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略论“以启动内需对冲外部需求的萎缩” -- 镭射
如果一味拔高国内需求,实际上就是在鼓励消费的泡沫经济。
你说的“需求水平与经济实力有对应的关系”,与“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是一个意思。
中国的居民点进去了,是怎么回事?
你的基本观点是人民币不是硬通货,而硬通货的标准是可以自由兑换。由于不是硬通货,不能用人民币在世界市场上自由购物,所以人民币的储蓄不作算。
这在30年前是对的,但在现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不是由于世界市场不认人民币,而是中国政府人为限制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世界市场早就认人民币了。需要例子吗?太多了。
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存在大量的人民币市场,中国游客到越南、柬埔寨、俄罗斯等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去过的人比我知道得清楚。
就是在西方国家,人民币在理论上是不能在境外流通的,但我可以走进任一个稍大的加拿大银行分行,用加元兑换人民币。当然,兑换量只限于私人旅行需要的量,做生意可能不够,毕竟中国不认可人民币在境外的自由流通。
所以只要中国政府“觉悟”过来,人民币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硬通货。币值会升会降这个我不知道,但人民币早已具备硬通货的条件,只等中国政府“开金口”了。
中国政府为什么不开这个金口?专家多得是,可以说出很多道理来,但世界市场不承认人民币已经不是理由了。
资源,国土,人口,没有这些资本,经济学家再多的理论都没用,在丛林社会中被吃是迟早的。要么向金二世学习,但也得我们接济大米。从小国的角度出发,韩国经济学家的理论也没错,但选择成为谁的附庸才是关键。对于韩国人的偏狭,我是理解的。
现在是装孙子的时候
这个金口一开 再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就说不过去了
发达国家援助非洲是应该的
发展中国家援助非洲是纯洁而无私的友谊
有相同的地方。细节上我还是觉得有区别。
“只有拥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可能分歧点就在这个支付能力上。
以次贷为例,在信用破产以前,能算有支付能力吗?即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吧?
我仍然觉得,支付能力和一定阶段的内需水平不能单纯的划等号。
内需水平是要参考实体经济规模的。支付能力在支付手段被金融工具放大以后,在特例下,已经不能真正体现实际内需水平。
这个南韩经济学家的说法最早是何新介绍的,那时这个说法并没有问题.对现在世界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说法依然成立.但是现在这个说法已经有了一个例外,就是现在的中国.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了全世界最强的实物生产能力,所以中国以人民币形式存在的储蓄,是有效的投资来源. 但是这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确认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南韩那个经济学家我还是很佩服的,他很有建树.需要说明的是,他这话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说的,离现在快五十年了.他不可能想到现在的中国的状况.
缓称王
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和美元相比应该是1:3
这就是其他国家宁愿非法收集人民币而tg不愿意兑换
tg只愿意接受实业投资而不愿意自由兑换因为太吃亏 早晚升到1:3 预计18个月之内 这是凤凰卫视上我看香港金融专家分析的 他提醒香港人现在起要做好准备
答案是42.
次贷所表达的,并不是有效需求。它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前市场上出现的“虚假需求信号”。
我认为,支付能力与内需是可以划等号的。次贷之所以会成为危机,就是因为它是“借贷”支付,而不是真正的支付——要到按揭结束,支付才算完成。次贷危机就是因为买房者无力继续偿还贷款造成的。这恰恰说明,美国房市的供应量已经超出了美国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这也是我对那些血汗工厂不敢兴趣的原因.如果为了让它们生存下去,中国会失去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