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忍不住了 -- 萨苏
跟她学会唱意大利文的《Time to say goodbye》.这歌真是没治了。
花一个。
我争取今晚整理出来 :)
今天上午又去了一次,发现其中竟然有军统局刺杀陈箓案和在上海无差别暗杀日军官兵案的照片,也算收获颇丰了。
当年会师的地方确实是金汤桥,后来张立场在位的时候拆掉了金刚桥,修了个很优美”的彩虹桥,李瑞环老市长回来视察时候据说很生气
谢谢网友斧正
海河上遗留下来的这几座桥梁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拆掉是在是个不好的选择
这么重要的文物也能拆?这可能平津解放的见证啊。无语……
应该是之后拆掉的。
广东方面的坦克作战
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在1927年蒋介石掌握了国家政权后,在广东不断私人加强力量,以备将来和蒋介石对抗。1936年,陈济棠从英国进口了12辆轻型坦克和15辆装甲车,组建了一支新式的机械化部队——战车大队。
坦克是维克斯6吨坦克,装甲车中有14辆是两吨半重型号,装轻重机枪各一挺,载员8~10人;另一种是指挥车,重5吨,装20毫米炮一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挺,载员14人。12辆坦克编为一个战车中队,装甲车编为装甲车中队,总称战车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由邓鄂担任。1936年陈济棠反蒋不成,被迫下野,广东部队由余汉谋接掌,战车大队几易指挥官,1938年日军登陆广东时,战车大队大队长是曾留学德国的曹绍恩中校,战车队驻地在广州皇婆洞原中大试验农场。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澳头、淡水,随即向广州方向前进,15日攻陷重镇惠阳,余汉谋决心在增城一线组织防御。16日晚,战车大队受命驰援增城方向,17日晚到达增城附近,受186师指挥(作者提到186师完全没有任何的支援提供,诸如情报、通讯、补给等等),18、19两天,战车大队都在构筑阵地和进行战斗准备。20日晨,战车大队鉴于敌情严重,将6辆坦克布置在第一线,6辆在第二线,第三线是从装甲车上卸下的20毫米炮和机枪,装甲车则隐蔽在树林中,全体人员进入阵地,准备作战。天刚破晓,日机开始空袭,炸毁装甲车5辆,人员伤亡数十人。随后日军出动数十辆轻型坦克冲击(186师仍然没有任何支援),战车大队撤退必经之路上的一条桥也被炸毁了,装甲车中队人员只好将车辆爆破后,向后撤退。战车中队则只有一辆能够突围,后来作为教练车使用。广东军队的战车大队一战便全军覆没。1939年,日本陆军省责成石川岛汽车制造所根据从中国广东缴获的维克斯6吨坦克研制可水陆两栖使用的战车,最终出现了一种SRIII型水陆两用车。
看来,日军缴获的履带式战车就是维克斯6吨坦克,说是坦克,火力与防护在二战中也远逊于FT-17等轻型坦克,所以才会被当作火炮牵引车,而不是冲锋陷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那位说了,不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么?跟汪精卫有什么关系呢?
汪逆精卫 墨索里尼
汪精卫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墨索里尼则是出了名的恶形恶状。。。 这俩人好像没什么相似之处阿?
-- 汪精卫号称四大美男一说萨一直觉得有点儿问题,但没找着,直到听说胡适讲看了汪氏那张脸“我见尤怜”才恍然大悟 – 原来此人成年以后相貌不是男人那种美法!
不管怎样,汪精卫一直很注意形象倒是真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汪精卫投敌以后留下的照片在中国所存不多,但是,在日本最近发现的一些老照片中,却保留了相当多汪精卫在那个时代的照片。总的来说风格还是和原来差不多的。
比如下面这张,是汪精卫1941年访日时的照片
汪精卫在神户丸上
这张照片上的汪精卫一手举按照日本要求加了“猪尾巴”的青天白日旗,一手举日本膏药旗。他上一次访问日本的时候已经叛逃到沦陷的南京,但日本对没有兵权本钱的汪精卫若即若离,汪不得不百般降低身段寻求日方的支持,内心颇为苦闷。日本政府实际上直到1940年11月才对压中华民国政府和谈感到绝望,正式承认了汪精卫政权。大愿得偿的汪精卫颇有志得意满之态。
那么,汪精卫怎么变成总是有理了呢?
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的录像
墨索里尼之所以被称作总是有理,是因为他煽动性的演讲总是让意大利人万分兴奋,当时意大利人的口号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不仅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万岁万岁!”
墨索里尼在演讲中夸张丰富的表演,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在发现的日本老照片里,偏巧有一组日本记者拍摄的演讲中的汪精卫,其表现竟然酷似墨索里尼!
我们只需要把两个人的照片掺在一起,就会发现汪精卫和墨索里尼在演讲中真是颇为相似的一对儿。
连续地看比较有趣。
怎么样,从这一连串五张相连的照片来看,汪大主席也“总是有理”,该不算过分的说法吧。
从历史纪录看,汪氏的确善于演讲,但他演讲的照片也多半是道貌岸然的。
有趣的是,这套汪精卫演讲的照片,在国内似乎没有见过(网上也查不到),而日本的相关文献上,似乎也不曾用过,似乎还是首次被公众所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因为没有拍摄这套照片的背景介绍,摄影的日本记者也早登他界,我们只能做一点推测了。萨怀疑这是不是汪精卫投日后,日本方面对于怎样塑造和炒作他的公众形象也曾进行过多样的思考,而这套照片反映的汪精卫不合日本上层的口味,于是没有被采用,却被记者保留了下来,成了一道历史的纪录,让我们知道汪精卫也有如此形象的时候。
[完]
鸣谢北宸为本文提供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的照片!
2
会对很多朋友有帮助,而不仅仅我一个。
谢谢
载入中
载入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