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资料] 我所了解的中国原创现代漫画 -- 九九

共:💬38 🌺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资料] 我所了解的中国原创现代漫画

有感于忘言兄的帖子链接出处,一些东西在心里死灰复燃。对中国现代漫画和漫画人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年少轻狂时甚至与青梅竹马的好友约定去北京做漫画北漂族,后来她真的去了,而我考了大学。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变得现实,联系也越来越少了,动漫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休闲活动中一个并不靠前的选项;但是06年听说曾伴我们度过高中和本科岁月的《北京卡通》停刊时,那段青葱岁月却一下子涌上我眼前…… 那些熟悉的名字,姚菲拉、颜开、聂峻、拾蕙人……现在都已经“散落天涯”了吧……

以下是写在得知《北京卡通》停刊时的两篇日志,跟很多关心中国现代漫画的人一样希望找到中国漫画的症结(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幼稚)。北卡的作者和读者群甚至在sina开博专门讨论,现在也没了下文。Anyway,贴出旧文,希望与关注或曾经关注过中国原创漫画圈的朋友分享或讨论.

May 05

北卡停刊了

刚刚由谢鹏、任山葳等人的博客得知《北京卡通》杂志已于2006年4月20日停刊了。这个杂志是国内继第一本动漫杂志《画书大王》夭折之后崛起的众多原创漫画杂志中的北派老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上海的《卡通王》呈南北分庭抗礼之势。虽然一共也没买过几本(总是搜刮蚊子的:P),但偶一直对北卡格外钟情,因为在画技粗糙故事乏味模仿成风的中国原创动漫早期,北卡却有一群才华横溢个性分明的作者,经常登出许多以想象力、创意或个性见长的作品,与《卡通王》的日式华丽路线成鲜明对比。

而现在,北卡停刊了。目前偶还不清楚具体原因,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一点头绪都没有。90年代国内兴起的新漫画热大概是每个80后都亲身经历过的吧,当时包括北卡在内的漫画杂志网罗了众多青年才俊,而现在十年过去了,关注这些年轻漫画人的还是当年的那些fans……无论是漫画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还是整个漫画产业的商业价值,都几乎在原地踏步,“细水长流”了十年之后,终于到了枯竭的时候了…… 这样的结果很难说到底是谁的责任,但死板而缺乏远见的运营机制应该是主因之一吧,谢鹏在回忆北卡的时候(见以下链接一)曾提到机构里的官僚气氛很重,效率低下,还有弄丢原稿、拖稿酬、稿费低的传闻。

如果说北卡的失败是因为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承担起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重任,那么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改革和80后作者读者们的长大成人,我们是否能够集合各方面力量再来一次?任何这样的努力都会得到我十二万分的支持和敬意!真的不想看到中国的动漫事业变得像北京的地下文化一样永远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生自灭。另外,为什么日本的动漫产业就可以枝繁叶茂、名家辈出几十年?很希望听高手系统比较分析一下。

相关链接:

北卡青年的集体历史和反思 http://blog.sina.com.cn/u/1229868760

集体回忆原创漫画第一代 http://qiunikuaile.blog.sohu.com/

May 06

北卡停刊了(续)

以下转载国内一漫画编辑,高二,的从业经历和感想(蓝字为自己评论)。从中大致可见国内漫画产业乃至其他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和一些反思。另外感叹一下:论影响力,北卡的停刊与中国青年报冰点副刊的停刊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动漫产业杂想 外链出处

高二

我是2001年6月进入这个行业的。当时我是北京印刷学院包装和印刷工程系的大三学生。进入《北京卡通》当实习编辑是我始终认为非常正确的决定。这个机会让我认识了一些非常出色的人,参与了一些非常精彩的事情,自己也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更决定了我之后三年半里面的人生方向。

