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比亚迪的电动车 -- 井底望天
但是这玩意一旦站住脚了,恐怕很多城市要被这种车爆满。这个时候,大家就都差不多了。
和prius同时出场的HONDA的混合动力车insight,售价和prius基本相当,享受相同的补助.结果几年下来,在美国的年销量稳定在---不到200,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试验车.不过,不好卖归不好卖,HONDA可没有任何降价举措.不盈利,最多就是不生产,何必一定要亏本卖呢?
prius加装一个家庭用充电器并无任何技术难度,以前prius的用户群里有自行加装的,现在厂家据说也将正式推出此功能.不过个人并不觉得此功能对prius而言有多必要.因为就行车成本看,以北美的价格对比,prius百公里大约需要1.2加仑汽油,1.8刀左右.而BYD百公里电耗是14度,算上充电时的损耗,实际耗电要16-18度(快充的效率比慢充低),按1度10cent的电费,是差不多的,但充电这事,再简单,也还是要花点力气做的,比车门一关就走人,还是麻烦啊.如果原油价格长期维持30的话,对所谓"新技术车",是很大的压力.
中国民众的私人车还是应该山寨版为主。比亚迪以公用单位,如政府机构,企业,和出租为主。然后利用老巴的关系,占北美市场。
任何一个电池技术都不是中国人最先提出的
燃料电池,同济是自己研发的,一个大学如何做买办。莫非非要研发和byd一样的就算自主创新,你让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情何以堪?
党同伐异何其严重
还是有人在党同伐异?
http://www.cet.com.cn/20081218/j1.htm
以前的面的时代已经充分证明了山寨车在中国是的确有刚性需求的存在.不过,还是希望山寨里能飞出金凤凰.
作为汽车大国的日本,也有相当大的一个1L以下排量车的市场,这也是一个可资学习的榜样.在这个市场里奋战的可都是地道的车业大亨哦.
看过官方的评论。目前这款f3dm,虽说是双动力,但汽油发动机的排量是1.0的,想想这么大的(重量不轻)一辆车,1.0的排量有什么用?现在家庭有车的,每个月总要出门一两趟的(200公里以上),如果电用完了,1.0的排量,在高速路上估计得被开罚单吧。除非是作为第2辆备车,只在城市里面用用。但这个细分市场也太小了。
此外,价格太贵,是现有f3的翻番。这个差价要是摊到油费上面,估计可以用个10来年。一般消费者谁有这个动力来买这个车呢?
电动汽车是要发展,但现在看来技术还是不成熟。这个时候国家的政策配套就极其重要了。但现在还看不出来,政策有强力支持的迹象。如果国家能强制规定城市出租车必须是电动车,那么还是有希望的,毕竟出租车可以统一管理,城市的充电点也好建设。但城市缺点的情况可能就更严重了。
可以学习下这两个帖子
两个帖子翻完,你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1.作为全国新能源的领头政府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发展方向,要采取开放和支持的态度,不能拉一帮,打一帮。
2.要考虑基础研究和商业化的不同要求,不能将最有可能拿出来和日本人竞争的短期和中期技术压制,然后花大力支持也许长期可行的方案。在事实上,是帮助日本人抢占中国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
3.正是因为科技部的偏见,导致了发改委等其他部门(因为人家不是专家)在对新能源支持上的乏力。最后还是因为巴菲特的介入,才导致发改委改变的态度。
哪里有打一帮?专家有自己的意见不行么?他们好歹是汽车领域的专家,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国家资源有限,你认为适合四处撒网么?
我想,你的“不能”这种推断是你以民间人事的看法做出的。我不知道你哪里能说服我。这么多年来,我对民科的信任基本上已经到0了。虽然您不是民科,但是是否可以学着尊重一下领域内的专家呢?不要什么都用阴谋论的观点来解释那些和自己想法不同的做法。
问题是,巴菲特一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么?一定代表未来的方向么?他是汽车专家么?凭什么中国自己的专家不能被信任,要信任外国一个投资家?这在我看来很可笑,因为您一直在叫着要中国人自主创新。注意,您强调自主。
另外,从投资人要赚钱的眼光看问题,和从国家最高部委科学家看问题,的确是有不同。但不代表这是错的。我觉得你太emotional了,而且在用自相矛盾的事实证明自己自相矛盾的观点。
要注意他在调配资源的时候,他是以领导的身份,而不是以专家的身份。他可以有个人的专业看法,但他得看法就一定正确?看错了呢?他担得起这个责任吗?更不必说他自己的项目和比亚迪有竞争关系。
谁是民科?比亚迪?还是万钢?万钢这些年搞了这么多经费,造了这么大声势,也没见多少成果,至少F3DM还上市了。
资本家用脚投票至少比某些所谓的专家空谈好得多,难道你生活在真空中,不知道中国学术界那点破事?一个个除了党同伐异,发烂文章,真正学术有造诣的有多少人?最后不厚道的问一句,你同济的吧
俺在美国搞高科技这一行,一些风云人物,比如谷歌那两位,还是认识的,其他的创业成功或者不成功的豪杰也认识不少。只能在这里和你交流一下感受。
1.这个世界没有只是你是天才和专家,而别人不是。你可以想到的任何东东,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上百号人可以想到。
2.你想到的东东最后有人付诸实践,大概就是几十个人了。
3.这几十个人,可以把样品搞出来,然后说动人来投资和让市场买账,差不多就是十来人了。
4.这十来人中间,可以成功的把一个技术变成一个市场接受的商品,就是几个人。
5.而这几个人可以把公司运作的好,盈利,就2,3个人了。
如果你认为巴菲特背书不重要的话,慢慢在研究室里玩吧。你的那些专家全世界多得海里去了,不要以为可以发明什么独门暗器出来,就可以笑傲江湖。
支持行动党,哪怕是山寨党。
美国政府投资的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联盟,估计可以打垮中国科技部。不过俺们天朝又可以搞市场换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