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蓝色的浪漫 -- 晨枫
怎么运呢?用罐车?这样为什么效益就好呢?美国有upgrade的设施和能力吗?卖粗能源不符合Alberta的长远利益啊。
但更多的不当讲.
这么说吧,早在几个月前IOR有一份内部报告,大致的意思说,和新建一套下游装置比,把"科尔"的bitumen直接卖到市场或者送往美国加工效益更高.
输送的方式可以是dilbit通过TransCanada管道,美国伊洲某炼厂已经完成对bitumen为原料的改造.与此同时,Husky,PetroCan还有其他公司纷纷在美国参股炼厂.
虽然这不符合Alberta的长远经济利益,但这是短期内最安全,风险最低的渠道.估计油价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才能回升,一月份和二月份还有一波失业潮.
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McKenzy Basin天然气也是这么说的。
我就是想,bitumen黏度太大,管道输送那泵机就吃力了。
新闻里听到Illinois的upgrader已经开工,在用Alberta过来的稠油,引起当地人的反对,说是“毒油”,含有毒成分。谁知道。
美国的炼厂大批改用Alberta稠油的话,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拉动,Sarnia的石化也可能因此救活。
晨大这句话现在有机会说出口了吗?
PS. 圣诞快乐!
又PS. 还是没宝耶。
咱现在是“翠花,上茶”的时代啦。嗯,是“柱儿,上茶”……
圣诞快乐!
水城威尼斯最著名的当然是纵横交错的大小运河。这些并不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而是由原来泥滩岛上的水沟加以整治后演变过来的。运河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大运河,这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要道,河上公交船和私人汽艇往来穿梭,运货的驳船也是夹杂其间。由于这是人们往来的主要通道,威尼斯名门望族的豪宅自然林立两岸。在维内托就曾谋面的Barbaro家族、Foscari家族、Emo家族、Valmanara家族等在大运河边都有自己的豪宅,有的还不止一处。好些豪宅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离奇的故事,比如靠近圣马可广场出口处的厄运之屋Ca Dario,小巧精美,小鸟依人,但历史上这里出过很多离奇的谋杀、自杀和主人家倾家荡产的事情,最近的是菲亚特的前总裁Raul Gardini,1992年在这里自杀了。
大运河是威尼斯的水上大动脉
这里也是威尼斯的香舍丽舍,荟萃着名人望族的豪宅
今天的人们只能想像在这些神秘的栅门和阳台后曾发生过什么故事
或许当年依偎在这里的是一位贵族小姐?还是富贾二奶?
大运河边上豪宅很多,好些连旅游书上都不知道名字
如今这些豪宅大多不是博物馆,就是豪华酒店
唯一可以肯定地是,这些系留在门前的gondola不再是主人出行的交通工具
现在的有钱人用汽艇啦。瞧这精细的木工,保养也是一番功夫呢
还有可以肯定的就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可惜的是,像这样整修完好的房子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
更多的人家要靠这样的“小巷”才能进入大运河
对于匆匆过路的旅游者来说,能这样在大运河边坐坐,品上一杯有名的意大利咖啡,可能也就是最接近古时候威尼斯生活的事情了
威尼斯无处不是画,有花有五彩房子的地方就更加如此
既然什么都是靠船,送货上门当然也是靠船了
