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熊猫闲拍郎咸平 -- evilpanda
would be a good start.
楼主拍的不错,看来颇有功力。
但是,楼主用学术高标准来拍郎的大众宣讲稿,是否有点大材小用,欺负人呢?
看看自己文中使用了多少混账、白痴、等等等骂人的话
郎咸平至少在维护国有资产避免被MBO侵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可能有一些看法有问题(我认为仅仅是悲观了一点,问题他是指出来了,但是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对于这样的对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人,口气还是要谦逊一点
美国股市从年初到现在,跌了?蒸发了多少亿资金?8.5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05、06、07三年GDP 的总和全部白干了,一个国家的股市跌了这么多,它所象征的后续是极其可怕的,那就是一个持续的大萧条即将来临。
熊猫曰
这是很白痴的说法. 而且丫偷换概念偷换得很快。大米股市市值蒸发怎么都该跟大米GDP比吧,怎么跟天朝比了?大米GDP2007年可是13.8万亿美元。人家亏是亏,但是人家一年就挣回来了。
人家只是说股市跌的后果,也并没有说股市市值少掉那么多,就实际损失那么多(股市市值仅仅是人们预期中的股市的财富),为了说明股市的跌幅,拿中国老百姓熟悉的中国GDP 来做比较有什么不好?还说人家一年就挣回来了,你还真以为美国股市市值损失就是美国GDP损失啊?
下一步应该是制造业的大量倒闭
熊猫曰
我看到的是制造业的整合,是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倒闭.这是良性的调整.有规模效益的制造业现在依然滋润得很。什么时候海尔联想出事了,那才叫制造业的大量倒闭。
下面有网友批驳过了,海尔联想那是中国经济防线中最牢固的一部分,等到海尔联想都出问题了,那不叫做大量倒闭,那叫崩溃
你有什么根据认为那些倒掉的中小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因而这是经济的良性的调整?
那么,我们政府所推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竟然是以收回流动性为目的。其方法是提高利率跟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熊猫曰
收回流动性,是用来对冲外资投入中国时增加的流动性。根本不是宏调。
收回流动性不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这样的货币政策不是宏观调控什么是宏观调控?
这些部门占了经济总量的30% 左右,也就是说和地方政府推动GDP 工程有关的部门拉动了经济增长。
熊猫曰
这又是一个混账推论, 经济总量和gdp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你有多少资产,一个是你有多少收入,根本不可比.
经济总量就是资产?你定义的?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我国GDP 的组成非常的畸形、非常扭曲。我们拿我们的GDP 和欧美、日本等国比较,那些国家,他们是以消费需求为主要拉动的,也就是说当我想喝矿泉水的时候你生产矿泉水,当我想弹钢琴的时候你生产钢琴,我想打手机的时候,你生产手机,很正常。因此他们的70% 都是消费。我们刚好相反,我们的消费只有35% ,只有别人的一半,我们的GDP 是什么东西呢?都是你们在外面看到的钢筋水泥,占到50% 以上,欧美各国20% 不到。
熊猫曰
我ctn,拿天朝这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gdp构成。怎么不看看美国日本当年大兴土木时的gdp构成?多修路是坏事?日本50-70年代的gdp构成是咋样的?美国30-50年代的gdp构成呢?这是顺口雌黄
你这段批驳得有些道理,但是严重的缺乏礼貌,是不是自己认为自己有理,对方没理了,就可以骂对方ctn?
从文风上来看,半文半白的文风用来对他人进行批判也显得有不够尊重之嫌
当年的郎顾之争,点燃了民众的激情,影响很大。
以为有了这个洋名词,国有企业改革就迎刃而解了---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什么建立企业治理结构等等人们想象中的好处都给安在了MBO上面,于是对于MBO当中的那么多的猫腻----那也是改革成本啊
结果郎咸平振臂一呼,偏偏郎咸平经济功底不错,大陆的那一帮学者要搞辩论的话绝对不是对手,象张维迎这样的只好自称道德巨人,说郎咸平没有公信力,我这样的道德巨人是不会与你这样的无耻的没有公信力的人论战的,一边躲避了与郎咸平的风险,一边又对自己的道德吹嘘了一下,一举两得
没有郎咸平那样振臂一呼,被那些学者们的各种理论搞得团团转的中央高层可以多早认识到MBO式私有化的害处?等到认识到害处了以后,中国的国有资产还剩下多少江山?还能像今天这样每年盈利一万亿元?玄啊
所以郎咸平是一个学术英雄,他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与当年何新所起到的作用相比较
日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了一种垂直分工,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存在各种合作关系,小企业专门从事一两种零部件的生产改良,而大企业作为客户,也对小企业提供必要指导---这样的康采恩形式的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比美国的大小企业关系更紧密,更稳定,从而使得日本制造业拥有一支稳定的大军
相反,美国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就缺乏这样的合作关系,美国大企业为了缩减成本纷纷向海外订购零部件,导致小企业生产出现困难,技术进步缓慢,外贸逆差增大
中国近代史就是MBO的历史。狼xx和张维迎叫板,是柿子专拣软的捏,卖个乖赚便宜。
中国的事说到底就是所有制问题,所谓的国企真的就是"国"的企吗?所以这个MBO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无非是换个M罢了。
国企作为中共的经济基础,没有国企的话,私企象俄罗斯那些私企一样就是不缴税,怎么办?
