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一则电报看动车运营存在的问题 -- 忘情
子弟,不在地段内,一律加收择校费,赞助费,
从北京去济南的,早上的8:10的动车组如果是济南局的车,一般9-13 ,16车厢很空(二等座)1-8是一个车组基本满员,我一般这时候都是买9车厢的票,然后一个人坐一节车厢。下午2:10的,晚上7d点多的那两趟车票就比较难买,当天买基本上都无票。如果当天早上的车是北京局的车就一个车组,票就很紧张。
从济南去北京的周一,周五的车票很难买,只能找关系强的票贩子,一帮的票贩子没戏。其他几天的票比较容易,随便售票点就有票。
的确从个人角度,很不容易看到很多问题。近期,本熊也患过类似的错误,所以特为提醒。
其实国有企业还真有秘密,虽然在我们看来还真不算什么。拿个具体的比方:铁道部为了继续进口一些动车组配件和外方谈判,谈到价钱,买方说未来5年内我们的采购量要达到xxxx, 你的价钱还是便宜xx点。(这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常见的忽悠了,为的是用量换低价,当然到最后不见得真的那么多。) 。。。可是,由于外方也看河文,就说啦:嘿,你就别忽悠了,你们现在的上座率才XXX, 未来五年最多能买xx数量的配件,我们的固定成本也很高啦,价钱没有XXX下不来鸟。。。。
你看,这不就歇菜了,于是国有资产就多支付xxxx....
一些分寸是不好拿捏,不过河里很多朋友都控制的很好,细细品味,会有帮助。另外,试着从多一些角度看问题,有帮助。有时心态会平衡很多。爱铁路,随便说说,熊上。
动车还没坐过,不过以前在天津北京之间跑,特别不喜欢坐城际特快,一进车厢就大脑缺氧的感觉,头疼,那股味道让人很不舒服。所以俺就作绿皮车,窗户随便开,虽然这车上有人抽烟不可避免,找个靠窗的座,感觉还是比密封车厢好。
可在飞机上,倒从没觉得空气比火车还让人难受,按说飞机上的换气系统要比火车上的难弄得多呀。
我觉得动车很好,节省了很多时间。密闭车厢我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过我坐的都是三小时以内的。
楼上的这位说话怎么这么别扭哪? 也许我自己神经过敏,不过还是自己多加小心吧。
我的话哪里别扭了?还请明示。
中国目前所有问题,归根到底无一例外都是管理问题。 比如买票(或买其他东西)不排队现象, 有人张口就说素质问题, 可素质是管理出来的, 婴儿刚生下来是没有素质的, 长大了有没有素质就看你给她什么样的家教, 家教就是管理。
我十多年前刚从国内出来, 也不习惯好好排队, 可没二次就改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别人在排队, 你插队, 别人说你你不听。 那好, 也没人和你吵, 等你到窗前, 后边的人冲窗口一complaint说你没排队,得,票保准不会卖给你, 你要是影响了窗口的秩序, 保安立马就把你武力控制起来叫警察了, 你就等着上法庭吧。
对比一下国内的管理, 上次我从杭州去上海,到了车站看好了卖上海票的窗口就排队。 刚开始好好的, 没一会广播说当天没票了。 这时候边上应急窗口打开, 说还有十几张票, 这下完了, 上百号人打破头地往前挤。 再看窗口里面, 售票员一边大喊别挤别挤, 一边看谁手伸的长的, 手里抓着钱的, 来者不拒。
这铁路的事其实搞管理的拿来做一下case study, 一定会是个超级经典。 就说这车票吧, 上次从韶关到广州, 窗口硬是告诉你没座位, 要走就是站票。 结果上车一看,一趟车根本没几个人。 别说坐, 想躺都行。 现在都电脑联网,这么简单一个系统数据跟踪,数据库实时更新都做不到吗? 还是根本就没人想管这事儿--管理责任问题。
忘情兄的这个文件, 体现的是一个更大的管理问题--人事结构问题。 其实要协调一个复杂的系统, 能把彼此厉害关系理顺, 其他的都水到渠成。 油价问题, 粮价问题都是如此。 可是中国特色的管理思维偏不, 偏要该主动干预的地方视而不见, 该放任自流的时候采取“行政手段”, 往往舍本逐末, 因果倒置。 这是条块分割的恶果,本来一个完整的系统,一分割, 变成各自的局部利益, 做决策的时候自然是见木不见林, 又怎能避免政策短视呢?
俺们这,铁中在第一集团并不突出,教学优势压不倒谁谁再自我封闭,生源质量就不可挽回了,岂不是要彻底掘自己的龙脉~
所以有污染问题,当然对旅客还不是大问题,对空勤人员长期以来有问题。
一天发两班总会有客流吧,击败航空没问题吧?
动车的空调在中国铁路上应该是上乘了吧。
北京南站就在二环路边上
北京的二环路就是明代后期修完外城之后城墙的一圈,所以北京南站就在北京老城区的边上。如果要是按照现在北京城区的概念,它差不多就在市中心边上了。
出站上二环到永定门向北,到天安门广场,差不多五公里。
另外,老的北京南站既不属于丰台区也不属于宣武区,而是属于崇文区的永外街道。但是新的北京南站向南占去了一大片地方,有很大一部分在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境内,所以不知道它建成之后是归崇文还是丰台。但不管归哪边,那边的行政区划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