有一位漫画家后来说那年的夏天,人们的脸上放射着光芒。我确实也见过那种光芒。那充满神奇的夏天像一场冒险,伙伴和朋友们不停登场,妖怪和小丑轮流出现,通向远方的路在一片棉花糖一样的白云下蜿蜒着被我们踩在脚下,光芒从脸上射向心间。

那半年,对我来说是从我6月进入北京卡通开始,经历了美年达漫画大赛、第4届北京漫画大会、北京卡通笔会、去武汉的十天、参加上海漫画展的三天、编辑出版北京卡通别册、参与北京卡通改版、参与创作低烧的七月、去听摇滚演出、去理工、北服等学校漫展、赴郑州参展,最后以去广州参加展览作为结束。……后来的三年,我去一家IT公司工作了一个月,然后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卡通,一年多后离开,进入上海漫动作杂志,一年后离开。昨天,我正式签了离职合同。离开了自己定义了三年半的“漫画编辑”这个位置。我下岗了。

……

我离开这个公司甚至这个产业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动漫产业要怎么发展?”我以前的答案在认真的思考和严酷的现实前显得幼稚。我曾经认为产业链条的完整是最重要的问题。我曾经看到了优秀的或有潜力的作者,于是决定成为他们的编辑。但这个产业发展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作者和读者,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都没有理顺,遑论中间链条?

作为产业,产品必须是消费者需要的才有存在意义。作为一个文化产业,作品必须来源于读者的生活才能被需要。而我们的漫画更多的是来自日本漫画,或者作者自己的生活。于读者们的生活相去甚远。这样的作品,能形成产业才怪。我们自己也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对我来说,我和一些编辑们已经或正在成为这个行业的弊端。我们没有为读者提供和他们生活相关的读物,没有整合有这方面潜力的人材。这已经失去了一个编辑存在的意义。我们这样的编辑,能形成产业才怪。(太祖早就提出文艺作品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新动漫这种文艺形式八十年代末才开始从日本传来,所以其主要读者群及衍生出来的作者群现在大部分都还很年轻,生活经验尚不足,何来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真正的大师如手冢治虫、舒尔茨、宫崎峻等,无不是铸剑为犁,厚积薄发。也许人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和相信,相信今天的年轻人,至少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经过生活的锤炼以后,最终能获得坚实而美丽的羽翼。)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回避真实和思考的社会。不只是漫画,一切文化产业在这里举步维艰。但活生生的创作永远能够打动活生生的人。对生活、对创作、对未来的热情不应该因为各种原因熄灭:不应因自己的稚嫩而熄灭,不应因产业的稚嫩而熄灭,不应因腐烂的全面商业化而熄灭,更不应为看不见的镣铐而熄灭。 我希望认真的生活,努力学习,改变自己。所以这里不是我该发呆的地方,所以我现在要离开了这个我始终说不清道不明的“漫画编辑”工作。 (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理想和热情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的,但我们马上就能认识到理想和热情不是这个世界的运作机制,但我们不应就此失望、沉湎,甚至认为成年人的世界太阴暗而拒绝长大——动漫一族尤其容易有这种倾向,我也有过——其实这些大部分是软弱、懒惰和放纵自己的借口。还是想借用傅雷的那句话:“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祛的”)

有歌在唱,“我有一颗不停燃烧的心”。它曾经火光冲天,让我脸放出光芒。也曾经暗暗燃烧,让人倍感煎熬。我能看到有些人的心从未熄灭,我也看到有些人的心还未燃烧。生活的美丽与可怕都在一身,它让燃烧的心看到未知的希望和恐慌,也让失去热情的人看到麻木的快感和呆板的绝望。我要感谢这个行业让我看到了这些,更要感谢那些为我指点方向的人。 (对可能减缓了自己成长的漫画生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它给我的“光芒从脸上射向心间”)

……

“动漫行业留不住人材”

