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淘书的故事 -- 冷原子

共:💬59 🌺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淘书的故事

昨天忽然想到一件往事。在我上高二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在天津师大的礼堂搞艺术节,散场之后我路过卫津河边的旧书市,偶然看到一本名字叫做《量子力学史》的小册子,是翻译的。当时翻了翻,我高一的时候通过《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量子力学,所以觉得有点兴趣,可是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等到几天后拿上钱再去,已经看不到那本书了。

奇怪的是,我到北京之后,曾经几次在北师大和中科院的图书馆里面试图找到这本书,但是发现量子力学史的书倒是有几本,可是没有一本是我当初错过的那本。我想无外两个可能,要么是图书馆没有收这本书,要么是我当初记错了。不过这两个可能性其实都不太大。因为根据我对这两个图书馆的了解,这样的书他们没有理由漏掉,更何况同时漏掉。另外一方面,我的记忆力也一向还不错。

不管怎么说,当初错过的那个小册子,恐怕会永远成为一个遗憾了。其实如果我那时候勤快一点,回到家立刻拿上钱返回的话,是肯定能把它买下来的。归根结底,当初一来是怕麻烦,二来买这个书的意愿不够坚定。那成想一朝错过,既成永别。时至今日,尽管我已经成为专业的量子物理学工作者,已经读了无数量子力学的书籍和文献,但是那本小册子究竟讲的什么,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谜了。不管是海森堡的创立量子力学的文章,还是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传世名著,它们再经典再有价值,也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解开我心中的谜团了。

所以说,生活中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挽回和无法替代的。

说起卫津河边那个旧书市,我中学的时候是常去的。那个书市的具体位置是在南开大学东门对面,高等教育书店门前。那是九十年代前期,每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就开始有人陆续在路边铺开摊子。旧书就摊在人行便道上,卖书人一般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他们大多坐在一个马扎上,一语不发,任凭路人翻检自己的商品,只等顾客自己开口问价。那个时候还没有大规模下岗的现象,我不清楚这些人过去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要来买旧书,旧书的稳定来源是什么。但是那里的书倒是挺全的,涵盖文革前到八十年代中文书的方方面面,只是自然科学的少一些。书的价格现在看来不算贵,比如一套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三本一共要30块钱好像。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显得太高了些。而且我特别不会砍价。一般一个回合过去,对方要是坚持的话,我就妥协了。几年下来,我在那里看得多,买的少。不过还是买到了一些不错的书,比如前苏联海军司令戈什科夫写的《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的海军》。

虽然买的少,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去那个旧书市,喜欢闻旧书散发出来的独特的纸张油墨的味道。上大学之后利用寒假还去过一两次,再后来,这个书市好像就没了。

不过,上研究生之后,倒是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北大的周末书市。有那么一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去逛逛。北大的周末书市,最繁荣的时候叫做周末文化市场,位于北大西南角的一个宿舍区里面。那里面每个周末都会聚集一批书贩子,卖一些从各个图书馆搜集来的旧书,科学类的居多,而且有很多英文书,大多是我们建国以后到90年代初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段时间影印的国外科技著作。那个时期我经济上也稍微充裕了一些,在这个书市我找到了很多名著,比如冯诺依曼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别人帮忙找的),莫特和马赛的《原子碰撞理论》,戴维.波姆的《量子理论》以及我现在的案头书之一,德国人福里格写的《实用量子力学》等等。应该说北大的周末书市极大的提升我科技藏书的数量和档次。

现在我的科研经费充足了,电子书资源极大的丰富了,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物理类的书籍,只要它曾经出现过,只要我知道这个书的准确版本信息,我就都能迅速找到。但是这种淘书的乐趣却也很难再有了。