出了罗马广场附近的大运河头上,大运河上只有两座桥,较大的一座是Realto桥。这是在原址重建的第四座桥,先前的是木桥,其中有一座在1444年Ferrara家族婚礼的时候,被看热闹的人群压塌。16世纪时,威尼斯招标,建造石桥。帕拉迪奥、米开朗琪罗、Sansovino等名家都投稿竟标,但最后被名不见经传的Antonio da Ponto得标。这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流行的廊桥,桥上的屋檐下现在开设了很多小店,桥两端连接着更多的小店。这里本来就是大运河两岸的行人要道,善做生意的威尼斯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快黄金宝地。这里也是大运河岸少有的一段在河边可以走路的地方,这里也是威尼斯的鱼市和菜市。威尼斯没有北美常见的超市,只有一些微型菜店、鱼店、肉店,这里是批发市场。
Realto是威尼斯最有名的大桥
当年红得发紫的帕拉迪奥也投标竞选,但竟然落选与名不见经传的Antonio da Ponte。有意思的是,Pont就是桥的意思。看来是天意
这里也是gondola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另一个是圣马克广场
瞧这一家子
桥下穿行着gondola
桥上的每孔都是小店
桥根更是店家云集的地方
这一段也是大运河边唯一一段有水边人行道的地方,现在布满了露天酒吧和饭店
这些水中的柱子是系船用的,各家涂上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以示标识
这根系船柱比较特别,上面还有一个灯笼
这是Realto附近的鱼市、菜市,现在还是
更多的还是这样的鸡毛小店
也是日出而作,但要到灯落才息了
运河上有很多摆渡点,用退役的gondola,要是不想花太多钱体验gondola的话,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过穿上地方小,人一多,就要站着,需要一点胆子和平衡技能
桥另一个的教堂顶上有一个钟,这个大钟的名气在于从一开始走时就不准,几百年下来更加“呀呀呜”(上海土话,一塌糊涂的意思)
帕拉迪奥落选的Realto桥方案后来得到异地重生,在英国的Blenheim宫的花园里有一座缩小的桥,在圣彼得堡的Tsaskoye也有一座。Realto桥上是每年五月看传统的威尼斯花船竞赛的最好地方,这是纪念威尼斯海上传统的庆典,所以也叫“海之婚礼”,不要河以化装面具出名的威尼斯狂欢节混淆起来,威尼斯狂欢节其实是1979年为了促进旅游才恢复起来的,不是18世纪的威尼斯狂欢节的不间断延续。
大运河上另一座桥是靠近出口的Academia桥。这是一座木桥,桥上是远望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教堂最好的地方。这座巴罗克教堂在威尼斯的Romanesque教堂中比较另类,是威尼斯人在1630年瘟疫后劫后余生感恩所建,每年11月21日,威尼斯人还是按传统,在大运河上把小船一字排开,人们从浮桥上走进教堂,感恩祈祷。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教堂在大修,脚手架遮得严严实实,十分扫兴。
Peggy Guggenheim是一个有钱的美国女人,她一生钟爱艺术,钟爱威尼斯,买下了这座没有完成的豪宅之后,就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博物馆
离Peggy Guggenheim不远的就是这个小巧精致的Ca Dario,但华丽的外表难掩这座厄运之屋的本色,历代主人家常离奇死去或者遭人暗杀
运河口的Santa Maria della Salute大教堂在修
这里也是每年11月21日在河上把船一字排开,进入教堂感恩祈祷的地方
Academia桥至今依然是木质的,这也是大运河上唯一一座木桥,在整个威尼斯都不多见,大多都是石桥了
