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生育救国(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66 / 87
现无孩子,想生1个18/6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60/28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5/2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19/4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2不打算要孩子13/5现有1个孩子,不打算再生33/10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8/9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6/13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3/2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8/1现有2个孩子,不打算再生12/4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0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0现有3个或更多孩子4/1
不是你希不希望你的子女能给你养老送终,而是在现代社会里他们有没有可能做到。如今的生活节奏已非以前的社会可比,即使他们愿意付出爱心,也未必就有能力付出时间和精力。
不用将心比己,如果你家里有生病的病人(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有年纪很大的老人,你可以看看自己可以做得如何。为什么有老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这的确是经验之谈。如果你没经历过长期伺候病人,请不要奢谈耐心、爱心、恒心之类的事情。这不是单靠一腔热血就可以办到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痛苦。的确有人做得很好,但大多数人做不到,会想办法逃避,这是人的天性使然,趋利避害,无可厚非。
我的血亲里就既有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也有年逾九十的老人,因为是血亲,不能相舍,但同时也知道这种坚持是多么的艰难(心理上的),真的是非常的累,而且几乎是无休止的。
人随代际递减的情况下,将来只能指望生化人了,我们的民族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想象一下将来你老了,一个场景到老人院安度晚年,和一群老人热闹,也很和谐快乐,就是时不时看到有人离开人世;另一个场景是有几个儿女,都还孝顺,你和老伴到这家住一段时间,再到下一家转转,和孙辈享受天伦之乐。你愿意选哪一个?
你现在还年轻,觉得“如果以后我的子女送我去老人院,我觉得我能接受”,当你真的老了时,你还会这么想吗?再说,你到过老人院吗?如果你去过了,你也许不会再把老人院想象的这么好。尽管几十年后的老人院和现在的会不同。而且去老人院也是要钱的。
对于你的提问“养老问题与子女多少有必然联系么?”我的回答是,一般情况下,子女多,老人会更幸福,养老会更容易。
将来去老人院也许会为主流,但是要我选相信自己的儿女,还是相信社保老人院,我会选前者,后者就是个备份吧。
老人院的效率(人工上)比家庭养老要高些,舒适度和护理人员的尽心程度肯定比不上家庭。住过医院的应该都知道现在护士和护工的样子,养老院又能好到哪里去?人如果到了需要依靠他人帮助的时候,都是很惨的。
我并不是喜欢老人院,只是觉得以后这是趋势,并不是个人好恶可以决定的。
另外就是形式比人强。如果事情都由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就好了,可惜不是。
老人院不是一个好地方,是没有办法的选择,但毕竟是一种选择。
一个经历过大多数人四五十岁以后才会经历的事情的人,年轻真的是谈不上。生老病死,看别人家发生总归是容易的,一旦自己摊上,其中甘苦,岂是外人可以理解的?
看病自己人看,放心;护理自己人做,贴心……
养老院里的年轻人照顾老人那是他们的工作,和将心比心有什么关系。社会分工不同而已。
这仅仅是2009年回到家乡的。
新生儿打工地多还是出生地多,这个你可以去查一下民工小学的在校生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了。另外现在即使最小的民工小学生也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2006、2007民工潮导致的民工大规模迁移所产生的儿童迁移潮还没有出现呢。呵呵,至于变化趋势,呵呵,你最好多查些数据。
老兄,部分地区的农民口粮田已经到了几分,几乎不够口粮的事情可不是我说的,是中央电视台说的。我从来不从自己所谓的“总结”来说事情。
现在我们谈的是整个国家年轻人减少,那么多老人由什么人来养?
如果这样的社会分工存在,那你认为在几十年以后社会上平均一个年轻人养多少个老人?也就是说,在一对夫妻要养四个老人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护理人员?这些护理人员由谁来养活他们?没有年轻人创造财富,天上会掉下馅饼来养活他们?
成天拿一些不搭边的数据来回比较。
我问你中国的就业人口有多少,现在的失业人口有多少。
这些你有算法么?另外你的概念非常糊涂,为了你的理念,有点故意混淆的意思。
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能用简单的年岁来衡量么?
究竟降到1500万由于年龄而新增的劳动力够不够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些是另外一个话题,而不能作为中国人不够了的论调。
都是年轻人在养老人。既然是这样,那么在年轻人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赡养老人会消耗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创造的财富。
为什么赡养老人有时候很难?不就是因为没钱?我们不谈爱心什么的,只谈钱。除了养老,你有太多的别的事情要做,因为不做这些事情,对你的事业,对你的家庭损失会很大;这笔账一算,觉得有很多地方应付不过来,觉得心力交瘁。但是如果你很富有,或者你根本不在乎这些损失,那我看不出来照顾自己的父母何乐而不为。
国家也一样,如果国家将来把很大一部分财富消耗在养老上,那别的方面就有损失。科大等人只不过呼吁把计划生育控制到正常的生育水平,我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当的。
——本人在美国,明年就回国了。每当看到工资单上1/3的钱交给了国家,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Social Security Tax (有时候一个月要交500多美元,就是给那些美国老人养老),就对那些常年住院的老人毫无怜惜之心。美国是人口结构非常年轻的国家,将来中国要是老了,情况有甚于此,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您就乐意把您一个月工资的1/6或者更多给社会上的老人养老?如果这样,跟您一个周请一天的假照顾自己的老人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不能够做到一周请一天的假照顾自己的老人,就不要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做到。
1,养,作为生活来源: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也工作过,也有储蓄,投资,城市里有养老金。如果是农民兄弟,收入方面是差一些,但生活消费很多可以自给自足,且生活成本比城市低。此外,国家也在作出一些统筹规划,逐步扩大对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保工作。
至于说到社保资金支多入少,这是事实。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社保资金入不敷出了呢?别说社保资金有入的,炸药奖基金更惨,建立在炸药先生的遗产捐赠上,打那时候之后还有什么入项没有?但瑞典年年搞炸药奖从来不叫没钱钱不够了,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实现社保基金在支多入少基础上平稳运转,需要很多方面配合,比如国家对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政策规定,甚至可能具体到某个操盘手的眼光。如果质疑这一点,发散开去不可避免要扯到政治制度腐败反腐败等等,恕我不展开了。
2,养,作为生活照顾。我由于工作需要,平均每年去一到两次附近的一家养老院,每次呆两三个小时,和大爷大妈们说说话,看看他们的生活。里面情况可能和各位想象的不太一样。要说护理人员做得比最有爱心的子女还好,那不可能。但比起一般的子女,至少是专业很多。按摩、协助洗澡、换药、打针之类一手包办,有多少子女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老人对自己的护理人员不满意,可以向院方要求换人换到满意。有全科医生设置,小问题随时咨询,大问题院方派车医生护送医院。急救之类更是强项,毕竟现在受过专业指导的人很少,中风、心脏复苏、噎着之类该如何处理,普通人就算知道,也很难说得上标准。敬老院的建筑有电梯和轮椅坡道,即使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要下楼也比住在老式小区的家里还没有普及电梯和坡道的老人们要简单。总之,要说宾至如归乐不思蜀是没指望,但和家庭养老互有千秋。
没经历过的人是没法理解的,就像以前我也没法理解一样,以为钱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可实际上不是,完全不是。
我不是计划生育的卫道士,实际上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完全无所谓。不管是否计划生育,以家庭现实情况来看,我也最多有精力养育一个孩子,这和经济条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