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文明冲突、宗教、伦理和价值观 -- 常乐
就是他和他老娘说的那些话,求生本能超过了自控能力之类的。
那这是很可以原谅的,没什么。
他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他跑还是没跑。
看起来这老兄似乎还真的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儿呢,又谈何“有所反省”呢?
另外从任何正常人的思维来看,他那番厥词,恐怕都不会引起人们任何的对“教育的反思”,就算有,恐怕也是对他本人所受教育的反思吧?还真不知道这老兄是如何突发奇想的能有这样的认识,难道他一开始就是想的要“舍身成仁”的做个反面教材?
所以就我看来,如果上文中所述是真实的话呢,要么他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要么就是还在强作说辞。至于反省,我是觉得没什么希望了,这人到这个地步犹在强辩,sigh
非要把自己的逃跑和“豆腐渣”“免煮柿油”挂上钩。
成为热点人物后,更是如此。他反省的可能性似乎是很小,那就可能再自讨苦吃。
送花:)
这类的精英大学,有几个很明显的共通点:第一,全部是英语的大学,六所在美国,四所在英国;第二,全部是私立大学,学生只有一万多人,加州理工且只有几千左右;第三,绝大部分是贵族化大学,学费昂贵,资产丰厚;第四,这些大学,绝大部分历史悠久,牛津与剑桥俱超过800年;第五,十大中有九大是连续三年入围的,普林斯顿是唯一的新贵,因此是垄断性的。……这就解释为何中国的大学,永远不能入围。
假若头25名的大学是顶尖的大学,这次唯一可以入围的只有香港大学,由上年的第26名升上今年的第24名,……
再到全球第101至200大,……而非英语的著作,特别是欧洲语文亦逐渐受到重视,华文的地位亦顺应提高。在这个范围内,亦多了六所中国的大学,包括大陆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比起三年前,名次亦略有提升。不过提升得最快的,还是香港的城市大学、理工大学,前者由三年前的第154名,跳升至今年的第124名,后者由200名以外,提升至195名。
审核的标准,是基于五项准则:第一项是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是学生水平,不过由外人测度;第二项是学术著作被引用次数,是学术成就,不过由校外人去评估;第三项是师生比例,这就关乎大学的设施,当然是和财力挂钩的;第四及第五项分别是国际学者的比例,国际学生的人数,如是大学需要走向国际,这完全是西方的价值观。
在两岸四地,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的水平,未必差过香港大学,但香港大学之所以超前,主要原则是能够符合西方的标准;香港科技大学比香港中文大学更加国际化,因此自2007年开始,便能超越中文大学。此外,香港的城市大学在香港的地位,虽然比不上理工大学,但由于懂得玩弄西方的游戏规则,如是排名更节节上升了。还有,由于大学教育在台湾已走向普及化,因而水准不能上升,但由于台湾大学能鹤立鸡群,因此今年才可打入全球100大。
全文:外链出处
我不明白这是怎么解释的?
中国的大学与国外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是事实,有没有西方排名的那么大可以商榷。但是闭上眼不承认这种差距,幻想着中国大学不能进入前25名是因为人家的排名不合理,这比酸葡萄心理还如,自欺欺人罢了。
这是美国《世界日报》(属于台湾联合报系)的社论。
你说的差距,世界日报的大佬不会不知道。他们说了,这十所大学无疑是全球公认的精英大学。他们分析的是泰晤士报榜单上的前十名总是英美的私立老牌贵族小型大学。不但中国和欧洲的非英语大学,英美的非私立老牌贵族小型大学也不能入围。
英语的问题,是占了国际通用语的便宜。非英语著作,被引用的次数一般少于英语著作。日本的自然科学水平因此长期被低估。这在学术著作引用次数标准上领先。
贵族小型大学,学费昂贵,教师多。这在师生比例上领先。
教师多,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而且学生家庭有钱,出路较好,雇主评价较好。这在学生受评价标准上领先。
这类有钱的大学,能吸引外国的好教师。这在教师国际化标准上领先。
这类大学,能吸引外国的有钱人家子弟入学。这在学生国际化标准上领先。
看过全文,思考一下,可以看出作者的分析思路。
很多东西从这个排名上是看不出来的。举个例子,港大的排名远高于西北工业大学,但港大关门了对国家屁影响都没有,而要是没有西北工业大学的话中国的航天事业恐怕要后退一大截,这个学校掌握的许多技术是很多国家做梦都想要得到的,阿三、棒子要是得到这个学校的话估计睡觉都会笑醒。
全文:外链出处
小泽一郎在会见日本佛教领袖时,大力赞扬佛教,而把基督宗教给好好批评了一顿;小泽说,基督宗教“排他又自以为是”,所以一些信仰基督宗教的地区,像是美国与欧洲,“只会一味往死胡同里钻”;至于伊斯兰教,小泽说,“只比基督宗教好一点点,可是也相当排他”。
说的好,小日本还是算有点文化的。
说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吧?