这不对。大家多少都有感觉,这个行业里奇怪的人特别多。大家也多少能发觉,这个行业里沟通特别难。说明什么,我认为说明了稚嫩。人类群体规则常常是可恶的,但却是有效的。这是一个不守时,无纪律,不沟通,不认真成性的圈子。它在用种种缺乏创造性的消极方式拒绝缺少创造性的社会化的僵硬。结果无非就是个死或逃。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除了“因为喜欢”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个。 (在这个拿偏执当认真,那认真当笑话的年代,这理由是最硬的)而这个圈子又真的不锻炼人、提高人。所以离开这个圈子的,能称得上人材的还真是很少。(对当下动漫青年一针见血的小结!)比如说我吧,首先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就瞎做,做不好最后只好离开。这足以说明我不是人材。起码不是当编辑的人材。而读这文章的各位,我希望你们都强过我很多很多。

“原创动漫要死了”

这也不对。原创动漫没活过。即使曾经活过,也是大闹天宫的时代活过,连环画的时代活过而已。人们总是习惯把愿望当现实。希望IT拯救经济就相信纳斯达克。人们希望盗版漫画的现金能进自己的腰包就相信原创漫画活了,火了。在中国,最理想化的行业最现实,纳斯达克上涨了,大学就开电子商务专业。动漫要火了。就开动漫专业。但没有人关心电子商务和动漫到底是什么。现在热心流传着“原创动漫要死了”的人,也不过是些看着网络盗版,在动漫泡沫里没沾什么光也没亏几年青春的热心读者而已。普天之下,十之八九。所以,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就别热心于这些了。 (有道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稚嫩和浮躁,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

“投资商太心急。”

这对,也不对。对的是,投资商确实心急,但不急他就不是商人了。不对的是,言外之意就是动漫投资商心急还想吃热豆腐所以做不好动漫,和炒豆腐的无关。在动漫的泡沫浪潮中,连我这样的小编辑都见过几个投资商。他们和我谈的问题不外乎几个:投资动漫有没有潜力?市场有多大?把握有多大?大概要多久?我的答案是:有,大,没,不知道。这些投资商对我都挺客气的,都表示非常感谢,保持联系然后消失。我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动漫产业不是龙门客栈,骗来一个客倌就砍翻做成包子招揽下一个。总得来说,动漫行业缺少经理人——懂经营,能处理投资关系、进行企业管理的人员。即缺少主编。 (背景:流星划过—— 九九:“神啊,请给我们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手段、看动漫长大、热爱并立志振兴中国动漫产业、熟悉中国动漫现状、是哈佛MBA、了解日台美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在圈内有广泛人脉的主编吧!” 神:“……我刚刚试了一下,制造这种生物的原料不能互溶,很抱歉……”)

“我是XX!”

这里的XX可以是:策划、经营者、主编、编辑、作者、经纪人、新人乃至外星人等等等等…… 其实我只是想说一种现象。就是以XX自居,假装是个XX的现象。我不是想骂谁,只是想检讨。我就是一个以XX自居的人。我以为自己是个XX,然后给自己划了一堆责任和权力。但事实上,当我以编辑自居的时候,我其实也想不明白许多事情。我是个爱想事情的人,但我也想不明白我做编辑为什么会那么不对劲。但这行业就是这样,没有标准、规范、前辈。我说自己是漫画编辑,我就是了,号称得久了,就是前辈了。好笑是吧?我觉得还好,因为我是在模仿日本漫画杂志的体制而已。很多以XX自居的人比我更糊涂些。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体制是不能缺少的,但假装是体制,是管理,是XX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假装的。我们是一个稚嫩的行业,特别需要关注细节,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不然,就会以XX自居而变得可恶还不自知。 (官僚,还是官僚……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哪怕任何一个行业建立起科学稳定的管理体制?)