共产党倒台以后的后果,可以看看河内关于64暴动后果的相关讨论
但我知道有了私企以后,起码能吃上肉了。这世界上没有一个政治制度是完美的,所以也没有必要把一个什么制度树立到三叩九拜的位置。河内的问题未必就适用于中国。
我说这些话只是想说明所谓的MBO到底是个怎么回事,至于谁要伟光正,头上放光,谁自己去买灯泡,我不掏钱。
引用:
通观MBO的诞生与成长您就会发现,MBO的初衷并不像我们中国人所想象的那样,是管理层为了提升公司业绩而做出的辛勤努力。它最早的发起人是投资银行家,他们在联合管理层进行公司收购时,终极目的绝对不是考虑被收购公司如何更好更长远地发展,而不过是为了他们的财富能够迅速地积累。这一点从他们选择的目标上就可以看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MBO一般都发生在相对成熟的产业,例如零售业、食品加工业、服装业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正是拥有大量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时候。管理层收购这类公司可以凭借其稳定的现金流增强举债能力。而那些新兴行业或者高科技企业由于风险较大、现金流少,一般绝不会成为管理层收购的目标。因此在美国,MBO的起源并没有所谓冠冕堂皇的理由,其本质只有一句话:MBO只是投资银行家的逐利工具而已。
MBO在中国的滥用
中国需要私有经济,但是也需要制衡私有经济的力量,否则资本家们就会对内剥削,对外勾结的乱来
很多人说:国企又不归p民拥有,你一个p民何必操那闲心。这话是有道理的。
但是虽然如此,国企还是不应该搞MBO变成私企。国企诚然不归p民拥有,你可以说是党产,也可以说是归一小撮人拥有,这话都没错。但是这个拥有是有期限的,是和政治换届、政治力量变迁等等因素相关的,今天是张三的,明天也许就是李四了,虽然张三李四们都不是p民。
而国企变成私企,那就是两回事了。是王麻子的就世世代代属于王麻子了,王麻子想把企业搞好就搞好,想把企业搬走到国外就搬走。中石油中移动搞得不好,p民还可以找理由(毕竟表面上还是主人翁嘛)骂两声。如果三星集团、台塑集团、鸿海集团搞烂了,韩国和台湾的p民们恐怕连骂也没理由骂吧?那是人家私人老板的企业,搞得好不好更不关p民的事了。。。所以说,如果做选择的话,中国的p民们当然比较倾向前一个了。
所以说,国有资产有点类似国家领土。比如最近的藏南问题,你当然可以说这玩意与p民无关,p民们是在瞎操心。其实我也有点这么觉得。。但是p民们仍然会关注它,不让它轻易失去。我想这是人性吧。
谦虚谨慎
位置不对
这个世界上只有私营企业需要制衡?其他的我不敢说得东西要不要制衡?你有本事就把话说完,我是p民,很多话不敢说,你厉害就说个全的,干嘛专拣软的捏?
浪xx是卖嘴吃饭,跑江湖打把势卖艺的,他的话你也信?四大投行裤子都穿不上了,姓浪的脸都不知道被打肿了多少次,就这模样的你也看得上?
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任何时候,对自己的利益的关注都会比对别人的利益关注要大。这是人性,不管是p民,还是天上飞的,庙里供的,都一样。所以说,一个企业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有本质的区别。
再说的直白一点,只要是职业经理人,不是老板,他对企业的态度就绝对和老板对企业的态度完全两回事,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国企,其最终下场都一样,都会成为职业经理人套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你如果不理解我的意思,很简单,去摆摊卖上一年茶叶蛋,就什么都明白了。等你有了办企业的经验,再来谈企业经营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