合肥科技大学,不知道,倒是知道一个合肥职工科技大学,也叫合肥电大.听说有段时间和大名鼎鼎的新华电脑学校,合办过几个班,是否因此就在世界大学中排上名了?以此推算的话,全国驰名的新华电脑学校应该跻身世界大学前十了吧?
台湾的高教追求的,无非就是在国际评鉴上如同幼教家长一样,不择手段的想提早起步,争取高分。
争取高分,是海峡两岸再熟悉不过的事了,因为我们从小就在考试。近年学美国,台湾的教育改革也想要减少依赖分数来评价学生。但这不是真的减少依赖,而是考题换了,换成要考更难的题目──谁比较像美国。这个考试要高分,就必须减少依赖分数。这就像大学争取排名,排名高了不是变得比较卓越,而是变得比较像美国的大学。所以,愈是靠近卓越,就愈是没有自己,也就愈远离卓越的可能性。
21世纪以降,这样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香港与新加坡拥有英语与薪资的优势,给韩国或台湾这样的日本式后殖民地国家甚大压力。向北美看齐的心态,逼迫这台韩两地的教育领导揠苗助长地推动英语教学,各种各样的国际教育计划出笼,有的用加薪的方式鼓励教授用英语授课,有的用强迫的方式威胁教授用英语授课。这种追逐的风气,近年在大陆的高等教育也流行起来。
大学排名也一样,各种机构争相建立自己的标准,导致被评鉴的台湾高等教育疲于奔命。所以人家要看国际化,我们就去找国际学生;人家要看学校名声,我们就搞宣传;人家要看英语论文的发表,我们就逼着师生为发表而发表,为英文而英文。
聪明的商人趁虚而入,先是各种英文润稿公司应运而生,香港在其中一马当先。接着有人成立假的英文期刊,贩售期刊出版的怪招最近流行起来,偏偏就有人上当交钱想换个发表的纪录,毕竟发表纪录比发表的内容重要得多。造假的研究愈来愈多,揭发其中一两个,给人某种信心,好像其他多数发表都真实可靠,实则大谬。学术只剩下术,而没有学。就像争取排名,是为术而学,不思且罔。
追求卓越的内容,就是提高排名,也就是在别人重视的标准上力争上游;……这样的追求卓越,只可能是模仿的很卓越而已。可是,不但台湾如此,香港、新加坡、韩国无不如此。若问卓越是什么?就是能不能让别人觉得我好。
台湾的实践赋予卓越以新诠:卓越就是一群奴隶心态的人,在他们所共同想像的欧美的主人面前,通过某种比赛,证明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奴隶。而亚洲,就是奴隶们自我砥砺的竞技场。实际上,欧美的所谓卓越学校的老师未必斤斤计较排名,就像欧美的学生考GRE或SAT ,会像我们学生如此疯狂参加东方或美加补习的占少数中的少数,以至于我们学生即使考到高分都不能取信。
这样的台湾大学教育永远不能卓越,因为在我们提升排名的努力本末倒置,我们在指标上展现的进步无关进步,或主要是自娱娱人。比如,喜出望外在泰晤士报排名95的台湾大学争取到2010年与哈佛大学共办模拟会议,光这事就在校网首页狂贺了足足两个礼拜,但这不过是个经年累月举办的会议,却意外揭发台大迎接天子来犒赏的卑微心态,赏的就是一个国际曝光的场合。
多被看到一下,多被夸奖一次,是我们追求卓越的终极内涵,至于学术是何物,已不闻问。所以我们总是仔细观察人家想看什么,一心满足与讨好别人,稍为有人反省,就答说是学校要求,“教育部”要求,“国科会”要求,没办法。面对国际评鉴如此,国内评鉴更如此,这样卑微巴结的台湾大学所赞赏的,是没有自己也没有办法的卓越奴隶。外链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