家园 谢谢师妹送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我当年看阿童木,森林大帝的时候在初中,电视机都不多。上了大学倒是每周六跑到四牌楼教室里看迪斯尼。

小时候的小人书,长大都不好找了。

家园 花谢师兄分享

很羡慕亲眼在电视上看过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的人呢。本科时第一次看蚊子(就是那个青梅竹马的朋友)弄到手冢治虫的原版漫画(《火鸟》和《佛陀》),激动得手都在抖……

家园 呜呜~~我也是北卡的忠实读者

大概是从98年起,我买北卡一直到它停刊。想来真是无限的回忆和唏嘘。

唉,痛哉!

家园 曾经的痛

那半年,对我来说是从我6月进入北京卡通开始,经历了美年达漫画大赛、第4届北京漫画大会、北京卡通笔会、去武汉的十天、参加上海漫画展的三天、编辑出版北京卡通别册、参与北京卡通改版、参与创作低烧的七月、去听摇滚演出、去理工、北服等学校漫展、赴郑州参展,最后以去广州参加展览作为结束。……后来的三年,我去一家IT公司工作了一个月,然后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卡通,一年多后离开,进入上海漫动作杂志,一年后离开。昨天,我正式签了离职合同。离开了自己定义了三年半的“漫画编辑”这个位置。我下岗了。

我北理的,那年的展览我特意去看了,真的是“乘兴而去,败意而归”。

在看姚菲拉、任山葳、聂峻那些作品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国产动漫的春天来了,像日美那样精致精彩的漫画和卡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成熟起来。这个阶段有多长?我曾信誓旦旦的对同学说:三年足够!可是还没等到三年,北卡就散了。其时何止捶胸顿足。

家园 其实漫画的流行往往是一些希奇古怪脱离实际的东西。

在日本是,在中国也是。

当时的中国首先要做的是漫画娱乐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漫画大师,50年内出不了手冢治虫、舒尔茨、宫崎峻之类的都没关系,事实上当时北卡那批长期约稿的人里出个高桥留美子或者是安达充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出个桂正和,画画《i's》也能打动很多人,关键是这类人太“反动黄色”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小说、电影中还算是规律,但在漫画中就很难符合了,搞漫画太强调单一信条的话一定会失败,流行的漫画诸如《七龙珠》、《圣斗士》、《阿拉雷》、《乱马》等等等等任何一部流行漫画都难以说其是来源于生活的。

相反,中国真正来源于生活的漫画不是没有,比如Benjamin这样画家的作品,事实证明当国产漫画真正出现“来源于生活”的作品的时候,垄断出版业的官僚们往往不敢出版这类真正写实的、来源于生活的东西。就算出版也要阉去所谓暴力、色情、消极的部分,而失去了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真实可言?这里面可以反映出上级对漫画的定位态度。“小孩儿看的。”

为什么楼主在“动漫行业留不住人材”那个段落里说“不知道该怎么做”么,因为一些规定限制了你本来想干的东西,你的作品可能压跟发表不了,想画的不让画,那你说还叫画手们怎么办?不让画想画的,那这些年轻的家伙谁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全部是迷茫。北卡以及中国漫画死就死在“一刀切、命令制”的计划模式。

家园 在下涂鸦之作能引来足下好文, 倍感光荣

读毕感触良多,鲜花奉上

我01年就出国了, 以后对国内的漫画发展不甚了解, 原文中的话也只是自己的感觉而已. 看来我对漫画的理解还是太肤浅(认真学习中), 回去好好反思一下.

家园 我觉得起点这个平台还不错吧

我在看的男人成长录一直在慢慢聚气。也许最终不一定成功,但这是一条可以成功的路,因为是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故事。

相反的,鬼吹灯漫画版貌似强大,但是模仿的日式风格,日式故事(没写错,原作是中国故事,但漫画作者的改编让人惨不忍睹),这样下去路只会越走越窄。

个人看法。

家园 早前国产的早安地球和人教版英语都很搞笑
家园 再推荐一个国产短篇--我的XX不见了

外链出处

家园 【讨论】“源于生活”、“中国特色”和一点对未来的yy : P

花谢讨论!

