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 -- wolfgan
能讲一下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全球化的深度呢?
才看完新闻频道的面对面,看看里面宋鸿兵的逻辑分析,独立思考和细节的回顾.觉得TG知道有危机不难,难的是面对这样的危机所采取的对应行动,以及社会的心态.747和马上好相形之下真是绿叶枯枝.
97年的金融危机中苏哈拖的下台让TG知道了金融武器的力量,今天的TG对所发生的事应当会有准备的,倒金字塔的崩溃会带来什么行里人还是知道的.
经济学的基本道理告诉我们、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告诉我们,在相当高的储蓄条件下,保持相当高的投资,就可以不造成通货膨胀,我们目前就是这种情况。
------
对于上面这句话,我看不大明白。
记得以前学习时,大致有这么一句话。黄金是货币,纸币不是。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信心、信用对于经济来说,就是一切。(谁说的?)
我这人比较愚蠢,想法简单。储蓄的财富来源是什么?基本上是两种,物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服务(第三产业)。在信心、信用崩溃的时候,能够和纸币(储蓄)对应的东西有什么,只有物质。
在低消费(高储蓄)的社会里,高储蓄累计的是什么?纸币而已。现在全世界的粮食积累足够几年消费?石油积累,钢铁积累又有多少?显然和纸币积累不成比例的。
在信心崩溃的时候,这么高的纸币都急于兑现,显然是不能兑现服务的。那么,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在相当高的储蓄条件下,保持相当高的投资,就可以不造成通货膨胀。
在相当高的投资条件下,如果不能保证相当高的储蓄呢?结果如何?
在相当高的投资条件下,如果继续保证相当高的储蓄,扩大内需的目标,又如何实现呢?
这是一个经验之谈.中国保持相当高的投资,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工业生产能力,使得上升的需求不至于经济过热.这实际上和何新介绍的韩国人首先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本币储蓄不能被视为资本有关系.(当然现在中国打破了这个规律)
现在的社会黄金已基本没有货币的功能,已经基本是一个以纸币为基础货币的社会.书本上的东西和现实并不吻合.至于什么是货币?现在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说白了是间接抢钱,民众没感觉的。十年后可能会觉得莫名钱少了物价涨了,但是他们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少了。
银行当初剥离了14000亿坏账,民众也没说什么嘛,在中国只要开足马力宣传,自然会有人帮他们说话。
政府办投资本来就有浪费,效率低下正常的,符合规律
所以要开足马力宣传啊
另外通胀我觉得不必太过担心,一方面数据是政府说了算,基础物资也是政府控制,一方面中国现状是产能过剩,开足马力生产很快能满足需求
中国两轮经济周期走下来通胀都是经济过热的体现,木事。
就像苏联垮台并不等于俄国回到沙皇时代一样。
说实在的,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种“两不靠”的情况出现。
到底是“我们不断觉得到底了”,还是“我们不断祈祷到底了”?如果是后者,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祈祷?这种祈祷的背后是什么心态呢?
至于原因嘛,其实大家都知道。
就是政府赖账。可民众只把它理解到了商品短缺、商家涨价等层面。TG的宣传控制的确厉害,但不可能被蒙住人会越来越多。。
谈经济恐怕必须冷血,因为这是逻辑战场,人情向来是经济对搏的软肋,换言之,谁更“非人”谁在经济领域的成功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