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身临绝境的匹夫_谁来为小人物著传 -- 虎头

共:💬166 🌺1367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形成的很晚,大多数人甚至到了

建国以后都还没有这种意识。

中国的国家意识的形成可能还要到太祖普及初等教育以后,那时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才有自己的核心意识形态(灵魂)。

剧中死啦死啦战前职业是招魂的,这应当是暗喻抗战时中国的魂没了。

家园 【原创】身临绝境的匹夫_穿着裤头去寻路

看过《桂河大桥》么?这部片子获得了三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被很多人捧为经典。俺不知道“很多人”里是不是包括胡联网(胡与俺一块混在另一坛子多年,俺一直佩服他登山的勇气,四、五年的时间,六千米以上的山登了六座,最高记录是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没想到对俺的贴子指手画脚,说俺为一个破电视剧码这多么字不值得,俺决定臭臭他)。修桂河桥的是英军。由英军上校尼柯逊领着。尼柯逊上校之前驻守新加坡,四二年二月一日,日本开始进攻新加坡,英军只抵抗了十五天,到十五日即宣布投降。之前在香港,英军只打了十八天,投降了。在缅甸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殖民地毕竟不是自己的土地,殖民地毕竟是抢来的土地,不值得为这些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牺牲英国绅士的性命。而破衣烂衫破枪烂炮的中国远征军,只能在英军溃败时,才被英政府获准,进入缅甸,解救难支危局已成惊弓之鸟的英军。尼柯逊上校在新加坡抵抗日军时没有表现来的英勇,在日军的战俘营里表现出来了,他拒绝了日本派他去架桂河桥的要求,理由是有违《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的条款,即使单独囚禁于暗室也不屈服,当然,其它六百多名被俘的战友是不是去修那座该死的桥,不是他管的事。桂河桥是一座连接缅甸首都仰光与泰国首都曼谷公路的桥。这样一条道路的通畅,为日军沟通泰国与缅甸军事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尼柯逊上校最终还是领着六百名英军俘虏去修了那座桥,只是他可以仍然很绅士的不干那些下人干的粗活,甚至当美军出现要炸掉这座桥时,他悲痛欲绝地心痛他的杰作被炸掉。俺不知道,在胡联网看来,是不是《团》剧比《桂河大桥》还难于理解?

龙文章以及炮灰们是穿着一条短裤头跑到缅甸去的。一九三九年的十一月,日军派遣的包括台湾混成旅团在内的第五师团在广西钦州、防城登陆。至此,从鸭绿江口到北部湾的漫长海岸线,全为日军控制。蒋介石政府寄希望的国际援助无法运进来。这时想到了印度洋,南下印度洋成了一个现实与迫切的问题,远征军的责任与使命就在于此。从云南到孟加拉湾的缅甸沿岸,直线距离恐怕不超过五百公里。中国人想起来要南下印度洋的历史,远远晚于俄罗斯的沙皇们以及前苏联的新沙皇们。沙皇们一步步地蚕食外高加索的中亚地区,到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离印度洋只差一步之遥了。而中国的帝王们的梦想里,根本就没有印度洋的概念。以至于今天,俺们只要想一想每年数以亿吨计的石油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才能运到俺们的东南沿海,就会惊出一身冷汗。