感觉最初这批人的很多作品是非常“源于生活的”,像姚菲拉的《梦里人》,陈翔的《小山日记》等等,包括你说的Benjamin和更愤青的谢鹏;但也并不都是消极、负面的东西,反而很多充满了希望、活力和理想,给我的感觉跟老狼、朴树等人的歌类似,我想这也他们那时候给年轻人那么大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我想他们离大师还有一定距离,因为长篇漫画的核心价值不是抒情或怀念或抱怨,而是讲故事。这有一点像中国电影,商业化了这么久,大导演们经常被诟病的还是“故事讲不好”,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历史文化积淀太沉重了,人们已经习惯于反省而不是想象,像穿越小说的流行应该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当然制度上的不健全不科学,以及现阶段众多文化“潜规则”是“动漫行业留不住人材”的重要直接原因。另外还有市场因素,比如随着C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韩欧美文化的流行,更年轻的更没有生活经验读者几乎完全被视觉唯美系和各种极端意识流吸引,让源于中国生活和国情的原创作品作者更加没有市场,于是作者处境更加艰难,于是作品变得更加阴暗消极*&^@%$%*@……

看起来如果没有大环境根本上的改变,这种低迷状况永远也无法改变。但现在我有点看好一个潜在的活泼因素,namely 平民文化在网络平台的兴起.很多新老中西元素在中国的网络上融合蜕变,新的东西每天都在出现,像恶搞视频,方言hip-pop等等……虽然都不成气候,但从中可以感觉到现在中国年轻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迫切性。说不定哪一天,中国原创漫画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新形式在我们周围重生哦 …… 又yy了

家园 回花!

忘言兄过奖了。我也是那次读了他们的博客后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看来动漫一代都已经开始反思了,希望能带来一些改变

家园 不要大师,有小小的画手就够了。另外中国漫画重生只要一个必要条件。

现在连本像样的国产漫画杂志都没有,就不要提大师了。从未来国产动漫重新起航时算起50年内都不需要有大师。甚至可以永远没有大师,只要能为有意投入漫画的人们保证就业空间和平等社会地位就可以了。

不要大师,有小小的画手就够了。

另外中国动漫重生需要的条件是多媒体产业正规化,影视动漫分级。分级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含有暴力和色情的东西有了正确的、正面的对待和正确的、积极的管制。

人民群众们需要带有一定程度暴力和色情的东西,只要这种暴力手持一竿正义的旗帜,只要这种一定程度的色情手握一本爱情宣言,观众就愿意接受,更愿意接受。《龙珠》、《圣斗士》、《浪客剑心》、《i's》等等等等众多日本动漫界的产品就是范例。

反正说来,中国动漫的重生需要一个心态成熟的媒体管理体制。

家园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就送花吧

同时提醒各位热烈讨论的帅哥,动漫届和游戏界都比较忽视女性观众,而动漫的女性观众层比游戏界的要多的多。《雪椰》的成功部分原因就是它也同时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龙珠》固然烂尾,但是同时也因为最后完全倾向打斗闹剧,很容易就失去一半观众。完全女性向或者完全男性向的作品不可能大卖。

家园 小说的漫画化有没有可能是条路呢

其实从前的小人书就精品蛮多的,只是不大符合现在漫画的画风。实际上,小人书的解说改成人物对话不就是标准漫画吗。我还记得民国或是解放初期就有过这种风格的三国。印象里是在某一期画书大王里面提到过。

90年代的一个大困难可能在于缺少好故事,从一个爱好者一跃称为编剧兼画家,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个挺难的事儿。随着网络小说的兴盛,故事相对来说极大丰富,而且穿越、玄幻、仙侠等题材的那么多,也比较容易以漫画形式实现。既然网络小说能够出实体书,相信基于这些小说的漫画也有戏。

我只看过画书大王,当时对小山日记和雪椰喜欢得不得了。其他的就没有印象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