我在北京还有一个淘书的地方,那就是科学出版社在朝阳门的读者服务部,叫做科学书店。我还记得大三上学期,有一天上午我找同学借了50块钱和一辆自行车,就从北师大骑过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去科学书店,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买到了侯伯元侯伯宇兄弟写的《物理学家用的微分几何》,郝柏林于禄两位院士写的《相变和临界现象》,曾谨言先生的《量子力学(卷二)》,曾谨言钱伯初合编的《量子力学习题 精选与剖析》还有伍洪熙写的《给数学家的广义相对论》,本本是精品,一共不到50块钱。寒假的时候又去,却只买到了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卷一)》,还话了42块钱,当时感到很沉痛,就到西四的南来顺吃了一顿锅贴安慰了自己一下。不过我当时不曾想到的是,这本《量子力学(卷一)》作为我的量子力学启蒙教材,陪伴了我四五年的时间,直到最后这本硬皮精装的厚书被我翻的快散了。不过现在这本书的第四版仍然是我的案头手册。这本量子力学对我影响之大,真是前面那几本书加起来也比不了的。后来我又去过科学书店很多次,找到了不少好书。不过这些书大多是科学出版社过去出版的。在2000年之后,科学出版社在物理方面出的好书就很少了。后来我们发现了海淀图书城籍海楼的科大书店(现名求索书店),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也相继开业。这些地方的物理书之多之全远非科学书店可比,所以科学书店也就不怎么去了。

不过图书城也好,西单或者中关村也好,我们在那里主要是买新书,所以不能算“淘书”。在科学书店,买到的却主要是他们多年前出版的旧书,所以还是能算作淘书的。科学出版社在八十年代翻译,出版了一大批相当不错的物理书籍,虽然历经岁月流逝,卖掉,处理掉了很多,但是仓库中有时候难免偶尔残存的一两本,尘封二十多年之后,会在2000年前后给我带来一点惊喜。

这其中,很值得一提的就是泰勒的《散射理论》的中文版。这本书我大四的时候就在图书馆见到过,上研究生之后偶然在科学书店买到,当时很是欣喜,可是一直没时间看。后来我们所一个老师的儿子,也是一个很出色的北大物理系毕业生,向我一再推荐这本书。我曾经说过,人和书有时候是有缘分的。有些书你觉得暂时不会看,但是又喜欢的话,那也不妨买回家去,待到机缘来临的时候,自然就会去看了。泰勒这本书就是这样。其实我当初学量子力学,散射理论一直没搞懂。研究生的时候自己专门花过一点时间学习,可是学一次忘记一次,始终不得要领。当时没看过这本书,因为觉得它太厚了,自己没有大块的时间。后来出国以后,有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晚上看一点点,一下子觉得豁然开朗了很多很多。直到昨天,终于基本看完了单道散射理论的部分,终于搞清楚S矩阵的极点,散射共振和束缚态这三件事情的关系这样一个在我心里埋藏五六年的问题。回头看看,自己从在图书馆初见这本书,到最终读完一半,前后整整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很多人和事儿变了样子,但是这本书却一直静静的在那里等我去看,我也在多年后最终静下心来慢慢的阅读它。这也许就是人和书的机缘吧。这种机缘也许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坚持。

元宝推荐:GraceUSA, 通宝推:子系走神,
家园 这篇写得真好
家园 可否评论"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http://book.sina.com.cn/liangzishihua/2004-02-03/3/39279.shtml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专业知识部分, 写得如何?

家园 花之

家园 北京的资源是丰富啊。

电子书籍没有普及之前,我们大多书时候只能从物理所邮购他们胶印的原版书,那个价钱现在想想真是公道啊。

家园
家园 送花,送文化百家吧

虎老师写过一个淘书系列,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么好的帖子,放在茶室太可惜了。

家园 曾谨严

好家伙,好久没见过这名字了。难道你们学校的量子力学不是用他的书做教材?

家园 哈哈哈哈,前面几段虽然是在说一本书,却貌似在说一个人,一个

女人。

所以说,生活中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挽回和无法替代的。

家园 相信人与书的缘分

还有, 应该是"卖书人"吧.

"旧书就摊在人行便道上,买书人一般都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他们大多坐在一个马扎上,一语不发"

家园 曾谨严的《量子力学》

我手头有过三个版本。最早的是6,70年代时,当时还是讲义而不是书。正式作为书籍出版,出过至少两版吧。至少前言等部分是越写越激动人心,文笔越来越好。里面的内容差别如何倒不记得了。不知道现在的怎么样了。

家园 原来雪个是理科MM啊
家园 嘻嘻

我们的教材却不是曾谨言的。正如高数不是樊映川的一样。

嘻嘻
家园 我们用樊映川也是到高数最后了

刚复出,前面用的是大连工学院的工农兵教材……

家园 那你们的普物

是程守洙的教材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