Academia是威尼斯的美术馆,很多作品来自威尼斯的教堂、修道院和豪宅。这里基本上都是中世纪的威尼斯画派的作品,我们的兴趣不是太大,所以没有进去。离Academia不远的大运河边是Peggy Guggenheim博物馆。Peggy Guggenheim是一个美国富婆,热爱威尼斯,热爱艺术,一生收藏了很多现代派的作品,包括很多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等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博物馆建筑本来是一个大运河边的villa,但是建造了一层之后,就再也没有继续。1949年Peggy Guggenheim买了下来,作为自己的家,后来以此为基础,扩充成为今日的博物馆。可惜我们去的那一天刚好不开,进不去,只好留憾。另一个不开的博物馆是Ca Rezzonico,这是威尼斯大运河边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villa,可以领略一下当年的奢华,可惜又是不开。
不大有人去但永远开放的是在Trovaso的专造gondola的作坊。Gondola是威尼斯特有的船,两头尖尖,穿梭于威尼斯的大街小巷,当然是水街水巷。Gondola都是黑色的。黑色是用涂敷柏油防腐的缘故,不过当年gondola什么颜色都有,但糜烂奢华、生性好斗的威尼斯人在gondola上互相争斗,常出人命。后来贵族院下令,所有gondola都必须是黑色,不得私自装饰。Gondola至今还是手工建造的,现在威尼斯只有两三个传统的gondola作坊,Trovaso的是最重要的一个。不过这里不对外开放,人们只能隔着水巷从对面观看。不过水巷不宽,可以看得很清楚。“船台”小小的,最多只能同时施工3-4艘gondola,一年只造十来条gondola,大多数时候还是在大修现有的船只。这东西依然是全手工的,难怪要4万欧元一条,顶得上一辆相当高级的轿车了。不过这东西维修工作两很大,每年要大修一次,还要重新上漆,这样可以用10年。划gondola的人称为gongdoleer,他们像开出租汽车的人一样,要自己买船,不从傻乎乎地坐gondola游城的旅游者那里多敲一点钱出来,怎么对得起自己?gondoleer倒不单干,他们在若干热门地点成群结队地等候,但有了客人不是一拥而上,而是有个先来后到,秩序接客。有趣的是,坐gondola的日本人特别多,常常是成群结队地坐,而不是欧美人那样双双对对地坐。
gondola的“造船厂”在这里
不大,也就能容纳几条gondola
这里有很多画家在画画
难怪画家们喜欢这里
像这样有人唱歌的gondola不多
大多还是这样一家子的
正规的gondoleer要穿海魂衫,但红丝带草帽,但也有偷懒的
gondola的船首都是这样的,据说是为了劈波斩浪,但现在成为威尼斯传统装饰了
gondola一色黑色是为了用沥青防腐,也是为了避免好斗的威尼斯人为了争出风头而不和谐
到了威尼斯而不坐gondola就和到了北京而不吃烤鸭一样
坐gondola游威尼斯别有一番情趣,和穿街走巷绝然不同
gondoleer也不好做,兜揽生意不容易
时年不好,gondola静静地等客的时间远多于载客的时间
船至今依然是威尼斯人的主要出行工具,不过不是用gondola了
而是这样的摩托艇,这开船的儿子有12岁没有?
俺去了两次威尼斯,也看了点参考的资料,可了解的东西还不如兄台的1%
经济不好啊,要留条后路啊……
10朵花下去啥都没有
威尼斯正经造船的地方还是Arsenale,这是在岛东面Castello区的老区里。威尼斯的水巷和老房子到处都是,处处是景,但只有东Castello才留存着原汁原味的威尼斯,人们在黄昏依然聚集在小小的广场上,聊聊东家长西家短,小孩们欢叫着窜到东奔到西,时间好像停滞了,没有PS3,没有iPhone,有的是人情和传统。这里没有豪宅,有的是狭窄的小巷,和更狭窄的小桥。老房子的窗棂好多都破损了,墙皮都剥落了,不知道原来是什么颜色,也不知道窗后有多少故事,但这才是威尼斯,普通人的威尼斯,地上的威尼斯。
位于东Castello的Arsenale是当年的威尼斯海军造船厂
Arsenale很大,四周用森严的红砖墙围起来
如今这里依然是海军基地,不对外开放
门厅里是一门古炮,这里按说是不能进来的,我们装傻,冲进来拍了照片再说
里面很大,不知道现在干什么用,造船是不会了
有点意思的只有这个微波塔,莫非这里是海军的通信中心?
