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写在三中全会前,聚焦农村改革。 -- 挑灯看剑

共:💬154 🌺67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

反正政府敢提土地的事说明政府手头狠狠地有钱啊

家园 jtxrba

jtxrba 与兄台商榷

中国13亿人口摆在那里

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有4亿人升级到所谓高端产业就已经超过美国全国了

中国要是全高端了谁来养活这13亿的高端

-----------------------------

是啊 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是血汗工厂

大家都在骂政府 政府也要顺从民意阿

家园 种地的利润太低是因为人均耕种土地太少。

  美国的农民要是平均一个人耕种不到十亩地,一样穷得光PP。

家园 上海人口的数据哪里来的?

我在这个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19/content_10080886.htm)看到的:

2007年全市常住人口1858万人,户籍人口1378.86万人,1天以上来沪流动人口660万人,其中半年以上外来常住人口499万人。1990年至2007年期间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约30万人。

家园 双方都很精彩,开眼界
家园 sz和HK合并?

如果SZ的公务员愿意接受廉政公署的监管,那就可以合并了。问题是他们想吗? 他们敢吗?

家园 农业上,中美不具可比性。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远远大于中国政府,另外,美国一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就有可能大于中国一个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美国农户的收入远远高于美国家庭平均收入。交通不便的山区,在美国大多数是保留地,自然公园,顶多作为牛羊的牧场。而在中国,同样的山区却需要养活一大批人,因而不得不从事农耕。

中国的农机比美国便宜,中国化肥比美国便宜,中国的单位产出比美国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美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还是比中国低。为什么?这是显然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人家一户拥有几百上千英亩,你是一户3,5亩,怎么比?

一旦真正实施机械化,土地集中生产,中国农村人口恐怕5000万就够了。机械化已经悄悄地走进中国农村,分散式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再适合中国农村。提高农业生产率,需要80%以上的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农村,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这样中国农产品才有竞争力,农民收入才有根本性的提高。

家园 既然我们将美国做为追赶的目标,为什么就不能比呢?

美国的今天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中国真的想成为和美国抗衡的一级,农业是迈不过的坎。如果兄台将现代农业或是美国农业仅仅理解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量人口离开农村就太单一了。美国农业在资本运作(大豆事件)、经营管理、品牌运营(新奇士)、标准化制定、质量控制(皇帝蕉)等方面有太多的需要我们学习的,而大规模机械化仅仅是其中一点,不过由于可视性强,被大家深刻的认同。美国的农业农头企业按照他们2006年的年鉴,年销售额排到100名的都有上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才是我们和他们在农业方面最大的区别,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确我们追赶的目标。

城市化确实对优化农村要素配置有帮助,但是城市化是有限的,并非唯一完全的良药,特别是中国。蒙牛和伊利出事前在内蒙带动了不少牧农致富,这些牧农需要转移到城市吗?蒙牛和伊利这么大的农业企业最终出问题,出在哪里?是设备不够先进,没有现代化的规模生产吗?是经营出了问题,是质量控制出了问题,是企业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出了问题。看着外国奶粉大行其道,我们该反思什么,他们用质量方面的决不妥协换来了长期的应得的收益。奶制品行业真的必须靠价格取胜吗?我们的农业产业应该怎么走,这次都是一次很好的反思。

另,推荐两个美国农业集团的网站,可以去看看,对现代农业就会有了进一步认识。http://www.smithfieldfoods.com/

http://www.cargill.com/;也会明白我为什么会把农业金融提到那么高的高度来谈。

lxgw
家园 兄台根本是不知所谓,也根本不了解现实情况

真不知道你那一套一套的都是从哪里来的。和你争论就没有啥意思了。

回答你的合理提问,适当展开一下,懂不懂在你。胡搅蛮缠恕不作答。

1. 现实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上海郊县农村近年来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很大。一方面农业本身升级发展不容易全面实现足够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上也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周边江浙农村地区的发展的竞争比较中,已经明显的处于不利的位置。这就不展开了。如果说前一段还只是隐忧,那么现在正逐步在面上呈现出来。近期到过上海郊县和苏浙一带的人应该都会有所感受。

