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兔子的尾巴 -- 晨枫
这个战略能够成功的要素是:成本低廉国家老老实实地事事汇报,一切听外方的,没有丝毫自主权和自立意识。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这样的R&D中心远离生产实践,他们和生产实践的联系是通过技术服务的反馈,可以说,80%以上的问题都到不了他们那里,他们的技术指导到现场也有80%要走样。按照这样的反馈机制出来的东西,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只要在任何公司的现场和研发中心里干过一阵,对这个事情都不难理解。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规矩您是知道的,您的话放出来,您这文债就欠下来,挖坑不要紧,欠着总不兑付可不行啊
毕竟研发和生产是有机的整体。将它们在地理上强行区隔是不现实的。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本会很高。具体到一个公司而言,如果它为了寻求廉价的外国生产人员,可以把生产部门搬出国,那么只要它能同样找到廉价的外国研究人员,它没有理由不把研发部门搬出国。
突然想到,这也许就是圡共大学扩招的原因咩?
不过我得先把书看完,目前是92页,嘿嘿。
现在大部分干的是locolization的事情,所以采购很吃香
在我所接触到的制造业里,中国的研发工程师的水平比外国还是要差好大一截呢。中国工程师整体上达不到核心研发所需要的水平,因为缺乏这样的经验。所以把研发中心放到中国来,虽然人力成本节省了,可是研究的效果达不到要求。加上政治上的一些考虑,我知道的一些跨国企业提出,在生产放在国外的同时要强化本国的研发能力。
举个例子吧,通用在上海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其实干的主要也是改型(适应本地消费者口味),汽车内饰的活,这些工作离核心研发差得远呢,如果中国工程师一直干的这样的活,那么在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上都不足以承担将来的核心研发的任务。
真正的希望还是在咱们自己的本土企业上,希望能够用自主研发的项目,培养出大批优秀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但是现在市场竞争压力这么大,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自主研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发重复了,不好意思
外国公司设在中国的生产企业里,外方也有很多工程师,管理人员直接在中国工作,大概每3年轮换一批。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是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些工程师回国以后,相关的经验也被带回本国了,他们的经验积累并不缺乏,反而是中国工程师缺乏相应的研发经验的积累(因为解决问题的层面不同)。
对别的不一定一样
但是有点感觉,比如在工程软件领域,我不知道这些大公司是不是把编写代码的任务外包出去的,但是至少设计这种软件的思想和整个架构都是在他们本国做的。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设计一个机器。廉价生产国就相当于绘图员,别人告诉我有个阀门,要求是什么,我就按照工程手册和自己的经验画出来,中间和那个人再讨论讨论设想是不是能够100%实现,以及如何修改。可是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阀门,这个阀门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绘图员有可能画了一辈子图也没有搞明白的。
外方工程师到中国工厂轮换,三年一轮,这里面多少时间是用在熟悉本地和建立交流上?除非他们根本没有中国工程师帮忙,否则这些东西都是学得会的,不是巫术,看久了,看都看会了。这么说吧,很多公司都有licensing,出售技术,负责技术指导,包括派人帮助开工甚至运转,用户有问题帮助解决,除了初始售价,每年收royalty。我们公司也有。但licensing的技术90%以上来自公司在本土的工厂,事实上,licensing通常都是和公司的“老大”工厂连着的,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是这样。跨国公司的远程制造实际上相当于公司内部的licensing,不收royalty而已,实际上还是很隔膜的。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如果公司放弃自己的实际制造,依靠licensee反馈,这就是坐吃山空,日子长不了的。
我们也别争了,给他个10年再看吧。我对这种远程制造经验不看好。
你可以去参考一本叫着“关系”(??)的书,主要说的是Microsoft在北京的R&D Lab。现在已经成为其开发新产品的主力研究室之一了。很多尖端的构思和科技都是在北京这个研究室里开发的。
现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比不上国外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其实很快就可以超赶了。而这种超赶通常会在发生后我们才知道。事前是没有迹象可言的。
另外一个暂时落后的原因和context这种东西也有关系。这个随着中国人对全世界的理解加深也会逐渐的被化解掉。
你的书,总共多少页?
目前进度是96……
"The Collapse of British Power",Correlli Barnett
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领域这个公司是很牛B的,不过据说他家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只提供给他家自用。
如果有天潍柴动力能够买了CAT,那就爽歪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