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被隔绝的美丽——浅谈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和面纱(一)新闻背景 -- 江城孤舟
不说别的,就说这三大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教以下的派别可谓形形色色,因此而导致的无数口角甚至血光之灾也是不计其数。你说,这无论佛祖,上帝还是真主,他们在天之灵一定痛心疾首的狠啦。。。
宗教民族交错。我以前一个同事就是黎巴嫩人,他认同自己的阿拉伯人身份,但却是个基督教徒,还自豪的说我们信基督教比欧洲蛮子早多了,云云
看成了“非”常有意思。
面壁去了。
这是他们的天性。在国内他们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虔诚无比,但一旦到了异国,没有人盯着,很多人就放松了。伊斯兰教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网开一面,规定在旅行中时,诸如礼拜什么的可以从简,这样许多人就更有借口了。
至于莱依拉,那不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女孩名,而是已经流行了上千年了,基本上是属于和法蒂玛、艾米娜等一样烂大街的名字。这个词与“夜晚”是从同一个词根派生出来的,是古代就有的女名。而且在阿拉伯国家流传着著名的“莱依拉与麦杰农”的故事,类似于我国的梁祝,所以也有“每一个莱依拉都有她的麦杰农”这条谚语,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思。
其实在那个地方,黄白混血的人种应该是为数不少吧……
原来如此。
我对外国人的名和姓比较感兴趣,因为往往从名和姓李能看出很多故事来,起源啊,家族历史啊,国别啊,民族啊,挺有意思的。
阿拉伯人里见过姓穆罕默德的比较多呢, 是不是大姓啊?我们幼儿园里的几个都姓ABBAS,ABUD,AL-BAHADLY什么的。
根据俺的所见所闻,海湾国家中的穆斯林妇女可能会达到这一比例,至于埃及,至多20%的妇女才穿戴“黑杰布”,而且一般以老年妇女居多,年轻姑娘的穿戴除了包头巾不露胳膊,也是花枝招展的居多。埃及在伊斯兰国家中应该算比较开放的,没你想的那么封闭。
尤其春天的风,又干又硬,夹着沙子打在脸上实在是够受的。所以春天里女同胞还有小孩子们都要拿个纱巾把脑袋裹上。女人么是爱护皮肤,小孩子因为是皮肤太嫩了经不住那个风沙。
可以不穿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