游人今天只能在门外的木桥上眺望
门前的运河是当年威尼斯战舰驶向远方的必由之路
从这里驶向君士坦丁堡,驶向亚历山大,驶向马耳他
但如今只有这些战利品还能使人们缅怀过
大门两侧的一对狮子是Piraeus(希腊雅典的门户港口)抢来的
右二的中狮子是从希腊Delos岛抢来的
Arsenale就在这样的老房子的环抱中。这是一个红砖高墙围住的巨大的水院,周边的工场间环绕着内湖,前后是一个对穿的两个巨大的水门,这是当年新船出航或者老船回来大修进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一个强大的威尼斯海军,走出了威尼斯在东地中海上的霸权。Arsenale的前门或许是比圣马可广场更能说明威尼斯当年的盛景。这是一个辉煌但不华丽的红砖建筑,雪白大理石装饰的墙角线,门前的一对精美的大狮子是当年威尼斯海军从雅典城外的皮瑞乌斯(Piraeus)抢来的,旁边还放着几个石狮子和其他异兽,其中一个是从爱琴海上的黛洛斯岛抢来的,原本是守护阿波罗诞生地的圣兽之一。Arsenale在12世纪奠基,15-16世纪达到顶峰,在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曾一天下水一艘战舰。法国国王亨利三世曾见识过Arsenale的惊人产能,在一顿特别宏大的国宴的功夫,竟然就有一艘战舰配装齐备,准备出航了。今天Arsenale不再造船了,但依然是意大利海军基地,不知道干什么用,但不让参观,据说每年只有特别的那么一两天对外开放。平日里只能在大门外的木桥上窥探威尼斯的当年。里面还能看到身穿神气的雪白海军制服的军官和水兵走来走去,不过外面的墙角下是一个红衣姑娘,坐在那里伤心地哭泣,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威尼斯人开船的本事十分了得,开公交船的船老大就靠舵和发动机,三下五除二地就靠上了码头,也没有多少冲撞,弄得船上和浮码头上人仰马翻,也不需要水手用套缆帮忙。大小运河和lagoon里,常可以看到小孩在开船,后者是父亲在教儿子,或者是儿子送母亲上下班。不知道是传统还是什么原因,基本上看不到女的开船。
威尼斯犹太人ghetto是一个人们常忽略的地方,这是欧洲最早的ghetto
当年四周为水巷所隔绝,铁桥是后来才有的
或者从这样的窄巷里通过另一个水关才能进出
水关在拿破仑时代已经拆除,今天只能想像了
这口井曾养育了多少威尼斯犹太人
空旷的广场上只有小孩在戏水,如今再也不必担心飞来的反犹横祸了。后面的红砖墙和铁丝网是一个纪念碑,并不是当年集中营的遗留物
犹太人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信仰,顶上的小圆顶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犹太人教堂
大卫的六角星和喃喃的念经声在一起,犹太情调更为强烈
犹太人至今依然聚居在这里,大热的天也身穿传统服装
这对小孩子在外面自己玩,父母并不担心走失
小女孩警惕地看着我,“那么大一个黑洞洞的炮筒子对着我,你不会把我吃了吧?”
哪能呢?警察就在旁边呢。不知道为什么,意大利城市里警察特别多
另一个很威尼斯的角落是在Cannaregio的犹太人ghetto。这是最早的犹太人ghetto。不知道ghetto这个词怎么翻译,原意是犹太人的聚居地,但这不是因为犹太人自愿聚居在这里,而是由于政治、宗教和经济的压力被迫聚集。威尼斯的政治在传统上相对宽松,但天主教反犹势力已经超过威尼斯所能够抑制的地步了。为了避免当地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威尼斯规定犹太人全部居住在ghetto里。白天可以出来谋生、走访,晚上必须回去,周围出入的水门关闭,由基督徒的士兵把守。今天这里依然是威尼斯犹太人最主要的聚居地。虽然从拿破仑时代开始,威尼斯犹太人不再必须住在这里,但这里的犹太文化已经根深蒂固,犹太人已经不愿远离了。走在这里,常常看到身穿白衬衣、黑马甲,头戴黑原帽的犹太人,连小孩都是一身犹太人的装束,十分可爱。这里也是犹太人经书研习的中心,碰到很多来自美国的犹太人青年,来到这里研习犹太经书。还碰到一个犹太人老头,对我的大白炮很感兴趣。在问路的时候,和一个犹太人老太太也聊了一会。发现犹太人有一个特点,要是你对犹太人的传统和文化表示一分的兴趣,他们立刻捧上十分的热情。威尼斯的犹太人ghetto绝对是值得多几分兴趣的地方,可惜除了外来的犹太人,很少有人到这里来。
马可波罗的家其实还要往里一点,但gondola游的话一般就往这里马马虎虎一指,就算马可波罗的家了