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在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可以思考的东西就更多了。抛开地方政治的微观影响,从宏观上看,上海郊县农村在‘城市化’这个问题上是典型的‘大都市依托型’,而所依托的这个超大规模的都市的确还是在不断的向外膨胀的过程中。而另一面,苏浙一带的农村‘城市化’更多的是从农村自身,或中小城市集群的经济起步出发的。两相比较,再从目前的发展基础,长期以往,上海郊县更难言优势。这种情况对上海来说是从未碰到的,即所谓‘空前’。

这并非仅仅是上海,甚至并非仅仅是中国;也不继续展开了。

2.无所事事就是‘好过’?若如兄台所言那上海农村的危险就更大了. 至于说抬地价富了农民,那实在是够小市民的看法。

3.同上

4.同1.

5.回兄台的帖子,并不意味着只是写给您一个人看的。而且在没有冒犯阁下的情况下,您看不懂就要开骂吗?

很遗憾跟了您的帖子,但请到此为止,不劳您回复了。本人意见会自行贴到前面去。

家园 lxgw

兄台根本是不知所谓,也根本不了解现实情况

真不知道你那一套一套的都是从哪里来的。和你争论就没有啥意思了。

回答你的合理提问,适当展开一下,懂不懂在你。胡搅蛮缠恕不作答。

1. 现实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上海郊县农村近年来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很大。一方面农业本身升级发展不容易全面实现足够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上也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周边江浙农村地区的发展的竞争比较中,已经明显的处于不利的位置。这就不展开了。如果说前一段还只是隐忧,那么现在正逐步在面上呈现出来。近期到过上海郊县和苏浙一带的人应该都会有所感受。

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在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可以思考的东西就更多了。抛开地方政治的微观影响,从宏观上看,上海郊县农村在‘城市化’这个问题上是典型的‘大都市依托型’,而所依托的这个超大规模的都市的确还是在不断的向外膨胀的过程中。而另一面,苏浙一带的农村‘城市化’更多的是从农村自身,或中小城市集群的经济起步出发的。两相比较,再从目前的发展基础,长期以往,上海郊县更难言优势。

这并非仅仅是上海,甚至并非仅仅是中国;也不继续展开了。

2.无所事事就是‘好过’?若如兄台所言那上海农村的危险就更大了

3.同上

4.同1.

5.回兄台的帖子,并不意味着只是写给您一个人看的。而且在没有冒犯阁下的情况下,您看不懂就要开骂吗?

很遗憾跟了您的帖子,但请到此为止,不劳您回复了。本人意见会自行贴到前面去。

----------------------------------------------

感谢兄台写那么多来论证上海农业的危险性

问题是上海需要农业吗?

拿上海郊县和江浙民营企业比较竞争力是不对的

上海对民企,三来一补政策上是不支持的。

上海的政策是中央的要求对长三角民企的一种保护

兄台咋会把这看成是对比江浙的劣势?

政策决定了小企业在上海很难生存的

上海的郊县如果可以引资那他比全国任何地方条件都好

但是上海只对大项目土地使才有优惠

自己到市场上去拿土地100万一亩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

在这个地价上谈农业也是很搞笑的

家园 老兄说的好,集约化不是将土地集中起来就万事大吉的

中间管理层的素质决定着集约化的成败。

家园 六、后记

非常高兴,这么多的河友关注农业这个话题,也热情地参与了讨论,恕我不能一一回复。从讨论来看,分歧也很大,我觉得除了对我预设的前提认识不一致外,很多是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原因,而且中国的幅员辽阔,各地的实际情况也确实不一样,要获得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方法也是很困难的。不过我们的tg这三十年来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学会了社会实验,三十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真的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让这个民族变得令人恐怖的务实。我文中所述,并非乌托邦或个人臆想,大部分都是我们党和政府正在或已经试验了的,即将进行的三中全会不过把一些成熟的经验确定下来,各地可能还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微调。我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将大家平时忽视的、tg正在默默进行的许多关于三农改革建设的点点滴滴串起来,给大家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可以看到我们的农村社会正在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我个人的感觉,tg的野心相当大,每一步都是瞄着老美来干的,包括农业,包括金融,所以现在有人和我谈台独,我都当作一个笑话。

