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快十周年了,花祭 -- 葡萄

共:💬110 🌺40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之。记得是基辛格还是谁说过,他觉得毛和周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信心,在西方文化前绝对没有示弱

家园 网状结构,观点新颖

我们说起中国文化从来就是儒家,哪知道这里面早就是百家融合。

就是葡萄说的网状结构。

足以调和各种不同的手段,能文能武,能刚能柔,能正能奇,可以应对多种复杂局面。

中国在近代没有被解体是个历史奇迹,让外国人不得其解,能大致完

整地保留版图,才有今天翻盘的机会。

说到新文明的创建,大家也不知道他具体是什么,虽然离不开东方

文明的基础,但如何解决稳定和创新,内敛和外向,还有一直缺乏的

严谨理性的问题,找到适合工业和信息化时代新文明,一直没有思路。

当年中国百家兴起,是在诸侯并起的时候。这种环境的确适合创新和进取。

今天我们当然不需要诸侯并起,但是地方分权加上张五常一直赞扬的

地方竞争体制,中国有这么大地方,有这么多人口。一定会让我们找到

新文明的曙光。

家园 这是新的战国时代。

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铺垫了新的网状结构。个人术业有专攻,专者搏其专,通者博其合,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融合贯通,固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每代人竭力做来,中华民族新的复兴也是可期可盼的。

家园 他们相信的其实是中国。
家园 昨天和孩子她爸闲聊还说呢

假如连一个人要善良、宽容这样的底线原则都需要论证,这个社会还有救吗?

前阵子看《南方人物周刊》,关于张华的讨论,有这番感慨。

身处的是一个充满不信任感的社会,这是我最近的感受。

家园 【原创】超稳定结构、网状结构和天花板,不足以代表中国特色

  超稳定结构、网状结构和天花板,不足以代表中国特色。

  用这些词语描述中国历史大厦的外表,是可以的,但不足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没有涉及本质。

  为什么说不是中国特色呢?

  1.超稳定结构。

  中国人盖了一栋大厦,几百年后大厦毁了,又在不远处盖一栋类似的大厦,周而复始,被称为“超稳定结构”。超稳定不是说不坏,只是坏了还能重盖起来。

  罗马人在罗马盖了一栋大厦,几百年后大厦毁了,又改在巴黎伦敦盖了一栋类似的大厦,几百年后又要毁了,就又在纽约华盛顿盖了一栋类似的大厦。所以罗马的大厦也是“超稳定结构”的,也是坏了重新盖起来。

  不同之处只在于中国人是绵而有力的,力量太强,古代地理上能够被认识到的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都被占领了。而西人只有到近代技术进步以后才有能力去拓展,而且虽然外表上气势汹汹,内里的拓展渗透意志其实是不如中国人的。

  2.网状结构。

  中国人儒法成为经纬网络,被称为网状结构,延绵不息。中国从来是一个世俗国家,因此被认为现代化的障碍较少。

  西方人宗教和科学也为经纬网络,也可称为网状结构,也一直延绵不息。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据称90%以上的人信教,并不妨碍成为科技和现代化大国,所以宗教和现代化结合一点也没问题。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网络以人为本,以人作为一切的核心。西方的网络以上帝或自然神为本,人是配角。西方的普世价值思维就是这么来的。二者比较,谁更有活力,谁更适合全球化拓展,也是一目了然的。

  3. 天花板。

  中国皇帝被称为天花板,被认为是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但哪个社会都有这个因素,公司里上司对于能力出众的下属就不是天花板了吗?

  西方中世纪上帝的意志则是更强大的天花板。现代科学思想也快变成不能侵犯的天花板了。

  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天花板的活的,是可以周期性撼动的,实际制约力也没那么强。而西方的上帝天花板是死的,无法撼动只能望洋兴叹的。

  总之,一切外在的东西,最后都是要从内心去找原因的,对于所谓文明和新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对于西方文明的自信,不是来源于我们有更好的制度,更强的武力,更繁荣的经济,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命是鲜活的,主导的,而西方的生命是僵化的,附属的。

  西方的那些优秀的因素最后一定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血肉,而西方不大容易学习到我们的核心,谁吃掉谁的最终结局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家园 1999-2008,时隔九年之后的又一个5月8日

这一次我们站在世界之颠!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将战胜黑暗!