马可波罗的经历太多离奇,被威尼斯人戏称为“百万大牛皮”,他家的两个院子也成为大小“吹牛院”,这是“小吹牛院”
威尼斯还有很多幽深的角落,为大多数游人所忽略。马可波罗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儿子。马可波罗远游中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中世纪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可波罗。马可波罗的出生地也在Cannaregio,离Realto桥不远。这是一户大户人家,家族的房子占据两个小院。1272年,18岁的马可波罗踏上远航,最后到达了忽必烈的元大都,一呆就是近20年。1295年回到威尼斯,1298年在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在监狱里著述了《马可波罗游记》,立刻引起巨大的轰动。不过当年威尼斯人不相信马可波罗的天方夜谭,嘲笑他的故事为“百万大牛皮”,马可波罗被称谓“吹牛马可”(Marco Il Milione),他家的两个小院也因此被称为“大吹牛院”和“小吹牛院”(Corte Prima del Milione和Corte Seconda del Milione)。
威尼斯还有很多“大学”(Scoula Grande),当年是宗教或艺术学校,现在大多成为博物馆,但Castello的Scoula Grande di San Marco现在成为医院。这是一座很特别的巴罗克建筑,门前的广场不很大,所以建筑的开间有限,进深更加有限。但建筑师天才地用富于透视效果的壁画制造出进深,不对称的立面也通过想象的空间制造出连绵的天际线的效果。在电影《Italian Job》里,黑人爆炸手和光头飞车党在作案前碰头出发开船的地方就是这里。同在Castello的Santa Maria dei Miracoli是一个耶稣会的小教堂,不大,但极端精巧,像一个精致的蛋糕一样。平面是简单的矩形,但用各种彩色大理石镶拼出复杂、美丽的图案,凸现了耶稣会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在天主教世界里充当反改革先锋的劲头。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也承认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呆滞和腐败,但拒绝新教的改革,而是一头扎进原教旨的教义。在建筑上,以耶稣会为急先锋反改革派的教堂严守传统的Romanesque形制,但极力采用彩色大理石和精美的壁画,以对抗“离经叛道”的哥特式和新兴的巴洛克教堂对“道心不坚”的信众的诱惑。Miracoli小教堂现在是威尼斯人结婚的最热门去处。
“圣马可大学”(Grand Scoula de San Marco)是威尼斯的“大学”之一,当年是宗教和艺术学校
这是威尼斯巴洛克的一个典范,注意看底层,用图案制造透视和深度的效果
这里更多地保留了威尼斯的原生态
小孩在踢足球,一不小心踢水里去了,过路的船上的人会帮着拾起来,丢回去,小孩道声谢,高高兴兴地接着踢球
小女孩和狗绕着柱子玩
太阳正在落山,金色的余晖落在东Castello的古城上
但威尼斯的灵魂不在于豪华的府邸或者教堂,不在于熙熙攘攘的大运河,而在于曲折幽深的水巷,在于高耸而相对而立的老宅。倘佯在400多座小桥上,穿行于100多公里的水巷间,你可以感受到威尼斯渗入毛孔中。要是熟门熟路的话,不大的威尼斯从一头穿到另一头不超过40分钟,但为什么要那么匆忙呢?把脚步放满一点,对吵吵嚷嚷的旅游者宽容一点,深巷中的每一片阴影,水边墙基的每一片青苔,都是诗意,而诗是不能当快餐一样囫囵吞下的。
威尼斯随处可见的水巷和小桥,这才是威尼斯的灵魂所在
威尼斯的陆地面积紧张,这样的带院住宅十分罕见
更多的还是这样的红砖森林
很多临街的人家就利用巴掌大的空间开饭店、酒吧
国人常对中国城市里的万国旗颇有微词,好像是不文明的举措,威尼斯人好像不在乎呢
威尼斯极少见到绿地,窗台上的花坛就是人们施展园艺的天地了
剥落的墙皮和花坛,看到我就忍不住要照一张
我们入住的旅馆
看中的就是这小桥流水的情趣
里面也是古色古香
Dorsoduro相对于本岛来说要新一点,这里游人相对较少
运河边上常有人行道
更多的还是这样的面向运河的院门
红砖这样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会不会泡酥了?