就部分的话题资料做一个粗粗的索引,大家有兴趣可以用google去查找,很容易就查到了。我手里的数据要么仅限于一个省,要么涉及相关企业,救恕我不公开了。

道路交通:河里有贴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交通规划,很宏伟,也确实在实施。实践中各地除交通厅外省级建委都有专门处室负责乡村建设,每年都有一笔不小的项目经费用于乡村道路建设。我认识一位这个处的处长,这几年国家这方面的经费增长幅度是相当不错的,看来国家确实有钱了。县市一级我就不清楚了。

电、水等基础设施:电和水利来自新闻,第一手的信息不多。我只有第一手的信息关于中国移动和电信在农村大幅推进信息化普及工作的情况,虽然不喜欢移动的垄断和霸道,但没有国家推动,光靠市场,这一步骤不知要晚多久。

沼气:可去农业部的网站和各省农业厅的网站找相关资料,这也是农业部在主推,好像资金也挺宽裕。

软环境:由地方在推进宅基地、土地租赁权换社保等工作,但我觉得还是不够,这也是大家目前期望相当多的方面。

土地流转:其实立法和实践从03年就开始了,现在更多的是规范和承认。有些地方对土地流转限制用于农业生产,还给与一定的补贴。核心问题,文中已提到,两条红线,时间问题,今天看到一篇贴,大体也差不多。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810/1007_17_819874.shtml

农村金融:农村小额贷款可以去google;农业担保和投资,湖北、重庆、成都政府主导下都搞了两三年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风险投资,我个人圈子里的规模比较小,对农业也不专业。国外的,smithfield和高盛都在投养猪场,大家可以google。农业保险,只限于较小的范围和品种,毕竟比对样本积累不足,需要时间。商业银行贷款,最近一次央行微调货币政策就明显向农业贷款倾斜。

最近的白家电下乡,国产汽车农村包围城市再次证明了拉动农村内需对于我们国家经济体转型的重要性。

三农的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文中许多地方都没有说透,就这样我已经觉得码字太辛苦了,再次对河里高产的大牛们葡萄、mandam,子玉表示钦佩。如果河友有兴趣,我们完全可以单独开贴,大家集思广益,不少话题都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基金会、合作社、城市化等等。

做个后记,拴个尾巴。另外弱弱的问一句,怎么将三、四、五做个链接到主题贴里,请河友帮我,谢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比如说您这个“六、后记”

比如说您这个“六、后记”的地址是: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25964

那您就可以在主贴最后加上这么一句:

[VRL=/article/1825964]六、后记[/VRL]

当然,您写的时候要把前后两个VRL换成URL

我如果直接写成URL,效果就是这样了:

六、后记

最后多谢您的好文。

家园 也许多虑了

土地流转集中后,生产效率势必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农业劳动人口需求也会大大地减少。

不过,万一遇到比较大的经济衰退,那在社会保障还没有能力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无地的返乡民工和家人的生计又如何保障呢?

家园 好文章!大家都很有见地

这个问题最近正比较困惑,看完颇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农业问题了解不多,试着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1。将中国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是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可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恐怕不是唯一或者最好的解决方式,关键是要实现资源合理的分配给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不是相反。适量的集约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规模过大反而面临交通等管理方面的困难,处理不好容易成为恶性的肿瘤,从周边吸血却不能更有效的利用。当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当世界资本由于“马太效应”不断集中到美国的房地产、金融领域,可能面临着为了追求表面利润而陷入“金锁链”一般自我催眠的金色泡沫当中,最终由于缺乏更多社会成员的参与不可避免的破灭和动荡。

2。农业产业化要向美、澳学习却不能止步于此。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资源匮乏的阶段,甚至得天独厚有世界资源支持的美国人都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浪费付出代价,传统上人均资源缺乏的中国必须尽快找到更有效率的社会生产方式。

3。社会、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可能走向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应在管理上可能也需要不同的策略,基层应该有更多的灵活性来组织新的形式。作为基础,需要保证“国民待遇”和社会保障,以及畅通的公共交流平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