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镍币与银币 -- 淮夷
可能我没有说清楚芭芭拉的经历:1)在Minneapolis她租的是motel,一周300块。住不便宜motel,是因为急切中找不到便宜的apartment,赶上当地租房旺季,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可能找到廉价房。2)“找不到便宜住处”是因为她设置的体验规则之一,是到一个陌生城市之后同步去找住房和工作,而不是先找下便宜住处再搬进那个城市。这样做,她说,是为了模拟穷人的迁徙习惯。
献花以示仰慕
性别差异是影响收入的非常关键的变量。
香港半山的豪宅区,业主们是绝不同意地铁修到半山的
跟好友握握爪
红五星是因为孔乙己加宝二爷为好友了
从宝二爷这看 孔乙己也弄了个红五星戴着
湾区的BART(相当于地铁)吵吵着要延长到圣何塞,已经吵闹了很多年了,居民一直强烈反对,虽然对改善交通很有好处。为啥?就是怕通了地铁,奥克兰的穷人也来到自己的高尚社区,导致犯罪率提高,从而降低房地产的价值。
美国和国内相反。比如上海的地铁沿线,因为交通方便,所以房产很贵。而湾区如果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犯罪率就会偏高,房地产价格反而便宜。
而现在没有这么多车,只能靠公共交通出行罢了。
去年好像看到条新闻,上海某小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乘车。因为这路车本身是不到该地的,该小区建成后,为了方便他们才延伸的。结果现在由于来该站坐车的越来越多,似乎是小区不让外人进来了。或者是更极端的,要求取消该站?
难道两者是mutually exclusive的么?那些攻击中国社会政治人权不好的观点,也没有一个说要中国别去发展生存权,饿着肚子天天投票玩吧
我当年住在那里的时候,门口的公交车1小时一班。从住处到LAX,坐公交感觉像是跑了一趟隔夜长途。
我讲的是马斯洛的需要的秩序问题,并没有把两者对了起来。但为什么总有人要把扯到两者对立的情况下来讨论呢?
我讲的是人要现有生存,然后才在这个生存空间下追求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这显然没有mutually exclusive,这肯定了这些权利共存的条件。
那些攻击中国公民缺乏政治权利的人,说轻点是超越中国现实而空谈,说重点就是他们只是为了别有用心地攻击中国而不是真正关心中国人民的福祉。比如,他们从来不反对港英当局统治下的香港人没有选举总督的权利,也不反对达赖的农奴制度。
1000万人往市场里一加,失业率统计至少在这个局部完全没有了意义。格林斯潘不愿指出这个因素,这个精明人把美国引到陷阱里了。
层次稍往上的劳动力的低工资,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部分美国的劳动力已经没有那么具有竞争力了,本身的收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差。
再往上的更高收入的阶层,有些是资本收入的分肥,或者是市场高度扭曲的得益者,例如医生。
一般好像半小时总有一班车的。当然了,在LA公交出行是个大事。从UCLA到机场6路车倒是很方便的。
当然了,我这样有网络的,坐公交事先计划好还是蛮轻松的。不能事先计划的话,需要换车就很麻烦了。
没UCLA那么方便
那一片好像是差一点。不过我没什么亲身体会。
奥巴马新政之中,整理非法移民算是其中一个重头戏。能不能把边界堵上,这还是个问号。但是,鉴于latino选民对他一边倒的支持,把非法移民洗白这件事,他是不得不干了。-- 这或许有益于将局部扭曲的劳动力黑市纳入体制和就业统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