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流转”政策是失误 -- 思想的行者

共:💬73 🌺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便是传说中的经济学砖家叫兽预备队
家园 经济作物种植不同粮食种植

你们所说的都是公司种植经济作物,我的话题不同,我谈论的是粮食种植。我相信如果国内部分地区种植经济作物,单位面积总产出(货币收入)肯定比种粮食赚钱,但是如果国内大面积种植这样的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将不经济。大部分农村还不得不种粮食。

此外,楼下所说的

把荷兰温棚不种花了种水稻,一年三熟,亩产两吨半都是做得到
。如果粮食紧缺了,所有的荷兰大棚的粮食总产量有多少?能解决多大的粮食缺口?

家园 农民失地的问题

我老家也是农村的,我知道我的很多老乡就外出打工或者开店,就把田借给别人家种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土地的租借不是刚性的,意思是说当某人在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失败的时候返乡,土地可以迅速的回到他自己的手里

问题在于农村的土地流转---政府大力支持党中央大力宣传了的流转,还可以是这样你借给我,你自己要种的时候我还给你这样的你情我愿吗?

如果不是,那么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家园 哪有那种境地的可能性

粮食生产保持好势头,产量有望超过上年

夏粮连续第四年增产,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夏粮面积3.97亿亩,比上年增加220万亩,产量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其中冬小麦面积为3.24亿亩,比上年增加了290万亩,产量1亿吨,比上年增产50万吨。夏粮单产达到288公斤,比上年提高3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早稻面积略减,产量持平。2007年早稻播种面积约8740万亩,比上年减少200万亩。由于早稻播种以来,光热条件较为适宜,单产365公斤左右,比上年增加10公斤。总产量3195万吨左右,与上年持平。秋粮面积增加,产量可保持上年水平。2007年秋粮播种面积约10.96亿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左右。秋粮生长期灾害性天气增多,北方和南方晚稻区都出现较重旱情,气象条件总体不如上年,但由于一季稻和玉米面积增加,亩产仍保持在上年水平,预计全国秋粮产量3.5亿吨左右。

2.全年粮食面积增加,小麦、水稻产量略增,玉米持平略减

初步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9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约49800万吨。分品种看,预计小麦产量超过10600万吨,比上年增加120万吨;稻谷面积4.4亿亩,产量近18700万吨,比上年增加400多万吨,主要是黑龙江增200万吨,重庆恢复性增产140万吨;玉米4.28亿亩,产量约14500万吨,比上年略减50万吨,主要是东三省减产400多万吨。

全国的基本口粮供应保证线1.7亿吨

再外面的部分产量不够,那就只不过是禽肉蛋涨价罢了

如果粮食因为不够吃而价格飞涨到与国际接轨

粮食单位亩产还会那么低么?

现在超级稻的亩产2000斤是正常范围 冬小麦亩产1200斤也不稀奇

可见把农粮田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是很容易的,相应的可增加5倍的经济作物用耕地

届时价格杠杆会促进平衡的

中国要粮食紧缺了,那粮价还不得涨到种粮即暴利?按超级稻的亩产也就是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拿来种粮食,那中国人的饭碗就不会空的

荷兰温棚种水稻最大的价值是可以人为促进水热条件,三个月就能产出一季,总产量几百万吨未必算多,但足够应付大田超级稻产量收割前的青黄不接恐慌期了。

要是战时配给,大家少吃点禽蛋肉而已,我们现在的库存粮食足够足够供应基本口粮4-5年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耕地可作为后方供给,也足以提供每年足够的口粮生产了

每人每月15斤粮食,我看肯定饿不死吧

(说真的 要中国到连十分之一的耕地都不能正常耕作了,恐怕一半领土沦陷才做得到吧)

不打仗的话 多进口些玉米大豆之类饲料粮 也没什么关系

当然你说全球互相种蘑菇打世界大战 那是另一回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很活

借N年不等的

短借的

长期借但是可以要回的

不能要回的

各种各样 全凭流转订约人自己谈

很活
家园 只要是自愿的就没有关系

问题在于现在党中央明确的规定,并且大力倡导,在中国目前这样的体制下面,很容易造成下层官员为了迎合上级而对群众进行强迫命令的情况,更可能出现某些利益集团盗用土地流转的名义来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农民跟他们要回来就难了)

一个政策的初衷和政策的实际效果是两回事,比如说大跃进,难道说制定政策的人的初衷不好吗?鼓励群众多快好省的建设难道不好吗?但是却出了很大问题?为什么?