怒江上的惠通桥,其重要性对抗战时的国军,决不亚于日军的桂河桥。惠通桥在《团》剧里,被兰晓龙改了名,叫天行渡。惠通桥的东侧是保山,西侧是松山。在《团》剧里,天行渡的东侧是掸达西侧是南天门。南天门的原形应该就是松山。一九四四年的六月到九月国军集结了二个军,六万余人,以期打通这个卡了咽喉上的钉子,顺利通畅地前出缅甸,南望印渡洋。由美械装备起来的国军小瞧了松山上的日军。六月四日,美军的三十架B-29将松山炸了一轮后,七十一军的新二十八师,由军长钟彬亲自领着,上去没几天就让人家打残了,伤亡三千多,军心焕散,逃亡过半。最让钟军长吃惊的是,山上不是原估计的三、四千日军,而是由金光惠次郎率领的一个联队,兵力一千人左右。七月五日,换上第八军再战,一直打到九月六日,枪炮声才停息下来。此役,国军阵亡七千六百人,伤者逾万。金光联队遭全歼,但国军胜得极惨!龙文章的钻肚掏心战术,不是史实,与史实有点近似的是龙文章与虞啸卿进行的沙盘推演。但俺觉得,即使康导耗尽了导演战争片的功力,恐怕也难还原当时残酷的十分之一。

炮灰们的远征象硝烟一样,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消散殆尽,以至于俺们几乎不记得他们的存在。如果没有邓贤的《大国之魂》,没有如今的《团》剧,恐怕不会有这样多的人来关注没能马革裹尸的忠骨。但印度洋真的不需要俺们去关注吗?真的要到人家将俺们的海岸线封了个严严实实之后,才想起后院有一条通向大海的山路吗?六十年前,炮灰们是穿着短裤头匆匆上路的,未来能否整装齐发地去寻这条路?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的问题。

俺坚决地不认同胡联网所谓的“不值得”,虽然俺一直佩服胡联网登六千米以上高山的勇气,但俺还是要鄙视一下胡联网老弟没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家园 沙花!
家园 还是说印度洋吧

关于印度洋,一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森在近现代医疗技术没有出现之时,无异于死亡陷阱,所以东南亚对中国来说就是一片死亡率奇高的荒蛮之地,不值得下功夫;另外就是讨论烂的中国的海权意识(但话说回来,马汉海权论出来的也不是太早)。

导演花很多时间在沙盘的扮演上,估计就是因为这个沙盘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历史。(再一次说明了,这剧就是一穿越剧。)

《团》剧在我看来确实比《桂河大桥》要难以理解,因为某种关系,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暗喻,不是很直接,没有深入历史的经历,根本搞不懂作者在说什么。就我来看《团》剧既要拍得让大家都觉得好看;还要满足作者这种要表达某种高层次东西的欲望,真的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现在中国影视剧的简单地说就是要票房,就别想智商。《无极》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想,花一百,甚至是两百用看电影这种方式来消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时光的人,脑袋真的不是很清醒。《团》剧导演的这种尝试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很可能的结局是两边都不叫好。

家园 那个斗是前低后高,盖子向前上方翻起。

  你看弹头朝向,子弹从上面放入,后面那个口子只是看余弹量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看弹仓的开口比较清楚,这三挺盖子都没了,不过没盖子好象也能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两张也没了盖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可以看出盖子向前翻起,还可以看出枪托向右边拐了个弯,所以叫歪把子。一直没搞懂为什么要拐这个弯,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用处,射击瞄准时头是正的,不象步枪要歪靠在枪托上。

  上面有高弹夹的机枪,瞄准器是歪在旁边的,在枪管的左上方,歪把子的瞄准器是正的,在枪管的正上方。

家园 哦,明白了,花
家园 有人将团剧与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放在一起比较,俺觉得

这样的比较,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鲁迅的年代,是国家、民族处于下降的阶段,就象股市还没见底一样,多的是怨恨,少有建设性。如今,底部已经见到了,并且企稳,并且正在上涨,这样的阶段,回望历史,总结经验,除了批判,还有肯定,还有建设性。虽然兰晓龙的艺术成就思想深度都难望鲁迅的项背,但他表现的积极意义对未来的信心,是鲁迅没有的。