家园 PPP不算

破$3000才是要紧的

家园 不错,花

网状结构导致社会很多冗余的结构,但正因为这些冗余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虽然现在的中华已不是当初的炎黄时代,但是我们依然自称炎黄子孙,这是我们的骄傲。延续,繁衍,丢开所有东西,最终的核心只有这个。而这个延续,繁衍的过程,又怎样的极致华美。。。

已然足够。

家园 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是有争议的

在孔圣人永远伟光正的门徒眼里,自然孔子是不会愚民的,所以各种五花八门的断句方式就出现了,但都是一种回护心态。

在反儒者的眼里,这却是孔子的大罪状之一,看哪,这不是明晃晃的愚民嘛,孔老二作为封建专制的帮凶确凿无疑。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心态都是偏激的不可取的。首先必须要承认孔子的时代局限,尊卑思想是孔子难以避免的。非拐弯抹角地论证孔子其实是民主自由的那是一种宗教式的思维。但反过来,仅仅解释为“要愚民”我认为与孔子“道不远人”的思想以及教育家的身份相矛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缺乏分析的解释。

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可”字,可字其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可以”,“允许”的意思,而另一种是“可能”,“做得到”的意思。如果采取第一种解释,就是说不允许老百姓知之,那就是彻底愚民的思想。但如果使用第二种理解,那么就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就是说做不到让老百姓知之。

我认为孔子这里说的是一个自古以来都是精英治国的事实。今天精英的名声不好听,那是因为假精英们玷污了这个词汇。精英实际就是德行才智出众之人。历来时势造英雄,英雄也推动时势。普罗大众虽然是塑造历史的主力,但这个过程却是由一批能力见识出众的先行者带领下完成的。相反完全没有精英集团引导的群众运动往往变成暴民运动而使社会陷入混乱。所以民众虽是主体力量,但这股巨大的力量需要有“知”之人来正确引导,民众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来选择拥护某一精英集团的主张。但有“知”只能是少数精英做得到的,要指望广大群众都理解高深先进的理念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象当年共产党搞宣传都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一样。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恰当翻译是,民众可以引导,但却不可能让他们明白高深的理念。

家园 笑,一个意思

以现今美元的购买力,5K约等于上个世纪国力跃升时需要突破的3K

家园 《唐律疏议》日本依据完全照搬

小声说一下,‘隋唐’打成‘随唐’了。估计是文思泉涌,奋指如飞的缘故吧。

家园 多谢指正

del

家园 “可”之释义 zt

zt---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可1

〈动〉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approve;permit;allow]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can;may]

可使以其技鸣。――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堪 [be worth doing;need doing]

可爱者甚藩。――宋·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accord with]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make]。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should]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recover (from an illness)]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形〉

(1)

善,好 [good]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correct;right]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

(3)

适当[appropriate;due;fit]

[驴]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

(5)

满的 [full]

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

〈副〉

(1)

可是;却 [but]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元·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

(3)

大约、近似 [about]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

(5)

就,便 [at once;right away]。如:可便(便,就)

(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used to form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

(7)

岂,难道 [as,used in written language,usu.before a negative word to form a rhetorical question]。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

(8)

表示程度 [used to express high degree]

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贾谊《论积贮疏》

(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

(10)

表示久望而获 [used to indicate that sth.has been long awaited]。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

(11)

无义。语助词

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2)

表被动的助动词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家园 转一文:《〈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证》

转一文供参看:《〈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证》---俞志慧

外链出处

本人在《《〈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见《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五期,1997年1月号,以下简称《心解》)一文中,通过对《论语》一书中有关“由”、“民”、“使”三字的全部义项和句例的研究,结合原儒仁民爱物、“政者正也”的思想分析本章的“由之”,结合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作风探讨本章的“知之”,得出结论,认为本章句读可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原儒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最近读到《郭店楚墓竹简》(中国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简文”),其中的《尊德义篇》中正有以下一段话:

民可使道(以上二十一简)之而不可使智(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以上二十二简)

可以认为简文之说之义直承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而简文释文作者仍按《论语》通行本将其句读成:“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从上下文文义和本句语气分析,第二个句号单位的句读当无问题,也正因如此,由此可反证第一个句号单位的“道之”和“智之”当单独成句,二者皆不应成为“使”字下的兼语句。此其一。

更有说服力的是,简文《尊德义篇》全文用很大篇幅在教诲“为君”者“为人上者”如何教民,前提一是“尊德义”,二是“民可道也”,而不是如通行本《论语》所说的“不可使知之”般的民愚或愚民,且看文章如何言说:

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第一简)

按:“尊德义”,这是对为人君者自身品德的要求,是为人君者能够道民的条件,下文诸如刑赏、爵位、杀戮等(第二、第三简)“不由其道不行”(第三简),在这里,“道”就是“尊德义”。

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仁为可新(亲)也,义为可尊也,忠为可信也,学为可益也,教为可类也。”(第三、四简)就是“道”(尊德义)的细目;禹、汤等圣人之治民,禹之行水,造父之御马,后稷之艺地等等(第五至第七简),则又是这种具体化的道在社会人伦和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的践履。上述诸事例的类比,为下文的道民埋下了伏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