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魏东平教授的地震科普ppt -- 王树
因为自己呆的地方不是地震带,所以平时也没留意过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四川大地震发生了才猛然发现自己对地震知之甚少。
最近看到了科大817的魏东平教授做的一个地震科普学ppt,觉得学到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魏东平是东京大学博士,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教授。
注:817,81届7系(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PPT的链接(大约30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已经下载了,看了以后觉得非常不错,这个老师这么短时间就做了这个ppt,值得称赞的。
这个PPT里推荐了好几篇文章,我觉得这篇“年度地震预报能力的科学评价”写的不错。
R值是报震的成功率,它的计算方法是:
R=(报震有震网格数/总的有震网格数)-(虚报的网格数/总的无震网格数)
如果是随机预报的话,R值--->0.
年份 报对地震 地震总数 预报区格点数 格点总数 R 值
1990 2 12 66 931 0.097
1991 5 19 118 931 0.139
1992 3 10 102 931 0.193
1993 3 14 89 931 0.121
1994 1 10 60 931 0.036
1995 5 18 104 931 0.170
1996 5 11 110 931 0.340
1997 4 11 95 931 0.265
1998 3 7 77 931 0.349
1999 4 13 86 931 0.228
2000 5 9 84 931 0.470
平均 3.6 12.2 90.1 931.0 0.219
结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先顶再看
1)板块构造理论(plate tectonics)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红彤彤的
2)震源(focus),震中(epicenter),断层(fault)
3)地震波(seismic waves:p wave, s wave, surface wave---including Rayleigh wave and love wave)
一个不错的介绍:外链出处
4)地震仪和地震图(seismograph and seismogram)
5)定位(locating an earthquake)
能否换个空间存放一下呢?
如果能由此发现飞机就好了。
从魏东平的博客看到的:
黑色五角星为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位置;红色五角星为检测到的海底事件位置;蓝色三角形为地震台站(因信号微弱,只有这两个距离事件最近的台可识别清晰的地震波震相)。黑色波形为观测的地震记录,剪切波与压缩波用S和P分别标记。粉红色圆圈为根据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而紫色曲线为根据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粉红色圆圈与紫色曲线交界处为确定的海底事件发生地点(蓝色圆圈为地点误差范围)。
大图是这个,我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