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制碱工业二三事 -- 黄河故人
如果说陈景润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的话,那么侯德榜称得上是一个食尽人间烟火的天才。海外留学学业优良,干得工业,干得经营,指导出一大批人才,到印度的塔塔指导过他们技术,从政当上化工部副部长。
他们是两种不同的天才,同样是好钢,一个是刀尖,一个是刀刃。两者相比较的话,应该是成为侯德榜更容易一些。陈景润攻克的难关,也许用处并不大(大概丘成桐是这个意思),但是这是一个极难的关口,他尽心去做了,成功了,这就足够了。侯德榜的成功相对来说,不是一个没有人达到过的巅峰,至少在他发明“侯氏制碱法”之前,那时候的侯德榜已经足够成功,当时的他是破解了苏尔维法的秘密。换句话说,他是第二个达到这个高度的人。
但是比较奇怪的是,有无数的的民科梦想自己成为陈景润,而不去梦想自己去达到相对要求没那么尖端的侯德榜,这让我有一段时间不明白。忽有一日悟到了这一点,原来成为侯德榜的路上有一个坎,这个坎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那就是十门功课一千分。
侯德榜收到永利老板范旭东的邀请函的时候,已经在制革方面浸淫了十年,他对制碱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但是还是回来了。
1937年12月5日,侯德榜率永利最后一批员工从南京离开,他所乘坐的“黄埔号”拖轮是南京撤离的最后一条船。
“纯碱”这个名字是永利的老板范旭东取的,范先生于1945年去世,去世之前看到了日本的投降。范旭东对于中国化工的功劳,说多大应该都不为过。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亲往吊唁。之后,侯德榜被董事会公推为总经理。
立国之刻,侯德榜在印度塔塔指导工作。台湾意图引诱或绑架他前往大陆,韩国也有意在他的船停靠韩国期间请他留在那里。相对应之下,中共中央对侯德榜可谓是三顾茅庐,除了任弼时身体不好,刘少奇、朱德是前往天津永利请工厂负责人通知侯德榜尽快回国,太祖在他一回国就召见,总理则是亲赴侯德榜的办公室去给他解决困难。
侯德榜当时的困难是什么呢?没钱!原料不足,产品售价仅到成本一半、还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之困难,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时候。他面见太祖,希望能以有国家担保从美国借得贷款,太祖直接打消了他这个念头:美国人指望不得,有困难找总理,只要有利于生产,TG一定全力相助。总理则告诉侯德榜:永利不要卖,国家给你贷款养活永利;实在要卖,等价格合理时候再卖;原料问题,交通一解决就办,按月划拨;贷款利息,怎么低怎么算;产品太贵卖不出去(化肥硫酸铵),国家收购,再赊给农民。
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永利又活了回来。随后,永利第一批实现了公私合营。
(突然想起来,这几个月来美利坚合众国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有点象一步步的公私合营啊。)
还有两个有意思的事情。
卜内门在永利内部收买了一个商业间谍,此人被范旭东发现后,对其教育感化,并收为己用,专向卜内门提供假情报,令卜内门屡屡出拳打在空气上。待到反应过来,永利已经长大了。
卜内门的总经理打算在天津和范旭东谈判。但是范旭东只在上海和他谈了话,在他从上海到天津当天晚上,自己坐火车南下离开。并嘱咐手下:卜内门的总经理要是提出参观,可以陪同进厂,但是只准看锅炉房。失礼吗?一点也不!!英国人多年前就是这么对待他的。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篇文章说的好,说到中国人的志气上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刚才wiki了一下卜内门:
塔塔现在还是世界第二大纯碱制造商,侯德榜给他们的技术真是功德无量啊。
听他们的事情真过瘾啊
“可以陪同进厂,但是只准看锅炉房”
就是得这样。再想想有多少中国的技术就是因为管理人员“很有礼貌”地带领参观而被他人窃取!
仅仅同情,对投入的领域没有牢固的基础,没有受过系统训练,这样的自学成才往往导致寻求捷径,加上执着,不把自己毁了的少。
其实他们把精力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未必不能做出点小成绩,小突破,不过人口味偏好难改。
当时的民营公司 对员工不是一般的好啊。
看看他们的经验,今人也可以借鉴。
制碱业是当时为数不多的 可以和外商分庭抗礼的民族工业(好像还没能把外商赶出中国,只是有个类似划江而治的协议)。久大,永利的故事也很好,不过具体细节不太记得了。文史选辑上 有人写过关于久大 永利 范旭东的文章。
别的记不清了,就记得大撤退的时候,一个员工都没丢下,甚至包括员工家属,所以他们在重庆恢复生产也很快。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