢,饮鸩止渴,吸收世界移民。
总之,明清两代对海外侨民的漠视,对海外拓展的保守,现在已经不可能,年轻人对海外护侨的认同,政府对购买国外资源的热忱,已经隐约出现了西方海外扩张时代的迹象:商队在钱,政府出动军队保护。
还是用新疆发现的文物上的话来结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国旗正好是五星,还是红旗!巧,太巧!
在我个人也很认同.
问题是,你需要的不是说服我.而是去说服台湾人,告诉他们:"台湾的割据在法律上只能视作一种国家内部独立承担权责的政治实体,但绝对不是国家。既然已经不是国家了,那么还不是“亡国”了吗?"
起码需要说服一部分台湾人.另外还有一些承认台湾的小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国家资源,主流国际社会认同.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在争夺海外华人对自己的认同上,一段时间内是处于胶着状态,而这次火炬传递,可以说在争夺海外华人的认同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精英其实很讲辩证法的.一般来说,他们会准备两种说法.
一种叫:中国特色
另一种叫:与国际接轨.
光讲一种还是不保险的.
虽然儒家的根本,在儒家说来,还是孔子的忠恕。但是,儒家理论的确立,不是孔子的功劳,而是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们斗争的结果。以至于我们不敢说《论语》就一定体现了孔子作为开创者的真实目的。
自孔鱼以降,儒家的价值与道德体系,几经修改变更。一开始是忠恕为宗。从汉武时代开始,儒家的理论就开始偏离这一所谓的正统。而变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宋朝,朱熹为代表的所谓复旧派,其实是打着复旧的旗号,来行改革之事,逐步加进了三伦五常。成为了重振隋唐以来靡靡之风的一个关键。虽说华夏文化亡于宋,但是到了明代的阳明先生,还是将儒家的思想进一步的提高到了哲学高度。
儒家的思想主流不是没有在变,而是一次次的顺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逐渐的有一个先进的思想,蜕化成了统治阶层的工具。而且,若干次的外族定鼎中原,都大大的促进了儒家思想的退化和堕落过程。
儒家,自宋亡之后,便开始苟延残喘。真正的儒家思想家们,明亡后,便彻底的消亡了。而儒家,也彻底得堕落成为了统治阶层的一块遮羞布。成为了历史进程的一块绊脚石。
除非是台独,否则台湾人也应该清楚中华民国实际上已经亡了,只不过他们这些遗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而已,就像当年追随田横的那些死士一样。
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坚强核心离不开儒家,儒家可以说深入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表面上反对者都是享受儒家的好处
del
真有那么个文物出土呀?我还以为是谁搞的恶作剧开玩笑呢。
再开个玩笑,TG和满清在台湾问题上还真的挺像。
为什么呢?郑氏在台对抗满清,为什么历史上形象这么正面呢?仅仅是因为打跑了荷兰人吗?施琅为什么被视作贰臣?
因为郑氏开始是作为明的臣子而战的,他们奉的是正朔。满清的正朔得的很牵强,郑氏不灭,李定国不除,有明皇室的遗孤落脚之地,满清完全靠抢夺而来的天下就始终不安稳。施琅背叛郑氏,固然有他的苦衷,但他以昔日正朔的将军的身份反过来帮满清剿灭郑氏,这种行为违背了传统道德,他为了私怨而失大节,所以政治上的评价不会好。满清这样评价他,因为前朝的根都已经拔掉了,自己安稳了,要防止有人来夺自己的正朔。
现在的台湾在这一点上很类似。在现代国际法上,台湾早已不国,台湾非台独的人所坚持的,不过是另一个正朔(实力明明是一个省,为什么要面子硬撑,就是放不下这个东西,他们是昔日中华民国的嫡系余脉呀)。大陆现在由于在经济文化上,尤其是文化上,尚不能绝对领袖中华文化圈,向心力不足,颇有点像满清夷狄曾遭遇的尴尬。不过褒扬施琅毕竟有背中华传统文化观念,有点有病乱投医之嫌。
哪怕褒扬钟会邓艾呢。拍唐朝灭高句丽更好,一石二鸟。不过借古喻今总有点副作用在里面,古的都做了古,这一比,自己的角色也在里面,联想开来也好不到哪里去。重要的是突出那些精神。
中国护侨不利,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实局限。传统上,华人只能做皇帝的臣民,跑出去另立山头或是臣服于藩王,都是不允许的。现在呢,我们说不干涉他国内政,入籍的华侨就是他国人,我们为了维护自己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就畏首畏尾了。另外,实力不够是关键,想干涉也干涉不了。印尼虽近,98年的中国连东门台湾都奈何不了,南沙都占不全,出兵去收拾更远的印尼?实在是做不到。话说回来,当时没实力是没实力,但实在应该做点什么,在联合国推动个决议啥的也行呀。
希望中国以后能够做得好。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E5%D0%C7%B3%F6%B6%AB%B7%BD&in=2251&cl=2&cm=1&sc=0&lm=-1&pn=6&rn=1&di=1533346740&ln=84
http://www.tianshannet.com.cn/GB/channel7/107/200607/06/286499.html
这个不是假的。
我感情趣的是,当时这个本来是用于出口的,怎么会加上这么一段话,一般会加上目的国的语言
我想更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汉人的确是非常骄傲而自信,宋朝柬埔寨见到汉人以为是神,往往跪地膜拜,汉朝时期,再新疆开凿坎儿井,出水后胡人以汉人为神。
虽然张狂了点,但俺喜欢
郑成功父亲去日本后,结识了李旦,虽然是草莽中人,但日本对他们还保有一分尊敬。郑芝龙跟葡萄牙人成了天主教徒,又娶了日本女子,郑芝龙很早就来到台湾,但没有很好经营,但郑成功却记住了这个事情,强横地去找荷兰人要。郑成功很有趣,台独、国民党、土共、日本人都对他欣赏有加。中国方面看重的是他驱逐荷兰人,此外也是个忠臣,日本人看重的是他的日本血统,统治台湾之后,极为重视突出他的这一点,以此说明日本统治的合法性。市面上有本书《郑成功信仰》,可以一读。
儒家非但不是一个人,而且现在也不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利益团体,不知道摘桃子是从何说起。现在讨论的是儒家学说对当代文化重建中是否有建设性的价值。
所以虽让我是支持儒家的,但如果今天的儒家不能从草根获得力量,而是要像某些所谓“新儒家”人物设想的一样,试图重回庙堂,我是没法支持的。要复兴的,是孔子时代的原生儒家,而不是依附于政治的儒家。
只不过是已经被摧毁的利益集团。但是,不死心的人又开始招魂了。
不是吗,已经有人开始鼓吹土地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