就是因为一项政策在下层实施过程中发生了扭曲(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基层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强迫群众劳动,甚至虚造产量

家园 土地流转可能导致新地主阶级的形成

阶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理论方法,看起来另类,其实还是很科学的

什么是阶级,所谓的阶级指的就是因为经济利益关系而结成的利益集团(不严谨,但是我不在这个问题上展开)

在农村,占有少量土地或者不占有土地的农民所结成的利益集团就是农民阶级,虽然农民和农民之间并没有白纸黑字的协定确立彼此之间的结盟关系,但是这样的利益结盟是客观存在的,而占有大量土地的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对少地农民无地农民有着经济分配上的优势,而成为一个地主阶级

在现在中国的工业还无法吸纳太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时候,农民对于土地还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土地国有化的情况下,农民如果土地流转出去了,那么就失去了就业的保障,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的人则成为另外一种形势的地主---虽然在理论上他们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有土地的经营权,但是这样的经营权是长期固定的,拥有大量土地的农场主将在农产品的利益分配环节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优势(现在某些农场主就已经拥有了比较大的议价能力了),这个优势很容易随着马太效应而扩大,并且随着这个阶层在文化政治方面的努力而固化下来,这样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地主阶级就形成了

换句话说,很有可能,由于土地流转政策导致地主阶级的死灰复燃,这个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并且增大自己的利益向上层建筑渗透,那么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奋斗成果,可能就会毁之于一旦(中国革命为什么成功,主要是因为中共在农村开展分田,取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以至于中共不需要多少侦察兵就可以知道敌人动态,敌特要想渗透进来却难上加难

所以,严重一点的说,我认为土地流转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背叛

家园 农业科技发展真是日新越异呀

初步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9亿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

不是很敢相信这个数据。印象中全国理论上的可耕地面积仅18亿亩(?),实际耕作面积在包产到户后80年代中期最高(由于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此后由于退耕还林、城市改造、工业用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现在超级稻的亩产2000斤是正常范围 冬小麦亩产1200斤也不稀奇

把农粮田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是很容易的

如能够提供以上信息的出处。

大概6、7年前,看过袁的电视访谈,他曾提到过,将来人可以在超级稻下乘凉。当时以为天书,看来是真的了。我老家至今没有推广这种亩产2000斤的水稻和1200斤的冬小麦,请问哪个品种如此优秀?不知道已经在哪些地区大面积推广,产量如何?

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和产出,在全国推广以后,广大农民有福了,只要把土地租出去,基本生活就不用担心了,基本没有风险也不要投入。就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就象深圳的农民一样,房租就可以保证每月足够收入,哪里还需要工作挣钱养家呀?

家园 这个?

每人每月15斤粮食

是不是15公斤。

家园 你把土地流转当土地买卖了。

  

家园 只要流转政策导致利益集团的形成,就导致了阶级的形成

狭义上的阶级指的是由于经济所有制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集团,但是在国有制下面,掌握着刚性经营权的利益团体的能量也很大,也拥有很大的向上层建筑(司法系统,立法行政舆论等等方面)进行渗透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利益集团也构成为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概念与传统的概念有些不同,但是实质是差不多的

家园 虾米时候utility=收益了?
家园 有点搞笑

所以,严重一点的说,我认为土地流转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背叛

这30年玩,从上到下,tg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只能在纸面上耍耍。

家园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收益也递减

貌似现在的经济学书上是这么说的

家园 【文摘】茅于轼声称确保18亿亩耕地导致房价大涨

外链出处

茅于轼炮轰18亿亩红线 与会嘉宾拂袖而去

  天则研究报告称,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确保红线观点有误,此观点遭国务院专家批驳

  ◆每经记者 殷玉生 北京报道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昨日发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结论为,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

 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昨日在北京举行。

……

 在发布会上,茅于轼教授说,目前保护耕地面积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价格上升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另外一个长远的后果就是延缓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几亿人口要进城不可能不占用农地。

……

  在发布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问茅于轼,按照天则的研究结论,是不是说中国已经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存在耕地保护问题,只要有市场,一切都可以解决?

  茅于轼回答称,是这样的。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在国家粮食库存和外汇收入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发生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在现代中国,粮食不安全或大饥荒的事例只发生在经济不自由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并将它与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捆绑”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政府划定的耕地红线注定是要被突破的,而且原有的21亿亩红线已然被破,这条红线束缚的只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