这里受到的关注不比圣马可那边,房子失修的比较多
但这丝毫不影响年轻人吧唧的兴致
这两个一看就是美国人,这样坐在地方可是很不舒服呢,PP很烫的说
实在说,整修一新的威尼斯还真就没有趣味了,要的还就是这个残破的劲头
划gondola不仅要身手矫健,还要腰板好
很佩服这些划船的,涌浪看着不大,其实还是有尺把高的
右面的不起眼的建筑是一个音乐学院,小广场上飘扬的悠扬的乐声
品品espresso,听听音乐,很惬意的
这个豪宅的院子大门敞开着,看到人们进进出出,我们跟着进来,却原来这里是威尼斯的税务局,当年是一个修道院,官老爷们也很会享受哈
这座豪宅现在还是私人的,不开放,形制很像法国的Blois城堡
广场上的鸽子不怕人,高兴了就绕着广场飞一飞
威尼斯是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地方
小桥和石阶,威尼斯人和水的关系真是千丝万缕
水波粼粼,小桥依依,坐在这里可以发呆呢
哦,有人说威尼斯的水是臭的,应该说基本不臭,只有十分偶然的时候和地方可以闻到一点臭味,应该是夏天的关系
gondola是旅游的人才用的了
但机动驳船依然是主要运输工具。这样的地方掉头,就一个人,三下五除二搞定,不带磕磕碰碰的,佩服
入夜的水巷,有点浪漫,抑或阴谋?
这是威尼斯为数不多的可以拍照的教堂
能够一瞥当年的辉煌
驳船上是浮动的菜市场
不过船后面的Pont de Pugni有文章
这是威尼斯的“打架桥”中最有名的一座
家族或者黑帮之间发生纠纷了,就到这些打架桥来解决。当年是没有栏杆的,抓住对方就往河里扔。不过打架也有打架的规矩,看到地上的脚印没?在吹哨之前,这是“出发线”,吹哨之后才能冲过去痛揍对方,否则这人就丢大了,比被丢到河里还要丢人
右面的“凤凰”歌剧院(La Fenice)是威尼斯最重要的歌剧院,但九几年被大火烧掉,现在还在重建中。门前的小码头是当年豪门望族来接受人们的羡慕的地方
建筑史家拉斯金称这为最不堪的巴洛克,每一个细节都是美轮美奂,但整体却是一个粗陋的堆积
桥上威风凛凛地走过来一群警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或者什么是也没有,就是意大利人的一惊一乍
威尼斯不大,走来走去,一抬头就看到了熟悉的地标
由于地基的原因,这里倾斜的钟塔并不罕见
不知道这是饮料还是酒,看着挺好看
有名的威尼斯面具,价格公道一点的大多来自中国,威尼斯自产的都是天价
这样的金属工艺美术品也是威尼斯的特色
这里的价格就不敢问津了
Murano的玻璃当然在威尼斯也是铺天盖地,不过这些都不是珍品
这个“红太阳”大概比较时髦,好几个地方都看到它
真正的珍品是这个阿玛蒂大提琴
在一个教堂里免费展览,随展的还有古钢琴和其他乐器
晨大要去组团,那团费还不得翻上几个跟头啊。
鄙视扰乱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