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余秋雨季羡林于丹 -- 淡淡微风
说到结论,余秋雨正是用这样的说法:因为我当上戏校长所以审查是证明清白的。
问题是不说写作组这个是否入伙的概念,余秋雨的《胡适传》也是“在谈文化”,但这个谈文化就是用最无耻的政治帽子和拙劣的小说笔法在丑化适之先生,这样做过后,却谈文化谈得好像自己是文化传统的传承者,我相当不齿。
海德格尔、冯友兰、周一良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过代价的。
大概几年前的时候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吧。
余秋雨的胡适传没有看过,如果真是您说的那样,那是有些问题了。
不过,谈余秋雨,还是应该以文而论,把政治拉进来,有些无聊。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散文,余秋雨是谁?
但他的散文和政治无法撇清,以后详谈吧。
《胡适传》是他70年代初写的吧,我父亲有这本书,用的是本名,还磊落的,但也许当时这是光荣。
是我想买第九、十卷,不是不单独卖就是其他都有就没有这两卷。
不过今年文集重印了,应该还有机会。
但是我还是想收个《糖史》的单本。
学梵文啊~
几年前有一次去上海,和一群文化圈的朋友论起余秋雨,其中的一位给我讲了一个很刻薄的笑话,说上海警察扫黄,抓到妓女,搜其手包,发现三件东西,口红、避孕套、《文化苦旅》。
一方面慰抚大众的灵魂,一方面慰抚传统知识份子的“人格”和“良知”的自我面庞。
审视余文的基本母题,从往事怀旧(对家乡、童年、老师、故人的缅怀)、历史文人和王朝(官吏)的恩怨关系、到百姓耳熟能祥的民间传说、著名的风物掌故、地理,均已包含煽情的内在语法。文人的怀古幽怨、现实感伤、古典雅趣和爱国胸怀,最终都汇入了大众的价值关怀的博大江河。迷离的历史在这里被现实化和通俗化了,或者说,封闭的历史在新的诠释下重新向大众开放。经过情感包装的技术处理,最终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商品。
刚开始读余的文化苦旅,觉得很有文化,看下一本,觉得还是那么多文化。渐渐的发现余举手投足都和他的文字一模一样,透着一股酸溜溜的,不自然的,娘娘腔的调调,于是乎就开始反感了。换句话说,余作了个套,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呵呵现在飘到哪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