家园 当年看到松山之役,真是悲愤莫名.
家园 两个反例

既满足表达欲, 又要大家觉得好看 -- 大明宫词

看电影消磨时光 -- 便宜的也有. 有些特定的二人组合得找个地方吧, 总不能成天吃东西喝咖啡

话说回来, 其实中小城市里泡mm真的很省钱 =.=

家园 我对历史没研究,只是猜有国家这个组织,就应该有国家意识吧

屈原投江,老百姓纪念他,应该是一种国家意识的表现。因为老百姓纪念的原因,没听说是感他的恩什么的,好像就是感念他的殉国的情操。

近代的国家意识淡薄,我觉得更多的是太久的屈辱历史,让国人的荣誉感,自尊心已经消磨殆尽,不再对捍卫这个国家感兴趣,也说不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硬话,所以显得国家意识淡漠。但绝没消失。不然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军中的抗日英雄也数不胜数。爱国华侨对国家的帮助也非常巨大。这些都应该是国家意识的体现,没有这些,我们也拖不了八年。

毛时代,普及教育功劳很大,另外的功劳还应该归于他对外作战都没失败,对手里还有些超级强人,这极大地恢复了中国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这时的国家意识就应该是一个高峰,但绝不是才出现的。

古代的意识形态应该是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中国,对周边国家都很有影响。是那时我们的核心意识形态。

家园 毛之前的国家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忠君,效忠朝庭。

而不是忠于人民。这样的区别,让岳飞冤死在风波亭。屈原投江也就是因为在君主与朝庭那里找不到出路。毛把这种忠诚改变成为忠于党,仍然有局限,但与忠君比,是一个大的进步。

当然,毛生活在这样一个传统深厚的国家里,建国后,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到了党的化身这样一个位置,历史又不得不走上一段回头路。与袁世凯的回头路,毛又算走得少的。

家园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国家意识也是一个在不停发展的东西

忠君是以前的主流,现在的主流是爱国、爱民族。

其实全世界的国家,估计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

不过就算在以前忠君的主流中,国家意识还是包含了深厚的对国家民族的爱。在陆游的诗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对家国的爱,和异族入侵的恨。爱国诗人千百年最感人的诗句也往往不是忠君的诗,而是爱国爱民的诗,这也是杜甫这么受爱戴的原因。岳飞在庙中受百姓祭祀,原因也不是他忠君,而是带领人民反抗异族入侵。岳母的刺字精忠报国,报国虽在后面,说明国在岳母的意识中还是有一席之地。对于帝王,比如李渊建唐后就急急忙忙打高句丽,公告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中国子弟报仇。唐军也执行的是屠杀政策,说明报仇也决不只是宣传动员。唐报随仇,说明国家意识已经不完全依附于王朝和政府,是一个连续的,有一定独立性存在于我们民族心中的意识。

家园 不该谦虚的时候您就不要谦虚了,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现代意义上,或是西方意义上的民族与国家( nation, state )与我们传统上所指的国与家应该是两码事吧?近代是用“国家”附会英文里的 "state" ,如果真要说的话,家还是那个家,但国不是那个国。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才是关键所在。

历史中屈原投江,老百姓纪念他,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要是也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我真的是穿越了……我们讨论的时候能不能严肃一点?

中国就是落后了,就是挨打了,说什么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现代)国家意识,那是自欺其人。劳动人民会自动地站在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一边吗?历史重复了多少遍?如果这个国,是花生米那样的国,是晚清那样的国,是南明那样的国,有何价值舍命去保卫?烦啦烦啦为什么困惑不已,为什么不惜命向前?没有人是笨蛋,没有人会真为一个暮气十足的所谓“国家”舍命效力。

家园 不仅仅是忠君的问题,正像《团》剧中所描写的那样

唐副师长一再阻拦虞过江,理由是什么?是虞

为什么太祖要打倒孔夫子,要自比秦始皇?为什么抗战时,国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会加入到共产主义者的行列中?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无数个虞师长,无数个唐副师长。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要推翻那个充满了宗法,充满了阶级的社会。

家园 我是被骗去看无极的。。。

从此再没有在国产大片上浪费过金钱和时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